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有機肥原料輸送裝置,包括進料口,出料口、電機、外殼和螺旋葉片以及驅動所述螺旋葉片旋轉的螺旋軸,所述外殼設有夾層,兩端封閉,形成軸向環狀通道;外殼內設有第一物料倉,所述螺旋葉片設置于所述物料倉內;所述夾層內層具有若干通風孔;所述夾層外壁兩端設置有風機,空氣通過夾層在所述環狀通道中流動,并通過所述通風孔進入螺旋葉片所在的物料倉。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輸送裝置由于提供了夾層,和風機,風機通過夾層,進入物料倉,在氣流的吹動下,能夠使固液混合的物料輸送更加順暢,并且在停止生產或出現故障時不用拆開設備進行檢修,提高了生產效率。(*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肥料制備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有機肥原料輸送裝置。
技術介紹
有機肥的制備一般都需要大量的糞便、腐殖質、植物的莖葉等原料進行混合發酵制備,目前大部分農家肥料都是將這些原料進行堆放進行自然發酵,由于發酵菌在有氧條件下會分解加快,尤其是夏季溫度較高,物體腐敗較快,會分解出大量異味物質,甚至有可能使肥效降低。如何將原料輸送進發酵設備成為了提高有機肥產率的關鍵點之一,現有的輸送設備大部分都使用螺旋輸送機,但是由于有機肥的原料是固液混合的物料,而普通的粉料螺旋輸送機輸送固液混合物,物料容易粘附螺旋葉片和螺旋軸上,長時間容易導致螺旋輸送機輸送不暢,甚至可能腐蝕螺旋葉片和螺旋軸,降低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提供一種能夠提高輸送效率,延長使用壽命的螺旋輸送機。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以下內容:一種有機肥原料輸送裝置,包括進料口,出料口、第一電機、外殼和第一螺旋葉片以及驅動所述第一螺旋葉片旋轉的第一螺旋軸,所述外殼設有夾層,兩端封閉,形成軸向環狀通道;外殼內設有第一物料倉,所述第一螺旋葉片設置于所述第一物料倉內;所述夾層內層具有若干通風孔;所述夾層外壁設置有風機,空氣通過夾層在所述環狀通道中流動,并通過所述通風孔進入第一螺旋葉片所在的第一物料倉。優選的,所述第一物料倉與所述第一螺旋葉片同軸。優選的,還包括第二物料倉,所述第二物料倉中設置有第二螺旋軸和安裝在所述第二螺旋軸上的第二螺旋葉片,以及驅動所述第二物料倉的第二電機。優選的,所述進料口還包括由封門。優選的,所述通風口設置于所述螺旋葉片連接螺旋軸處與所述夾層內壁的軸向相對應的位置。優選的,所述通風口的直徑為5?10mm。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有機肥原料輸送裝置,包括進料口,出料口、電機、外殼和螺旋葉片以及驅動所述螺旋葉片旋轉的螺旋軸,所述外殼設有夾層,兩端封閉,形成軸向環狀通道;外殼內設有第一物料倉,所述螺旋葉片設置于所述物料倉內;所述夾層內層具有若干通風孔;所述夾層外壁兩端設置有風機,空氣通過夾層在所述環狀通道中流動,并通過所述通風孔進入螺旋葉片所在的物料倉。本技術提供的輸送裝置由于提供了夾層,和風機,風機通過夾層,進入物料倉,在氣流的吹動下,能夠使固液混合的物料輸送更加順暢,并且在停止生產或出現故障時不用拆開設備進行檢修,提高了生產效率。【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技術提供的物料輸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有機肥原料輸送裝置的夾層及通風孔局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有機肥原料輸送裝置的局部剖面圖;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有機肥原料輸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能夠提高輸送效率,延長使用壽命的螺旋輸送機。 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肥料自古就是人類耕作的必備品,從農家肥到現代的化肥,一直都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物品,雖然現代社會城市人已經很少能夠接觸到肥料,但是對于依然是農業為主的地區,肥料成為了提高產量,加快作物生產速度的必備品。現代社會提倡有機食物的推廣,由于化肥的高殘留,不易清洗,給人類健康帶來了危害,有機肥料又一次成為了肥料的主要發展方向。肥料的主要指標是肥效、土壤板結度、流失率等等。對于傳統有機肥,環境友好度好,但是流失率較高,雖然不易造成土壤板結,但是對于改善土壤的質量的能力也不是很明顯。而新型有機肥通過不同原料的復配,以及多種發酵菌的共同作用,提高了有機肥的肥效和改善土壤的能力。但是新型的有機肥的生產過程中多種原料的混雜堆放會生成大量有害氣體和異味,影響工人的身體健康。傳統的堆肥方法異味重,皮帶傳送會使異味更加嚴重,所以本專利技術使用密閉的螺旋輸送機作為原料的輸送設備,但是,為了避免傳統的螺旋輸送機針對固液混合原料的輸送弊端,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新型的有機肥原料輸送裝置,包括:進料口,出料口、電機、外殼和螺旋葉片以及驅動所述螺旋葉片旋轉的螺旋軸,所述外殼設有夾層,兩端封閉,形成軸向環狀通道;外殼內設有第一物料倉,所述螺旋葉片設置于所述物料倉內;所述夾層內層具有若干通風孔;所述夾層外壁設置有風機,空氣通過夾層在所述環狀通道中流動,并通過所述通風孔進入螺旋葉片所在的物料倉。本技術提供的輸送裝置由于提供了夾層,和風機,風機通過夾層,進入物料倉,在氣流的吹動下,能夠使固液混合的物料輸送更加順暢,并且在停止生產或出現故障時不用拆開設備進行檢修,提高了生產效率。如圖1所示,為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提供的有機肥原料輸送裝置包括:外殼1,螺旋葉片2、螺旋軸3、環狀通道12、通風口 13、進料口 4、出料口 7、電機5和風機6 ;所述螺旋軸3驅動所述螺旋葉片進行旋轉,搜書外殼I設有夾層,所述夾層兩端封閉,形成沿軸向的環狀通道12,所述外殼內還設置有第一物料倉11,所述螺旋葉片2和所述螺旋軸3設置于所述第一物料倉內11,另外所述夾層內層具有若干通風孔13 ;所述夾層外壁設置有風機6,空氣通過夾層在所述環狀通道12中流動,并通過所述通風孔13進入螺旋葉片2所在的第一物料倉11。按照本技術,所述第一物料倉11與所述螺旋葉片2同軸。所述通風口 13設置于所述螺旋葉片2連接螺旋軸3處與所述夾層內壁上的軸向相對應的位置如圖2或圖3所示。優選的,所述通風口的直徑為5?15mm。通風口過大原料會進入環形通道中,過小的直徑通風量無法滿足推動原料以及清潔物料倉的要求。一般原料發酵都在發酵箱或發酵罐中,而一般發酵箱或發酵罐的入口都在上部,均比原料堆或原料池要高,所以物料輸送裝置都是傾斜于水平面設置,而為了更好的輸送物料,優選在所述進料口再加一個螺旋輸送機,如圖4所示,加一個第二物料倉8,而所述第二物料倉8內也包括設置有與所述第二物料倉8軸向方向相同的第二螺旋軸9和安裝在所述第二螺旋軸9上的第二螺旋葉片10,以及驅動所述第二螺旋軸10的第二電機11。所述進料口 4設置于所述第二物料倉8表面。更優選的,本技術提供的有機肥原料輸送裝置與原料儲存池的出料口直接連接,原料能夠迅速通過第二螺旋輸送機進入到第一料倉內進行輸送,并且使第一物料倉更方便固定和安裝,不會因為與原料儲存池出料口的位置問題而無法進行安裝。由于,本技術提供的有機肥原料輸送裝置與原料儲存池的出料口直接連接所以優選的所述進料口還包括封門,封門通過電路與計算機進行控制啟閉,實現在沒有原料需要輸送的時候關閉封門。按照本技術,所述封門為本領域人員經常使用的具有能夠啟閉的閥門或開關,本專利并不做限定。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有機肥原料輸送裝置,包括進料口,出料口、第一電機、外殼和第一螺旋葉片以及驅動所述第一螺旋葉片旋轉的第一螺旋軸,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設有夾層,兩端封閉,形成軸向環狀通道;外殼內設有第一物料倉,所述第一螺旋葉片設置于所述第一物料倉內;所述夾層內層具有若干通風孔;所述夾層外壁設置有風機,空氣通過夾層在所述環狀通道中流動,并通過所述通風孔進入第一螺旋葉片所在的第一物料倉。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童,鄧仕忠,
申請(專利權)人:廣元市牛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