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脂質體及其應用。所涉及的脂質體包括脂質體制備材料、抗癌藥物和核酸分子,所述核酸分子具有逆轉癌細胞對所述包覆抗癌藥物耐藥性的功效。本發明專利技術利用脂質體作為藥物載體,把核酸分子和抗癌藥物包入其內,形成對癌細胞具有殺傷力并具有逆轉癌細胞對抗癌藥物耐藥性的脂質體藥物體系。該體系由于脂質體易于進入細胞、抗癌藥物具有強大的細胞殺傷力、核酸分子具有抗癌藥物耐藥性逆轉作用,在未來可以用于:(1)癌癥患者的抗癌藥物化療;(2)對阿霉素已經形成耐藥性的癌癥患者的化療;(3)大大提高抗癌藥物療效而降低由于藥物耐藥性而導致的低化療效果和復發,改善目前癌癥病人化療的瓶頸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生物醫藥
,特別涉及一種含有抗癌藥與miRNA101合成產物或其表達質粒DNA的脂質體及該脂質體用于制備抗癌藥物的應用。
技術介紹
癌癥(Cancer)目前是一種最常見的、嚴重威脅人們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目前對于癌癥的藥物治療仍然面臨許多瓶頸問題,如高復發率、迅速形成的抗藥性、高毒副作用,等等。現有抗癌藥物大多基于對細胞內核酸復制、轉錄的抑制,或者對蛋白的抑制而對癌細胞產生明顯殺傷效果,但易于形成抗藥性而且毒性大。例如,阿霉素(Doxorubicin)是歷史悠久的抗癌一線藥物,具有強大的癌細胞殺傷作用。該藥的抗癌機理是藥物分子進入細胞核內并嵌入DNA雙螺旋分子而使細胞基因組轉錄受到影響而殺死細胞,后來人們開發出了阿霉素脂質體,由于它更易于與細胞膜融合而進入細胞,從而進一步強化了其對癌細胞的殺傷力。但是,癌細胞往往會很快建立對抗癌藥的多藥耐藥性(Multiple drug resistance,MDR)而導致藥物治療效率降低、毒性顯著加強。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以脂質體為運載物的抗癌藥物和可以使抗癌藥物MDR逆轉的癌癥化療新型藥物設計思路,這對于強化癌癥化療治療效果、抑制癌復發等具有巨大應用價值。本專利技術的脂質體包括脂質體制備材料、包覆抗癌藥物和包覆核糖核酸,所述包覆核糖核酸具有逆轉癌細胞對所述包覆抗癌藥物耐藥性的功效。本專利技術的包覆核糖核酸為小核糖核酸101a(miR-101a)、小核糖核酸101b(miR-101b)、小核糖核酸1(miR-1)、小核糖核酸15b(miR-15b)、小核糖核酸130b(miR-130b)、小核糖核酸34a(miR-34a)、小核糖核酸16(miR-16)、小核糖核酸122(miR-122)、小核糖核酸129-2(miR-129-2)、小核糖核酸132(miR-132)、小核糖核酸195(miR-195)、小核糖核酸199a(miR-199a)、小核糖核酸223(miR-223)和小核糖核酸375(miR-375)中的一種。本專利技術的脂質體制備材料為天然材料或者化學材料,其中天然材料為卵磷脂(磷脂酰膽堿)、糖脂、鞘脂、膽固醇和紫杉醇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化學材料為合成磷脂、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DSPE)、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DOPE)、二硬脂酰磷脂酰膽堿(DSPC)、十七烷酸磷脂、山梨醇、乙腈、甲醇、維生素E和聚乙二醇(PEG)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本專利技術的包覆抗癌藥物為阿霉素(doxorubicin)、氟尿嘧啶(fluorouracil)、順鉑(cisplatin)、奧沙利鉑(oxaliplatin)、卡鉑(carboplatin)、環磷酰胺(cyclophosvnamide)、長春堿(vincaleukoblastinum)、長春新堿(vincristine,leurocristine)、阿糖胞苷(cytosine arabinoside)、氮芥(nitrogen mustard)、塞替派(thiotepa)、甲氨蝶呤(methotrexate)、替加氟(tegafur)、絲裂霉素(mitomycin)和柔紅霉素(daunomycin,rubidomycin)中的一種。本專利技術所的包覆核糖核酸為小核糖核酸合成產物或者小核糖核酸質粒表達載體。本專利技術利用脂質體作為藥物載體,把小核糖核酸和抗癌藥物包入其內,形成對癌細胞具有殺傷力并具有逆轉癌細胞對抗癌藥物耐藥性的脂質體藥物體系。該體系由于脂質體易于進入細胞、抗癌藥物具有強大的細胞殺傷力、小核糖核酸具有抗癌藥物耐藥性逆轉作用,在未來可以用于:(1)癌癥患者的抗癌藥物化療;(2)對阿霉素已經形成耐藥性的癌癥患者的化療;(3)大大提高抗癌藥物療效而降低由于藥物耐藥性而導致的低化療效果和復發,改善目前癌癥病人化療的瓶頸問題。附圖說明圖1: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示意圖;圖2:本專利技術思路示意圖;圖3:脂質體粒度測定結果,其中,以納米粒度測試儀測定脂質體成品粒徑為100nm-150nm,符合預期要求;圖4:Lipo-miR101-DOX的體外肝癌細胞殺傷作用(5μg/ml),其中,A,B:HepG2+Lipo-DOX;C、D:HepG2+Lipo-miR101-DOX;E,F:HepG2/ADR+Lipo-DOX;G,H:HepG2/ADR+Lipo-miR101-DOX。結果顯示Lipo-miR101-DOX對普通和抗藥性肝癌細胞都具有明顯的體外殺傷力增強或抗藥性逆轉作用;圖5:Lipo-miR101-DOX對HepG2細胞F-actin影響的初步觀察,其中,A:Lipo-DOX;B:Lipo-miR101-DOX;圖6:Lipo-miR101-DOX在體內對肝癌的治療效果,其中,A:給藥第二天,B:給藥第十天。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實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具體實施方式文獻報道miR-101a在肝癌組織等明顯低表達,提高其表達水平可明顯促使肝癌細胞對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也有文獻報道在順鉑抗藥性胃癌、肝內膽管癌、膀胱癌細胞強化miR-101a表達可以加強癌細胞對順鉑的敏感性。專利技術人據此設想miR-101a可能會抑制癌細胞形成MDR而逆轉耐藥性,于是選擇阿霉素做了以下實例研究:以人肝癌細胞HepG2和阿霉素耐藥性肝癌細胞HepG2/ADR進行了包含阿霉素和miR-101表達質粒的脂質體載藥體系(Lipo-miR101-DOX)的抗癌效果研究,結果發現該體系可以大大降低癌細胞對阿霉素MDR的形成,并對阿霉素耐藥性肝癌細胞HepG2/ADR具有很好的殺傷作用。適用于本專利技術方案的抗癌藥物還有:氟尿嘧啶(fluorouracil)、順鉑(cisplatin)、奧沙利鉑(oxaliplatin)、卡鉑(carboplatin)、環磷酰胺(cyclophosvnamide)、長春堿(vincaleukoblastinum)、長春新堿(vincristine,leurocristine)、阿糖胞苷(cytosine arabinoside)、氮芥(nitrogen mustard)、塞替派(thiotepa)、甲氨蝶呤(methotrexate)、替加氟(tegafur)、絲裂霉素(mitomycin)或柔紅霉素(daunomycin,rubidomycin)。適用于本專利技術方案的小核糖核酸還有:小核糖核酸101b(miR-101b)、小核糖核酸1(miR-1)、小核糖核酸15b(miR-15b)、小核糖核酸130b(miR-130b)、小核糖核酸34a(miR-34a)、小核糖核酸16(miR-16)、小核糖核酸122(miR-122)、小核糖核酸129-2(miR-129-2)、小核糖核酸132(miR-132)、小核糖核酸195(miR-195)、小核糖核酸199a(miR-199a)、小核糖核酸223(miR-223)、小核糖核酸375(miR-375)。根據在學術界已經報導或證明的可能參與形成抗癌藥物MDR的有關基因,專利技術人分析了初步實驗結果顯示的本專利技術的組合設計引起MDR逆轉的可能機理,如附圖2的細胞內部分示意圖。實施例:該實施例的技術路線如圖1所示。1.主要實驗材料1.1脂質體材料:大豆卵磷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脂質體,其特征在于,該脂質體包括脂質體制備材料、包覆抗癌藥物和包覆核糖核酸,所述包覆核糖核酸具有逆轉癌細胞對所述包覆抗癌藥物耐藥性的功效。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脂質體,其特征在于,該脂質體包括脂質體制備材料、包覆抗癌藥物和包覆核糖核酸,所述包覆核糖核酸具有逆轉癌細胞對所述包覆抗癌藥物耐藥性的功效。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脂質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核糖核酸為小核糖核酸101a、小核糖核酸101b、小核糖核酸1、小核糖核酸15b、小核糖核酸130b、小核糖核酸34a、小核糖核酸16、小核糖核酸122、小核糖核酸129-2、、小核糖核酸132、小核糖核酸195、小核糖核酸199a、小核糖核酸223和小核糖核酸375中的一種。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脂質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質體制備材料為天然材料或者化學材料,所述天然材料為卵磷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侯穎春,肖麗,馬妮,何慧敏,黎金媚,程思楠,楊倩,
申請(專利權)人:陜西師范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陜西;6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