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LED恒流驅動器集成電路,包括:電容C1、電容C2、集成IC、電感L、發光二極管及電阻R0,其中,所述電容C1的一端與電源輸入端及集成IC的VIN引腳相連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發光二極管的陰極與電阻R0相串聯后與電容C2并聯,該并聯電路的一端與集成IC的GND引腳共同接地,電感L的一端與集成IC的LX引腳連接,另一端與發光二極管的陽極連接,作為電流的輸出端;集成IC的FB引腳與發光二極管的陰極端連接,對輸出電壓值進行檢測。本同LED恒流驅動器集成電路電路結構簡單,工作效率高,可有效避免供電電壓發生變動時,LED因電壓的變動而損壞。(*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照明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LED恒流驅動器集成電路。?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照明設備的要求越來越高,因LED具有工作電壓低、光效高等優點,因此LED的研究和應用越來越廣泛。由LED的電學特性可知,LED的電壓-電流特性接近線性關系,在LED的驅動電壓達到開啟電壓后,很小的電壓波動將會產生較大的電流波動,而LED又對驅動有著很嚴格的電壓和電流要求,很小的電壓電流波動都有可能損壞LED,這就要求LED的驅動方式宜采用恒流驅動,不適合采用恒壓驅動。同時,現有的線性的LED驅動的效率不高,導致在驅動大功率LED時,耗電比較大,IC本身發熱比較嚴重。?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LED恒流驅動器集成電路,該電路能避免供電電壓發生變動時,LED因電壓的變動而損壞,同時,能夠減小IC本身的功耗,提高電路的工作效率。?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技術的基本解決技術方案是:?一種LED恒流驅動器集成電路,包括:電容C1、電容C2、集成IC、電感L、發光二極管及電阻R0。?其詳細電路連接關系為:?所述電容C1的一端與電源輸入端及集成IC的VIN引腳相連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發光二極管的陰極與電阻R0相串聯后與電容C2并聯,該并聯電路的一端與集成IC的GND引腳共同接地,電感L的一端與集成IC的LX引腳連接,另一端與發光二極管的陽極連接,作為電流的輸出端;集成IC的FB?引腳與發光二極管的陰極端連接,對輸出電壓值進行檢測。?其中,所述集成IC采用PWM/PFM自動切換的方式進行控制。?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采用了恒流控制方式,這樣就保證了流過LED的電流的穩定性,避免了由于驅動電壓的波動而造成的電流波動;?2:由于采用了PWM/PFM的自動切換控制方式,這樣就不管負載是重載還是輕載,IC都可以工作在合理的模式,來保證電路的工作效率,以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種LED恒流驅動器集成電路電路圖;?圖2為本技術中集成IC的引腳結構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結合附圖1、圖2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說明,但不應以此來限制本技術的保護范圍。?為了方便說明并且理解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以下說明所使用的方位詞均以附圖所展示的方位為準。?如圖1所示,一種LED恒流驅動器集成電路,包括:電容C1、電容C2、集成IC、電感L、發光二極管及電阻R0。?其詳細電路連接關系為:?所述電容C1的一端與電源輸入端及集成IC的VIN引腳相連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發光二極管的陰極與電阻R0相串聯后與電容C2并聯,該并聯電路的一端與集成IC的GND引腳共同接地,電感L的一端與集成IC的LX引腳連接,另一端與發光二極管的陽極連接,作為電流的輸出端;集成IC的FB引腳與發光二極管的陰極端連接,對輸出電壓值進行檢測。?其中,所述集成IC采用PWM/PFM自動切換的方式進行控制。?下面對該電路及控制原理進行進一步說明:?電路說明:?此電路工作于開關狀態,最大開關頻率為1.4MHz,具有PWM/PFM雙模式自動切換功能。?當要求的輸出電流大于100mA時,此電路工作于PWM模式,通過控制內部功率MOS的導通時間,結合內部Vfb電壓和外部電阻R0,來控制流過WLED上的電流,以達到恒流目的;?當流過LED的電流小于100mA時,此電路將自動切換到PFM模式,通過調整內部振蕩電路的頻率來調節內部功率MOS的開關頻率,結合內部Vfb電壓和外部電阻R0,以達到恒流目的,并減小由于輸出輕載時,IC本身消耗過大而帶來的效率低下的問題。?其中,圖中各個元件的作用為:?電阻R0:設定流過LED的電流,結合內部Vfb來達到恒流的目的,根據R0=0.1/Iled來取值;?LED:發光照明用,根據亮度需要由客戶自行選擇,但最大不超過3W;?功率電感L:儲能用,以保證在內部功率MOS開和關期間:都有電流流過WLED,根據客戶需要的電流值選取,由于采用了比較高的振蕩頻率,所以可以采用體積更小,感量更小的電感,一般為1uH--4.7uH;?電容C1,C2:穩定輸入電壓及輸出電壓,防止輸出電壓波動過大,一般選擇X5R或X7R材質的電容,容量為2.2uF--10uF。?控制原理:?PWM控制:內部功率MOS的開關頻率固定于1.4MHz,隨著負載電流的增加,MOS的開啟時間將增大。當MOS打開時,電流經過電感流過MOS,并上升,電感將儲存能量,此時設定電阻R0上的壓降開始增加,當增加到0.1V(Vfb)時,內部比較器將輸出控制信號將內部功率MOS關閉,此時電感?上儲存的能量將轉換為電流,通過內部的續流二極管流過WLED。導通和截止的時間由外部WLED的電流來決定。?PFM控制:由于輕載時,在PWM模式下,IC本身的功耗增加,效率降低,所以在輕載(小于100mA)時,IC將自動切換到PFM模式。該模式下,內部MOS開啟關閉的時間固定于50%,但隨著電流的增加,開關頻率增大,隨著電流的減小,開關頻率減小,這樣將減小IC本身的功耗。?下面結合圖2對該電路中MOSFET的引腳進行說明:?CE(1):芯片使能端,可以利用此引腳開啟和關閉內部的功率MOS;。?GND(2):電源地。?LX(3):內部開關輸出端口,電感連接引腳。?VCC(4):電源輸入正極,外部電源連接引腳,需外加一個電容來穩定輸入電壓。?FB(5):電壓反饋端,通過此引腳的電壓來穩定負載電流,以達到恒流的目的。?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技術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技術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技術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技術構成任何限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LED恒流驅動器集成電路,包括:電容C1、電容C2、集成IC、電感L、發光二極管及電阻R0,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容C1的一端與電源輸入端及集成IC的VIN引腳相連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發光二極管的陰極與電阻R0相串聯后與電容C2并聯,該并聯電路的一端與集成IC的GND引腳共同接地,電感L的一端與集成IC的LX引腳連接,另一端與發光二極管的陽極連接,作為電流的輸出端;集成IC的FB引腳與發光二極管的陰極端連接,對輸出電壓值進行檢測。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LED恒流驅動器集成電路,包括:電容C1、電容C2、集成IC、
電感L、發光二極管及電阻R0,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容C1的一端與電源輸入
端及集成IC的VIN引腳相連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發光二極管的陰極與電阻
R0相串聯后與電容C2并聯,該并聯電路的一端與集成IC的GND引腳共同接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屈思菁,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華之美半導體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