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聯合養殖領域,特別是涉及雞與植物的聯合養殖領域,更為具體的說是涉及以雞糞為基礎的有機肥。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以雞糞為基礎的有機肥,采用本發明專利技術所公開的技術方案后,基于本發明專利技術所使用的材質,獲得的有機肥符合有機肥標準質量要求(NY525-2002),N+P2O5+K2O的總含量為7.0~7.8%,發芽指數達到90%以上。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以雞糞為基礎的有機肥
本專利技術涉及聯合養殖領域,特別是涉及雞與植物的聯合養殖領域,更為具體的說是涉及以雞糞為基礎的有機肥。
技術介紹
有機肥是一種將來源于植物或/和動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營養為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經生物物質,動植物廢棄物,植物殘體加工而來,消除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富含大量有益物質,包括:多種有機酸、肽類以及包塊氮、磷、鉀在內的豐富的營養元素。不僅能為農作物提供全面營養、而且肥效長,可增加和更新土壤基質,促進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和生物活性,是綠色食品生產的主要養分。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以雞糞為基礎的有機肥,所述有機肥是通過以下方法制備而成:(1)將植物脫落物以及種植中除去的雜草自然風干,然后粉碎,得到植物組成部分;(2)將植物組成部分與雞糞按照1:1的重量比混合,混合后物料的碳氮比為(2廣29):I ; (3)向步驟(2)中得到的混合物中加水,調節至含水量為58%~62%后,進行堆肥發酵,堆成圓錐形的堆垛,底面直徑為8(T90cm,高6(T70cm,堆肥開始后,每隔3天翻動一次,控制發酵溫度為72~80°C,堆肥16~20天,自然降溫至環境溫度; (4)將步驟(3)得到的堆肥發酵物風干、粉碎制成有機肥。進一步地,我們公開了所述植物脫落物為楊樹葉、梧桐葉以及棗樹葉的混合物。優選地,我們還公開了步驟(1)中粉碎至0.f lcm。這里0.f Icm是指粉碎后物質的最長徑。采用本專利技術所公開的技術方案后,基于本專利技術所使用的材質,獲得的有機肥符合有機肥標準質量要求(NY525-2002),N+P205+K20的總含量為7.0^7.8%,發芽指數達到90%以上。【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1(1)將植物脫落物以及種植中除去的雜草自然風干,然后粉碎,得到植物組成部分; (2)將植物組成部分與雞糞按照1:1的重量比混合,混合后物料的碳氮比為(2廣29):I ; (3)向步驟(2)中得到的混合物中加水,調節至含水量為58%后,進行堆肥發酵,堆成圓錐形的堆垛,底面直徑為8(T90cm,高6(T70cm,堆肥開始后,每隔3天翻動一次,控制發酵最高溫度為75°C,堆肥20天,自然降溫至環境溫度; (4)將步驟(3)得到的堆肥發酵物風干、粉碎制成有機肥。本實施例中發酵最高溫度為75攝氏度,其中升溫時間為24小時,當溫度升高至75攝氏度時,開始計時,發酵20天后,自然降溫至環境溫度。腐熟后的有機肥經檢測pH只為7.4,腐殖酸含量為16.0%,全氮含量3.96%,全磷含量0.29%,全鉀含量3.27%,發芽指數為88.2%,容重 0.41g/cm3。實施例2 (1)將植物脫落物以及種植中除去的雜草自然風干,然后粉碎,得到植物組成部分; (2)將植物組成部分與雞糞按照1:1的重量比混合,混合后物料的碳氮比為(2廣29):I ; (3)向步驟(2)中得到的混合物中加水,調節至含水量為62%后,進行堆肥發酵,堆成圓錐形的堆垛,底面直徑為8(T90cm,高6(T70cm,堆肥開始后,每隔3天翻動一次,控制發酵最高溫度為72°C,堆肥18天,自然降溫至環境溫度; (4)將步驟(3)得到的堆肥發酵物風干、粉碎制成有機肥。本實施例中發酵最高溫度為72攝氏度,其中升溫時間為23小時,當溫度升高至72攝氏度時,開始計時,發酵20天后,自然降溫至環境溫度。腐熟后的有機肥經檢測pH只為7.4,腐殖酸含量為15.6%,全氮含量3.19%,全磷含量0.20%,全鉀含量3.45%,發芽指數為91.2%,容重 0.34g/cm3。實施例3 (1)將植物脫落物以及種植中除去的雜草自然風干,然后粉碎,得到植物組成部分; (2)將植物組成部分與雞糞按照1:1的重量比混合,混合后物料的碳氮比為(2廣29):I ; (3)向步驟(2)中得到的混合物中加水,調節至含水量為60%后,進行堆肥發酵,堆成圓錐形的堆垛,底面直徑為8(T90cm,高6(T70cm,堆肥開始后,每隔3天翻動一次,控制發酵溫度為73°C,堆肥18天,自然降溫至環境溫度; (4)將步驟(3)得到的堆肥發酵物風干、粉碎制成有機肥。本實施例中發酵最高溫度為73攝氏度,其中升溫時間為23小時,當溫度升高至74攝氏度時,開始計時,發酵18天后,自然降溫至環境溫度。腐熟后的有機肥經檢測pH只為7.4,腐殖酸含量為15.8%,全氮含量3.16%,全磷含量0.22%,全鉀含量3.35%,發芽指數為92.5%,容重 0.38g/cm3。實施例4 試驗地點:本公司試驗田,供試土壤為高原酸性紅壤土。試驗材料:市售無機肥(成分為尿素、過磷酸鈣、硫酸鉀);本專利技術實施例3中制備的有機肥,馬鈴薯(合作88)。試驗設置,試驗于2012年I月2日播種,播種時直接使用足量的有機肥和無機非,在馬鈴薯的生長期內不再追肥。然后按照馬鈴薯種植方法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田間管理,及時防治病蟲、雜草,保證馬鈴薯正常出苗。然后,按照每畝施用N 10kg, P2O5IOkg, K2O IOkg的比例對馬鈴薯正常施肥。之后,將試驗田按照三種處理方式處理,第一種處理方式按照每畝400kg的量施用普通的農家肥;第二種處理方式按照每畝400kg的量施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3得到的有機肥;第三種處理方式按照每畝800kg的量施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3得到的有機肥。其中,氮來源于含量46.4%的尿素,磷來源于含量12%普鈣,鉀來源于含量50%硫酸鉀。將試驗田劃分為300cmX 75cm的小區域9 ±夾,隨機對其進行三種處理方式中的任意一種,形成每種處理方式隨機處理3塊的狀態。每塊試驗田中馬鈴薯之間的株距25cm,行距25cm。經本試驗驗證,施用本專利技術所公開的有機肥與普通的農家肥相比,每畝產量提高13.5%。實施例5 按照實施例4中的方式,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2中公開的有機肥進行考察,表明每畝產量可提聞11.8%ο實施例6 按照實施例4中的方式,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中公開的有機肥進行考察,表明每畝產量可提聞10.9%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以雞糞為基礎的有機肥,其特征是,所述有機肥是通過以下方法制備而成:(1)將植物脫落物以及種植中除去的雜草自然風干,然后粉碎,得到植物組成部分;(2)將植物組成部分與雞糞按照1:1的重量比混合,混合后物料的碳氮比為(21~29):1;(3)向步驟(2)中得到的混合物中加水,調節至含水量為58%~62%后,進行堆肥發酵,堆成圓錐形的堆垛,底面直徑為80~90cm,高60~70cm,堆肥開始后,每隔3天翻動一次,控制發酵最高溫度為72~80℃,堆肥16~20天,自然降溫至環境溫度;(4)將步驟(3)得到的堆肥發酵物風干、粉碎制成有機肥。
【技術特征摘要】
1.以雞糞為基礎的有機肥,其特征是,所述有機肥是通過以下方法制備而成: (1)將植物脫落物以及種植中除去的雜草自然風干,然后粉碎,得到植物組成部分; (2)將植物組成部分與雞糞按照1:1的重量比混合,混合后物料的碳氮比為(2廣29):I ; (3)向步驟(2)中得到的混合物中加水,調節至含水量為58%~62%后,進行堆肥發酵,堆成圓錐形的堆垛,底面直徑為8(T90cm,...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長青,何曉俊,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長青電子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