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涉及破碎
,具體地涉及了破碎齒,同時還提供了一種該破碎齒的制作方法。該破碎齒主要用于破碎設備中,如用于給料破碎機、移動式破碎機及其他破碎機中。
本申請還涉及應用上述破碎齒的破碎齒總成,以及應用上述破碎齒或者破碎齒總成的破碎齒輥。另外,前述的破碎齒、破碎齒總成以及破碎齒輥經過適應性調整即可用于執行挖掘或者掘進工作的設備中。
此外,本申請還涉及應用該破碎齒或者破碎齒總成、破碎齒輥的給料破碎機。前述的破碎齒、破碎齒總成以及破碎齒輥還可以應用于其他各種破碎設備中。
技術介紹
在破碎設備中,給料破碎機是一種用于物料輸送和轉運的工程機械設備,而破碎齒總成作為給料破碎機的主要物料處理裝置,其工作性能也日益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目前,現有的破碎齒總成工作過程中,待處理或破碎完成后的物料會通過位于破碎齒總成下方的刮板輸送器進行輸送,然現有的破碎齒總成的裝配結構較為復雜,且其裝配體積較大,在設備運行過程中極易對位于破碎齒總成下方的物料形成擠壓,擠壓過程中形成的作用力會被物料傳遞至下方刮板輸送器上,導致刮板輸送器相關組件間的摩擦力增大,進而加快其相關部件的磨損,甚至導致刮板卡死等事故,嚴重影響了給料破碎機的整體運行穩定性和連續性。
為改善上述技術問題,例如,公布號為CN103406181A的中國專利技術專利申請提供了一種破碎刀齒及對應的破碎齒總成、公布號為CN103433092A的中國專利技術專利申請提供了一種破碎齒總成。然實踐中,本專利技術人發現采用前述專利技術所供技術方案的破碎齒及破碎齒總成的受力結構不盡合理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破碎齒或掘進齒或截齒,主要用于破碎齒總成或掘進齒總成或截齒總成,包括齒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齒體的上表面的前端部具有前刀面,所述齒體的前端面上具有主后刀面,所述前刀面包括前部的類瓦槽面以及后部的導向過渡面,該導向過渡面與所述類瓦槽面鄰接、并且鄰接處為平滑過渡。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破碎齒或掘進齒或截齒,主要用于破碎齒總成或掘進齒總成或截齒總成,包括齒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齒體的上表面的前端部具有前刀面,所述齒體的前端面上具有主后刀面,所述前刀面包括前部的類瓦槽面以及后部的導向過渡面,該導向過渡面與所述類瓦槽面鄰接、并且鄰接處為平滑過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破碎齒或掘進齒或截齒,其特征在于,所述類瓦槽面與所述主后刀面相交處在與該破碎齒或掘進齒或截齒運動方向平行或者重合的縱截面上的夾角在5度至60度之間;使得所述類瓦槽面與所述主后刀面的相交線朝向該破碎齒或掘進齒或截齒的運動方向的前方呈內凹狀、并且使得所述前刀面的前部在該相交線的兩端具有二個齒尖,從而該破碎齒或掘進齒或截齒在破碎工作時或者說切割工作時其前端的所述齒尖先于與其相鄰的所述內凹狀的相交線進入物料中,并且該相交線由所述齒尖引導、自該相交線的兩端逐步進入物料中;和/或所述類瓦槽面和所述導向過渡面在與所述破碎齒或掘進齒或截齒運動方向平行或者重合的縱截面上呈組合的內凹線的形式;和/或所述類瓦槽面的橫截面呈圓弧狀、橢圓弧狀、星形線狀、懸鏈線狀、克萊線狀、蝸牛線狀、蔓葉線狀、曳物線狀、擺線狀、蚌線狀、三尖瓣線狀、旋輪線狀、利薩茹曲線狀、雙曲線狀或者二個組合的拋物線狀,或者所述類瓦槽面的橫截面為圓弧、橢圓弧、拋物線、星形線、懸鏈線、克萊線、蝸牛線、蔓葉線、曳物線、擺線、蚌線、三尖瓣線、旋輪線、利薩茹曲線、雙曲線和直線中任意二者的組合或者任意三者的組合或者任意至少四者的組合;和/或所述導向過渡面在與所述破碎齒或掘進齒或截齒運動方向平行且經過該導向過渡面凹陷最低點的縱截面上呈圓弧狀或者橢圓弧狀、星形線狀、懸鏈線狀、克萊線狀、蝸牛線狀、蔓葉線狀、曳物線狀、擺線狀、蚌線狀、三尖瓣線狀、旋輪線狀、利薩茹曲線狀、雙曲線狀、二個組合的拋物線狀,或者所述導向過渡面在與所述破碎齒或掘進齒或截齒運動方向平行且經過該導向過渡面凹陷最低點的縱截面上為圓弧、橢圓弧、拋物線、星形線、懸鏈線、克萊線、蝸牛線、蔓葉線、曳物線、擺線、蚌線、三尖瓣線、旋輪線、利薩茹曲線、雙曲線和直線中任意二者的組合或者任意三者的組合或者任意至少四者的組合,并且與所述類瓦槽面鄰接處的曲率半徑不小于該類瓦槽面凹陷的深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破碎齒或掘進齒或截齒,其特征在于,所述類瓦槽面在與所述破碎齒或掘進齒或截齒運動方向平行或者重合的縱截面上呈直線;和/或所述類瓦槽面在與所述破碎齒或掘進齒或截齒運動方向平行或者重合的縱截面上呈直線或者弧線;所述直線與所述齒體的前后方向平行,或者所述直線與所述齒體的上表面之間的夾角不超過20度或者不超過15度、不超過12度、不超過10度、不超過8度、不超過7度、不超過6度、不超過5度、不超過4度、不超過3度、不超過2度;和/或所述齒體的上表面除所述前刀面之外為平面;和/或所述類瓦槽面在與所述破碎齒或掘進齒或截齒運動方向平行或者重合的縱截面上呈直線,并且該類瓦槽面左右二側的端線與所述破碎齒或掘進齒或截齒的上表面除所述前刀面之外所處的平面重合;和/或所述齒體的左、右側面相互平行;和/或所述左側面、右側面均與所述破碎齒或掘進齒或截齒的上表面除所述前刀面之外所處的平面垂直;和/或所述齒體上貫穿有裝配孔,該裝配孔的軸線的延伸方向與該齒體的左側面、右側面相垂直,該齒體通過貫穿該裝配孔的鎖緊件與齒座相對固定;和/或所述齒體的下底面的前端部設有與齒座相配合的、用于阻止該齒體的前端部向所述齒座的破碎齒或掘進齒或截齒安裝孔中運動的阻擋塊,且該阻擋塊與所述齒體相對固定或者為一體式;和/或所述阻擋塊的寬度較所述齒體寬;和/或所述主后刀面與所述齒體的下底面間具有一個副后刀面;在與該破碎齒或掘進齒或截齒運動方向平行或者重合的縱截面上,該副后刀面與所述主后刀面間的夾角小于所述類瓦槽面與所述主后刀面間的夾角;和/或所述主后刀面呈平面或者外凸面、內凹面。
4.根據權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項所述的破碎齒或掘進齒或截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后刀面的橫截面呈圓弧狀、橢圓弧狀、星形線狀、懸鏈線狀、克萊線狀、蝸牛線狀、蔓葉線狀、曳物線狀、擺線狀、蚌線狀、三尖瓣線狀、旋輪線狀、利薩茹曲線狀、雙曲線狀或者二個組合的拋物線狀,或者所述主后刀面的橫截面為圓弧、橢圓弧、拋物線、星形線、懸鏈線、克萊線、蝸牛線、蔓葉線、曳物線、擺線、蚌線、三尖瓣線、旋輪線、利薩茹曲線、雙曲線和直線中任意二者的組合或者任意三者的組合或者任意至少四者的組合;和/或在與所述破碎齒或掘進齒或截齒運動方向平行或者重合的縱截面上,所述主后刀面呈圓弧狀、橢圓弧狀、拋物線狀、星形線狀、懸鏈線狀、克萊線狀、蝸牛線狀、蔓葉線狀、曳物線狀、擺線狀、蚌線狀、三尖瓣線狀、旋輪線狀、利薩茹曲線狀或者雙曲線狀,或者為圓弧、橢圓弧、拋物線、星形線、懸鏈線、克萊線、蝸牛線、蔓葉線、曳物線、擺線、蚌線、三尖瓣線、旋輪線、利薩茹曲線、雙曲線和直線中任意二者的組合或者任意三者的組合或者任意至少四者的組合;和/或所述副后刀面呈平面或者外凸面、內凹面;和/或所述副后刀面的橫截面呈圓弧狀、橢圓弧狀、星形線狀、懸鏈線狀、克萊線狀、蝸牛線狀、蔓葉線狀、曳物線狀、擺線狀、蚌線狀、三尖瓣線狀、旋輪線狀、利薩茹曲線狀、雙曲線狀或者二個組合的拋物線狀,或者所述副后刀面的橫截面為圓弧、橢圓弧、拋物線、星形線、懸鏈線、克萊線、蝸牛線、蔓葉線、曳物線、擺線、蚌線、三尖瓣線、旋輪線、利薩茹曲線、雙曲線和直線中任意二者的組合或者任意三者的組合或者任意至少四者的組合;和/或在與所述破碎齒或掘進齒或截齒運動方向平行或者重合的縱截面上,所述副后刀面呈圓弧狀、橢圓弧狀、拋物線狀、星形線狀、懸鏈線狀、克萊線狀、蝸牛線狀、蔓葉線狀、曳物線狀、擺線狀、蚌線狀、三尖瓣線狀、旋輪線狀、利薩茹曲線狀或者雙曲線狀,或者為圓弧、橢圓弧、拋物線、星形線、懸鏈線、克萊線、蝸牛線、蔓葉線、曳物線、擺線、蚌線、三尖瓣線、旋輪線、利薩茹曲線、雙曲線和直線中任意二者的組合或者任意三者的組合或者任意至少四者的組合。
5.根據權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項所述的破碎齒或掘進齒或截齒,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個齒尖與所述齒體的上表面除所述前刀面之外所處的平面重合或者不重合;和/或所述二個齒尖均呈三棱狀;和/或所述內凹狀的相交線的寬度小于所述二個齒尖的外寬;和/或所述齒尖還包括前削面,該前削面的前端線的內側端與所述內凹狀的相交線相交、外側端與所述齒體相應的側面相交;和/或所述前削面與所述齒體的上表面除所述前刀面之外所處的平面重合、平行或者相交,并且所述前削面與該平面之間的夾角不超過20度或者不超過15度、不超過12度、不超過10度、不超過8度、不超過7度、不超過6度、不超過5度、不超過4度、不超過3度、不超過2度;和/或所述前削面的前端線與所述齒體的上表面除所述前刀面之外所處的平面重合、平行或者相交,并且該前端線與該平面之間的夾角不超過20度或者不超過15度、不超過12度、不超過10度、不超過8度、不超過7度、不超過6度、不超過5度、不超過4度、不超過3度、不超過2度;和/或所述類瓦槽面的寬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齒體的寬度;和/或所述類瓦槽面關于所述齒體寬度方向上的中心平面對稱;和/或所述類瓦槽面的最低點位于所...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