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林業用樹苗防傾斜支架,包括三個支架桿和設置在三個支架桿頂部的夾持箍,支架桿由底部桿和頂部桿組成,在底部桿的頂部設有凹孔,在頂部桿的底部設有插桿,在凹孔內設有微調彈簧,底部桿的中心設有中空通道,在中空通道內設有拉索,在底部桿的底部設有固定塊,在固定塊上設有固定插孔,在固定塊內設有轉軸、轉軸電機、拉力傳感器、處理器和驅動器,拉力傳感器設置在拉索上,拉力傳感器與處理器相連接,處理器經過驅動器與轉軸電機相連接,在夾持箍的內壁上設有橡膠防護凸起。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結構簡單,可有效的防止苗木因擺動而損傷樹皮,一定程度上可有效的防止苗木傾倒,使用穩定性好且不會損傷樹皮,結構合理且實用。(*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林業用樹苗防傾斜支架,包括三個支架桿和設置在三個支架桿頂部的夾持箍,支架桿由底部桿和頂部桿組成,在底部桿的頂部設有凹孔,在頂部桿的底部設有插桿,在凹孔內設有微調彈簧,底部桿的中心設有中空通道,在中空通道內設有拉索,在底部桿的底部設有固定塊,在固定塊上設有固定插孔,在固定塊內設有轉軸、轉軸電機、拉力傳感器、處理器和驅動器,拉力傳感器設置在拉索上,拉力傳感器與處理器相連接,處理器經過驅動器與轉軸電機相連接,在夾持箍的內壁上設有橡膠防護凸起。本技術的結構簡單,可有效的防止苗木因擺動而損傷樹皮,一定程度上可有效的防止苗木傾倒,使用穩定性好且不會損傷樹皮,結構合理且實用。【專利說明】林業用樹苗防傾斜支架
本技術屬于林業防護裝置
,具體涉及一種林業用樹苗防傾斜支架。
技術介紹
隨著我國林業技術的快速發展,林業相關設備發展也較為迅速,樹苗移栽較為常用,其一是先挖坑,把樹苗的根部采用繩子纏住,使根部的泥土不會松動,從而提高樹苗的成活率,然而由于移栽的樹苗根部還沒有長出新根,故而容易出現樹苗歪斜或是傾倒,從而使樹苗的根部發生移動,不利于長出新根,從而影響樹苗的成活率,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現有技術主要采用支架將樹苗從四個方面進行支撐,其雖然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然而其支架的底部并不能進行固定,而且還容易損傷樹苗皮,一定程度上影響其適用性和實用性,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穩定性好且不會損傷樹皮的林業用樹苗防傾斜支架。 實現本技術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林業用樹苗防傾斜支架,包括三個支架桿和設置在三個支架桿頂部的夾持箍,所述夾持箍為C字形設置且端部通過螺桿連接,支架桿由底部桿和頂部桿組成,在底部桿的頂部設有凹孔,在頂部桿的底部設有插桿,在所述凹孔內設有微調彈簧,所述底部桿的中心設有中空通道,在所述中空通道內設有拉索,在所述底部桿的底部設有固定塊,在所述固定塊上設有固定插孔,在所述固定塊內設有轉軸、轉軸電機、拉力傳感器、處理器和驅動器,所述轉軸與所述轉軸電機相連接,所述拉索的一端與所述頂部桿的插桿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轉軸相連接,所述拉力傳感器設置在所述拉索上,所述拉力傳感器與所述處理器相連接,所述處理器經過驅動器與所述轉軸電機相連接,在所述夾持箍的內壁上設有橡膠防護凸起。 在所述頂部桿的中部設有橫軸和與所述橫軸相連接的長度調節桿,所述拉索的頂部固定在橫軸上,在所述頂部桿的外壁上設有定位凸起,所述長度調節桿與所述橫軸之間設有拉簧,所述長度調節桿在所述拉簧的作用下抵壓在定位凸起與頂部桿的連接處。 在所述插桿的外壁上設有刻度。 所這支架桿為鋼質材料制成。 本技術具有積極的效果:本技術的結構簡單,其可有效的夾持苗木,并且通過支架桿可以使苗木在一定范圍內發生擺動,相比傳統技術而言,可有效的防止苗木因擺動而損傷樹皮,而當苗木發生較大程度的傾斜時,轉軸電機帶動轉軸轉動從而使拉索拉緊,一定程度上可有效的防止苗木傾倒,適用性好,實用性強,同時支架桿采用分段設置,可以根據苗木的需要進行高度調節,適用范圍廣,使用穩定性好且不會損傷樹皮,結構合理且實用。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技術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圖1顯示了本技術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框圖。 見圖1,一種林業用樹苗防傾斜支架,包括三個支架桿I和設置在三個支架桿I頂部的夾持箍2,所述夾持箍2為C字形設置且端部通過螺桿3連接,支架桿I由底部桿11和頂部桿12組成,在底部桿11的頂部設有凹孔13,在頂部桿12的底部設有插桿14,在所述凹孔13內設有微調彈簧15,所述底部桿11的中心設有中空通道16,在所述中空通道16內設有拉索17,在所述底部桿11的底部設有固定塊4,在所述固定塊4上設有固定插孔5,在所述固定塊4內設有轉軸6、轉軸電機7、拉力傳感器8、處理器9和驅動器10,所述轉軸6與所述轉軸電機7相連接,所述拉索17的一端與所述頂部桿12的插桿14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轉軸6相連接,所述拉力傳感8器設置在所述拉索17上,所述拉力傳感器8與所述處理器9相連接,所述處理器9經過驅動器10與所述轉軸電機7相連接,在所述夾持箍2的內壁上設有橡膠防護凸起18。 在所述頂部桿12的中部設有橫軸19和與所述橫軸19相連接的長度調節桿20,所述拉索17的頂部固定在橫軸19上,在所述頂部桿12的外壁上設有定位凸起21,所述長度調節桿20與所述橫軸19之間設有拉簧22,所述長度調節桿20在所述拉簧22的作用下抵壓在定位凸起21與頂部桿12的連接處。使用時,將長度調節桿拔出,使其與頂部桿的距離大于定位凸起的高度,然而旋轉長度調節桿從而完成對拉索長度的調節,再松開長度調節桿,在拉簧的作用下,長度調節桿再次抵接在定位凸起與頂部桿的連接處。 在所述插桿14的外壁上設有刻度。 所這支架桿為鋼質材料制成。 本技術的結構簡單,其可有效的夾持苗木,并且通過支架桿可以使苗木在一定范圍內發生擺動,相比傳統技術而言,可有效的防止苗木因擺動而損傷樹皮,而當苗木發生較大程度的傾斜時,轉軸電機帶動轉軸轉動從而使拉索拉緊,一定程度上可有效的防止苗木傾倒,適用性好,實用性強,同時支架桿采用分段設置,可以根據苗木的需要進行高度調節,適用范圍廣,使用穩定性好且不會損傷樹皮,結構合理且實用。顯然,本技術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技術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技術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這些屬于本技術的實質精神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林業用樹苗防傾斜支架,包括三個支架桿和設置在三個支架桿頂部的夾持箍,所述夾持箍為¢:字形設置且端部通過螺桿連接,其特征在于:支架桿由底部桿和頂部桿組成,在底部桿的頂部設有凹孔,在頂部桿的底部設有插桿,在所述凹孔內設有微調彈簧,所述底部桿的中心設有中空通道,在所述中空通道內設有拉索,在所述底部桿的底部設有固定塊,在所述固定塊上設有固定插孔,在所述固定塊內設有轉軸、轉軸電機、拉力傳感器、處理器和驅動器,所述轉軸與所述轉軸電機相連接,所述拉索的一端與所述頂部桿的插桿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轉軸相連接,所述拉力傳感器設置在所述拉索上,所述拉力傳感器與所述處理器相連接,所述處理器經過驅動器與所述轉軸電機相連接,在所述夾持箍的內壁上設有橡膠防護凸起。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林業用樹苗防傾斜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頂部桿的中部設有橫軸和與所述橫軸相連接的長度調節桿,所述拉索的頂部固定在橫軸上,在所述頂部桿的外壁上設有定位凸起,所述長度調節桿與所述橫軸之間設有拉簧,所述長度調節桿在所述拉簧的作用下抵壓在定位凸起與頂部桿的連接處。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林業用樹苗防傾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林業用樹苗防傾斜支架,包括三個支架桿和設置在三個支架桿頂部的夾持箍,所述夾持箍為C字形設置且端部通過螺桿連接,其特征在于:支架桿由底部桿和頂部桿組成,在底部桿的頂部設有凹孔,在頂部桿的底部設有插桿,在所述凹孔內設有微調彈簧,所述底部桿的中心設有中空通道,在所述中空通道內設有拉索,在所述底部桿的底部設有固定塊,在所述固定塊上設有固定插孔,在所述固定塊內設有轉軸、轉軸電機、拉力傳感器、處理器和驅動器,所述轉軸與所述轉軸電機相連接,所述拉索的一端與所述頂部桿的插桿相連接,另一端與所述轉軸相連接,所述拉力傳感器設置在所述拉索上,所述拉力傳感器與所述處理器相連接,所述處理器經過驅動器與所述轉軸電機相連接,在所述夾持箍的內壁上設有橡膠防護凸起。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洋,
申請(專利權)人:李洋,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