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輪胎內撐的定型機構,包括固定在機械手的連接軸上的定盤,定盤上沿周向均勻分布有多組結構相同的搖桿機構,每組搖桿機構包括一個固定桿、一個搖桿和一個葉片,內撐定型機構還包括一個施力件,施力件用于對搖桿施力旋轉并能夠使得葉片以遠離搖桿的一端在相鄰葉片搭接平面上滑動的方式向外擴展。本發(fā)明專利技術采用的輪胎內撐定型機構具有結構簡單,動作穩(wěn)定可靠且安全性高的優(yōu)點,能夠降低工人勞動強度并提高勞動效率。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輪胎內撐的定型機構
本專利技術涉及免充氣空心輪胎硫化工藝中的上下胎料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輪胎內撐的定型機構。
技術介紹
免充氣空心輪胎是利用空腔結構產生彈性的一種免充氣輪胎,能夠徹底解決傳統(tǒng)充氣輪胎易漏氣、爆胎的難題;該輪胎采用高性能彈性材料、專有工藝制造,內外胎一體,空腔結構,具有不怕扎、彈性好、耐磨、滾動阻力小等優(yōu)點,使用壽命是充氣胎的3倍以上。現(xiàn)有的免充氣空心輪胎在制造過程中,需要經(jīng)過一道硫化定型的工序。該工序過程主要為:將從接頭機接好的近似圓形的生胎扣入一個圓形定型圈中(定型圈直徑接近于輪胎內徑),放置十分鐘以上,完成生胎定型;將定型好的生胎放置于硫化機模具的下模中,再用手按壓生胎上部,使生胎均勻落入模具中,完成生胎裝胎。這種現(xiàn)有的硫化定型工藝存在以下缺陷:在定型過程中,由于定型圈與生胎直徑相近,且生胎較不規(guī)則,要一點一點的將生胎擠入定型圈中,勞動強度高、耗費時間久,對工人的技術也要求較高;同時在裝胎過程中,需要人工擠壓操作,個人勞動強度較大,效率較低,同時工人需將手伸入模具腔內,而模具表面溫度約為145°,即使穿戴手套,也有一定的危險性。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怎樣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夠降低工人勞動強度并提高勞動效率,安全性高的用于輪胎內撐的定型機構。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中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用于輪胎內撐的定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撐定型機構,包括固定在機械手的連接軸上的定盤,定盤上沿周向均勻分布有多組結構相同的搖桿機構,每組搖桿機構包括一個固定桿、一個搖桿和一個葉片,所述固定桿一端固定在定盤上,另一端沿定盤徑向向外延伸并和搖桿的一端折向鉸接,搖桿的另一端和所述葉片固定連接,所述葉片整體呈豎向設置的弧形板狀且具有彈性,葉片和搖桿相連的一端外側具有一個豎向的搭接平面,葉片另一端搭接在相鄰葉片的搭接平面上并使得各組葉片依次搭接圍成一個整體呈和定盤同軸的圓形;內撐定型機構還包括一個施力件,施力件用于對搖桿施力旋轉并能夠使得葉片以遠離搖桿的一端在相鄰葉片搭接平面上滑動的方式向外擴展。本專利技術的用于輪胎內撐的定型機構,實施時安裝在機械手的連接軸上,工作時先靠機械手使其落位于生胎內部位置,然后施力件施力使得搖桿旋轉并使得葉片向外擴展,由于葉片相互搭接設置,故一個葉片擴展可以帶動整體葉片向外擴展,進而將生胎內圈表面撐起,從而完成生胎的抓取和定型。這樣即實現(xiàn)了自動化生產,降低工人勞動強度并提高勞動效率,避免人工操作而降低了危險性。作為優(yōu)化,所述用于內撐的定型機構,還包括一個同軸可轉動地設置在定盤上的轉盤,每組搖桿機構中還包括一個連桿,連桿一端鉸接在轉盤上,另一端鉸接在搖桿上,所述施力件為一個水平布置的內撐用氣缸,內撐用氣缸伸縮方向的兩端分別鉸接安裝在相對的兩組搖桿機構的兩個連桿上。這樣,施力件為氣缸,氣缸工作時伸縮臂伸出,帶動相對的兩組搖桿機構的兩個連桿轉動,進而帶動搖桿旋轉并使得葉片向外擴展,由于每組搖桿機構的連桿均設置在轉盤上,可以靠轉盤的旋轉帶動各自搖桿機構的連桿實現(xiàn)同步聯(lián)動。這樣保證了各組搖桿機構動作的同步和施力傳導的均衡。確保的機構工作的穩(wěn)定性、可靠性和持久性。作為優(yōu)化,所述定盤上方的連接軸上安裝有一軸承,軸承上端設置有一軸向固定的軸用擋圈,所述轉盤間隙配合安裝在軸承上與軸承共同繞連接軸旋轉。這樣,更加利于裝配且利于轉盤旋轉的流暢性,確保機構工作的穩(wěn)定性更好。本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輪胎定型裝胎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了上述結構的輪胎內撐定型機構實現(xiàn)輪胎的內撐定型,然后再完成裝胎。實現(xiàn)了輪胎內撐定型的自動化操作處理。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能夠實現(xiàn)輪胎內撐定型操作的自動化進行,采用的輪胎內撐定型機構具有結構簡單,動作穩(wěn)定可靠且安全性高的優(yōu)點,能夠降低工人勞動強度并提高勞動效率。附圖說明圖1為具體實施時一種內撐定型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具體實施時一種下壓裝胎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一種采用了本專利技術輪胎內撐定型機構的輪胎硫化機定型裝胎機械手及其輪胎定型裝胎方法,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具體實施方案首先公開了一種輪胎硫化機定型裝胎機械手,包括豎向設置并帶伸縮功能的連接軸,其中還包括從上到下水平間隔設置在連接軸上的下壓裝胎機構和內撐定型機構,所述內撐定型機構用于從內部將生胎撐起并完成定型,所述下壓裝胎機構用于將內撐定型機構上的生胎壓落至模具中完成裝胎。其中內撐定型機構的結構如圖1所示,下壓裝胎機構的結構如圖2所示。本具體實施方案中,所述內撐定型機構,包括固定在機械手的連接軸上的定盤1,定盤1上沿周向均勻分布有多組結構相同的搖桿機構,每組搖桿機構包括一個固定桿2、一個搖桿3和一個葉片4,所述固定桿2一端固定在定盤1上,另一端沿定盤1徑向向外延伸并和搖桿3的一端折向鉸接,搖桿3的另一端和所述葉片4固定連接,所述葉片4整體呈豎向設置的弧形板狀且具有彈性,葉片4和搖桿3相連的一端外側具有一個豎向的搭接平面5,葉片4另一端搭接在相鄰葉片的搭接平面5上并使得各組葉片4依次搭接圍成一個整體呈和定盤同軸的圓形(該圓形直徑略小于生胎內徑);內撐定型機構還包括一個施力件6,施力件6用于對搖桿施力旋轉并能夠使得葉片4以遠離搖桿的一端在相鄰葉片搭接平面上滑動的方式向外擴展。(葉片向外擴展后其圍成的圓形直徑大于生胎內徑)其中,所述內撐定型機構,還包括一個同軸可轉動地設置在定盤1上的轉盤7,每組搖桿機構中還包括一個連桿8,連桿8一端鉸接在轉盤7上,另一端鉸接在搖桿3上,所述施力件6為一個水平布置的內撐用氣缸,內撐用氣缸伸縮方向的兩端分別鉸接安裝在相對的兩組搖桿機構的兩個連桿8上。具體地說,所述定盤1上方的連接軸上安裝有一軸承9,軸承9上端設置有一軸向固定的軸用擋圈,所述轉盤1間隙配合安裝在軸承9上與軸承9共同繞連接軸旋轉。本具體實施方案中,所述下壓裝胎機構,包括一個倒U型塊10、一個下壓用氣缸11,一個推桿12、兩根連接桿13和一個水平設置且與生胎直徑匹配的環(huán)形壓塊14,所述倒U型塊10頂部中間位置與連接軸相連,所述下壓用氣缸11水平正對倒U型塊頂部設置且與倒U型塊10相對固定,下壓用氣缸11的伸縮臂前端固定所述推桿12,推桿12和倒U型塊頂部平行且推桿12兩端鉸接有兩個傾斜設置的轉桿15,兩個轉桿15遠離推桿12的一端分別和所述兩根連接桿13鉸接,所述兩根連接桿13兩端固定連接在環(huán)形壓塊14上方,兩根連接桿13中部和倒U型塊兩側豎向滑動配合設置。其中,所述兩根連接桿13中部各自靠一個豎向設置的直線導軌機構和倒U型塊兩側實現(xiàn)可豎向滑動的配合,所述直線導軌機構包括豎向設置在倒U型塊側部外表面的兩條外凸的滑條16,還還包括可滑動地卡接配合在滑條16上的兩個卡接件17,兩個卡接件17固定安裝在連接桿13中部的安裝槽內。本具體實施方案還公開了一種輪胎定型裝胎方法,即采用了上述結構的輪胎硫化機定型裝胎機械手,具體地說,所述機械手具體實施時,所述連接軸具有的伸縮功能,可以由氣缸或液壓缸等機構實現(xiàn),同時機械手可以設置在一個平移機構(或者移動式圓柱形工業(yè)機器人)上,靠平移機構帶動機械手從抓胎工位移動到裝胎工位。這樣當機械手移動到抓胎工位時,控制連接軸往下伸出使得下方的內撐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輪胎內撐的定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撐定型機構,包括固定在機械手的連接軸上的定盤,定盤上沿周向均勻分布有多組結構相同的搖桿機構,每組搖桿機構包括一個固定桿、一個搖桿和一個葉片,所述固定桿一端固定在定盤上,另一端沿定盤徑向向外延伸并和搖桿的一端折向鉸接,搖桿的另一端和所述葉片固定連接,所述葉片整體呈豎向設置的弧形板狀且具有彈性,葉片和搖桿相連的一端外側具有一個豎向的搭接平面,葉片另一端搭接在相鄰葉片的搭接平面上并使得各組葉片依次搭接圍成一個整體呈和定盤同軸的圓形;內撐定型機構還包括一個施力件,施力件用于對搖桿施力旋轉并能夠使得葉片以遠離搖桿的一端在相鄰葉片搭接平面上滑動的方式向外擴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輪胎內撐的定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撐定型機構,包括固定在機械手的連接軸上的定盤,定盤上沿周向均勻分布有多組結構相同的搖桿機構,每組搖桿機構包括一個固定桿、一個搖桿和一個葉片,所述固定桿一端固定在定盤上,另一端沿定盤徑向向外延伸并和搖桿的一端折向鉸接,搖桿的另一端和所述葉片固定連接,所述葉片整體呈豎向設置的弧形板狀且具有彈性,葉片和搖桿相連的一端外側具有一個豎向的搭接平面,葉片另一端搭接在相鄰葉片的搭接平面上并使得各組葉片依次搭接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于偉洲,孫先斐,王波,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華盛橡膠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