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試紙滾剪機,包括機體和滾剪機構,所述滾剪機構包括上滾刀和下滾刀,該上滾刀和下滾刀上下對應設置并且作同步反向滾動,所述上滾刀和下滾刀間的前后兩側分別為滾剪輸入端和滾剪輸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滾剪輸出端的后側設有滾動桿,該滾動桿的后側設有向下傾斜并開口逐漸減小的料盤,開口較大一側和滾動桿相連。有益效果是:在滾剪機構的后側設置滾動桿和料盤。滾動桿對滾剪輸出端輸出的試紙提供移動的動力,料盤將零散的試紙自動收攏,不需要手工操作,簡單可靠、省時省力、干凈衛生,避免手指觸摸反應區,影響污染試紙。且能實現自動裝筒的功能,通過成品傳送帶移動包裝筒的工位。(*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試紙滾剪機
本技術涉及一種試紙加工領域,特別涉及裁剪試紙條并灌裝的試紙滾剪機。
技術介紹
滾剪機不同于一般剪切設備,此設備是將圓形的圓盤刀在試紙上的滾動,從而來完成的一種新型無限長剪切動作。目前,本技術涉及的是試紙加工領域,現有滾剪機的滾剪刀片包括上滾刀和下滾刀,塊狀試紙從上滾刀與下滾刀之間通過,通過上滾刀與下滾刀相互剪合來實現滾剪,使塊狀試紙裁剪為條狀成品試紙,裁剪后經過人工操作,將散落的成品放入包裝筒內,現有技術的缺點是:人工收揀容易觸摸到試紙檢測區域,影響檢測結果,且費時費力。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技術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簡單可靠、省時省力、干凈衛生的試紙滾剪機,具體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試紙滾剪機,包括機體和滾剪機構,所述滾剪機構包括上滾刀和下滾刀,該上滾刀和下滾刀上下對應設置并且作同步反向滾動,所述上滾刀和下滾刀間的前后兩側分別為滾剪輸入端和滾剪輸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滾剪輸出端的后側設有滾動桿,該滾動桿的后側設有向下傾斜并開口逐漸減小的料盤,開口較大一側和滾動桿相連。采用上述結構,在滾剪機構的后側設置滾動桿和料盤。滾動桿對滾剪輸出端輸出的試紙提供移動的動力,料盤將零散的試紙自動收攏,不需要手工操作,簡單可靠、省時省力、干凈衛生,避免手指觸摸反應區,影響污染試紙。更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料盤出口處的下方設有成品傳送帶,所述成品傳送帶上放置有包裝筒。采用上述結構,在料盤出口處下方設有成品傳送帶,機器工作時,只需要在成品傳送帶相應位置放上包裝筒,即可自動裝筒了。還可以在一個工作周期以后,使成品傳送帶轉動,下一個包裝筒進入工位,自動化操作,簡單方便。更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滾動桿和滾剪輸出端的左右兩側設有限位塊。采用上述結構,限制試紙的邊界位置,防止試紙偏離設定方向。更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上滾刀的刀具是固定在滾軸上的至少2個等距間隔的圓盤刀,上滾刀刀片沿物料傳送方向呈鋸齒型分布;下滾刀包括固定在滾軸上的至少2個等距間隔的圓盤刀,下滾刀沿物料傳送方向呈鋸齒型分布;工作時上滾刀和下滾刀齒合。采用上述結構,上、下兩個滾刀相互齒合,對切試紙,操作簡單,一次性可以完成對塊狀試紙的條狀裁剪。并可通過調整圓盤刀的厚度來達到調整試紙寬度的目的。更進一步技術方案是所述上滾刀下方設有上滾刀梳,該上滾刀梳的梳齒和上滾刀凹部相切;下滾刀的上方是設有下滾刀梳,該下滾刀梳的梳齒和下滾刀凹部相切。采用上述結構,通過上滾刀梳梳理卡在上滾刀凹部中的試紙,通過下滾刀梳梳理卡在下滾刀凹部中的試紙,將所有試紙都匯入滾剪輸出端。本技術有益效果為:在滾剪機構的后側設置滾動桿和料盤。滾動桿對滾剪輸出端輸出的試紙提供移動的動力,料盤將零散的試紙自動收攏,不需要手工操作,簡單可靠、省時省力、干凈衛生,避免手指觸摸反應區,影響污染試紙。從料盤直接落入包裝筒,實現自動裝筒的功能,通過成品傳送帶移動包裝筒的工位。上、下滾刀梳梳理卡入滾刀凹部的試紙。【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右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2所示,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一種試紙滾剪機,包括機體4和滾剪機構,所述滾剪機構設置在機體4內部,所述滾剪機構包括上滾刀I和下滾刀8,該上滾刀I和下滾刀8上下對應設置并且作同步反向滾動,所述上滾刀I和下滾刀8間的前后兩側分別為滾剪輸入端和滾剪輸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滾剪輸出端的后側設有滾動桿9,該滾動桿9的后側設有向下傾斜并開口逐漸減小的料盤5,開口較大一側和滾動桿相連。在滾剪機構的后側設置滾動桿和料盤。滾動桿對滾剪輸出端輸出的試紙提供移動的動力,料盤將零散的試紙自動收攏,不需要手工操作,簡單可靠、省時省力、干凈衛生,避免手指觸摸反應區,影響污染試紙。在本實施例中上滾刀I和下滾刀8通過皮帶輪傳動機構連接,下滾刀8和滾動桿9也通過皮帶輪傳動機構連接。所述料盤5出口處的下方設有成品傳送帶7,所述成品傳送帶7上放置有包裝筒6。在料盤5出口處下方設有成品傳送帶,機器工作時,只需要在成品傳送帶相應位置放上包裝筒,即可自動裝筒了。還可以在一個工作周期以后,使成品傳送帶轉動,下一個包裝筒進入工位,自動化操作,簡單方便。其中包裝筒6的直徑應該大于料盤5出口處的寬度。所述滾動桿9和滾剪輸出端的左右兩側設有限位塊3。限位塊3用作限制試紙的邊界位置,防止試紙偏離設定方向。所述上滾刀I的刀具是固定在滾軸上的至少2個等距間隔的圓盤刀,上滾刀I刀片沿物料傳送方向呈鋸齒型分布;下滾刀8包括固定在滾軸上的至少2個等距間隔的圓盤刀,下滾刀8沿物料傳送方向呈鋸齒型分布;工作時上滾刀I和下滾刀8齒合。上、下兩個滾刀相互齒合,對切試紙,操作簡單,一次性可以完成對塊狀試紙的條狀裁剪。并可通過調整圓盤刀的厚度來達到調整試紙寬度的目的。所述上滾刀I下方設有上滾刀梳10,該上滾刀梳10的梳齒和上滾刀I凹部相切;下滾刀8的上方是設有下滾刀梳2,該下滾刀梳2的梳齒和下滾刀8凹部相切。通過上滾刀梳梳理卡在上滾刀I凹部中的試紙,通過下滾刀梳梳理卡在下滾刀凹部中的試紙,將所有試紙都匯入滾剪輸出端。上滾刀梳在上滾刀I的凸部對應位置開槽,凹部突起。當上滾刀I和上滾刀梳10相切時,上滾刀梳10能將夾入凹部內的試紙翹起,使其落向滾剪輸出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試紙滾剪機,包括機體(4)和滾剪機構,所述滾剪機構包括上滾刀(1)和下滾刀(8),該上滾刀(1)和下滾刀(8)上下對應設置并且作同步反向滾動,所述上滾刀(1)和下滾刀(8)間的前后兩側分別為滾剪輸入端和滾剪輸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滾剪輸出端的后側設有滾動桿(9),該滾動桿(9)的后側設有開口逐漸減小的料盤(5),開口較大一側和滾動桿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試紙滾剪機,包括機體(4)和滾剪機構,所述滾剪機構包括上滾刀(I)和下滾刀(8),該上滾刀(I)和下滾刀(8)上下對應設置并且作同步反向滾動,所述上滾刀(I)和下滾刀(8)間的前后兩側分別為滾剪輸入端和滾剪輸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滾剪輸出端的后側設有滾動桿(9),該滾動桿(9)的后側設有開口逐漸減小的料盤(5),開口較大一側和滾動桿相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試紙滾剪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盤(5)出口處的下方設有成品傳送帶(7 ),所述成品傳送帶(7 )上放置有包裝筒(6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試紙滾剪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滾動桿(9)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毅,李洪,陳偉,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銳今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重慶;8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