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三通流量閥、負載敏感多路閥、液壓系統和工程機械其中,三通流量閥包括:常閉式液控通斷閥,該常閉式液控通斷閥的主閥芯(1)的兩端具有液控腔和第一彈簧腔(3),其中第一彈簧腔(3)通過第一阻尼單元(51)與進油端口(P1)連通,且液控腔與所述進油端口(P1)連通;具有先導油進油端口(P2)和先導油出油端口(K1)的先導閥,所述先導油進油端口(P2)與所述第一彈簧腔(3)連通,該先導閥的先導閥芯(2)兩端具有先導液控腔和設有第二彈簧(7)的第二彈簧腔(6),先導液控腔與所述先導油進油端口(P2)連通,第二彈簧腔(6)與先導油出油端口(K1)連通。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三通流量閥、負載敏感多路閥、液壓系統和工程機械其中,三通流量閥包括:常閉式液控通斷閥,該常閉式液控通斷閥的主閥芯(1)的兩端具有液控腔和第一彈簧腔(3),其中第一彈簧腔(3)通過第一阻尼單元(51)與進油端口(P1)連通,且液控腔與所述進油端口(P1)連通;具有先導油進油端口(P2)和先導油出油端口(K1)的先導閥,所述先導油進油端口(P2)與所述第一彈簧腔(3)連通,該先導閥的先導閥芯(2)兩端具有先導液控腔和設有第二彈簧(7)的第二彈簧腔(6),先導液控腔與所述先導油進油端口(P2)連通,第二彈簧腔(6)與先導油出油端口(K1)連通。【專利說明】三通流量閥、負載敏感多路閥、液壓系統和工程機械
本專利技術涉及液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三通流量閥、負載敏感多路閥、液壓系統和工程機械。
技術介紹
隨著工程機械的進步和發展,對于液壓控制技術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這些要求不僅體現在需要具有優良的傳動性能、操控性能和維修簡便方面,還體現在需要較好地滿足節能、調速以及復合動作操縱等方面。因此,現有的工程機械液壓系統采用了負載敏感系統技術,通常包括變量泵負載敏感系統和定量泵負載敏感系統,在定量泵負載敏感系統中的核心液壓元件則是負載敏感多路閥,負載敏感多路閥包括用于控制負載運動方向的換向閥以及用于實現負載敏感和流量分配的三通流量閥。 現有技術中的負載敏感技術具有以下缺陷: 1.系統響應速度慢,從換向閥換向至系統升壓歷時較長,系統響應慢。 2.三通流量閥閥芯位移對閥口壓差影響較大,使得換向閥輸出流量的穩定性變差。現有的三通流量閥采用直動式,在換向閥閥口面積不變(即換向閥位移不變)的情況下,負載越高,三通流量閥閥芯位移越小,則使得作用于三通流量閥閥芯的彈簧力也越小,從而使換向閥閥口壓差小,輸出流量也小,反之亦然。總之,在相同的換向閥閥口面積工況下,換向閥輸出流量受負載影響。 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型的負載敏感多路閥,以克服或緩解上述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三通流量閥。 本專利技術的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負載敏感多路閥,該負載敏感多路閥使用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三通流量閥,且該負載敏感多路閥響應速度快、輸入的液壓油的流量的穩定性強。 本專利技術的第三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液壓系統,該液壓系統使用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負載敏感多路閥。 本專利技術的第四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工程機械,該工程機械使用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液壓系統。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三通流量閥,其中,包括:具有進油端口和回油端口的常閉式液控通斷閥,該常閉式液控通斷閥的主閥芯的兩端具有液控腔和設有第一彈簧的第一彈簧腔,其中所述第一彈簧腔通過第一阻尼單元與所述進油端口連通,且所述液控腔與所述進油端口連通;具有先導油進油端口和先導油出油端口的先導閥,所述先導油進油端口與所述第一彈簧腔連通,以使得從所述進油端口經由所述第一阻尼單元流入的液壓油能夠流動到所述先導油進油端口,該先導閥的先導閥芯兩端具有先導液控腔和設有第二彈簧的第二彈簧腔,所述先導液控腔與所述先導油進油端口連通,所述第二彈簧腔與所述先導油出油端口連通,所述先導閥芯能夠在所述第二彈簧的作用下使所述先導油進油端口和先導油出油端口相互截止,且所述先導閥芯能夠在所述先導液控腔引入的液控油的推動下克服所述第二彈簧的彈簧力而運動至使所述先導油進油端口和先導油出油端口相互連通。 優選地,所述液控腔與所述進油端口通過第二阻尼單元連通。 優選地,所述第一彈簧腔通過設有所述第一阻尼單元的第一內部液控油路連接于所述進油端口,且所述液控腔通過設有所述第二阻尼單元的第二內部液控油路連接于所述進油端口。 優選地,所述常閉式液控通斷閥形成為當該常閉式液控通斷閥的主閥芯未受液壓油作用時,所述主閥芯使所述進油端口和回油端口處于相互截至的狀態。 優選地,所述第二彈簧的剛度小于所述第一彈簧的剛度。 優選地,所述三通流量閥包括所述常閉式液控通斷閥和先導閥共用的閥體,所述閥體上形成有與所述進油端口連通的進油口和與所述回油端口連通的回油口,所述主閥芯的一端與所述閥體的內壁形成所述第一彈簧腔,所述第一彈簧腔中設置有所述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的兩端分別抵靠所述閥體與所述主閥芯的一端,從所述進油口進入的液壓油能夠流動至所述主閥芯的另一端的所述液控腔,以使得從所述進油口進入的液壓油能夠從所述主閥芯的另一端推動所述主閥芯從截止位置運動至通流位置,其中,在所述截止位置,所述進油口與回油口相互截止,在所述通流位置,所述進油口與回油口相互連通,所述進油口還通過形成在所述主閥芯內的具有第一阻尼單元的第一內部油道與所述第一彈簧腔連通,所述先導閥芯一端的所述先導油進油端口與所述第一彈簧腔連通,所述先導閥芯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彈簧腔的內壁面之間彈性支撐有所述第二彈簧,所述第二彈簧腔連接于所述先導油出油端口。 優選地,所述主閥芯的另一端與所述閥體形成有作為所述液控腔的緩沖腔,所述進油口還通過形成在所述主閥芯內的第二內部油道與所述緩沖腔連通。 優選地,所述第二內部油道上設有第二阻尼單元。 優選地,所述三通流量閥還包括調壓件,所述調壓件的一端伸出所述閥體,另一端在所述閥體內部作用于所述第二彈簧,以能夠調節所述第二彈簧作用于所述先導閥芯的壓力。 此外,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負載敏感多路閥,包括換向閥,其中,還包括根據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三通流量閥,所述換向閥包括換向閥進油口、換向閥回油口、反饋油口、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所述三通流量閥的進油端口連接至所述換向閥進油口,所述三通流量閥的回油端口連接至所述換向閥回油口,所述先導油出油端口與所述反饋油口連通,所述換向閥能夠選擇性切換至第一、第二或第三狀態,其中在所述第一狀態,所述換向閥進油口與所述第一工作油口連通、所述換向閥回油口與所述第二工作油口連通、且所述反饋油口與所述第一工作油口連通,在所述第二狀態,所述換向閥進油口與所述第二工作油口連通、所述換向閥回油口與所述第一工作油口連通、且所述反饋油口與所述第二工作油口連通,在所述第三狀態,所述換向閥進油口分別與所述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和反饋油口截止、且所述換向閥回油口分別與所述第一工作油口、第二工作油口和反饋油口連通。 優選地,所述三通流量閥與所述換向閥形成為一體。 此外,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液壓系統,包括液壓執行元件、主供油油路和主回油油路,其中,還包括根據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負載敏感多路閥,所述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分別連接至所述液壓執行元件,所述換向閥進油口連接至所述主供油油路,所述換向閥回油口連接至所述主回油油路。 優選地,所述液壓系統還包括定量泵,所述定量泵設置在所述主供油油路上。 此外,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工程機械,其中,包括根據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液壓系統。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由于本專利技術提供負載敏感多路閥包括換向閥和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三通流量閥,且該三通流量閥具有先導閥,所以當該負載敏感多路閥應用于液壓系統中連接負載時,通過先導閥芯的位移的微小變化就能夠實現負載壓力、輸出流量的較大變化,只要換向閥閥口面積不變,則換向閥輸出流量不變,從而提高了負載敏感多路閥中的換向閥輸出流量的穩定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三通流量閥,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進油端口(P1)和回油端口(T1)的常閉式液控通斷閥,該常閉式液控通斷閥的主閥芯(1)的兩端具有液控腔和設有第一彈簧(4)的第一彈簧腔(3),其中所述第一彈簧腔(3)通過第一阻尼單元(51)與所述進油端口(P1)連通,且所述液控腔與所述進油端口(P1)連通;具有先導油進油端口(P2)和先導油出油端口(K1)的先導閥,所述先導油進油端口(P2)與所述第一彈簧腔(3)連通,以使得從所述進油端口(P1)經由所述第一阻尼單元(51)流入的液壓油能夠流動到所述先導油進油端口(P2),該先導閥的先導閥芯(2)兩端具有先導液控腔和設有第二彈簧(7)的第二彈簧腔(6),所述先導液控腔與所述先導油進油端口(P2)連通,所述第二彈簧腔(6)與所述先導油出油端口(K1)連通,所述先導閥芯(2)能夠在所述第二彈簧(7)的作用下使所述先導油進油端口(P2)和先導油出油端口(K1)相互截止,且所述先導閥芯(2)能夠在所述先導液控腔引入的液控油的推動下克服所述第二彈簧(7)的彈簧力而運動至使所述先導油進油端口(P2)和先導油出油端口(K1)相互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潘文華,陳志超,
申請(專利權)人:常德中聯重科液壓有限公司,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南;4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