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觸控顯示屏的制作方法及觸控顯示屏。該制作方法先對大片TFT屏進行切割,形成若干小片TFT屏,然后在小片TFT屏的CF基板上低溫濺射一層ITO導電層,通過黃光工藝刻蝕出觸控功能層,制成觸控顯示屏,解決了on?cell觸控顯示屏只有大片制程的單一制作方法的問題,提高了On?cell觸控功能層制作的靈活性和制作精度,降低了On?cell的生產成本,解決了On?cell無法返修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觸控顯示屏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觸控顯示屏的制作方法及觸控顯示屏。
技術介紹
On-cell觸控顯示屏是指將觸控功能集成到LCD的CF基板和偏光片之間的顯示屏結構,即在液晶面板上集成觸控傳感器。On-cell觸控顯示屏的制作方法主要是大片制程,即先在大片TFT屏上制作觸控功能層,再將大片TFT屏切割成若干小片TFT觸控顯示屏成品。目前,On-cell觸控顯示屏的大片制程專利主要被國外的面板廠商擁有,國內制作On-cell的廠家較少,而市場對On-cell的需求量卻越來越大,這導致國內On-cell的供貨量緊張,價格高,生產終端電子產品的公司經營成本較高,市場競爭力低,因此,市場急需要另一種On-cell的制作方法。同時,由于On-cell的大片制程是采用在大片TFT屏上刻蝕觸控功能層,生產過程出的小片TFT屏成品若發現不良品,則無法對其進行返修,從而導致On-cell TFT屏的不良率高,這也是On-cell的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觸控顯示屏的制作方法及觸控顯示屏。該觸控顯示屏的制作方法步驟簡單,操作靈活,解決了On-cell觸控顯示屏只有大片制程的單一制作方法的問題,提高了On-cell觸控顯示屏制作的靈活性,解決On-cell無法返修的問題,降低了On-cell的生產成本。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觸控顯示屏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提供一大片TFT屏,將所述大片TFT屏切割成預定尺寸規格的若干小片TFT屏;B)在所述小片TFT屏的功能層涂覆一層保護層;C)在所述小片TFT屏的CF基板表面濺射一層ITO導電層;D)將所述ITO導電層通過黃光工藝刻蝕出觸控功能層;E)在所述觸控功能層上綁定FPC,制成On-cell觸控顯示屏。進一步地,所述步驟B)中的保護層為一種耐濺射、耐酸堿的保護膠,厚度為1~3um。進一步地,所述步驟C)中,真空狀態下,在CF基板表面上磁控濺射一層ITO導電層,溫度:60℃以下,ITO導電層厚度:大于1100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D)中的黃光工藝包括如下步驟:D1)在黃光環境下涂布光刻膠,將ITO導電層覆蓋,光刻膠的厚度:1~2um,均勻性:5%以上,預烘溫度:90~110℃;D2)對光刻膠進行曝光,形成光刻電極圖案,紫外光波長:365nm,光積量:110~150mj/cm2;D3)對光刻膠顯影并硬化,采用正膠顯影液,電導率大于38ms/cm,溫度:20~35℃,時間:180~300s,硬化溫度:100~120℃,時間:4~6min;D4)刻蝕導電層,形成觸控電極圖案,刻蝕材料:乙二酸,溫度 :40~45℃,時間 :180~300 s;D5)去除光刻膠,形成觸控功能層,使用材料 :有機脫膜液,溫度 :44~46℃,時間100秒~120秒,最后用純水漂洗。進一步地,所述CF基板和TFT基板為玻璃。一種按照上述的制作方法制成的觸控顯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對貼合的TFT基板和CF基板,所述觸控顯示屏的功能層涂覆有一層保護層,所述CF基板遠離TFT基板的一側表面上刻蝕有觸控功能層。進一步地,所述保護層為一種耐濺射、耐酸堿的保護膠,厚度為1~3um。進一步地,所述觸控功能層為ITO材料,厚度:大于1100 ?。進一步地,所述CF基板和TFT基板為玻璃。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解決了On-cell觸控顯示屏只有大片制程的單一制作方法的問題,提高了面板廠商制作On-cell的靈活性,提高了面板廠商的競爭力;2、解決了On-cell長期被國外面板廠商壟斷的產業困局,可以增加國內制作On-cell的廠家,提高市場供貨量,解決On-cell市場供應量不足、價格高昂的問題,對國內的On-cell產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3、在小片TFT屏上刻蝕觸控功能層,提高了On-cell觸控顯示屏制作的靈活性,若后期發現產品不良,還可以進行返修,降低了不良率和生產成本。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觸控顯示屏的制作方法的流程框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的說明。實施例一一種觸控顯示屏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提供一大片TFT屏,將所述大片TFT屏切割成預定尺寸規格的若干小片TFT屏;B)在所述小片TFT屏的功能層涂覆一層保護層;C)在所述小片TFT屏的CF基板表面濺射一層ITO導電層;D)將所述ITO導電層通過黃光工藝刻蝕出觸控功能層;E)在所述觸控功能層上綁定FPC,制成On-cell觸控顯示屏?,F有技術中,On-cell觸控顯示屏一直都是采用大片制程,即先在大片TFT屏上刻蝕觸控功能層,然后再將大片TFT屏切割成預定規格的若干小片TFT屏。On-cell的大片制程工藝專利掌握在國外面板廠商手里,國內制作On-cell的廠家較少,而市場對On-cell的需求量卻越來越大,這導致國內On-cell的供貨量緊張,價格高,生產終端電子產品的公司經營成本高,市場競爭力低,這嚴重阻礙國內On-cell面板產業的發展。本專利技術提出On-cell觸控顯示屏的小片制程的技術方案,即先將大片TFT屏切割成預定規格的若干小片TFT屏,再分別在小片TFT屏上刻蝕觸控功能層,相比On-cell的大片制程,本技術方案的On-cell制作方法更加靈活,其最為重要的是解決了大片On-cell來料不良無法返修的問題。由于大片制程中觸控功能層是直接在大片TFT屏上刻蝕的,若下片TFT屏成品中發現不良品則無法對其進行返修,從而導致on-cell TFT屏的不良率高,生產成本高的問題。小片制程由于一開始就是在小片TFT屏上刻蝕觸控功能層,若成品中出現不良品,還能利用小片制程對其進行返修,降低了On-cell TFT屏的不良率以及生產成本。其中,所述步驟B)中的保護層為一種耐濺射、耐酸堿的保護膠,厚度為1~3um。保護膠的作用是為了對小片TFT屏的功能層(即綁定位)在后續的濺射ITO導電層、黃光工藝過程中進行保護。其中,所述步驟C)中,真空狀態下,在CF基板表面上磁控濺射一層ITO導電層,溫度:60℃以下,ITO導電層厚度:大于1100 ?。其中,所述步驟D)中的黃光工藝包括如下步驟:D1)在黃光環境下涂布光刻膠,將ITO導電層覆蓋,光刻膠的厚度:1~2um,均勻性:5%以上,預烘溫度:90~110℃;D2)對光刻膠進行曝光,形成光刻電極圖案,紫外光波長:365nm,光積量:110~150mj/cm2;D3)對光刻膠顯影并硬化,采用正膠顯影液,電導率大于38ms/cm,溫度:20~35℃,時間:180~300s,硬化溫度:100~120℃,時間:4~6min;D4)刻蝕導電層,形成觸控電極圖案,刻蝕材料:乙二酸,溫度 :40~45℃,時間 :180~300 s;D5)去除光刻膠,形成觸控功能層,使用材料 :有機脫膜液,溫度 :44~46℃,時間100秒~120秒,最后用純水漂洗。優選地,所述CF基板和TFT基板為玻璃。實施例二一種按照上述的制作方法制成的觸控顯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對貼合的TFT基板和CF基板,所述觸控顯示屏的功能層涂覆有一層保護層,所述CF基板遠離TFT基板的一側表面上刻蝕有觸控功能層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觸控顯示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A)提供一大片TFT屏,將所述大片TFT屏切割成預定尺寸規格的若干小片TFT屏;B)在所述小片TFT屏的功能層涂覆一層保護層;C)在所述小片TFT屏的CF基板表面低溫濺射一層ITO導電層;D)將所述ITO導電層通過黃光工藝刻蝕出觸控功能層;E)在所述觸控功能層上綁定FPC,制成On?cell觸控顯示屏。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觸控顯示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A)提供一大片TFT屏,將所述大片TFT屏切割成預定尺寸規格的若干小片TFT屏;B)在所述小片TFT屏的功能層涂覆一層保護層;C)在所述小片TFT屏的CF基板表面低溫濺射一層ITO導電層;D)將所述ITO導電層通過黃光工藝刻蝕出觸控功能層;E)在所述觸控功能層上綁定FPC,制成On-cell觸控顯示屏。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控顯示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中的保護層為一種耐濺射、耐酸堿的保護膠,厚度為1~3um。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控顯示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真空狀態下,在CF基板表面上磁控濺射一層ITO導電層,溫度:60℃以下,ITO導電層厚度:大于110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控顯示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D)中的黃光工藝包括如下步驟:D1)在黃光環境下涂布光刻膠,將ITO導電層覆蓋,光刻膠的厚度:1~2um,均勻性:5%以上,預烘溫度:90~110℃;D2)對光刻膠進行曝光,形成光刻電極圖案,紫外光波長:365nm,光積量:110~150mj/c...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家添,呂以森,黃遠科,
申請(專利權)人:信利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