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的盤類件吊具,包括吊具定位盤、吊鉤驅動盤和吊鉤,至少兩個吊鉤的上端分別鉸接于吊具定位盤上,各個吊鉤下端分別形成背向吊具定位盤軸線方向的折彎鉤,吊鉤驅動盤上端固設有一起吊桿,蓋起吊桿縱向能夠滑動插設于吊具定位盤內,該起吊桿上端能夠與行車固定連接,吊鉤驅動盤圓周外側壁緊抵各個吊鉤朝向吊具定位盤軸線一側表面,且吊鉤驅動盤與吊鉤接觸部位的圓周外側壁的半徑大于各個折彎鉤鉸接軸到吊具定位盤軸心線的距離,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保證了工件在吊裝運輸過程中保持平穩狀態,不會掉落,避免造成工件表面損傷,有效保證了工件表面質量,同時還消除了盤類零件從空中掉落造成的安全隱患,確保工人人身安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吊具工裝,特別涉及一種新型的盤類件吊具。
技術介紹
盤類件的起吊運輸在現實生產中非常困難,特別是在經過機械加工、表面質量要求比較高的盤類件的運輸,目前常用的方式有:第一種:用叉車運輸,但使用過程中經常把工件表面磕傷,使產品的表面質量不合格,另外,使用叉車也存在安全隱患;第二種:市場上常規的吊鉗,但使用情況不太理想,起吊過程中工件經常滑落,損害工件表面,影響工件表面質量,且安全隱患嚴重。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彌補以上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新型的盤類件吊具,該新型的盤類件吊具結構簡單,既保證起吊過程中不損害工件表面質量,又可以消除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隱串■/Q1、O本技術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的盤類件吊具,包括吊具定位盤、吊鉤驅動盤和吊鉤,所述至少兩個吊鉤的上端分別鉸接于吊具定位盤上,所述各個吊鉤下端分別形成背向吊具定位盤軸線方向的折彎鉤,所述吊鉤驅動盤上端固設有一起吊桿,蓋起吊桿縱向能夠滑動插設于吊具定位盤內,該起吊桿上端能夠與行車固定連接,所述吊鉤驅動盤圓周外側壁緊抵各個吊鉤朝向吊具定位盤軸線一側表面,且吊鉤驅動盤與吊鉤接觸部位的圓周外側壁的半徑大于各個折彎鉤鉸接軸到吊具定位盤軸心線的距離。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吊鉤的數量為三個,均勻分布于吊具定位盤上。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吊具定位盤上均勻分布有三條徑向開口槽,各個吊鉤上端分別插設于各徑向開口槽內,且吊鉤上端形成有銷孔,該銷孔內能夠轉動插設有定位銷,定位銷軸向兩端分別止擋于吊具定位盤上側表面。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起吊桿上端設有用于穿設鋼絲繩的穿孔。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吊具定位盤上設有軸向延伸的連接片,該連接片上設有第一定位孔,起吊桿上設有與之對應的第二定位孔,還設有銷子,所述銷子能夠緊密穿設于第一、二定位孔內。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吊鉤朝向吊具定位盤軸心線一側的側壁為與豎直方向存在夾角的斜面或弧面,且吊鉤朝向吊具定位盤軸心線一側面下端到吊具定位盤軸心線的距離大于上端到吊具定位盤軸心線的距離。本技術的有益技術效果是:本技術通過吊鉤驅動盤背行車帶動向上運動迫使吊鉤張開,吊鉤下端的折彎鉤將工件下端面緊緊卡住,三個折彎鉤形成一個平穩的支撐平面,保證工件在吊裝運輸過程中保持平穩狀態,不會掉落,避免造成工件表面損傷,有效保證了工件表面質量,同時還消除了盤類零件從空中掉落造成的安全隱患,確保工人人身安全。【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原理主視圖;圖2為本技術的結構原理俯視圖;圖3為本技術在盤類工件吊起前仰視狀態圖;圖4為圖3中A-A向剖視圖;圖5為本技術在盤類工件吊起后仰視狀態圖;圖6為圖5中B-B向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種新型的盤類件吊具,包括吊具定位盤3、吊鉤4驅動盤2和吊鉤4,所述至少兩個吊鉤4的上端分別鉸接于吊具定位盤3上,所述各個吊鉤4下端分別形成背向吊具定位盤3軸線方向的折彎鉤,所述吊鉤4驅動盤2上端固設有一起吊桿1,蓋起吊桿I縱向能夠滑動插設于吊具定位盤3內,該起吊桿I上端能夠與行車固定連接,所述吊鉤4驅動盤2圓周外側壁緊抵各個吊鉤4朝向吊具定位盤3軸線一側表面,且吊鉤4驅動盤2與吊鉤4接觸部位的圓周外側壁的半徑大于各個折彎鉤鉸接軸到吊具定位盤3軸心線的距離,使用時,帶中間孔的盤類件10平放在帶中間孔的墊塊9上,使吊鉤4處于自然下垂狀態,通過行車將吊具整體放入盤形件的中間孔內,吊具定位盤3由于重力作用,平貼在工件上表面上,將起吊桿I與行車固定連接起來,行車驅動起吊桿I帶動吊鉤4驅動盤2往上運動(吊具定位盤3仍固定在工件上表面,與工件無相對運動),通過吊鉤4驅動盤2往上運動,驅動吊鉤4以鉸接軸為支點往外側張開,零件下端表面被吊鉤4的折彎鉤卡住,行車繼續帶動起吊桿I上升就把工件平穩的吊起了,該結構簡單,能夠平穩快速的吊起帶中間孔的盤類零件,起吊過程中工件不會滑落,保證工件表面質量精度高,無安全隱患。所述吊鉤4的數量為三個,均勻分布于吊具定位盤3上,三個吊鉤4形成一個穩定的支撐面,保證對工件平穩夾持,避免工件滑落。所述吊具定位盤3上均勻分布有三條徑向開口槽7,各個吊鉤4上端分別插設于各徑向開口槽7內,且吊鉤4上端形成有銷孔,該銷孔內能夠轉動插設有定位銷6,定位銷6軸向兩端分別止擋于吊具定位盤3上側表面,該結構方便吊鉤4的快速安裝,同時方便調整各個吊鉤4鉸接軸到吊具定位盤3軸線的距離,進而適應不同孔徑的盤類零件。所述起吊桿I上端設有用于穿設鋼絲繩的穿孔8,通過鋼絲繩快速與行車連接。所述吊具定位盤3上設有軸向延伸的連接片,該連接片上設有第一定位孔,起吊桿I上設有與之對應的第二定位孔,還設有銷子5,所述銷子5能夠緊密穿設于第一、二定位孔內,在工作時,首先將銷子5安裝到位,此時吊具定位盤3與吊鉤4驅動盤2固定定位,形成一個整體,通過行車將吊具整體放入盤形件的中間空內,放置時能夠保證三個吊鉤4始終處于自然下垂狀態,不會與盤類零件中間孔發生磕碰,當該吊具放到位后,把銷子5拔出,此時吊具定位盤3與吊鉤4驅動盤2形成能夠相對滑動的分體結構。所述吊鉤4朝向吊具定位盤3軸心線一側的側壁為與豎直方向存在夾角的斜面或弧面,且吊鉤4朝向吊具定位盤3軸心線一側面下端到吊具定位盤3軸心線的距離大于上端到吊具定位盤3軸心線的距離,吊鉤4驅動盤2被起吊桿I帶動向上運動時,吊鉤4驅動盤2圓周外側壁就抵著吊鉤4朝向吊具定位盤3軸心線一側表面,由于該側表面為斜面或弧面,就迫使吊鉤4自動逐漸張開將工件下端表面卡住,當然也可以是吊鉤4朝向吊具定位盤3軸心線一側表面為豎直面,吊鉤4下端形成光滑的倒角或圓角結構,吊鉤4驅動盤2從吊鉤4下端滑入吊鉤4之間時將吊鉤4逐漸脹開。【主權項】1.一種新型的盤類件吊具,其特征為:包括吊具定位盤(3)、吊鉤驅動盤(2)和吊鉤(4),至少兩個吊鉤的上端分別鉸接于吊具定位盤上,所述各個吊鉤下端分別形成背向吊具定位盤軸線方向的折彎鉤,所述吊鉤驅動盤上端固設有一起吊桿(I),蓋起吊桿縱向能夠滑動插設于吊具定位盤內,該起吊桿上端能夠與行車固定連接,所述吊鉤驅動盤圓周外側壁緊抵各個吊鉤朝向吊具定位盤軸線一側表面,且吊鉤驅動盤與吊鉤接觸部位的圓周外側壁的半徑大于各個折彎鉤鉸接軸到吊具定位盤軸心線的距離。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盤類件吊具,其特征是:所述吊鉤的數量為三個,均勻分布于吊具定位盤上。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盤類件吊具,其特征是:所述吊具定位盤上均勻分布有三條徑向開口槽(7),各個吊鉤上端分別插設于各徑向開口槽內,且吊鉤上端形成有銷孔,該銷孔內能夠轉動插設有定位銷(6),定位銷軸向兩端分別止擋于吊具定位盤上側表面。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盤類件吊具,其特征是:所述起吊桿上端設有用于穿設鋼絲繩的穿孔(8)。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的盤類件吊具,其特征是:所述吊具定位盤上設有軸向延伸的連接片,該連接片上設有第一定位孔,起吊桿上設有與之對應的第二定位孔,還設有銷子(5),所述銷子能夠緊密穿設于第一、二定位孔內。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的盤類件吊具,其特征是:所述吊鉤朝向吊具定位盤軸心線一側的側壁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的盤類件吊具,其特征為:包括吊具定位盤(3)、吊鉤驅動盤(2)和吊鉤(4),至少兩個吊鉤的上端分別鉸接于吊具定位盤上,所述各個吊鉤下端分別形成背向吊具定位盤軸線方向的折彎鉤,所述吊鉤驅動盤上端固設有一起吊桿(1),蓋起吊桿縱向能夠滑動插設于吊具定位盤內,該起吊桿上端能夠與行車固定連接,所述吊鉤驅動盤圓周外側壁緊抵各個吊鉤朝向吊具定位盤軸線一側表面,且吊鉤驅動盤與吊鉤接觸部位的圓周外側壁的半徑大于各個折彎鉤鉸接軸到吊具定位盤軸心線的距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姜星智,張曉松,陳燕,施建忠,李軍,陳彬,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昆侖重型裝備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