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凳子,涉及凳子技術領域。包括凳板和凳腿,所述凳板上加工有至少四個榫槽;所述凳腿包括板一、板二和至少四個獨立的活動榫,板一和板二上各加工有兩個固定榫,在板一和板二上加工有貫通板體的至少四個榫眼;且在板一和板二上分別加工有一個卡合槽,板一和板二可通過所述卡合槽形成一個十字形的支架,固定榫與所述凳板上的榫槽配合,或者,活動榫分別貫穿所述板一和板二上的榫眼后與所述凳板上的榫槽配合。它結構簡單、組裝方便、穩定性高,并能實現批量生產。(*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凳子
本技術涉及凳子
。
技術介紹
中國土地面積居世界第三,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均住房面積是30平方米,可以看出中國的住宅空間以小戶型居多,這樣一來,空間的節省和利用率就成了家庭買家具需要考慮的重要條件,因此能夠被收納且滿足基本用途又具有多種使用方式,同時具有一定的藝術構造的家具就迅速發展起來,但是,組裝的家具大多工藝復雜,組裝不方便,同時缺乏一定的穩定性,大多出現在各類設計比賽中,不能實現量產,不能很好的被大眾接受,所以制造出一些好看簡單實用使用形式又多變的組裝產品對當今和未來的家庭來說,是一個急切的需求專利CN2542141是一種便攜式折疊椅中公開了一種便攜式折疊椅,前支架和后支架為含有可伸縮內管的中空管狀體,在兩根前支架之間和兩根后支架之間分別連接有中部交叉并可旋轉的剪刀狀連桿,前支架與后支架之間、座架與前支架、后支架之間形成可旋轉連接,椅面、椅背為,椅面套入座架,椅背套在后支架上。專利多功能折疊椅是一種多功能折疊椅,其是包括撐地桿組、座椅桿組、直立桿組及椅布,該撐地桿組是支撐于地面,并具有二圓弧桿以及四個連接于圓弧桿端部并可調整椅子功能的彎折桿,該座椅桿組包括二側桿、設置于側桿一端的椅背桿、連接于側桿另端的延伸桿以及連接于椅背桿及延伸桿之間的二扶手桿,直立桿組包括四個設置于圓弧桿與側桿之間的直立桿及水平架設在后側二直立桿間的固定桿,該椅布是設置在座椅桿組兩側桿及椅背桿間,通過由各桿體間樞設的結構,只需將固定該座椅桿組的定位裝置螺松,并將固定桿從后側直立桿間取出,即可達到收折的目的。以上述兩篇專利文獻為代表的現有技術,其都能實現收納整理,節省空間的目的,但是,外觀都較為厚重,結構較為復雜,連接多為固定連接,不可拆裝,并不能實現批量生產。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結構復雜、組裝麻煩、不能實現批量生產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凳子,它結構簡單、組裝方便、穩定性高,并能實現批量生產。本技術是通過采用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凳子,包括凳板和凳腿,其特征在于:所述凳板上加工有至少四個榫槽;所述凳腿包括板一、板二和至少四個獨立的活動榫,板一和板二上各加工有兩個固定榫,在板一和板二上加工有貫通板體的至少四個榫眼;且在板一和板二上分別加工有一個卡合槽,板一和板二可通過所述卡合槽形成一個十字形的支架,固定榫與所述凳板上的榫槽配合,或者,活動榫分別貫穿所述板一和板二上的榫眼后與所述凳板上的榫槽配合。所述凳板上設置有坐墊層。在固定榫或活動榫與所述榫眼或榫槽的連接中,還采用膠合固定。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所達到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術中,采用將凳板上設置榫槽,凳腿設置成兩個板子,兩個板子之間通過活動榫連接形成的凳子結構形式,凳子的厚度只有凳板的厚度加上兩個板子的厚度,其具有結構簡單、占地空間小、方便攜帶并易于收納的優點;另外,將兩個板子的卡合槽對準后,使兩個板子形成十字形的支架結構,再采用板子上開的固定榫與凳板的榫槽配合的方式,使該凳子又變換成另一種結構形式,且此時不再用活動榫,結構更加簡單,并且增加了凳子的高度,使人體坐姿更加舒適、美觀。2、本技術中,兩板子互相嵌入,由平面變成一個幾何體,同時抗壓強度增加,分開后又恢復平面,縮小儲藏空間,同時可以作為矮凳使用,簡單易拼接,使用易儲存,美觀又小巧。3、本技術中,在凳板上設置有坐墊層,使人體坐臥感更加舒適,且更加美觀。4、本技術中,在固定榫或活動榫與所述榫眼或榫槽的連接中,還采用膠合固定,膠合增加構造強度,軟硬材料結合增加層次感,易裝卸多用途好收納。5、總之,本技術可以提高室內空間利用率,方便生產,出產量高,外觀簡單美觀,可高低變換,滿足不同用途,可拆裝,易收納,外觀簡單,造型有趣。6、本技術中,采用活動榫、固定榫的榫接方式,相較于現有的通過螺釘、螺栓等連接方式,一方面節約了成本,另一方面,這樣的連接方式是可以拆卸的,不需要額外的其他零部件,結構更加簡單。【附圖說明】下面將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其中:圖1為本技術作為矮凳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作為高凳時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1、坐墊層,2、竟板,3、活動榫,4、板一,5、板二, 6、榫眼,7、固定榫,8、卡合槽。【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參照說明書附圖1,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凳子,其包括凳板2和凳腿,所述凳板2上加工有四個榫槽,例如,將四個榫槽分別開在凳板2的四個角落。所述竟腿包括板一 4和板二 5,板一 4和板二 5上各加工有兩個固定榫7 ;且在板一 4和板二 5上分別加工有一個卡合槽8,板一 4和板二 5可通過所述卡合槽8形成一個十字形的支架,固定榫7與所述凳板2上的榫槽配合,從而使該凳子形成一個高凳。在凳板2上設置有坐墊層1,坐墊層I也可以是包裹住凳板2的。在固定榫7與榫槽的連接中,還采用膠合固定,例如采用膠黏劑增加膠接強度。實施例2參照說明書附圖2,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凳子,其包括凳板2和凳腿,所述凳板2上加工有至少四個榫槽,例如,將四個榫槽分別開在凳板2的四個角落。所述凳腿包括板一 4、板二 5和至少四個獨立的活動榫3,在板一 4和板二 5上加工有貫通板體的至少四個榫眼6 ;活動榫3分別貫穿所述板一 4和板二 5上的榫眼6后與所述凳板2上的榫槽配合,從而形成一個矮凳。凳板2上設置有坐墊層1,坐墊層I也可以是包裹住凳板2的。在固定榫7或活動榫3與所述榫眼6或榫槽的連接中,還采用膠合固定,例如采用膠黏劑增加膠接強度。坐墊層I可以是現有技術中的軟包,板的材質可以是人造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凳子,包括凳板(2)和凳腿,其特征在于:所述凳板(2)上加工有至少四個榫槽;所述凳腿包括板一(4)、板二(5)和至少四個獨立的活動榫(3),板一(4)和板二(5)上各加工有兩個固定榫(7),在板一(4)和板二(5)上加工有貫通板體的至少四個榫眼(6);且在板一(4)和板二(5)上分別加工有一個卡合槽(8),板一(4)和板二(5)可通過所述卡合槽(8)形成一個十字形的支架,固定榫(7)與所述凳板(2)上的榫槽配合,或者,活動榫(3)分別貫穿所述板一(4)和板二(5)上的榫眼(6)后與所述凳板(2)上的榫槽配合。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凳子,包括凳板(2)和凳腿,其特征在于: 所述凳板(2)上加工有至少四個榫槽;所述凳腿包括板一(4)、板二(5)和至少四個獨立的活動榫(3),板一(4)和板二(5)上各加工有兩個固定榫(7),在板一(4)和板二(5)上加工有貫通板體的至少四個榫眼(6);且在板一(4 )和板二( 5 )上分別加工有一個卡合槽(8 ),板一(4 )和板二( 5 )可通過所述卡合槽...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曾靜,楊爽,韓慶龍,王燕高,楊永前,寧麗萍,廖容,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農業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