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應用于光學變焦鏡頭裝置的螺母,包括螺母本體,螺母本體上設有將其分成第一槽體和第二槽體的U型開口槽,第一槽體的內壁上設有與安裝在開口槽內的傳動螺桿的螺紋相配合的固定齒牙,第二槽體的中部開設有通槽,通槽內設有與螺母本體連接并伸入開口槽內的彈性壓條,彈性壓條上設有與傳動螺桿上的螺紋配合的彈性螺牙,螺母本體上還設有用于與鏡片組件安裝架連接的連接軸,連接軸上套設有扭簧,扭簧的第一扭轉臂按壓在第一槽體上,扭簧的第二扭轉臂按壓在彈性壓條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與傳動螺桿配合而完成光學變焦鏡頭裝置中的鏡片組件的移動變焦,傳動精度高,保證鏡片組件的移動精準,提高光學變焦鏡頭裝置的光學特性。(*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種應用于光學變焦鏡頭裝置的螺母【
】本技術涉及一種螺母,更具體地說是一種應用于光學變焦鏡頭裝置的螺母。【
技術介紹
】目前,光學變焦鏡頭裝置一般都是采用傳動螺桿與傳動螺母的傳動方式來實現鏡片組件的運動,以達到變焦的目的。但是,目前市場上的光學鏡頭裝置的傳統螺母采用塑膠材質,而且是整圈螺紋結構,整圈的螺紋與傳動螺桿配合,很容易出現磨損,以致于影響鏡頭組件的移動精度,影響光學鏡頭裝置的質量。因此,本技術正是基于以上不足而產生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是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應用于光學變焦鏡頭裝置的螺母,該螺母與傳動螺桿配合而完成光學變焦鏡頭裝置中的鏡片組件的移動變焦,傳動精度高,保證鏡片組件的移動精準,提高光學變焦鏡頭裝置的光學特性。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應用于光學變焦鏡頭裝置的螺母,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母本體,所述的螺母本體上設有將其分成第一槽體和第二槽體的U型開口槽,所述的第一槽體的內壁上設有與安裝在所述的開口槽內的傳動螺桿的螺紋相配合的固定齒牙,所述的第二槽體的中部開設有通槽,所述的通槽內設有 與所述的螺母本體連接并伸入所述的開口槽內的彈性壓條,所述的彈性壓條上設有與所述的傳動螺桿上的螺紋配合的彈性螺牙,所述的螺母本體上還設有用于與鏡片組件安裝架連接的連接軸,所述的連接軸上套設有扭簧,所述的扭簧的第一扭轉臂按壓在所述的第一槽體上,所述的扭簧的第二扭轉臂按壓在所述的彈性壓條上。如上所述的應用于光學變焦鏡頭裝置的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槽體的槽壁為光滑表面。如上所述的應用于光學變焦鏡頭裝置的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性壓條上設有用于卡放所述的第二扭轉臂的凹槽。如上所述的應用于光學變焦鏡頭裝置的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性壓條與所述的螺母本體一體成型。如上所述的應用于光學變焦鏡頭裝置的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性螺牙為I個。如上所述的應用于光學變焦鏡頭裝置的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齒牙為4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有如下優點:1、本技術的螺母本體上設有U型開口槽,光學變焦鏡頭裝置的傳動螺桿很方便地就能放進U型開口槽內,第一槽體上的固定齒牙和彈性壓條上的彈性螺牙與傳動螺桿上的螺紋配合,由于彈性壓條具有彈性,所以固定齒牙和彈性壓條上的彈性螺牙就能始終與傳動螺桿保持接觸,避免了傳動過程中出現間隙,提高了傳動精度;當在傳動的過程中,傳動螺桿與螺母出現偏移或彈性壓條出現變形時,扭簧對彈性壓條施加壓力,使彈性螺牙與傳動螺桿上的螺紋保持良好配合,從而在應用中提高光學鏡頭裝置中鏡片組件的移動精度;另外,本技術螺母減少了傳統螺母與傳動螺桿的接觸面積,降低了因接觸面太多而引起的回程差偏大的缺陷,從而在應用中提高了鏡片組件的位置精度,進而提高了光學變焦鏡頭裝置的光學性能。2、本技術結構簡單,體積小,能使光學變焦鏡頭裝置制造得更加緊湊,。3、本技術制造方便,節省材料,降低成本,適合推廣。【【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立體圖之一;圖2是本技術去掉扭簧后的立體圖;圖3是本技術立體圖之二 ;圖4是本技術分解圖之三;圖5是本技術與傳動螺桿及鏡片組件安裝架裝配后的立體圖。【【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一種應用于光學變焦鏡頭裝置的螺母,包括螺母本體1,所述的螺母本體I上設有將其分成第一槽體101和第二槽體102的U型開口槽2,所述的第一槽體101的內壁上設有與安裝在所述的開口槽2內的傳動螺桿3的螺紋相配合的固定齒牙4,所述的第二槽體102的中部開設有通槽103,所述的通槽103內設有與所述的螺母本體I連接并伸入所述的開口槽2內的彈性壓條5,所述的彈性壓條5上設有與所述的傳動螺桿3上的螺紋配合的彈性螺牙6,所述的螺母本體I上還設有用于與鏡片組件安裝架7連接的連接軸104,所述的連接軸104上套設有扭簧8,所述的扭簧8的第一扭轉臂801按壓在所述的第一槽體101上,所述的扭簧8的第二扭轉臂802按壓在所述的彈性壓條5上。螺母本體I上設有U型開口槽2,光學變焦鏡頭裝置的傳動螺桿3很方便地就能放進U型開口槽2內,在光學變焦鏡頭裝置的生產過程中裝配更容易,效率更高。第一槽體101上的固定齒牙4和彈性壓條5上的彈性螺牙6與傳動螺桿3上的螺紋配合,由于彈性壓條5具有彈性,所以固定齒牙4和彈性壓條5上的彈性螺牙6就能始終與傳動螺桿3保持接觸,避免了傳動過程中出現間隙,提高了傳動精度;在傳動的過程中,傳動螺桿3與螺母出現偏移或彈性壓條5出現變形時,扭簧8對彈性壓條5施加壓力,使彈性螺牙6與傳動螺桿3上的螺紋保持良好配合,從而在應用中提高光學鏡頭裝置中鏡片組件的移動精度;另外,本螺母減少了傳統螺母與傳動螺桿3的接觸面積,降低了因接觸面太多而引起的回程差偏大的缺陷,從而在應用中提高了鏡片組件的位置精度,進而提高了光學變焦鏡頭裝置的光學性能。由于扭簧的復位效果好于其他的彈簧或彈簧片,所以采用扭簧8對彈性壓條5保持按壓,在傳動螺桿3與螺母傳動配合過程中出現微小偏移時,扭簧8能使彈性壓條5及時調整,從而保證彈性壓條5上的彈性螺牙6與傳動螺桿3上的螺紋始終處于良好的配合狀態。所述的固定齒牙4為4個。所述的彈性螺牙6為I個。固定齒牙4以兩兩組合的方式分別設于I個彈性螺牙6的兩側,在與傳動螺桿3接觸配合時呈三角形,確保配合的穩定性。所述的第二槽體102的槽壁為光滑表面。第二槽體102的槽壁為光滑表面,當傳動螺桿3與螺母出現配合偏移時,第二槽體102的槽壁上沒有設置齒牙對傳動螺桿3進行支撐,而是由扭簧8對彈性壓條5施加壓力,使彈性壓條5上的彈性螺牙6與傳動螺桿3保持配合,從而對上述偏移進行糾正,避免了在第二槽體102上設置齒牙支撐傳動螺桿3而造成傳動螺桿3與螺母之間的接觸面過多,進而引起回程差偏大的缺陷。所述的彈性壓條5上設有用于卡放所述的第二扭轉臂802的凹槽501。扭簧8的第二扭轉臂802卡在凹槽501內,防止了因為第二扭轉臂802的晃動而導致彈性壓條5受力不均而引起的傳動螺桿3與螺母配合出現偏差,確保了光學變焦鏡頭裝置上的鏡片組件的移動精準。所述的彈性壓條5與所述的螺母本體I 一體成型。在生產本技術螺母時,彈性壓條5與螺母本體一體成型,成型工藝簡單,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也降低了成本。圖5是本技術螺母與傳動螺桿3及鏡片組件安裝架7裝配后的示意圖。驅動裝置9驅動傳動螺桿3轉動,則螺母就沿傳動螺桿3做直線運動,鏡片組件安裝架7與本技術螺母固定連接,所以鏡片組件安裝架7隨螺母做直線運動,從而實現了光學變焦鏡頭裝置中的鏡片組件的前后直線運動,完成光學鏡頭的變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應用于光學變焦鏡頭裝置的螺母,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母本體(1),所述的螺母本體(1)上設有將其分成第一槽體(101)和第二槽體(102)的U型開口槽(2),所述的第一槽體(101)的內壁上設有與安裝在所述的開口槽(2)內的傳動螺桿(3)的螺紋相配合的固定齒牙(4),所述的第二槽體(102)的中部開設有通槽(103),所述的通槽(103)內設有與所述的螺母本體(1)連接并伸入所述的開口槽(2)內的彈性壓條(5),所述的彈性壓條(5)上設有與所述的傳動螺桿(3)上的螺紋配合的彈性螺牙(6),所述的螺母本體(1)上還設有用于與鏡片組件安裝架(7)連接的連接軸(104),所述的連接軸(104)上套設有扭簧(8),所述的扭簧(8)的第一扭轉臂(801)按壓在所述的第一槽體(101)上,所述的扭簧(8)的第二扭轉臂(802)按壓在所述的彈性壓條(5)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應用于光學變焦鏡頭裝置的螺母,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母本體(1),所述的螺母本體(I)上設有將其分成第一槽體(101)和第二槽體(102)的U型開口槽(2),所述的第一槽體(101)的內壁上設有與安裝在所述的開口槽(2)內的傳動螺桿(3)的螺紋相配合的固定齒牙(4),所述的第二槽體(102)的中部開設有通槽(103),所述的通槽(103)內設有與所述的螺母本體(I)連接并伸入所述的開口槽(2)內的彈性壓條(5),所述的彈性壓條(5)上設有與所述的傳動螺桿(3)上的螺紋配合的彈性螺牙(6),所述的螺母本體(I)上還設有用于與鏡片組件安裝架(7)連接的連接軸(104),所述的連接軸(104)上套設有扭簧(8),所述的扭簧(8)的第一扭轉臂(801)按壓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均順,李中杰,邱盛平,
申請(專利權)人:中山聯合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