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集體落紗細紗機的錠子尾紗自動清潔裝置,驅動機構包括電機、傳動帶以及主動輪和被動輪,電機安裝在車架的一側、且其輸出端與主動輪連接,被動輪安裝有車架的另一側,傳動帶套裝在主動輪和被動輪上;清紗裝置包括座體、用于對錠子錠盤上的尾紗清理的割刀和用于對錠子底部尾紗清理的除紗器,割刀安裝在座體上,具有齒形刀片或/和刷子的除紗器安裝在座體上并位于割刀的下部,座體與傳動帶固定連接,且座體設置在導軌上并隨傳動帶沿導軌移動。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結構合理、緊湊,一致性好,既能對錠子錠盤上的尾紗清理,又能對錠子底部尾紗清理的特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集體落紗細紗機的錠子尾紗自動清潔裝置,屬于細紗機
技術介紹
細紗在棉紡工程中是紡紗的主要和關鍵工序,細紗工序又是涉及到成紗質量的最后一道工序,隨著細紗機緊不斷的更新發展,特別是自動落紗細紗機的應用,更是極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勞動力及生產成本。自動集體落紗細紗機為達到落紗后開車無需人工接頭,需使用底部為滾花鋁套桿錠子或采用龍牙夾紗器錠子。當細紗機采用鋁套桿錠子進行落紗時,需在錠子的滾花部分纏繞三圈紗線,但隨著落紗次數的增多,滾花部分的紗線越纏越多,若達錠子上的紗線纏繞到一定厚度時,不僅會影響紗管的定位精度而且會導致落紗后再開車無法留頭,增加了撥管的力量及細紗機的能耗,故需人工接頭,并停車人工對每個錠子進行清潔。由于定期人工逐個對錠子進行清潔,不僅勞動強度大,而增加勞動成本,而停車又降低了生產效率。當細紗機采用龍牙夾紗器錠子時,該錠子只有在速度不低于7000r/min時,才能無需人工接頭和人工清理錠子纏紗,但細紗機在紡6S-10S紗線時,該龍牙夾紗器錠子的速度需要低于7000r/min,錠子依舊會積聚尾紗。目前一些細紗機上雖然設有刀頭,但是每一個錠子對應于一個刀頭,不僅改造成本高,而且受安裝精度等影響,一致性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緊湊,一致性好,既能對錠子錠盤上的尾紗清理,又能對錠子底部尾紗清理的集體落紗細紗機的錠子尾紗自動清潔裝置。本專利技術為達到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集體落紗細紗機的錠子尾紗自動清潔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驅動機構、清紗機構和設置在車架上的導軌;所述的驅動機構包括電機、傳動帶以及主動輪和被動輪,所述的電機安裝在車架的一側、且其輸出端與主動輪連接,被動輪安裝有車架的另一側,傳動帶套裝在主動輪和被動輪上,且傳動帶位于導軌的上部;所述的清紗裝置包括座體、用于對錠子錠盤上的尾紗清理的割刀和用于對錠子底部尾紗清理的除紗器,所述的割刀安裝在座體上,具有齒形刀片或/和刷子的除紗器安裝在座體上并位于割刀的下部,座體與傳動帶固定連接,且座體設置在導軌上并隨傳動帶沿導軌移動。其中,所述座體上部設有與內側面相通的凹槽,除紗器放置在凹槽內,壓蓋通過緊固件安裝在座體上并罩住凹槽的頂部,除紗器安裝在座體或壓蓋上,除紗器的齒形刀片或/和刷子伸出座體的內側面,割刀安裝壓蓋的一側或座體上部的一側。所述的座體上設有與內側面相通的側槽口,除紗器設置在側槽口內并通過緊固件與座體連接,且除紗器的齒形刀片或/和刷子伸出側槽口,割刀安裝在座體上部并位于除紗器一側。所述座體下部安裝有耐磨滑套,且耐磨滑套設置在導軌上并能沿導軌移動。所述的導軌呈U形,且耐磨滑套)設置在U形導軌的頂部和外側壁上。所述的導軌呈U形,且耐磨滑套設置在U形導軌的頂部以及內側壁和外側壁上。所述的導軌通過三個以上的導軌托腳固定在車架的龍筋上。所述座體下部安裝有滾動體,滾動體與導軌相接。所述的車架后部安裝電機支架,電機安裝在電機支架上,且電機支架位于主動輪的一側安裝有第二漲緊輪,車架前部安裝有被動輪座,被動輪安裝在被動輪座上,且被動輪座位于被動輪一側安裝有第一漲緊輪,傳動帶與第一漲緊輪和第二漲緊輪相接。所述龍筋的前后兩端安裝有行程開關,且座體(11)上安裝有傳感器。本專利技術車架上安裝有驅動機構,驅動機構上的電機驅動主動輪,帶動傳動帶在導軌上部做往復運動,由于清紗機構安裝在傳動帶上,清紗機構沿導軌作往復運動,本專利技術的清紗機構采用座體以及割刀和除紗器結構,在傳動帶動割刀和除紗器移動過程中,通過割刀對錠子錠盤上的尾紗清理,同時通過除紗器對錠子底部尾紗清理,因此在一次集體落紗過程中,能自動對各錠子錠盤及其錠子底部尾紗進行剪切,并使尾纖在錠子旋轉離心力的作用下自動從錠子上脫落,方便、快捷對各錠子錠盤及其錠子底部尾紗及時進行清理,具有較好的一致性。本專利技術結構合理、緊湊,只需一個清紗機構能對多個錠子進行清理,能確保各錠子無尾紗,紗管下端無阻礙,從而保證了紗管的定位精度,拔紗管力相對恒定,留頭率高,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紡紗效率,能對各種錠子上尾紗進行清理,尤其適用于四錠錠帶傳動的細紗機上錠子的尾紗清理。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圖1是本專利技術錠子尾紗自動清潔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錠子尾紗自動清潔裝置的截面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清紗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車架,1-1—龍筋,2—被動輪,3—第一漲緊輪,4—被動輪座,5—行程開關,6—導軌,7—導軌托腳,8—傳動帶,9—割刀,10—除紗器,11—座體,11-1—側槽口,12—第二漲緊輪,13—主動輪,14—電機,15—電機支架,16—錠子,17—壓蓋,18—傳感器,19—耐磨滑套。具體實施方式見圖1~3所示,本專利技術的集體落紗細紗機的錠子尾紗自動清潔裝置,包括驅動機構、清紗機構和設置在車架1上的導軌6。見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的細紗機車架1為現有車架1,包括前部的車頭框架、后部的車尾框架以及連接在車頭框架和車尾框架兩側的龍筋1-1,兩龍筋1-1之間連接有龍筋支架,而導軌6設置在龍筋1-1上,該龍筋1-1上設有多個錠子16,導軌6位于錠子16的外側,本專利技術的導軌6通過三個以上的導軌托腳7固定在車架1的龍筋1-1上。見圖1、2所示,本專利技術的驅動機構包括電機14、傳動帶8以及主動輪13和被動輪2,該電機14可采用帶有減速器的伺服電機,電機14安裝在車架1的一側、且其輸出端與主動輪13連接,被動輪2安裝有車架1的另一側,傳動帶8套裝在主動輪13和被動輪2上,通過電機14驅動主動輪13正反轉動,繼而使傳動帶8做往復運動。見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為便于安裝和維護,車架1后部安裝電機支架15,電機14安裝在電機支架15上,且電機支架15位于主動輪13的一側安裝有第二漲緊輪12,而車架1前部安裝有被動輪座4,被動輪2安裝在被動輪座4上,且被動輪座4位于被動輪2一側安裝有第一漲緊輪3,傳動帶8與第一漲緊輪3和第二漲緊輪12相接,通過第一漲緊輪3和第二漲緊輪12對傳動帶8的張力進行調整。本專利技術也可將電機支架15安裝在車架1前部,被動輪座4安裝在車架1后部。見圖1~3所示,本專利技術的清紗裝置包括座體11、用于對錠子錠盤上的尾紗清理的割刀9和用于對錠子16底部尾紗清理的除紗器10,見圖2、3所示,本專利技術的割刀9安裝在座體11上,具有齒形刀片或/和刷子的除紗器10安裝在座體11上并位于割刀9的下部,本專利技術的除紗器10采用固定在連接座上的齒形刀片,或除紗器10采用固定在連接座上齒形刀片和刷子,還可是除紗器10采用固定在連接座上的刷子,本專利技術的刷子可采用毛刷或鋼絲刷等,通過齒形刀片割斷尾紗,通過刷子與尾紗摩擦而清除尾紗,而座體11與傳動帶8固定連接,且座體11設置在導軌6上并隨傳動帶8沿導軌6移動,在驅動機構作用下,使座體11沿導軌6移動時,對錠子16尾紗進行清理。本專利技術在龍筋1-1的前后兩端安裝有行程開關5,且座體11上安裝有傳感器18,該行程開關5可采用光電開關,而座體11上可采用磁體等以控制行程開關5發出信號。見圖2所示,本專利技術座體11上部設有與內側面相通的凹槽,除紗器10放置在凹槽內,壓蓋17通過緊固件安裝在座體11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集體落紗細紗機的錠子尾紗自動清潔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驅動機構、清紗機構和設置在車架(1)上的導軌(6);所述的驅動機構包括電機(14)、傳動帶(8)以及主動輪(13)和被動輪(2),所述的電機(14)安裝在車架(1)的一側、且其輸出端與主動輪(13)連接,被動輪(2)安裝有車架(1)的另一側,傳動帶(8)套裝在主動輪(13)和被動輪(2)上;所述的清紗裝置包括座體(11)、用于對錠子錠盤上的尾紗清理的割刀(9)和用于對錠子底部尾紗清理的除紗器(10),所述的割刀(9)安裝在座體(11)上,具有齒形刀片或/和刷子的除紗器(10)安裝在座體(11)上并位于割刀(9)的下部,座體(11)與傳動帶(8)固定連接,且座體(11)設置在導軌(6)上并隨傳動帶(8)沿導軌(6)移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集體落紗細紗機的錠子尾紗自動清潔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驅動機構、清紗機構和設置在車架(1)上的導軌(6);所述的驅動機構包括電機(14)、傳動帶(8)以及主動輪(13)和被動輪(2),所述的電機(14)安裝在車架(1)的一側、且其輸出端與主動輪(13)連接,被動輪(2)安裝有車架(1)的另一側,傳動帶(8)套裝在主動輪(13)和被動輪(2)上;所述的清紗裝置包括座體(11)、用于對錠子錠盤上的尾紗清理的割刀(9)和用于對錠子底部尾紗清理的除紗器(10),所述的割刀(9)安裝在座體(11)上,具有齒形刀片或/和刷子的除紗器(10)安裝在座體(11)上并位于割刀(9)的下部,座體(11)與傳動帶(8)固定連接,且座體(11)設置在導軌(6)上并隨傳動帶(8)沿導軌(6)移動。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體落紗細紗機的錠子尾紗自動清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體(11)上部設有與內側面相通的凹槽,除紗器(10)放置在凹槽內,壓蓋(17)通過緊固件安裝在座體(11)上并罩住凹槽的頂部,除紗器(10)安裝在座體(11)或壓蓋(17)上,除紗器(10)的齒形刀片或/和刷子伸出座體(11)的內側面,割刀(9)安裝壓蓋(17)的一側或座體(11)上部的一側。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體落紗細紗機的錠子尾紗自動清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體(11)上設有與內側面相通的側槽口(11-1),除紗器(10)設置在側槽口(11-1)內并通過緊固件與座體(11)連接,且除紗器(10)的齒形刀片或/和刷子伸出側槽口(11-1),割刀(9)安裝在座體(11)上部并位于除紗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崔桂生,劉亞軍,毛阿平,費云鋒,黃新偉,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市同和紡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