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是申請人株式會社半導體能源研究所提交的申請日為2011年3月30日、申請號為201110087061.2、專利技術名稱為“發光元件,發光器件,電子器件和照明器件”的專利技術專利申請的分案。專利技術背景1.專利
本專利技術涉及包括電致發光層的發光元件(也稱作EL元件);包括所述發光元件的發光器件;以及包括所述發光器件的電子器件和照明器件。2.相關領域描述包括電致發光層(也稱作EL層)的發光元件包括將EL層夾在一對電極之間的結構。當在所述一對電極之間施加電壓的時候,所述EL層發光。所述EL層包含有機化合物,包括至少一個含有發光物質的發光層。所述發光元件具有簡單的結構。這種發光元件作為下一代平板顯示器元件而吸引了人們的注意,這是因為這種發光元件具有以下特性:尺寸薄、重量輕、高響應速度、直流低壓驅動。另外,所述發光元件是面光源,認為其可以作為光源,用作例如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或者照明。下面將對以上發光元件的發光機理進行描述。當在一對電極之間施加電壓的時候,從陰極注入的電子與從陽極注入的空穴在EL層中重新結合。由于所述重新結合,釋放出能量,造成發光。人們提出了一種發光元件,其中,為了提高發光元件的發光亮度,將多個發光單元(在本文中也稱作EL層)疊置起來,提供的電流的電流密度與單層的情況相同(例如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1描述了一種發光元件,其中通過電荷產生層將多個發光單元分隔開。具體來說,在專利文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發光元件,其包括:位于陽極和陰極之間的n個EL層,n是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數;以及從所述陽極計,介于第m個EL層和第(m+1)個EL層之間的第一層,第二層和第三層,m是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n?1)的自然數,其中,所述第一層提供在所述第(m+1)個EL層和所述第二層之間,與所述第(m+1)個EL層以及所述第二層接觸,并且包含有機化合物和受體物質,所述第二層提供在所述第一層和所述第三層之間,與所述第一層和所述第三層接觸,由基于酞菁的材料形成,所述第二層還包含堿金屬、堿土金屬、稀土金屬、堿金屬化合物、堿土金屬化合物或稀土金屬化合物,所述第三層提供在所述第二層和所述第m個EL層之間,與所述第二層和所述第m個EL層接觸,并且包含堿金屬、堿土金屬、稀土金屬、堿金屬化合物、堿土金屬化合物或稀土金屬化合物。
【技術特征摘要】
2010.03.31 JP 2010-0827061.一種發光元件,其包括:
位于陽極和陰極之間的n個EL層,n是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數;以及
從所述陽極計,介于第m個EL層和第(m+1)個EL層之間的第一層,第二層和第三層,m是
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n-1)的自然數,
其中,所述第一層提供在所述第(m+1)個EL層和所述第二層之間,與所述第(m+1)個EL
層以及所述第二層接觸,并且包含有機化合物和受體物質,
所述第二層提供在所述第一層和所述第三層之間,與所述第一層和所述第三層接觸,
由基于酞菁的材料形成,
所述第二層還包含堿金屬、堿土金屬、稀土金屬、堿金屬化合物、堿土金屬化合物或稀
土金屬化合物,
所述第三層提供在所述第二層和所述第m個EL層之間,與所述第二層和所述第m個EL層
接觸,并且包含堿金屬、堿土金屬、稀土金屬、堿金屬化合物、堿土金屬化合物或稀土金屬化
合物。
2.一種發光元件,其包括:
位于陽極和陰極之間的n個EL層,n是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數;以及
從所述陽極計,介于第m個EL層和第(m+1)個EL層之間的第一層,第二層和第三層,m是
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n-1)的自然數,
其中,所述第一層提供在所述第(m+1)個EL層和所述第二層之間,與所述第(m+1)個EL
層以及所述第二層接觸,并且包含有機化合物和受體物質,
所述第二層提供在所述第一層和所述第三層之間,與所述第一層和所述第三層接觸,
由基于酞菁的材料形成,
所述第二層還包含堿金屬、堿土金屬、稀土金屬、堿金屬化合物、堿土金屬化合物或稀
土金屬化合物,
所述第三層提供在所述第二層和所述第m個EL層之間,與所述第二層和所述第m個EL層
接觸,且包含堿金屬、堿土金屬、稀土金屬、堿金屬化合物、堿土金屬化合物或稀土金屬化合
物,并且
所述第一層具有包含所述有機化合物的層與包含所述受體物質的層的層疊結構。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發光元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受體物質是氧化鉬。
4.一種發光元件,其包括:
位于陽極和陰極之間的n個EL層,n是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數;以及
從所述陽極計,介于第m個EL層和第(m+1)個EL層之間的第一層,第二層和第三層,m是
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n-1)的自然數,
所述第一層提供在所述第(m+1)個EL層和所述第二層之間,與所述第(m+1)個EL層以及
所述第二層接觸,并且包含有機化合物以及過渡金屬氧化物或者周期表第4-8族的任意金
屬的氧化物,
所述第二層提供在所述第一層和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能渡廣美,瀨尾哲史,
申請(專利權)人:株式會社半導體能源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日本;JP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