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具有除水功能的稀油潤滑系統(tǒng),包括油泵和除水裝置,除水裝置的進油口與油泵的出油口連接,除水裝置的出油口連接出油管。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將除水裝置整合至稀油潤滑系統(tǒng)中,使稀油潤滑系統(tǒng)具備了除水功能。潤滑油含水量不會超標,就不需要停機除水,因此,操作工序簡化,減少了人力物力投入。進一步與除水裝置并聯(lián)設置旁通管路和單向閥,保證在除水裝置失效的情況下,潤滑系統(tǒng)能正常運行。再增設集成塊,方便不同設備及管路連接至出油管,并可集成設置壓力表、流量表、溫度表和溫度報警裝置等附件,方便安裝及拆除。根據(jù)對潤滑油的不同要求,再增設除雜裝置,滿足潤滑油中雜質不同等級的要求;增設冷卻裝置,實現(xiàn)對潤滑油的冷卻功能。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稀油潤滑系統(tǒng)
,尤其是具有除水功能的稀油潤滑系統(tǒng)。
技術介紹
近年來,隨著機械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稀油潤滑系統(tǒng)已廣泛運用于冶金、礦山、建材、能源、交通等行業(yè)中的機械設備的動靜壓或滑履軸承的集中潤滑系統(tǒng)中。例如,含齒輪箱的機械設備,裝有動靜壓軸承的磨機、乳鋼機、電機等大型設備等。由于機械設備的潤滑油箱并不是全部裝滿潤滑油,而是有部分空氣。當潤滑油溫度變化時,油箱內的空氣會熱脹冷縮,為保證油箱內的壓力不變,所以油箱必須與大氣相通,產生呼吸現(xiàn)象,吸氣時空氣中的水汽就會進入潤滑油,而潤滑油對含水量有嚴格的要求,超過限值就會對潤滑油的性能產生嚴重影響。一般潤滑油含水量不能超過0.06%,最好控制在0.03%。含水量超過固定值時潤滑油的性能就會遭到破壞,引起被潤滑設備的點蝕,磨損,進而整個設備損壞,影響正常運行。配備現(xiàn)有普通潤滑系統(tǒng)的機械設備運行時,需要定期檢測潤滑油的含水量,如果超標需要停機將潤滑油用專門的濾油車進行除水,操作工序復雜,增加人力物力投入,影響正常生產。而且有些工況并不適合濾油車的操作,例如,位于80米高塔上的風力發(fā)電齒輪箱潤滑油。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具有除水功能的稀油潤滑系統(tǒng),解決現(xiàn)有潤滑系統(tǒng)需要對潤滑油進行定時檢測含水量和停機除水,操作工序復雜,增加人力物力投入的技術問題。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具有除水功能的稀油潤滑系統(tǒng),包括油泵和除水裝置,所述除水裝置的進油口與所述油泵的出油口連接,所述除水裝置的出油口連接出油管。進一步地,還包括旁通管路和單向閥;所述單向閥設置在所述旁通管路上,所述旁通管路連通所述油泵的出油口和所述除水裝置的出油口連接的出油管。即,所述旁通管路與所述除水裝置并聯(lián)設置。當除水裝置失效時,管路壓力增加,單向閥在壓力的作用下打開,使?jié)櫥屯ㄟ^旁通管路直接輸送至出油管,保證稀油潤滑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進一步地,還包括集成塊,所述集成塊為在密封的空心結構體的側壁開設多個通孔得到的;所述除水裝置的出油口、出油管的進油口、所述旁通管路的出油口分別通過不同的所述通孔與所述集成塊連接。進一步地,還包括流量開關,所述流量開關安裝在所述除水裝置的出油口連接的出油管上,輸出端與被潤滑設備的控制系統(tǒng)連接。所述流量開關監(jiān)測潤滑系統(tǒng)中潤滑油的流量是否滿足設定要求,如果不滿足要求則輸出控制信號,使被潤滑的主設備停機,保護設備。進一步地,還包括壓力傳感裝置,所述壓力傳感裝置的感應端設置在所述除水裝置內,所述壓力傳感裝置的輸出端與被潤滑設備的控制系統(tǒng)連接。當壓力傳感裝置感應除水裝置內的壓力狀態(tài)(例如,過濾膜兩邊的壓力差),若顯示所述除水裝置失效時(壓力差過大),所述壓力傳感裝置給控制系統(tǒng)信號,使操作人員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對除水裝置進行檢修。進一步地,還包括除雜裝置,所述除雜裝置的進油口與所述油泵的出油口連接,所述除雜裝置的出油口與所述除水裝置的進油口連接。實現(xiàn)對潤滑油中雜質不同等級的要求。進一步地,還包括冷卻裝置,所述冷卻裝置的入口與所述除水裝置的出油口連接,所述冷卻裝置的出口連接出油管。在油溫超過一定數(shù)值時,對潤滑油進行冷卻。進一步地,所述冷卻裝置的出口與所述集成塊上的通孔連接。進一步地,還包括連接在集成模塊的通孔上的壓力表、流量表、溫度表和溫度報警裝置等。溫度報警裝置感應潤滑油溫度,若超出設定值,則發(fā)出警報。用于監(jiān)測稀油的壓力、流量、溫度等信息,適時對稀油潤滑系統(tǒng)進行調整,保證上述各信息在合理范圍內。進一步地,還包括機架,所述稀油潤滑系統(tǒng)包括的各裝置固定在所述機架上。具體地,將油泵和除水裝置,還有集成塊、除雜裝置和冷卻裝置等固定在所述機架上。本技術的具有除水功能的稀油潤滑系統(tǒng),將除水裝置整合至稀油潤滑系統(tǒng)中,使稀油潤滑系統(tǒng)具備了除水功能。潤滑油的含水量就不會超標,也就不需要停機除水了,因此,操作工序簡化,減少了人力物力投入。采用本技術的稀油潤滑系統(tǒng)可以使?jié)櫥偷氖褂脡勖娱L2倍以上,節(jié)省換油成本,減少人工成本,有效保護軸承、齒輪等需要潤滑部件,延長使用壽命。進一步與除水裝置并聯(lián)地在油泵和噴嘴裝置之間連接旁通管路和單向閥,保證在除水裝置失效的情況下,潤滑系統(tǒng)能夠正常運行。再增設集成塊,方便不同設備及管路連接至出油管,并可集成設置壓力表、流量表、溫度表和溫度報警裝置等附件,方便安裝及拆除。根據(jù)對潤滑油的不同要求,還可以再增設除雜裝置,滿足潤滑油中雜質不同等級的要求;還可以增設冷卻裝置,實現(xiàn)對潤滑油冷卻的功能。【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本技術具有除水功能的稀油潤滑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具有除水功能的稀油潤滑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的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根據(jù)圖1和圖2所示,說明本技術的具有除水功能的稀油潤滑系統(tǒng),包括油泵I和除水裝置2,所述油泵I的進油口 11與潤滑油箱連接,所述除水裝置2的進油口與所述油泵I的出油口連接,所述除水裝置2的出油口連接出油管3,所述出油管3的出口連接軟管,將潤滑油輸送至機械設備的需要潤滑的部位。將除水裝置整合至稀油潤滑系統(tǒng)中,使稀油潤滑系統(tǒng)具備了除水功能。所述除水裝置2采用現(xiàn)有的除水過濾器即可,例如,采用DES-CASE公司生產的FC-JF型號的除水過濾器。所述除水裝置2(即除水過濾器)在除水的同時,還會去除一部分稀油中的雜質,除水時會使過濾器的通過性降低,因此,除水裝置2的除水關鍵部件(如濾芯)會出現(xiàn)被阻塞的情況發(fā)生,此時潤滑油就無法通過除水裝置2,造成除水裝置2的失效。因此,本技術優(yōu)化的技術方案是,還包括旁通管路4和單向閥5 ;所述單向閥5設置在所述旁通管路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具有除水功能的稀油潤滑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泵和除水裝置,所述除水裝置的進油口與所述油泵的出油口連接,所述除水裝置的出油口連接出油管。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姜清江,
申請(專利權)人:迪凱斯天津過濾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天津;1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