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環形件專用吊具,包括起重吊環、上聯軸節、上鉸臂、下鉸臂、承重腿和承重腳板,其中起重吊環安裝在上聯軸節中心上部,而上聯軸節至少和三條上鉸臂鉸接,而每條上鉸臂又分別和一條下鉸臂鉸接,每條下鉸臂均鉸接在下聯軸節上,下聯軸節再鉸接至少三條承重腿,每條承重腿下端均連接承重腳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吊具在環形件吊裝過程中可平穩地自動抓起工件,也可自動卸除工件,高效快捷,吊裝過程無需人員輔助,即可節約人力成本又可有效避免吊裝工工傷事故;該吊具在環形件熱處理過程中吊裝可代替托料盤,直接從熱處理爐中吊起工件,有效地降低熱處理能耗及托盤費用。(*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吊裝工具,具體涉及一種專用于環形件的吊裝工具
技術介紹
環形零部件在工業生產中被廣泛應用,例如軸承環、法蘭環、齒輪環等等,環形件在機加工、熱處理及使用中,都會涉及到大量吊裝搬運過程,目前在吊裝環形件時,往往需要三、五個人采用兩至三根帶鉤子(夾子)的鏈條分別掛在環形件外徑上或夾住環壁起吊。這種方法不僅在吊裝過程中浪費掉大量人力、物力,同時操作時困難大、危險度高,工人和工件的安全都存在較大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環形件專用吊具,該吊具結構合理,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吊裝環形件費時費力、吊裝安全隱患大的技術問題。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環形件專用吊具,上述的吊具包括起重吊環、上聯軸節、上鉸臂、下鉸臂、承重腿和承重腳板,其中上述的起重吊環安裝在上聯軸節中心上部,而上述的上聯軸節至少和三條上鉸臂鉸接,而每條上鉸臂又分別和一條下鉸臂鉸接,每條下鉸臂均鉸接在下聯軸節上,上述的下聯軸節再鉸接至少三條承重腿,每條承重腿下端均連接承重腳板。上述的上聯軸節和下聯軸節之間固定有間開器。上述的上聯軸節為丫字型上聯軸節或十字型上聯軸節;上述的下聯軸節為丫字型下聯軸節或十字型下聯軸節。上述的承重腿與上鉸臂、下鉸臂的鉸接處用鐵鏈或剛性桿連接。上述的承重腿與承重腳板用連接銷鉸連接。上述的間開器通過限位螺母安裝在上聯軸節和下聯軸節之間。上述的丫字型上聯軸節鉸接三條上鉸臂。上述的十字型上聯軸節鉸接四條上鉸臂。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吊具在環形件吊裝過程中可平穩地自動抓起工件,也可自動卸除工件,高效快捷,吊裝過程無需人員輔助,即可節約人力成本又可有效避免吊裝工工傷事故;該吊具在環形件熱處理過程中吊裝可代替托料盤,直接從熱處理爐中吊起工件,有效地降低熱處理能耗及托盤費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俯視圖。具體實 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闡述。實施例1:如圖1、2所示,一種環形件專用吊具,包括起重吊環1、丫字型上聯軸節11、上鉸臂2、下鉸臂3、承重腿4和承重腳板5,其中所述的起重吊環I安裝在丫字型上聯軸節11中心上部,丫字型上聯軸節11和三條上鉸臂2鉸接,而每條上鉸臂2又分別和一條下鉸臂3鉸接,每條下鉸臂3均鉸接在丫字型下聯軸節14上,丫字型下聯軸節14再鉸接三條承重腿4,每條承重腿4下端均連接承重腳板5。丫字型上聯軸節11和丫字型下聯軸節14之間固定有間開器6,間開器6通過限位螺母13安裝在丫字型上聯軸節11和丫字型下聯軸節14之間。承重腿4與上鉸臂、下鉸臂的鉸接處用鐵鏈12連接。承重腿4與承重腳板5用連接銷16鉸連接。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當間開器6閉合時,3只承重腿在重力作用下,張開角度較小,可放進拿出環形件,當放進環形件后、間開器脫開時,3對上鉸臂2、下鉸臂在重力作用下夾角張大,通過鉸鏈銷15拉鐵鏈12,鐵鏈12再拉開3只承重腿,使承重腿4下端靠住環形件10內壁下端,承重腳板5支撐環形件10下端面,限位螺母13此時靠緊丫字型下聯軸節14,限制上鉸臂、下鉸臂繼續張開,使環形件10不受承重腿撐力,防止變形,這樣就可起吊環形件10。實施例2一種環形件專用吊具,包括起重吊環1、十字型上聯軸節、上鉸臂2、下鉸臂3、承重腿4和承重腳板5,其中所述的起重吊環I安裝在下字型上聯軸節中心上部,下字型上聯軸節11和四條上鉸臂2鉸接,而每條上鉸臂2又分別和一條下鉸臂3鉸接,每條下鉸臂3均鉸接在十字型下聯軸 節上,所述的十字型下聯軸節再鉸接四條承重腿4,每條承重腿4下端均連接承重腳板5。十字型上聯軸節和十字型下聯軸節之間固定有間開器6,間開器6通過限位螺母13安裝在十字型上聯軸節和十字型下聯軸節之間。承重腿4與上鉸臂、下鉸臂的鉸接處用鐵鏈12或剛性桿連接。承重腿4與承重腳板5用連接銷16鉸連接。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和實施例1類似,在此就不再贅述了。權利要求1.一種環形件專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具包括起重吊環(I)、上聯軸節、下聯軸節、上鉸臂(2)、下鉸臂(3)、承重腿(4)和承重腳板(5),其中所述的起重吊環(I)安裝在上聯軸節中心上部,而所述的上聯軸節至少和三條上鉸臂(2)鉸接,而每條上鉸臂(2)又分別和一條下鉸臂(3)鉸接,每條下鉸臂(3)均鉸接在下聯軸節上,所述的下聯軸節再鉸接至少三條承重腿(4 ),每條承重腿(4 )下端均連接承重腳板(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形件專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聯軸節和下聯軸節之間固定有間開器(6)。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形件專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聯軸節為丫字型上聯軸節(11)或十字型上聯軸節;所述的下聯軸節為丫字型下聯軸節(14)或十字型下聯軸節。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形件專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腿(4)與上鉸臂(2 )、下鉸臂(3 )的鉸接處用鐵鏈(12 )或剛性桿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形件專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腿(4)與承重腳板(5)用連接銷(16)鉸連接。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環形件專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間開器(6)通過限位螺母(13)安裝在上聯軸節和下聯軸節之間。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環形件專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丫字型上聯軸節鉸接三條上鉸臂(2)。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環形件專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十字型上聯軸節鉸接四條上鉸臂(2)。·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環形件專用吊具,包括起重吊環、上聯軸節、上鉸臂、下鉸臂、承重腿和承重腳板,其中起重吊環安裝在上聯軸節中心上部,而上聯軸節至少和三條上鉸臂鉸接,而每條上鉸臂又分別和一條下鉸臂鉸接,每條下鉸臂均鉸接在下聯軸節上,下聯軸節再鉸接至少三條承重腿,每條承重腿下端均連接承重腳板。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吊具在環形件吊裝過程中可平穩地自動抓起工件,也可自動卸除工件,高效快捷,吊裝過程無需人員輔助,即可節約人力成本又可有效避免吊裝工工傷事故;該吊具在環形件熱處理過程中吊裝可代替托料盤,直接從熱處理爐中吊起工件,有效地降低熱處理能耗及托盤費用。文檔編號B66C1/12GK203143915SQ201320177918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11日專利技術者張挺 申請人:張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環形件專用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具包括起重吊環(1)、上聯軸節、下聯軸節、上鉸臂(2)、下鉸臂(3)、承重腿(4)和承重腳板(5),其中所述的起重吊環(1)安裝在上聯軸節中心上部,而所述的上聯軸節至少和三條上鉸臂(2)鉸接,而每條上鉸臂(2)又分別和一條下鉸臂(3)鉸接,每條下鉸臂(3)均鉸接在下聯軸節上,所述的下聯軸節再鉸接至少三條承重腿(4),每條承重腿(4)下端均連接承重腳板(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挺,
申請(專利權)人:張挺,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