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大距離調整的懸臂支架,包括底座、前手臂、后手臂、連接臂、轉頭座、轉頭和第一、二、三、四角度調節機構,前手臂一端鉸接于底座上,前手臂另一端與連接臂一端鉸接,連接臂另一端與后手臂一端鉸接,后手臂另一端與轉頭座鉸接,轉頭安裝于轉頭座上,第一角度調節機構能夠使前手臂與底座之間穩定保持在任意夾角狀態,第二角度調節機構能夠使前手臂與連接臂之間穩定保持在任意夾角狀態,第三角度調節機構能夠使后手臂與連接臂之間穩定保持在任意夾角狀態,第四角度調節機構能使后手臂與轉頭座之間穩定保持在任意夾角狀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實現前后手臂同時運動,達到拉伸距離遠效果,調節角度大,調節承重范圍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視聽產品用懸臂支架,特別涉及一種大距離調整的懸臂支架。
技術介紹
目前視聽設備大多通過支架安裝在墻上,以節省室內空間,同時還可以避免視聽設備被外力碰觸傾斜摔壞,目前常見的有懸臂式支架,懸臂式支架方便調節視聽設備離墻的遠近,目前懸臂式支架都是由兩節手臂來實現,調節范圍小,調節距離近,且需要分段進行調節,調節速度慢,很不方便,而且難以實現遠距離的調節,對于環境范圍大的場所,難以勝任,懸臂式支架還可以調節視聽設備的高度,懸臂式支架對視聽設備高度的調節主要是通過調節懸臂傾斜角度來調節,目前懸臂傾斜角度調節方式主要都是通過摩擦力的方式來實現,即通過圓孔與長條形孔或弧形孔配合,螺栓穿設于圓孔、長條形孔或運行孔內將底座與懸臂相連接,通過調整圓孔與長條形孔或弧形孔相對位置來實現懸臂角度的調節,調節時需要有人抬著視聽設備,避免視聽設備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墜落損壞,然后另一個工作人員通過選送螺栓調節好傾角后在重新鎖緊螺栓,該種懸臂傾斜角度調節機構調節麻煩,一個人無法完成,視聽設備不能在任意位置自由停留,需呀工作人員進行調節后才能實現,且由于其通過摩擦力實現,長時間使用后連接件容易出現磨損造成調節功能失效;還有一種懸臂想傾斜角度調節方法是通過氣缸(氣彈簧)支撐實現,該種結構雖然能夠實現視聽設備隨意自由停功能,然而氣缸容易發生漏氣,使用壽命短,且氣缸行程有限,調節角度,稱重范圍小,生產成本高。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大距離調整的懸臂支架,該大距離調整的懸臂支架結構簡單、能夠實現視聽設備大距離調節。本技術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大距離調整的懸臂支架,包括底座、前手臂、后手臂、連接臂、轉頭座、轉頭和第一、二、三、四角度調節機構,所述前手臂一端鉸接于底座上,前手臂另一端與連接臂一端鉸接,連接臂另一端與后手臂一端鉸接,后手臂另一端與轉頭座鉸接,轉頭安裝于轉頭座上,第一角度調節機構能夠使前手臂與底座之間穩定保持在任意夾角狀態,第二角度調節機構能夠使前手臂與連接臂之間穩定保持在任意夾角狀態,第三角度調節機構能夠使后手臂與連接臂之間穩定保持在任意夾角狀態,第四角度調節機構能夠使后手臂與轉頭座之間穩定保持在任意夾角狀態。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前手臂包括長度相等的第一、二連桿,后手臂包括長度相等的第三、四連桿,其中第一、二連桿的一端分別與底座鉸接,第一、二連桿的另一端分別與連接臂一端鉸接,第一、二連桿、底座和連接臂一端形成第一平行四連桿結構,第三、四連桿的一端分別與連接臂另一端鉸接,第三、四連桿的另一端分別與轉頭座一端鉸接,第三、四連桿、轉頭座和連接臂另一端形成第二平行四連桿結構。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二角度調節機構為長度能夠調節的第一彈性件,該第一彈性件兩端分別與第一平行四連桿結構的兩個對角鉸接,第三、四角度調節機構為長度能夠調節的第二彈性件,該第二彈性件兩端分別與第二平行四連桿結構的兩個對角鉸接。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二彈性件均包括調節軸桿和拉簧,所述調節軸桿一端與拉彈簧一端固連。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調節軸桿為軸向止動且圓周方向能夠轉動定位于第一、二平行四邊形結構一個鉸接軸上的調節螺栓,拉簧一端固設有一螺母,調節螺栓與該螺母活動螺接。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螺母呈T形結構,該T形的螺母直徑小的一端插設于拉簧一端內,T形的螺母直徑小的一端圓周外側壁上設有至少一圈徑向凸起結構,該徑向凸起結構恰緊密插設于拉簧相鄰兩線圈的間隙內。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還設有一呈T形的連接件,連接件直徑小的一端插設于拉簧另一端內,連接件直徑小的一端圓周外側壁上也設有至少一圈徑向凸起部,該徑向凸起部恰緊密插設于拉簧相鄰兩線圈的間隙內,連接件上還設有供第一、二平行四邊形結構另一個鉸接軸穿過的穿孔。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平行四邊形結構一個鉸接軸上設有徑向貫穿的長條形孔,調節螺栓的螺桿穿設于與該長條形孔內,調節螺栓的頭部止擋于該鉸接軸圓周外側。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還設有一呈U形的安裝件和一夾緊螺栓,以實際使用方向為基準,安裝件固定設于底座下方,夾緊螺栓與安裝件下側壁活動螺接,夾緊螺栓伸入到安裝件內的端部設有一徑向外擴的夾緊墊。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通過三段式結構,前后手臂采用平行四連桿機構,能夠實現前后手臂同時運動,達到拉伸距離遠效果,且該結構能夠實現支架角度自由隨意停功能,并且調節角度大,調節承重范圍廣。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第一狀態立體圖;圖2為本技術的第二狀態立體圖;圖3為本技術的第三狀態立體圖;圖4為本技術的結構原理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種大距離調整的懸臂支架,包括底座1、前手臂2、后手臂3、連接臂4、轉頭座5、轉頭6和第一、二、三、四角度調節機構,所述前手臂2一端鉸接于底座1上,前手臂2另一端與連接臂4一端鉸接,連接臂4另一端與后手臂3一端鉸接,后手臂3另一端與轉頭座5鉸接,轉頭6安裝于轉頭座5上,第一角度調節機構能夠使前手臂2與底座1之間穩定保持在任意夾角狀態,第二角度調節機構能夠使前手臂2與連接臂4之間穩定保持在任意夾角狀態,第三角度調節機構能夠使后手臂3與連接臂4之間穩定保持在任意夾角狀態,第四角度調節機構能夠使后手臂3與轉頭座5之間穩定保持在任意夾角狀態,通過前、后手臂3和連接臂4順序鉸接形成三段式鉸接臂結構,該結構能夠實現大距離拉伸手臂,實現電視機前后位置發生大距離變化,適應較大范圍的環境使用。所述前手臂2包括長度相等的第一、二連桿21、22,后手臂3包括長度相等的第三、四連桿31、32,其中第一、二連桿21、22的一端分別與底座1鉸接,第一、二連桿21、22的另一端分別與連接臂4一端鉸接,第一、二連桿21、22、底座1和連接臂4一端形成第一平行四連桿結構,第三、四連桿31、32的一端分別與連接臂4另一端鉸接,第三、四連桿31、32的另一端分別與轉頭座5一端鉸接,第三、四連桿31、32、轉頭座5和連接臂4另一端形成第二平行四連桿結構,通過第一、二平行四連桿結構實現前后手臂3同時運動,達到拉伸距離遠效果。所述第一、二角度調節機構為長度能夠調節的第一彈性件,該第一彈性件兩端分別與第一平行四連桿結構的兩個對角鉸接,第三、四角度調節機構為長度能夠調節的第二彈性件,該第二彈性件兩端分別與第二平行四連桿結構的兩個對角鉸接,通過調節第一、二彈性件長度,實現其拉力的調節,進而實現對前后手臂3處于不同角度的重物支撐平衡,達到自由隨意停功能。并且調節角度大,調節承重范圍廣。所述第一、二彈性件均包括調節軸桿7和拉簧8,所述調節軸桿7一端與拉彈簧一端固連。所述調節軸桿7為軸向止動且圓周方向能夠轉動定位于第一、二平行四邊形結構一個鉸接軸上的調節螺栓,拉簧8一端固設有一螺母9,調節螺栓與該螺母9活動螺接,通過旋轉調節螺栓,就可以調節調節軸桿7的長度,該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便于實現,此外可以是其它結構如通過在調節軸桿7上間隔設置若干個軸向排列的穿孔,通過不同的穿孔與平行四邊形結構的一個鉸接軸連接或者與彈性件連接也可以實現調節軸桿7長度的調節,或者將調節軸桿7做成兩段式,二者通過長條形孔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大距離調整的懸臂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前手臂(2)、后手臂(3)、連接臂(4)、轉頭座(5)、轉頭(6)和第一、二、三、四角度調節機構,所述前手臂一端鉸接于底座上,前手臂另一端與連接臂一端鉸接,連接臂另一端與后手臂一端鉸接,后手臂另一端與轉頭座鉸接,轉頭安裝于轉頭座上,第一角度調節機構能夠使前手臂與底座之間穩定保持在任意夾角狀態,第二角度調節機構能夠使前手臂與連接臂之間穩定保持在任意夾角狀態,第三角度調節機構能夠使后手臂與連接臂之間穩定保持在任意夾角狀態,第四角度調節機構能夠使后手臂與轉頭座之間穩定保持在任意夾角狀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大距離調整的懸臂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前手臂(2)、后手臂(3)、連接臂(4)、轉頭座(5)、轉頭(6)和第一、二、三、四角度調節機構,所述前手臂一端鉸接于底座上,前手臂另一端與連接臂一端鉸接,連接臂另一端與后手臂一端鉸接,后手臂另一端與轉頭座鉸接,轉頭安裝于轉頭座上,第一角度調節機構能夠使前手臂與底座之間穩定保持在任意夾角狀態,第二角度調節機構能夠使前手臂與連接臂之間穩定保持在任意夾角狀態,第三角度調節機構能夠使后手臂與連接臂之間穩定保持在任意夾角狀態,第四角度調節機構能夠使后手臂與轉頭座之間穩定保持在任意夾角狀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距離調整的懸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手臂包括長度相等的第一、二連桿(21、22),后手臂包括長度相等的第三、四連桿(31、32),其中第一、二連桿的一端分別與底座鉸接,第一、二連桿的另一端分別與連接臂一端鉸接,第一、二連桿、底座和連接臂一端形成第一平行四連桿結構,第三、四連桿的一端分別與連接臂另一端鉸接,第三、四連桿的另一端分別與轉頭座一端鉸接,第三、四連桿、轉頭座和連接臂另一端形成第二平行四連桿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大距離調整的懸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角度調節機構為長度能夠調節的第一彈性件,該第一彈性件兩端分別與第一平行四連桿結構的兩個對角鉸接,第三、四角度調節機構為長度能夠調節的第二彈性件,該第二彈性件兩端分別與第二平行四連桿結構的兩個對角鉸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大距...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常曉杰,
申請(專利權)人:昆山泓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