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有機肥混合送料機,包括混料槽體,在混料槽體上口設置有攪拌軸支架,在混料槽體內(nèi)設置有攪拌軸,攪拌軸轉動支承在攪拌軸支架上,在攪拌軸上設置有攪拌漿葉;在混料槽體上還轉動支承有混料輸送軸,在混料輸送軸圓周上均布有若干混料輸送翼片,混料輸送軸水平設置于攪拌軸下方,在混料輸送軸下方的混料槽體上設置有出料口。采用該有機肥混合送料機不僅能實現(xiàn)有機肥各種原料的有效混合,而且能連續(xù)均衡地輸出,便于實現(xiàn)有機肥的自動化生產(chǎn)。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有機肥混合送料機
本技術涉及一種機械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有機肥料的生產(chǎn)設備。
技術介紹
有機肥是一種來源于植物和/或動物的、富含大量營養(yǎng)成份的、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營養(yǎng)的含碳物料。有機肥的工業(yè)化生產(chǎn)通常是將作物秸稈、落葉、青草、畜禽糞便以及腐熟菌劑等各種原料按一定比例相互混合或與少量泥土混合進行好氧發(fā)酵腐熟而成。在這過程中,各種原料成份的有效混合是保證所制成的有機肥質(zhì)量的基礎,否則各種原料成份發(fā)酵、腐熟程度不一,營養(yǎng)成份不均勻,必將影響有機肥的質(zhì)量。有機肥生產(chǎn)過程中各種原料常規(guī)的混合方式為通過人工或通用的攪拌機械進行,實際混合效果并不理想,并且攪拌完成后大都原地傾倒堆放,再運送到運輸設備上向生產(chǎn)場地輸送,勞動強度大,生產(chǎn)效率低。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針對現(xiàn)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有機肥混合送料機,它不僅能實現(xiàn)有機肥各種原料的有效混合,而且能連續(xù)均衡地輸出,便于實現(xiàn)有機肥的自動化生產(chǎn)。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一種有機肥混合送料機,包括混料槽體,在混料槽體上口設置有攪拌軸支架,在混料槽體內(nèi)設置有攪拌軸,攪拌軸轉動支承在攪拌軸支架上,在攪拌軸上設置有攪拌漿葉;在混料槽體上還轉動支承有混料輸送軸,在混料輸送軸圓周上均布有若干混料輸送翼片,混料輸送軸水平設置于攪拌軸下方,在混料輸送軸下方的混料槽體上設置有出料口。在上述結構中,由于在混料槽體上口設置有攪拌軸支架,在混料槽體內(nèi)設置有攪拌軸,攪拌軸轉動支承在攪拌軸支架上,在攪拌軸上設置有攪拌漿葉,則有機肥各種原料從混料槽體上口進入到混料槽體內(nèi),通過攪拌軸進行攪拌,可以使各種原料得到攪拌混合。又由于在混料槽體上還轉動支承有混料輸送軸,在混料輸送軸圓周上均布有若干混料輸送翼片,混料輸送軸水平設置于攪拌軸下方,則進入到混料槽體內(nèi)的有機肥各種原料在通過攪拌軸得到攪拌混合后又進入到混料輸送軸區(qū)域,通過混料輸送軸上的混料輸送翼片對有機肥的各種原料進一步地加以攪拌混合,并且混料輸送軸為水平設置,具有與攪拌軸不同的攪拌方向,這樣使有機肥各種原料的攪拌混合效果更佳;還由于在混料輸送軸下方的混料槽體上設置有出料口,則打開出料口,經(jīng)攪拌均勻的有機肥原料就可以在作旋轉運動的混料輸送軸上混料輸送翼片的控制下向出料口源源不斷的輸送,輸出到出料口下方的運輸設備上,所輸出的混合后的原料量隨出料口大小、混料輸送軸的轉速及混料輸送軸上混料輸送翼片的數(shù)量不同而控制調(diào)節(jié),使有機肥實現(xiàn)自動化生產(chǎn)。本技術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所述攪拌軸支架為具有徑向連接筋的框架型結構,所述攪拌軸的驅動電機安裝在框架型結構的攪拌軸支架上。采用該實施方式,具有徑向連接筋的框架型攪拌軸支架既為攪拌軸及其驅動電機提供了安裝基礎,同時攪拌軸支架為鏤空結構,有機肥的各種原料可以從攪拌軸支架的各處鏤空空隙中進入到混料槽體內(nèi),結構簡單,功能性強。本技術的另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所述攪拌軸外周設置有二至四組攪拌漿葉。采用該實施方式,二至四組攪拌漿葉可以很好的實現(xiàn)對有機肥原料的攪拌混合。本技術的又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所述攪拌軸的軸線與所述混料輸送軸的軸線垂直設置。采用該實施方式,攪拌軸的攪拌方向與混料輸送軸的混料攪拌方向相互垂直,攪拌混合效果更好。本技術進一步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在所述混料輸送軸圓周上均布有三至十片混料輸送翼片。采用該實施方式,三至十片混料輸送翼片既可以對有機肥原料進行有效的混合攪拌,又可以方便地實現(xiàn)對混合后原料的輸出速度加以控制。本技術另一進一步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在所述攪拌軸與混料輸送軸之間設置有隔柵。采用該實施方式,可以將攪拌軸攪拌區(qū)域與混料輸送軸的攪拌區(qū)域加以適當?shù)姆指簦沟糜袡C肥各原料在得到攪拌軸攪拌區(qū)域攪拌混合后再通過隔柵進入到混料輸送軸攪拌區(qū)域進行二次攪拌混合,有利于混合效果的提高。本技術又一進一步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所述混料槽體上半部為錐形,所述攪拌漿葉外周與錐形混料槽體內(nèi)壁具有等間隙。采用該實施方式,可以保證混料槽體內(nèi)的有機肥原料均得到有效混合,沒有混料死角的存在。本技術更進一步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所述混料槽體下部截面為圓弧形,圓弧形的下部混料槽體內(nèi)壁與混料輸送翼片外周間具有等間隙。采用該實施方式,圓弧形截面的混料槽體下部可以很好地與混料輸送翼片配合形成對輸出原料的控制,而在圓弧形的混料槽體下部以上部分則可以充分地對原料加以混合攪拌。本技術另一更進一步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所述出料口處設置有控制閘板。采用該實施方式,控制閘板可以調(diào)節(jié)出料口的開口大小,方便地控制混合后有機肥原料的輸出量。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有機肥混合送料機作進一部的詳細說明。圖1是本技術有機肥混合送料機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驅動電機、2-攪拌軸支架、3-攪拌軸、4-攪拌漿葉、5-混料槽體、6-隔柵、7-混料輸送軸、8-混料輸送翼片、9-出料口、10-控制閘板。具體實施方式在圖1所示的有機肥混合送料機中,混料槽體5為一開口的容器,在混料槽體5上口安裝有攪拌軸支架2,該攪拌軸支架2為具有徑向連接筋的圓盤狀框架型結構,其外圈安裝在混料槽體5的上口處,其中部通過數(shù)根徑向連接筋與外圈相連,相連兩徑向連接筋之間為鏤空結構,有機肥的原料可以從該鏤空空間進入到混料槽體5內(nèi),在混料槽體5內(nèi)設置有攪拌軸3,攪拌軸3轉動支承在攪拌軸支架2上,所述攪拌軸3的驅動電機1安裝在框架型結構的攪拌軸支架2的中部,在攪拌軸3外周設置有攪拌漿葉4,攪拌漿葉4的數(shù)量可在二至四組之間,攪拌漿葉4的外側邊相對于攪拌軸3的軸線傾斜設置。在混料槽體5上還轉動支承有混料輸送軸7,混料輸送軸7水平設置于攪拌軸3下方且混料輸送軸7的軸線與攪拌軸3的軸線垂直設置,混料輸送軸7的驅動電機安裝在混料槽體5的側面(圖中未示出),在混料輸送軸7圓周上均布有若干混料輸送翼片8,混料輸送翼片8的數(shù)量通常可在三至十片之間。在攪拌軸3與混料輸送軸7之間設置有隔柵6,隔柵6采用篩網(wǎng)構成。混料槽體5上半部呈倒錐形,攪拌漿葉4外周與倒錐形混料槽體5上半部的內(nèi)壁具有等間隙;混料槽體5下部截面為圓弧形,圓弧形的下部混料槽體5內(nèi)壁與混料輸送翼片8外周間具有等間隙,呈倒錐形的混料槽體5的上半部與截面為圓弧形的混料槽體5下部之間通過過渡連接部相連。在混料輸送軸7下方的截面為圓弧形的混料槽體5底部上設置有出料口9,在出料口9處設置有控制閘板10。以上僅列出了本技術的一些具體實施方式,但本技術并不僅限于此,還可以作出較多的改進與變換,如所述攪拌漿葉4的外側邊相對于攪拌軸3的軸線也可以不是傾斜設置,而是平行設置,相應地,所述混料槽體5的上半部也就不是呈倒錐形,而是為圓柱形;所述攪拌軸支架2也可以不是為具有徑向連接筋的圓盤狀框架型結構,而是為圓盤形的板式結構,在圓盤形板式結構的攪拌軸支架2上設置有若干進料孔。如此等等,只要是在本技術基本原理基礎上所作出的改進與變換,均應視為落入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nèi)。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有機肥混合送料機,包括混料槽體(5),其特征在于:在混料槽體(5)上口設置有攪拌軸支架(2),在混料槽體(5)內(nèi)設置有攪拌軸(3),攪拌軸(3)轉動支承在攪拌軸支架(2)上,在攪拌軸(3)上設置有攪拌漿葉(4);在混料槽體(5)上還轉動支承有混料輸送軸(7),在混料輸送軸(7)圓周上均布有若干混料輸送翼片(8),混料輸送軸(7)水平設置于攪拌軸(3)下方,在混料輸送軸(7)下方的混料槽體(5)上設置有出料口(9)。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有機肥混合送料機,包括混料槽體(5),其特征在于:在混料槽體(5)上口設置有攪拌軸支架(2),在混料槽體(5)內(nèi)設置有攪拌軸(3),攪拌軸(3)轉動支承在攪拌軸支架(2)上,在攪拌軸(3)上設置有攪拌漿葉(4);在混料槽體(5)上還轉動支承有混料輸送軸(7),在混料輸送軸(7)圓周上均布有若干混料輸送翼片(8),混料輸送軸(7)水平設置于攪拌軸(3)下方,在混料輸送軸(7)下方的混料槽體(5)上設置有出料口(9)。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肥混合送料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軸支架(2)為具有徑向連接筋的框架型結構,所述攪拌軸(3)的驅動電機(1)安裝在框架型結構的攪拌軸支架(2)上。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肥混合送料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軸(3)外周設置有二至四組攪拌漿葉(4)。4.根據(jù)權利要求1、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朱福新,周國慶,王夕方,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生久農(nóng)化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