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本專利技術涉及如相應獨立權利要求前序部分所述的一種透明基材的反射紅外輻射的層系統以及一種用于在提供的透明基材上制造反射紅外線的層系統的方法。特別是在建筑物安裝玻璃的情況下,透明基材上的具有較低熱發射率的層系統(所謂Low-E系統)可以環保的方式顯著降低能源投入。為實現成功營銷,此類系統除低發射率外也具有高的可見光透射及高的色彩中性度。此類系統的其它重要性能為:低的散射光(霧度),基材上的層系統具有高的耐熱性、耐化學性及粘著性,以及具有競爭力的制造成本(主要因制造這些層所用的耗材)。當前,主要出于成本原因而不考慮Au、ITO、W、Ta、Zr及Hf等涂布材料作為具有競爭力的系統的材料。目前,現有技術中的常見Low-E層系統包含至少一個薄的金屬層(通常為銀層)作為紅外反射器,以及兩個或兩個以上介電層,該金屬層布置在所述介電層之間。也可采用更多的功能層,其對該Low-E層系統,特別是金屬層進行保護。除具有一個金屬層(單Low-E)的Low-E層系統外,也存在具有兩個(雙Low-E)、三個(三Low-E)或三個以上(多重Low-E)金屬層的Low-E層系統,通常是采用某種層結構,在該層結構中,在玻璃基材上依次設置金屬氧化物、其上再一個金屬層、其上再一個金屬氧化物、其上一個金屬層、其上一個金屬氧化物層,依此類推,其中,通常還采用用作針對金屬層的晶種層及阻斷劑層的中間層(Interface-Schicht)。文獻US5,110,662A揭露一種厚
【技術保護點】
透明基材(100)的反射紅外輻射的層系統,包括按以下順序布置的:布置在該透明基材(100)上的第一介電層(D1),布置在該第一介電層(D1)上的第二介電層(D2),第一金屬層系統(MS1),按以下順序包括:第一金屬層(M1),優選由Ag構成或包括Ag,第一阻斷劑層(B1),介電阻擋覆蓋層系統(BDS),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電層(D1)由SiO2構成或者包括SiO2且所述第二介電層(D2)由TiO2或Al2O3構成或者包括TiO2或Al2O3,或者所述第一介電層(D1)由Al2O3構成或包括Al2O3且所述第二介電層(D2)由TiO2構成或包括TiO2。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3.07.30 DE 102013012571.5;2014.03.06 DE 10201401.透明基材(100)的反射紅外輻射的層系統,包括按以下順序布置的:
布置在該透明基材(100)上的第一介電層(D1),
布置在該第一介電層(D1)上的第二介電層(D2),
第一金屬層系統(MS1),按以下順序包括:
第一金屬層(M1),優選由Ag構成或包括Ag,
第一阻斷劑層(B1),
介電阻擋覆蓋層系統(BDS),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介電層(D1)由SiO2構成或者包括SiO2且所述第二介電層(D2)由TiO2或Al2O3構
成或者包括TiO2或Al2O3,或者所述第一介電層(D1)由Al2O3構成或包括Al2O3且所述第二介
電層(D2)由TiO2構成或包括TiO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層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屬層(M1)布置在位于第二介電
層(D2)與第一金屬層(M1)之間的第一晶種層(S1)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層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種層(S1)由AZO、NiCrOx、TiOx或
Ti構成,或者包括上述元素。
4.如前述權利要求任一項所述的層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斷劑層(B1)布置在
第一金屬層(M1)上。
5.如前述權利要求任一項所述的層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斷劑層(B1)由
NiCrOx、NiCr、TiOx、Ti、ZnOx:Al或AZO構成,或者包括上述元素。
6.如前述權利要求任一項所述的層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介電阻擋覆蓋層系統(BDS)
布置在第一阻斷劑層(B1)上。
7.如前述權利要求任一項所述的層系統,其特征在于,設置第二金屬層系統(MS2),按
以下順序包括:
第三介電層(D3),
第二晶種層(S2),
第二金屬層(M2),優選由Ag構成或包括Ag,
第二阻斷劑層(B2),
其中,第二金屬層系統(MS2)布置在第一金屬層系統(MS1)的第一阻斷劑層(B1)與介電
阻擋覆蓋層系統(BDS)之間。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層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屬層(M2)布置在第二晶種層
(S2)上且所述第二晶種層(S2)布置在第三介電層(D3)上。
9.如權利要求7或8任一項所述的層系統,其特征在于,設置第三金屬層系統(MS3),按
以下順序包括:
第四介電層(D4),
第三晶種層(S3),
第三金屬層(M3),優選由Ag構成或包括Ag,
第三阻斷劑層(B3),
其中,第三金屬層系統(MS3)布置在第二阻斷劑層(B2)與介電阻擋覆蓋層系統(BDS)之
間。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層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金屬層(M3)布置在第三晶種層
(S3)上且所述第三晶種層(S3)布置在第四介電層(D4)上。
11.如權利要求7至10任一項所述的層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介電層...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T科羅耶,W格拉夫,U施賴貝爾,G格拉博世,G克萊德特,
申請(專利權)人:布勒阿爾策瑙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德國;DE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