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雙向制動電動車車閘,它包括閘盒、左制動蹄塊、右制動蹄塊和曲拐,閘盒上開設有定芯月牙槽、調節固定槽、調節柱鉚釘槽和偏心軸安裝孔,所述曲拐通過偏心軸穿過偏心軸安裝孔與左制動蹄塊和右制動蹄塊相接觸轉動連接,偏心軸設置為T型結構,其上端為蓋帽形狀,兩側開設有支撐端面,下端為柱狀結構,定芯穿過定芯月牙槽并通過墊片和鎖緊螺母與左制動蹄塊和右制動蹄塊相連接,定芯帶動左制動蹄塊和右制動蹄塊圍繞定芯月牙槽做軸向浮動補償運動,采用上述結構后,實現雙向制動,即保持了原有隨動閘自動補償調節剎車的功能,又能將轂閘偏心軸轉動機構引進隨動閘中達到隨動閘爬坡時車輛能夠剎住,克服隨動閘爬坡時制動失靈的缺陷,使得剎車蹄塊與剎盤之間達到最佳接觸面,從而產生最大制動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制動車閘,尤其涉及到一種可雙向制動的電動車車閘。
技術介紹
目前,現有電動車隨動閘大多結構為制動塊通過連接軸與閘盒活動連接,制動塊隨動區間,制動桿連接連接軸,副制動塊的另一端固定在連接軸上,連接軸端部設有偏心凸輪,偏心凸輪抵靠在主制動塊的另一端部,轉動制動桿,偏心凸輪依靠偏心作用主制動塊產生制動力,隨著偏心凸輪的繼續轉動,主制動塊通過連接軸驅動副制動塊隨動,兩個蹄塊隨之同時產生制動力,松開制動桿,偏心凸輪會回轉復位,兩個蹄塊隨之復位。但此結構在電動車爬坡時剎車往往剎不住,在拉動剎車線時,由于單向制動器剎車效果不佳,車輪自動下滑,易造成爬坡時制動失靈,另外,傳統隨動閘偏心軸采用豎直設置,由剎車桿帶動凸輪轉動一定的角度,使蹄片組向外擴張達到剎車目的,但該設置需要轉動較大的角度,蹄片組向外擴張的范圍也有限,使得摩擦片摩擦耗損嚴重,摩擦片壽命嚴重影響,那么如何提供一種即保持了原有隨動車閘自動補償調節剎車功能,又能將轂閘機構引進隨動閘使得剎車蹄塊與剎盤之間產生最大制動力成為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克服隨動閘爬坡時制動失靈、能夠雙向制動的電動車車閘。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雙向制動電動車車閘,它包括閘盒、左制動蹄塊、右制動蹄塊和曲拐,所述閘盒上開設有定芯月牙槽、調節固定槽、調節柱鉚釘槽和偏心軸安裝孔,所述左制動蹄塊和右制動蹄塊連接處設有偏心軸和定芯,所述曲拐通過偏心軸穿過偏心軸安裝孔與左制動蹄塊和右制動蹄塊相接觸轉動連接,所述偏心軸設置為T型結構,其上端為蓋帽形狀,兩側開設有支撐端面,下端為柱狀結構,所述左制動蹄塊和右制動蹄塊兩端設有貼合壓片,所述貼合壓片與支撐端面相配合,所述定芯穿過定芯月牙槽并通過墊片和鎖緊螺母與左制動蹄塊和右制動蹄塊相連接,所述定芯帶動左制動蹄塊和右制動蹄塊圍繞定芯月牙槽做軸向浮動補償運動,所述閘盒上設置固定調節部件,所述固定調節部件一端彎折延伸穿過至調節固定槽,另一端通過鉚釘穿過調節柱鉚釘槽固定設置于閘盒上,所述左制動蹄塊和右制動蹄塊上設有復位拉簧,所述復位拉簧一端鉤設于固定調節部件上,另一端鉤設于左制動蹄塊或右制動蹄塊上。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偏心軸軸線位置與其徑向對應的閘盒的直徑線呈1~55度夾角,所述偏心軸帶動左制動蹄塊和右制動蹄塊呈夾角轉動。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左制動蹄塊和右制動蹄塊隨定芯偏轉浮動調整范圍為1~5mm。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固定調節部件一端彎折延伸至調節固定槽處開設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設有調節螺桿,所述調節螺桿上套設有調節彈簧,所述調節螺桿頂住鎖緊螺母通過定芯調整左制動蹄塊和右制動蹄塊中心。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鎖緊螺母與閘盒之間設有防護罩,所述鎖緊螺母設置于防護罩內。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下列優點:所述閘盒上開設有定芯月牙槽、調節固定槽、調節柱鉚釘槽和偏心軸安裝孔,所述左制動蹄塊和右制動蹄塊連接處設有偏心軸和定芯,所述曲拐通過偏心軸穿過偏心軸安裝孔與左制動蹄塊和右制動蹄塊相接觸轉動連接,所述定芯穿過定芯月牙槽并通過墊片和鎖緊螺母與左制動蹄塊和右制動蹄塊相連接,所述偏心軸設置為T型結構,其上端為蓋帽形狀,兩側開設有支撐端面,下端為柱狀結構,所述左制動蹄塊和右制動蹄塊兩端設有貼合壓片,所述貼合壓片與支撐端面相配合,所述定芯帶動左制動蹄塊和右制動蹄塊圍繞定芯月牙槽做軸向浮動補償運動,所述閘盒上設置固定調節部件,所述固定調節部件一端彎折延伸穿過至調節固定槽,另一端通過鉚釘穿過調節柱鉚釘槽固定設置于閘盒上,所述左制動蹄塊和右制動蹄塊上設有復位拉簧,所述復位拉簧一端鉤設于固定調節部件上,另一端鉤設于左制動蹄塊或右制動蹄塊上,當制動時,定芯帶動左制動蹄塊和右制動蹄塊圍繞定芯月牙槽做軸向浮動補償運動,該定芯可自動補償調節剎車,另外,車輛制動時,拉動曲拐,轉動偏心軸,貼合壓片與支撐端面接觸,偏心軸會驅動左右制動蹄塊外移,兩個制動塊產生制動力,達到剎車的目的,松開曲拐,偏心軸和左右制動蹄塊會在拉簧的作用下復位,從而實現雙向制動,即保持了原有隨動閘自動補償調節剎車的功能,又能將轂閘偏心軸轉動機構引進隨動閘中達到隨動閘爬坡時車輛能夠剎住,克服隨動閘爬坡時制動失靈的缺陷,使得剎車蹄塊與剎盤之間達到最佳接觸面,從而產生最大制動力。所述偏心軸軸線位置與其徑向對應的閘盒的直徑線呈1~55度夾角,所述偏心軸帶動左制動蹄塊和右制動蹄塊呈夾角轉動,剎車時,凸輪轉動較小的角度即可使蹄片組產生較大尺度的分離,減小了剎車的制動行程,使得摩擦片摩擦耗損大幅度的減小,極大的延長了剎車的使用壽命,適用范圍廣。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雙向制動電動車車閘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雙向制動電動車車閘的正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雙向制動電動車車閘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雙向制動電動車車閘中固定調節部件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雙向制動電動車車閘中偏心軸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閘盒,2-左制動蹄塊,3-右制動蹄塊,4-曲拐,5-定芯月牙槽,6-調節固定槽,7-調節柱鉚釘槽,8-偏心軸安裝孔,9-偏心軸,10-定芯,11-墊片,12-鎖緊螺母,13-固定調節部件,14-鉚釘,15-復位拉簧,16-通孔,17-調節螺桿,18-調節彈簧,19-防護罩,20-貼合壓片。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5所示,一種雙向制動電動車車閘,它包括:閘盒1、左制動蹄塊2、右制動蹄塊3和曲拐4,所述閘盒1上開設有定芯月牙槽5、調節固定槽6、調節柱鉚釘槽7和偏心軸安裝孔8,所述左制動蹄塊2和右制動蹄塊3連接處設有偏心軸9和定芯10,所述曲拐4通過偏心軸9穿過偏心軸安裝孔8與左制動蹄塊2和右制動蹄塊3相接觸轉動連接,所述偏心軸設置為T型結構,其上端為蓋帽形狀,兩側開設有支撐端面,下端為柱狀結構,所述左制動蹄塊2和右制動蹄塊3兩端設有貼合壓片20,所述貼合壓片20與支撐端面相配合,所述定芯10穿過定芯月牙槽5并通過墊片11和鎖緊螺母12與左制動蹄塊2和右制動蹄塊3相連接,所述定芯10帶動左制動蹄塊2和右制動蹄塊3圍繞定芯月牙槽5做軸向浮動補償運動,所述閘盒1上設置固定調節部件13,所述固定調節部件13一端彎折延伸穿過至調節固定槽6,另一端通過鉚釘14穿過調節柱鉚釘槽7固定設置于閘盒1上,所述左制動蹄塊2和右制動蹄塊3上設有復位拉簧15,所述復位拉簧15一端鉤設于固定調節部件13上,另一端鉤設于左制動蹄塊2或右制動蹄塊3上。所述偏心軸9軸線位置與其徑向對應的閘盒1的直徑線呈1~55度夾角,所述偏心軸9帶動左制動蹄塊2和右制動蹄塊3呈夾角轉動。所述左制動蹄塊2和右制動蹄塊3隨定芯10偏轉浮動調整范圍為1~5mm。所述固定調節部件13一端彎折延伸至調節固定槽6處開設有通孔16,所述通孔16上設有調節螺桿17,所述調節螺桿17上套設有調節彈簧18,所述調節螺桿17頂住鎖緊螺母12通過定芯10調整左制動蹄塊2和右制動蹄塊3中心,所述鎖緊螺母12與閘盒1之間設有防護罩19,所述鎖緊螺母12設置于防護罩19內。首先,所述貼合壓片19固定設置于左右蹄塊一端,將左右蹄塊放置于閘盒1內,將偏心軸柱狀部分穿過偏心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向制動電動車車閘,它包括閘盒(1)、左制動蹄塊(2)、右制動蹄塊(3)和曲拐(4),其特征在于:所述閘盒(1)上開設有定芯月牙槽(5)、調節固定槽(6)、調節柱鉚釘槽(7)和偏心軸安裝孔(8),所述左制動蹄塊(2)和右制動蹄塊(3)連接處設有偏心軸(9)和定芯(10),所述曲拐(4)通過偏心軸(9)穿過偏心軸安裝孔(8)與左制動蹄塊(2)和右制動蹄塊(3)相接觸轉動連接,所述偏心軸(9)設置為T型結構,其上端為蓋帽形狀,兩側開設有支撐端面,下端為柱狀結構,所述左制動蹄塊(2)和右制動蹄塊(3)兩端設有貼合壓片(20),所述貼合壓片(20)與支撐端面相配合,所述定芯(10)穿過定芯月牙槽(5)并通過墊片(11)和鎖緊螺母(12)與左制動蹄塊(2)和右制動蹄塊(3)相連接,所述定芯(10)帶動左制動蹄塊(2)和右制動蹄塊(3)圍繞定芯月牙槽(5)做軸向浮動補償運動,所述閘盒(1)上設置固定調節部件(13),所述固定調節部件(13)一端彎折延伸穿過至調節固定槽(6),另一端通過鉚釘(14)穿過調節柱鉚釘槽(7)固定設置于閘盒(1)上,所述左制動蹄塊(2)和右制動蹄塊(3)上設有復位拉簧(15),所述復位拉簧(15)一端鉤設于固定調節部件(13)上,另一端鉤設于左制動蹄塊(2)或右制動蹄塊(3)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雙向制動電動車車閘,它包括閘盒(1)、左制動蹄塊(2)、右制動蹄塊(3)和曲拐(4),其特征在于:所述閘盒(1)上開設有定芯月牙槽(5)、調節固定槽(6)、調節柱鉚釘槽(7)和偏心軸安裝孔(8),所述左制動蹄塊(2)和右制動蹄塊(3)連接處設有偏心軸(9)和定芯(10),所述曲拐(4)通過偏心軸(9)穿過偏心軸安裝孔(8)與左制動蹄塊(2)和右制動蹄塊(3)相接觸轉動連接,所述偏心軸(9)設置為T型結構,其上端為蓋帽形狀,兩側開設有支撐端面,下端為柱狀結構,所述左制動蹄塊(2)和右制動蹄塊(3)兩端設有貼合壓片(20),所述貼合壓片(20)與支撐端面相配合,所述定芯(10)穿過定芯月牙槽(5)并通過墊片(11)和鎖緊螺母(12)與左制動蹄塊(2)和右制動蹄塊(3)相連接,所述定芯(10)帶動左制動蹄塊(2)和右制動蹄塊(3)圍繞定芯月牙槽(5)做軸向浮動補償運動,所述閘盒(1)上設置固定調節部件(13),所述固定調節部件(13)一端彎折延伸穿過至調節固定槽(6),另一端通過鉚釘(14)穿過調節柱鉚釘槽(7)固定設置于閘盒(1)上,所述左制動...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喬愛民,
申請(專利權)人:喬愛民,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