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客車進氣口消聲器以及該消聲器的制造方法和使用方法,所述消音器由圓柱形金屬外殼體和圓柱體方形分層內核構成,所述圓柱體方形分層內核由等高的第一圓柱體和第二圓柱體交替疊加而成,所述第一圓柱體和第二圓柱體都為中空薄壁結構,圓柱體內部沿軸線方向設有兩組相互垂直且厚度、間距相等的隔斷面,所述隔斷面之間以及隔斷面和圓柱體外壁之間圍成若干進氣通道,第一圓柱體和第二圓柱體的隔斷面間彼此平行且間距相等,所述的第一圓柱體和第二圓柱體由聚酯和纖維復合材料制成。本發明專利技術可以顯著降低進氣口的輻射噪聲,平均降幅為8~10dB(A),同時可以降低車內最后排座椅的噪聲值1~2dB(A),同時進氣阻力只有0.1MPa的增幅。這樣無疑降低了車輛的噪聲污染,也大大提高了后排乘客的乘坐舒適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客車進氣口消聲器以及該消聲器的制造方法和使用方法,所述消音器由圓柱形金屬外殼體和圓柱體方形分層內核構成,所述圓柱體方形分層內核由等高的第一圓柱體和第二圓柱體交替疊加而成,所述第一圓柱體和第二圓柱體都為中空薄壁結構,圓柱體內部沿軸線方向設有兩組相互垂直且厚度、間距相等的隔斷面,所述隔斷面之間以及隔斷面和圓柱體外壁之間圍成若干進氣通道,第一圓柱體和第二圓柱體的隔斷面間彼此平行且間距相等,所述的第一圓柱體和第二圓柱體由聚酯和纖維復合材料制成。本專利技術可以顯著降低進氣口的輻射噪聲,平均降幅為8~10dB(A),同時可以降低車內最后排座椅的噪聲值1~2dB(A),同時進氣阻力只有0.1MPa的增幅。這樣無疑降低了車輛的噪聲污染,也大大提高了后排乘客的乘坐舒適性。【專利說明】
本專利技術涉及客車制造領域,更確切地說,是一種客車進氣口消聲器,以及該消聲器的制造方法和使用方法。
技術介紹
隨著法規對車外噪聲要求的提高和消費者對客車乘坐舒適性的提高,客車進氣口的輻射噪聲愈來愈突出。進氣管中的空氣隨發動機節氣門開閉,有規律地流動。其空氣壓力的變化快慢與節氣門開閉快慢一樣,通過增加擴張消音器、諧振腔和1/4波長管等手段可以有效減少發動機的主階次噪聲??蛙嚨闹苿酉到y多為氣動制動,空氣壓縮機的進氣管道一般放置在進氣管道中空氣濾清器后,空氣壓縮機運轉后產生的空氣壓力變化疊加在進氣管道的空氣中,會在進氣口產生“咚咚咚”的氣流沖擊噪聲。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技術問題,從而提供一種可以降低進氣口氣流沖擊噪聲的消聲器。本專利技術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一種客車進氣口消聲器,所述消音器由圓柱形金屬外殼體和圓柱體方形分層內核構成,所述圓柱體方形分層內核由等高的第一圓柱體和第二圓柱體交替疊加而成,所述第一圓柱體和第二圓柱體都為中空薄壁結構,圓柱體內部沿軸線方向設有兩組相互垂直且厚度、間距相等的隔斷面,所述隔斷面之間以及隔斷面和圓柱體外壁之間圍成若干進氣通道,第一圓柱體和第二圓柱體的隔斷面間彼此平行且間距相等。作為本專利技術較佳的實施例,定義圓柱體方形分層內核的高度為H,第一圓柱體和第二圓柱體的高度為h,第一圓柱體和第二圓柱體的直徑為D,隔斷面的間距為L,隔斷面的厚度為M,則存在如下關系式:L=5D/27,M=L/10,L/40〈H〈L/25,h = H/5。作為本專利技術較佳的實施例,所述的第一圓柱體和第二圓柱體由聚酯和纖維復合材料制成。作為本專利技術較佳的實施例,所述的纖維復合材料由E型玻璃纖維和碳纖維復合制成。本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該客車進氣口消聲器的制造方法,包含如下步驟: ①制作圓柱體:將纖維布和聚酯按比例混合,根據設定尺寸熱壓成兩種圓柱體方形結構; ②二次層疊:將兩種圓柱體方形結構交替層疊并固化形成一個整體; ③包金屬外殼:在層疊固化后的圓柱體表面包裹一層金屬外殼。本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該客車進氣口消聲器的使用方法,將消聲器安裝在進氣管中或者在空氣濾清器后進入空氣壓縮機的分支管中。本專利技術可以顯著降低進氣口的輻射噪聲,平均降幅為8?1dB(A),同時可以降低車內最后排座椅的噪聲值I?2dB(A),同時進氣阻力只有0.1MPa的增幅。這樣無疑降低了車輛的噪聲污染,也大大提高了后排乘客的乘坐舒適性。【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客車進氣口消聲器的三視圖; 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客車進氣口消聲器安裝在進氣管中時的示意圖; 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客車進氣口消聲器安裝在空氣濾清器后進入空氣壓縮機的分支管中時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如圖1所示,一種客車進氣口消聲器10,所述消音器由圓柱形金屬外殼體20和圓柱體方形分層內核30構成,所述圓柱體方形分層內核30由等高的第一圓柱體41和第二圓柱體42交替疊加而成,所述第一圓柱體41和第二圓柱體42都為中空薄壁結構,圓柱體內部沿軸線方向設有兩組相互垂直且厚度、間距相等的隔斷面50,所述隔斷面50之間以及隔斷面50和圓柱體外壁之間圍成若干進氣通道60,第一圓柱體41和第二圓柱體42的隔斷面50間彼此平行且間距相等。作為對本專利技術更進一步的改進,定義圓柱體方形分層內核30的高度為H,第一圓柱體41和第二圓柱體42的高度為h,第一圓柱體41和第二圓柱體42的直徑為D,隔斷面50的間距為L,隔斷面50的厚度為M,則存在如下關系式:L=5D/27,M = L/10,L/40〈H〈L/25,h =H/50作為對本專利技術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的第一圓柱體41和第二圓柱體42由聚酯和纖維復合材料制成。作為對本專利技術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的纖維復合材料由E型玻璃纖維和碳纖維復合制成。本專利技術還公開了一種該客車進氣口消聲器的制造方法,包含如下步驟: ①制作圓柱體:將纖維布和聚酯按比例混合,根據設定尺寸熱壓成兩種圓柱體方形結構; ②二次層疊:將兩種圓柱體方形結構交替層疊并固化形成一個整體; ③包金屬外殼:在層疊固化后的圓柱體表面包裹一層金屬外殼。作為對本專利技術更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纖維布由E型玻璃纖維和碳纖維復合制成。如圖2、圖3所示,本專利技術還公開該客車進氣口消聲器的兩種使用方法:圖2為將消聲器安裝在進氣管中的情形;圖3為將消聲器安裝在空氣濾清器后進入空氣壓縮機的分支管中的情形。該專利技術可以顯著降低進氣口的輻射噪聲,平均降幅為8?1dB(A),同時可以降低車內最后排座椅的噪聲值I?2dB(A),同時進氣阻力只有0.1MPa的增幅。進氣口噪聲測試時,環境噪聲要低于60dB(A),聲級計需要加風球,距離進氣口 3cm,測試不同轉速進氣口的噪聲值,車內噪聲依據GB/T 25982-2010《客車車內噪聲限值及測量方法》進行測試。進氣阻力測試車輛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下的進氣壓力。以上僅僅以一個實施方式來說明本專利技術的設計思路,在系統允許的情況下,本專利技術可以擴展為同時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塊,從而最大限度擴展其功能。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主權項】1.一種客車進氣口消聲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由圓柱形金屬外殼體(20)和圓柱體方形分層內核(30)構成,所述圓柱體方形分層內核(30)由等高的第一圓柱體(41)和第二圓柱體(42)交替疊加而成,所述第一圓柱體(41)和第二圓柱體(42)都為中空薄壁結構,圓柱體內部沿軸線方向設有兩組相互垂直且厚度、間距相等的隔斷面(50),所述隔斷面(50)之間以及隔斷面(50)和圓柱體外壁之間圍成若干進氣通道(60),第一圓柱體(41)和第二圓柱體(42)的隔斷面(50)間彼此平行且間距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客車進氣口消聲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器由圓柱形金屬外殼體(20)和圓柱體方形分層內核(30)構成,所述圓柱體方形分層內核(30)由等高的第一圓柱體(41)和第二圓柱體(42)交替疊加而成,所述第一圓柱體(41)和第二圓柱體(42)都為中空薄壁結構,圓柱體內部沿軸線方向設有兩組相互垂直且厚度、間距相等的隔斷面(50),所述隔斷面(50)之間以及隔斷面(50)和圓柱體外壁之間圍成若干進氣通道(60),第一圓柱體(41)和第二圓柱體(42)的隔斷面(50)間彼此平行且間距相等。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雷龍,陳濤,余英俊,張偉,董緒,
申請(專利權)人: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