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抗菌手機外殼,包括殼本體、抗氧化層以及光觸媒層。抗氧化層噴涂在所述殼本體的表面上。光觸媒層噴涂在所述抗氧化層上。其中,所述抗氧化層為一納米二氧化硅薄膜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可見光的作用下能產生強烈催化降解功能,有效地降解空氣中的有害氣體、殺滅多種細菌。另外,光觸媒層通過抗氧化層附著在殼本體上,很好地保護了殼本體,使其不會被光觸媒進行氧化破壞作用。(*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抗菌手機外殼
本技術涉及手機殼
,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具有殺菌、抗菌作用的手機外殼。
技術介紹
根據使用方式的不同,在筆記本文字處理器、便攜電話等電子設備上會附著手上的油脂、香煙焦油和通過它們附著的灰塵等。此外,手上的油脂對于電子設備的附著具有助長設備表面的雜菌等的繁殖的傾向。如果對手上的油脂、香煙焦油、雜菌等產生的這些污染放任不管,電子設備的外觀乃至清潔感多會受到損害。另一方面,隨著對生活環境中抗菌關心的高漲,在筆記本文字處理器、便攜電話等電子設備中,對于其框體、操作鍵等也強烈要求抗菌性。因此,在電子設備的領域中,希望引入用于適當應對手上的油脂、香煙焦油、雜菌等引起的污染的抗菌、防污技術。1972年,A.Fujishima和K.Honda等發現受福射納米TiO2表面發生水的光電催化分解作用,以此為契機,開始了多相光觸媒研究的新紀元。隨后發現,納米TiO2等光催化材料具有凈化空氣、殺菌、除臭等一系列新的功能,由于光觸媒在凈化氣相和水中有機污染物、消毒滅菌方面的卓越表現,已成為光觸媒應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光觸媒通過光的照射下會產生類似光合作用的光催化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產生出氧化能力極強的自由氫氧基和活性氧,這些產物可殺滅病原微生物和分解有機污染物。并且把有機污染物分解成無污染的水(H2O)和二氧化碳(C02),同時它具有殺菌、除臭、防污、親水、防紫外線等功倉泛。光觸媒技術在消毒殺菌、防污除臭、凈化空氣以及分解水中有機污染物等方面都顯示了良好的應用前景,是近年來國內外研究的熱點領域之一。因此,如何很好地將光觸媒應用于手機外殼上以充分利用光觸媒高效的殺菌抗菌特性是人類社會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殺菌、抗菌作用的手機外殼。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抗菌手機外殼,包括殼本體、抗氧化層以及光觸媒層。抗氧化層噴涂在所述殼本體的表面上。光觸媒層噴涂在所述抗氧化層上。其中,所述抗氧化層為一納米二氧化硅薄膜層。上述的抗菌手機外殼,其中,所述抗氧化層的厚度為0.05?0.2微米。上述的抗菌手機外殼,其中,所述抗氧化層中的納米二氧化硅的粒徑為2?10納米。上述的抗菌手機外殼,其中,所述光觸媒層為一由納米二氧化鈦顆粒與納米銀顆粒相混合的混合物層。上述的抗菌手機外殼,其中,所述光觸媒層的厚度為0.1?0.5微米。上述的抗菌手機外殼,其中,所述納米二氧化鈦顆粒的粒徑為2?10納米。上述的抗菌手機外殼,其中,所述納米銀顆粒的粒徑為2?10納米。上述的抗菌手機外殼,其中,所述殼本體、所述抗氧化層及所述光觸媒層構成一個整體。本技術的有益功效在于,由于殼本體的表面噴涂有光觸媒層,在可見光的作用下能產生強烈催化降解功能,有效地降解空氣中的有害氣體、殺滅多種細菌。另外,光觸媒層通過抗氧化層附著在殼本體上,很好地保護了殼本體,使其不會被光觸媒進行氧化破壞作用。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技術的限定。【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抗菌手機外殼的結構簡圖。其中,附圖標記I 一殼本體 2—抗氧化層 3—光觸媒層【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描述,以更進一步了解本技術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為本技術所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限制。參閱圖1本技術的抗菌手機外殼的結構簡圖,如圖所示,本技術的抗菌手機外殼,包括殼本體1、抗氧化層2以及光觸媒層3。抗氧化層2噴涂在所述殼本體I的表面上。光觸媒層3噴涂在抗氧化層2上。其中,抗氧化層2為一納米二氧化硅薄膜層。較佳地,本技術的抗菌手機外殼,所述抗氧化層2的厚度為0.05?0.2微米,所述光觸媒層3的厚度為0.1?0.5微米。光觸媒層3為一由納米二氧化鈦顆粒與納米銀顆粒相混合的混合物層,其中,抗氧化層2中的納米二氧化硅的粒徑為2?10納米;光觸媒層3中的納米二氧化鈦的粒徑為2?10納米,納米銀顆粒的粒徑為2?10納米。且,殼本體1、抗氧化層2及光觸媒層3構成一個整體。具體來說,本技術的抗菌手機外殼在制作時:首先通過噴涂的方式將納米二氧化硅膠體溶液涂布在所述殼本體表面上,然后在抗氧化層上噴涂光觸媒涂層。也就是說,所述的抗氧化層是指納米二氧化硅薄膜;所述光觸媒層為納米TiO2與納米銀的混合物。納米二氧化硅、納米TiO2與納米銀的粒徑均為2?10納米。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中有一個關鍵的步驟,就是在殼本體I的表面噴涂光觸媒之前,首先要在殼本體表面噴涂一層抗氧化層,之所以采取這個技術手段原因如下:從光觸媒高效光催化氧化的機理角度考慮,就會發現如果光觸媒直接與手機外殼接觸,由于手機外殼主要是由有機高分子材料制成,而有機高分子材料通常的耐氧化性是比較差的,因此,光觸媒的強氧化性有可能會對其產生明顯的氧化破壞作用,這樣就會使殼本體的本體性能劣化,通常的表現是殼本體的物理機械性能會有較明顯的下降,如此這般,最終可能會導致發生手機外殼使用壽命大大縮短的不良后果。另外,在選擇噴涂方法時,選擇了噴涂法成膜,噴涂法的最大優點是可常溫成膜,不需熱處理。這是因為手機外殼的原料有機高分子材料不耐高溫,因此像需要高溫熱處理的浸潰提拉成膜法就不適合應用在手機外殼的涂膜上。本技術中,抗氧化層2是由具有親水性的納米SiO2表面涂層材料組成。在涂層施工時可以使用噴氣槍或涂布手工涂擦的方式,在殼本體表面施工后在常溫下放置5分鐘左右,讓液體中的有機溶劑得到揮發,與大氣中的水分發生相應的化學反應,利用它的自我交聯性,形成干燥狀態,最終在殼本體表面形成一層很薄、肉眼無法看到的SiO2薄膜層,而SiO2薄膜層的抗氧化性是相當優異的,這就保護了殼本體底材不會被光觸媒進行氧化破壞作用。最后噴涂光觸媒前應保證底面材料的清潔,有一定的親水性,以便光觸媒涂層液的附著。噴涂技術要合理,噴涂量不要過多過少,保持均勻噴涂;一次不要噴涂過多,否則影響成膜,可少量多次,以保證噴涂效果。噴涂過光觸媒的手機外殼,在可見光的作用下能產生強烈催化降解功能,有效地降解空氣中的有害氣體、殺滅多種細菌。可以這樣說,本技術的抗菌手機外殼時時都在自我消毒,細菌、病毒在它這里是沒有任何生存空間的。當然,本技術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技術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本技術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技術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抗菌手機外殼,其特征在于:包括殼本體;抗氧化層,噴涂在所述殼本體的表面上;以及光觸媒層,噴涂在所述抗氧化層上;其中,所述抗氧化層為一納米二氧化硅薄膜層。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抗菌手機外殼,其特征在于:包括 殼本體; 抗氧化層,噴涂在所述殼本體的表面上;以及 光觸媒層,噴涂在所述抗氧化層上; 其中,所述抗氧化層為一納米二氧化硅薄膜層。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手機外殼,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層的厚度為0.05?0.2微米。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手機外殼,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層中的納米二氧化硅的粒徑為2?10納米。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手機外殼,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孔軍,李文發,田農,
申請(專利權)人:孔軍,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