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鉆機雙楔形液壓卡盤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鉆機液壓卡盤,尤其是一種鉆機雙楔形液壓卡盤。
技術介紹
近年來,隨著鉆機鉆進深度和鉆孔孔徑的增加,傳統卡盤存在的問題逐漸被暴露出來,由于鉆機功率增大,卡盤要傳遞的扭矩也增大,要求夾緊力大,夾緊可靠,現有彈簧式夾緊卡盤結構在頻繁的夾緊動作下,彈簧壽命將會大大縮短,造成卡盤壽命短,而且彈簧式夾緊卡盤體積大,因此液壓式夾緊方式成為液壓卡盤的發展方向。液壓卡盤的夾緊力等于系統壓力和液壓油作用面面積的乘積,僅僅依靠增加系統壓力或者增加作用面積不僅增加成本,不但會降低安全性,而且使得動力泵和卡盤空間尺寸大,造成鉆機重量和體積龐大。因此,開發夾緊力大,夾緊可靠、快速,體積小的鉆機液壓卡盤成為液壓鉆機研發的重要內容。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鉆機雙楔形液壓卡盤,該鉆機雙楔形液壓卡盤由內缸體、內缸體密封圈、后外缸體、后環套、內缸體-環套用密封環、緩沖墊片、雙楔形卡瓦、彈簧組、外缸體連接螺栓組、前環套、前外缸體、前缸體-前環套連接螺釘組及緩沖墊片鎖緊螺釘組組成,實現在較小空間條件下,傳遞較大的轉矩和軸向力的目的。鉆機雙楔形液壓卡盤的夾緊和松開是分析通過液壓油壓力和彈簧彈力的綜合作用來實現的。有益效果:鉆機雙楔形液壓卡盤結構新穎合理,在夾緊鉆桿時兩端環套同時通過楔形機構增力夾緊雙楔形卡瓦,夾緊力大,夾緊更加可靠,且雙楔形卡瓦與鉆桿從剛接觸到完全夾緊的相對滑動距離和時間都較小,夾緊快速;雙楔形卡瓦在同等夾緊力要求下,其徑向尺寸更加小;雙楔形卡瓦結構采用雙楔形可以保證其軸向內力為零,不需要其它零部件來支撐雙楔形卡瓦以抵消 ...
【技術保護點】
所述鉆機雙楔形液壓卡盤,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內缸體(1)、內缸體密封圈A(2)、內缸體密封圈B(3)、后外缸體(4)、后環套(5)、內缸體?環套用小密封環(6)、內缸體?環套用大密封環(7)、緩沖墊片(8)、4塊雙楔形卡瓦(9)、彈簧組(10)、外缸體連接螺栓組(11)、前環套(12)、前外缸體(13)、前缸體?前環套連接螺釘組(14)及緩沖墊片鎖緊螺釘組(15)組成。
【技術特征摘要】
1.所述鉆機雙楔形液壓卡盤,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內缸體(1)、內缸體密封圈A(2)、內缸體密封圈B (3)、后外缸體(4)、后環套(5)、內缸體-環套用小密封環(6)、內缸體-環套用大密封環(7)、緩沖墊片(8)、4塊雙楔形卡瓦(9)、彈簧組(10)、外缸體連接螺栓組(11)、前環套(12)、前外缸體(13)、前缸體-前環套連接螺釘組(14)及緩沖墊片鎖緊螺釘組(15)組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鉆機雙楔形液壓卡盤,其特征在于:內缸體(1)與鉆機回轉裝置主軸或者主軸連接器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鉆機雙楔形液壓卡盤,其特征在于:內缸體密封圈A(2)和內缸體密封圈B (3)用于密封內缸體(1)和后外缸體(4)形成的油腔。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鉆機雙楔形液壓卡盤,其特征在于:內缸體-環套用小密封環(6)和內缸體-環套用大密封環(7)用于密封內缸體(1)和后環套(5)形成的油腔。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鉆機雙楔形液壓卡盤,其特征在于:內缸體(1)、后環套(5)和前環套(12)外表面分別徑向均勻分布8個矩形凸條(1-3)、(5-1)、(12-1),后外缸體(4)和前外缸體(13)內表面分別徑向均勻分布8個矩形槽(4-1)、(13-1),內缸體(1)和后環套(5)外表面的矩形凸條(1-3)、(5-1)分別嵌入后外缸體(4)內部的矩形槽(4-1)中,前環套(12)外表面的矩形凸條(12-1)嵌入前外缸體(13)內部的矩形槽(13-1)中。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鉆機雙楔形液壓卡盤,其特征在于:后外缸體(4)和前外缸體(13)通過外缸體連接螺栓組(11)固定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鉆機雙楔形液壓卡盤,其特征在于:前外缸體(13)與前環套(12)之間用前缸體-前環套連接螺釘組(14)連接固定。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鉆機雙楔形液壓卡盤,其特征在于:每塊雙楔形卡瓦(9)整體形狀為雙楔形,在2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光柱,宋平,蔣承林,黃虎,唐敏,劉旭輝,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理工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