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新型智能落紗機,包括夾持機構、機箱、機架,所述機架其中一側固定安裝機箱,在機箱兩側分別設置落紗升降機構、提升裝置,該機架頂部帶有夾持機構,夾緊機構的行星減速機連接雙向滾珠絲杠并帶動左右夾塊運動;在夾持機構下方的機架中部水平設置拔管進出伺服電機,在夾持機構與拔管進出伺服電機之間設置上下伺服電機,上下伺服電機帶動滾珠絲杠運動;所述機架底部安裝蝸輪蝸桿減速機行走機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有益效果為:采用伺服電機配行星減速機直連雙向滾珠絲杠帶動左右夾頭,動力全部采用超能鋰電為動力,外部無任何要連接的氣管和電纜,會給落紗操作工帶來很大方便,沒有安全隱患;省去齒條的成本、安裝費以及零件費。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紡織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智能落紗機。
技術介紹
現有的落紗機,一般通過設置一條軌道,然后將落紗機的行走裝置安裝在軌道上,再依靠人力或外力間接推動行走裝置的導輪在軌道上滾動,實現落紗機的移動。目前,市場常用的自動化落紗機器采用氣動夾頭,或采用氣動加電動,動力連接采用直接插電和插氣管,機器在落紗過程中,落紗機器在落紗過程中,要拖著很長的氣管和電纜,這樣會給落紗操作工帶來很大麻煩,也會產生安裝成本,材料成本以及安全隱患。同時,目前市場用的自動化落紗機器行走部分采用在紡機上裝齒條,然后落紗機器在齒條上行走,安裝麻煩,成本偏高;此外,目前市場用的自動化落紗機器紗管定位采用在紡機上裝感應零件,需要一定的安裝費以及零件費。因此,針對以上方面,需要對現有技術進行合理的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以上缺陷,本技術提供一種便于落紗操作工、無安全隱患、能夠省去齒條的成本、安裝的麻煩與成本、節省了安裝費以及零件費的新型智能落紗機,以解決現有技術的諸多不足。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智能落紗機,包括夾持機構、機箱、機架,所述機架其中一側固定安裝機箱,在機箱兩側分別設置落紗升降機構、提升裝置,該機架頂部帶有夾持機構,夾緊機構的行星減速機連接雙向滾珠絲杠并帶動左右夾塊運動;同時,在夾持機構下方的機架中部水平設置拔管進出伺服電機,在夾持機構與拔管進出伺服電機之間設置上下伺服電機,上下伺服電機帶動滾珠絲杠運動;所述機架底部安裝蝸輪蝸桿減速機行走機構并且該機構帶有主動輪,機箱背面帶有電源轉換裝置并且該裝置與鋰電池組相接。所述夾持機構由夾緊伺服電機、行星減速機以及雙向滾珠絲杠、左右夾塊組成。所述拔管進出伺服電機下方安裝旋轉刀片部分。本技術所述的新型智能落紗機的有益效果為:(I)采用400W伺服電機配行星減速機直連雙向滾珠絲杠帶動左右夾頭,有利于提高工效;(2)動力全部采用超能鋰電為動力,然后把鋰電的48V轉換成交流220V使用,外部無任何要連接的氣管和電纜,這樣會給落紗操作工帶來很大方便,也沒有安全隱患;(3)采用伺服電機配蝸輪蝸桿減速機直接在地面上行走,這樣會省去齒條的成本,安裝的麻煩和成本;(4)采用在機器上設置兩個激光感應器,然后在紡紗機上裝反光貼紙,會省去安裝費以及零件費。【附圖說明】下面根據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所述新型智能落紗機的正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所述新型智能落紗機的側面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所述新型智能落紗機的背面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所述新型智能落紗機的仰視圖。圖中:1、夾持機構;2、上下伺服電機;3、拔管進出伺服電機;4、落紗升降機構;5、蝸輪蝸桿減速機行走機構;6、提升裝置;7、電源轉換裝置;8、鋰電池組;9、旋轉刀片部分;10、機箱;11、機架。【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4所示,本技術實施例所述的新型智能落紗機,包括夾持機構1、機箱10、機架11,所述機架11其中一側固定安裝機箱10,在機箱10兩側分別設置落紗升降機構4、提升裝置6,該機架11頂部帶有夾持機構1,該夾持機構由夾緊伺服電機、行星減速機以及雙向滾珠絲杠、左右夾塊組成,其中的夾緊伺服電機的行星減速機連接雙向滾珠絲杠并帶動左右夾塊運動;同時,在夾持機構I下方的機架11中部水平設置拔管進出伺服電機3,在夾持機構I與拔管進出伺服電機3之間設置上下伺服電機2,上下伺服電機2帶動滾珠絲杠運動;相應地,所述機架11底部安裝蝸輪蝸桿減速機行走機構5并且該機構帶有主動輪,機箱10背面帶有電源轉換裝置7并且該裝置與鋰電池組8相接;拔管進出伺服電機3下方安裝旋轉刀片部分9。以上本技術實施例所述的新型智能落紗機,操作時,按下啟動按鈕,蝸輪蝸桿減速機行走機構5驅動主動輪開始行走,行走到感應器掃描到反光貼,落紗機減速行駛,行駛到設定的位置停止,拔管進出伺服電機3前進伸出夾頭,然后夾住一排八個紗管,上下伺服電機2帶動滾珠絲杠開始上升,升到紗管離開錠桿15mm,然后,拔管進出伺服電機3向后移動,移動到設定位置;蝸輪蝸桿減速機行走機構5和上下伺服電機2帶動滾珠絲杠以及旋轉刀片部分9同時工作,拔管進出伺服電機3運動到設定位置夾持機構I帶動左右夾塊松開,一個單流程結束,一整個流程有20-30重復動作的單流程,多少單流程可以在操作觸摸屏上設置。上述對實施例的描述是為了便于該
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理解和應用本案技術,熟悉本領域技術的人員顯然可輕易對這些實例做出各種修改,并把在此說明的一般原理應用到其它實施例中而不必經過創造性的勞動。因此,本案不限于以上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本案的揭示,對于本案做出的改進和修改都應該在本案的保護范圍內。【主權項】1.一種新型智能落紗機,包括夾持機構(I)、機箱(10)、機架(11),其特征在于: 所述機架(11)其中一側固定安裝機箱(10),在機箱(10)兩側分別設置落紗升降機構(4)、提升裝置(6),該機架(11)頂部帶有夾持機構(I),夾持機構(I)的行星減速機連接雙向滾珠絲杠并帶動左右夾塊運動;同時,在夾持機構(I)下方的機架(11)中部水平設置拔管進出伺服電機(3),在夾持機構(I)與拔管進出伺服電機(3)之間設置上下伺服電機(2),上下伺服電機(2)帶動滾珠絲杠運動;所述機架(11)底部安裝蝸輪蝸桿減速機行走機構(5)并且該機構帶有主動輪,機箱(10)背面帶有電源轉換裝置(7)并且該裝置與鋰電池組⑶相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智能落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機構由夾緊伺服電機、行星減速機以及雙向滾珠絲杠、左右夾塊組成。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智能落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拔管進出伺服電機(3)下方安裝旋轉刀片部分(9)。【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新型智能落紗機,包括夾持機構、機箱、機架,所述機架其中一側固定安裝機箱,在機箱兩側分別設置落紗升降機構、提升裝置,該機架頂部帶有夾持機構,夾緊機構的行星減速機連接雙向滾珠絲杠并帶動左右夾塊運動;在夾持機構下方的機架中部水平設置拔管進出伺服電機,在夾持機構與拔管進出伺服電機之間設置上下伺服電機,上下伺服電機帶動滾珠絲杠運動;所述機架底部安裝蝸輪蝸桿減速機行走機構。本技術有益效果為:采用伺服電機配行星減速機直連雙向滾珠絲杠帶動左右夾頭,動力全部采用超能鋰電為動力,外部無任何要連接的氣管和電纜,會給落紗操作工帶來很大方便,沒有安全隱患;省去齒條的成本、安裝費以及零件費。【IPC分類】D01H9-08, D01H9-16【公開號】CN204550882【申請號】CN201520252842【專利技術人】余興堰 【申請人】余興堰【公開日】2015年8月12日【申請日】2015年4月24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智能落紗機,包括夾持機構(1)、機箱(10)、機架(11),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11)其中一側固定安裝機箱(10),在機箱(10)兩側分別設置落紗升降機構(4)、提升裝置(6),該機架(11)頂部帶有夾持機構(1),夾持機構(1)的行星減速機連接雙向滾珠絲杠并帶動左右夾塊運動;同時,在夾持機構(1)下方的機架(11)中部水平設置拔管進出伺服電機(3),在夾持機構(1)與拔管進出伺服電機(3)之間設置上下伺服電機(2),上下伺服電機(2)帶動滾珠絲杠運動;所述機架(11)底部安裝蝸輪蝸桿減速機行走機構(5)并且該機構帶有主動輪,機箱(10)背面帶有電源轉換裝置(7)并且該裝置與鋰電池組(8)相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余興堰,
申請(專利權)人:余興堰,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