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雙模輪胎定型硫化機的四工位翻轉型后充氣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13645751 閱讀: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4 08:57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雙模輪胎定型硫化機的四工位翻轉型后充氣裝置,包括上、下依次設置于立柱上的上夾盤操縱機構、卸胎機構與翻轉機構,所述左、右活動梁分別通過對左、右活動梁升降氣缸的控制在左、右活動梁導軌上作垂直升降運動;所述左、右卸胎機構分別通過對左、右卸胎機構升降氣缸的控制在左、右活動梁導軌上作垂直升降運動;所述左、右翻轉機構分別通過對左、右翻轉油缸的控制帶動齒條驅動齒輪作回轉運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一種雙模輪胎定型硫化機的四工位翻轉型后充氣裝置能實現左、右獨立或者同步控制工位工作,安裝、調節對中更方便,重復動作精度更可靠;與此同時,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適用于各種中小型輪胎定型硫化機,具有節能環保功效。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雙模輪胎定型硫化機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模輪胎定型硫化機的四工位翻轉型后充氣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國內雙模輪胎定型硫化機的后充氣裝置一般采用一套控制系統操控整套后充氣裝置。如本申請人申請的中國技術專利,授權公告號為CN201410718Y的輪胎定型硫化機翻轉型后充裝置,雖然該裝置能實現對左、右后充氣裝置的同軸度控制,使得其精度準確、重復動作操作更簡單方便,但是由于市場經濟的發展,輪胎的市場也在不斷變化,輪胎制造商根據市場情況調整產量,輪胎定型硫化機(雙模)硫化不同規格的輪胎,而不同規格的輪胎其充氣定型冷卻的時間又不同。因此,在輪胎定型硫化機左硫化室和右硫化室能實現獨立控制的前提下,與其配套的后充氣裝置,能否實現左右獨立控制,也就成了衡量輪胎定型硫化機自動化程度的一項重要指標。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動化程度更高的雙模輪胎定型硫化機的四工位翻轉型后充氣裝置。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雙模輪胎定型硫化機的四工位翻轉型后充氣裝置,包括上、下依次設置于立柱上的上夾盤操縱機構、卸胎機構與翻轉機構,其中,所述上夾盤操縱機構為分置于立柱兩側的左活動梁與右活動梁、豎直向的左活動梁導軌與右活動梁導軌以及左活動梁升降氣缸與右活動梁升降氣缸,所述左、右活動梁分別通過對左、右活動梁升降氣缸的控制在左、右活動梁導軌上作垂直升降運動;所述卸胎機構為分置于立柱兩側的左卸胎機構與右卸胎機構、豎直向的左卸胎機構與右卸胎導軌以及左卸胎機構升降氣缸與右卸胎機構升降氣缸,所述左、右卸胎機構分別通過對左、右卸胎機構升降氣缸的控制在 左、右活動梁導軌上作垂直升降運動;所述翻轉機構為分置于立柱兩側的左翻轉機構與右翻轉機構、左翻轉油缸與右翻轉油缸齒條與齒輪,所述左、右翻轉機構分別通過對左、右翻轉油缸的控制帶動齒條驅動齒輪作回轉運動。對應于翻轉機構,所述左、右翻轉機構由上下兩端分別連接下夾盤的兩豎臂以及配設有軸承的橫向轉軸構成,所述轉軸的一端連接于豎臂的回轉中心上,另一端通過螺母將齒輪緊固在其末端上。為了防止轉軸的軸向竄動,保證翻轉機構工位轉換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所述軸承的外圈安裝有固接于立柱上的支架,且軸承與立柱相接觸的位置設置有隔套。對應于翻轉機構,所述左、右活動梁上分別設有與左、右翻轉機構配套的上夾盤。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技術的一種雙模輪胎定型硫化機的四工位翻轉型后充氣裝置能實現左、右獨立或者同步控制工位工作,安裝、調節對中更方便,重復動作精度更可靠;與此同時,本技術適用于各種中小型輪胎定型硫化機,具有節能環保功效。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實施方式中的左向視圖;圖3為圖1實施方式中局部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為:1、左活動梁升降氣缸;2、左活動梁;3-1、左活動梁導軌;3-2、右活動梁導軌;4、左卸胎機構;5、上夾盤;6、下夾盤;7、左翻轉機構;8、左翻轉油缸;9、立柱;10、右翻轉油缸;11、右翻轉機構;12、右卸胎機構;13、右活動梁;14、右活動梁升降氣缸;15、卸胎機構升降氣缸;16-1、左卸胎機構導軌;16-2、左卸胎機構導軌;17、齒條;18、螺母;19、齒輪;20、轉軸;21、支架;22、隔套。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地說明。本技術的一種雙模輪胎定型硫化機的四工位翻轉型后充氣裝置設立于硫化機主機旁,由上、下依次設置于立柱9上的上夾盤操縱機構、 卸胎機構與翻轉機構構成,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上夾盤操縱機構為分置于立柱9兩側的左活動梁2與右活動梁13、豎直向的左活動梁導軌3-1與右活動梁導軌3-2以及左活動梁升降氣缸1與右活動梁升降氣缸14,所述左活動梁2、右活動梁13分別通過對左活動梁升降氣缸1、右活動梁升降氣缸14的控制在左活動梁導軌3-1、右活動梁導軌3-2上作垂直升降運動,所述左活動梁2、右活動梁13上分別設有與左翻轉機構7、右翻轉機構11配套的上夾盤5,可實現左、右兩側的上夾盤5單獨或同步與下夾盤6配合工作,如圖1、圖3所示;所述卸胎機構為分置于立柱9兩側的左卸胎機構4與右卸胎機構12、豎直向的左卸胎機構16-1與右卸胎導軌16-2以及左卸胎機構升降氣缸15-1與右卸胎機構升降氣缸15-2,所述左卸胎機構4、右卸胎機構12分別通過對左卸胎機構升降氣缸15-1、右卸胎機構升降氣缸15-2的控制在左活動梁導軌3-1、右活動梁導軌3-2上作垂直升降運動,可實現左、右兩側的工位單獨或同步安裝與卸胎的工作,如圖2所示;所述翻轉機構為分置于立柱9兩側的左翻轉機構7與右翻轉機構11、安裝于立柱9上左翻轉油缸8與右翻轉油缸10以及齒條17與齒輪19,所述左翻轉機構7、右翻轉機構11分別通過對左翻轉油缸8、右翻轉油缸10的控制帶動齒條17驅動齒輪19作回轉運動。所述左翻轉機構7、右翻轉機構11由上下兩端分別連接下夾盤6的兩豎臂以及配設有軸承的橫向轉軸20構成,所述轉軸20的一端連接于豎臂的回轉中心上,另一端通過螺母18將齒輪19緊固在其末端上,所述軸承的外圈安裝有固接于立柱9上的支架21,且軸承與立柱相接觸的位置設置有隔套22,可實現左右兩側單獨或者同步的上、下工位之間轉換,如圖1、圖3所示。工作時,首先輪胎由卸胎機構放置在下夾盤6上,控制左活動梁升降氣缸1和右活動梁氣升降缸14分別通過安裝設置在立柱9上左活動梁導軌3-1和右活動梁導軌3-2拉動左活動梁2、右活動梁13垂直向下運動,使輪胎夾持在上夾盤5、下夾盤6之間,外胎子口和夾盤的鋼圈部分能夠緊密吻合。而后,通過鎖環機構的鎖環氣缸推動轉臂進行鎖環的鎖緊,并壓縮空氣從充氣盤導入輪胎內腔充氣,導致上夾盤6緩慢地上升,當鎖軸的牙齒與鎖環的牙齒頂住時,達到輪輞寬度所要求的位置。最后,左翻轉機構7與右翻轉機構11在左翻轉油缸8與右翻轉油缸10的分別控制下,由帶動齒條17驅動齒輪19作回轉運動,實現上、下工位的轉換。輪胎充氣冷卻完畢之后,由左卸胎機構4與右卸胎機構12分別將輪胎拾取放置 到輸送帶上。當然,上面只是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優選的具體實施方式作了詳細描述,并非以此限制本技術的實施范圍,凡依本技術的原理、構造以及結構所作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模輪胎定型硫化機的四工位翻轉型后充氣裝置,包括上、下依次設置于立柱(9)上的上夾盤操縱機構、卸胎機構與翻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夾盤操縱機構為分置于立柱(9)兩側的左活動梁(2)與右活動梁(13)、豎直向的左活動梁導軌(3?1)與右活動梁導軌(3?2)以及左活動梁升降氣缸(1)與右活動梁升降氣缸(14),所述左、右活動梁(2,13)分別通過對左、右活動梁升降氣缸(1,14)的控制在左、右活動梁導軌(3?1,3?2)上作垂直升降運動;所述卸胎機構為分置于立柱(9)兩側的左卸胎機構(4)與右卸胎機構(12)、豎直向的左卸胎機構(16?1)與右卸胎導軌(16?2)以及左卸胎機構升降氣缸(15?1)與右卸胎機構升降氣缸(15?2),所述左、右卸胎機構(4,12)分別通過對左、右卸胎機構升降氣缸(15?1,15?2)的控制在左、右活動梁導軌(3?1,3?2)上作垂直升降運動;所述翻轉機構為分置于立柱(9)兩側的左翻轉機構(7)與右翻轉機構(11)、左翻轉油缸(8)與右翻轉油缸(10)齒條(17)與齒輪(19),所述左、右翻轉機構(7,11)分別通過對左、右翻轉油缸(8,10)的控制帶動齒條(17)驅動齒輪(19)作回轉運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雙模輪胎定型硫化機的四工位翻轉型后充氣裝置,包括上、下依次設置于立柱(9)上的上夾盤操縱機構、卸胎機構與翻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夾盤操縱機構為分置于立柱(9)兩側的左活動梁(2)與右活動梁(13)、豎直向的左活動梁導軌(3-1)與右活動梁導軌(3-2)以及左活動梁升降氣缸(1)與右活動梁升降氣缸(14),所述左、右活動梁(2,13)分別通過對左、右活動梁升降氣缸(1,14)的控制在左、右活動梁導軌(3-1,3-2)上作垂直升降運動;所述卸胎機構為分置于立柱(9)兩側的左卸胎機構(4)與右卸胎機構(12)、豎直向的左卸胎機構(16-1)與右卸胎導軌(16-2)以及左卸胎機構升降氣缸(15-1)與右卸胎機構升降氣缸(15-2),所述左、右卸胎機構(4,12)分別通過對左、右卸胎機構升降氣缸(15-1,15-2)的控制在左、右活動梁導軌(3-1,3-2)上作垂直升降運動;所述翻轉機構為分置于立柱(9)兩側的左翻轉機構(7)...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龍毅喬建新范啟安容宇鄧海珊
    申請(專利權)人:桂林橡膠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西;45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无码高清晰| 无码人妻啪啪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国模私拍视频| r级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伊甸园| 免费看又黄又无码的网站|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18| 日韩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网站|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东京热 | 成人免费午夜无码视频| 西西大胆无码视频免费| 西西午夜无码大胆啪啪国模| 日韩AV无码不卡网站| 亚洲中文无码亚洲人成影院| 岛国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 青青爽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 免费无码看av的网站| 日韩AV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无码免费视频网站| 无码人妻AV一二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97无码人妻福利免费公开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AV吞精久久| 97性无码区免费|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A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国产高清无码二区| 久久伊人亚洲AV无码网站 | 国产强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无码视频 | 无码 免费 国产在线观看91|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播放|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