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加工中心滑座,所述加工中心滑座包括滑座主體和設置在滑座主體一端與滑座主體一體鑄造的滑座延伸體,所述滑座主體為方形柱狀空腔體,所述滑座主體內設有X型內加強筋;一種加工中心滑座的制造工藝,包括以下步驟:鑄造、酸洗、磷化處理、皂化處理、粗銑、細銑、打孔、檢測。通過將滑座主體設置為方形柱狀空腔體和在腔體內設置X型內加強筋,可以很好的兼顧滑座的輕質和穩定,這樣的設計結構使得滑座結構合理,不易變形,質量較輕,運行穩定;通過使用本發明專利技術所述的工藝可以提高滑座的剛性和耐用程度,同時通過使用三坐標測量儀的測量和修正可以大大的提高滑座的精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加工中心滑座,所述加工中心滑座包括滑座主體和設置在滑座主體一端與滑座主體一體鑄造的滑座延伸體,所述滑座主體為方形柱狀空腔體,所述滑座主體內設有X型內加強筋;一種加工中心滑座的制造工藝,包括以下步驟:鑄造、酸洗、磷化處理、皂化處理、粗銑、細銑、打孔、檢測。通過將滑座主體設置為方形柱狀空腔體和在腔體內設置X型內加強筋,可以很好的兼顧滑座的輕質和穩定,這樣的設計結構使得滑座結構合理,不易變形,質量較輕,運行穩定;通過使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工藝可以提高滑座的剛性和耐用程度,同時通過使用三坐標測量儀的測量和修正可以大大的提高滑座的精度。【專利說明】一種加工中心滑座及其制造工藝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對加工中心滑座的結構改進和加工方法的改進,具體涉及一種加工中心滑座及其制造工藝。
技術介紹
眾所周知,加工中心是現代制造技術的基礎,這一專利技術對于制造行業而言,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世界上主要工業發達國家都十分重視數控加工技術的研究和發展。我國于1958年開始研制數控機床,成功試制出配有子管數控系統的數控機床,1965年開始批量生產配有晶體管數控系統的三坐標數控銑床。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目前的數控機床已實現了計算機控制并在工業界得到廣泛應用,在模具制造行業的應用尤為普及。現有的加工中心滑座結構不夠合理,在追求輕便時容易導致結構不牢固穩定,在追求牢固穩定時容易導致滑座本身重量過重,現有技術急需一種結構合理,不易變形,質量較輕,運行穩定的 加工中心滑座及其制造工藝。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合理,不易變形,質量較輕,運行穩定的加工中心滑座及其制造工藝。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提供了一種加工中心滑座,所述加工中心滑座包括滑座主體和設置在滑座主體一端與滑座主體一體鑄造的滑座延伸體,所述滑座主體為方形柱狀空腔體,所述滑座主體內設有X型內加強筋;所述X型內加強筋沿方形柱狀空腔體的軸向延伸,所述X型內加強筋包括沿中心向四周輻射的四個加強板,所述四個加強板外端與方形柱狀空腔體內壁四角一體鑄造;所述方形柱狀空腔體和加強板上設有減重孔;所述方形柱狀空腔體沿前后方向設置,所述方形柱狀空腔體底部設有滑軌。通過將滑座主體設置為方形柱狀空腔體和在腔體內設置X型內加強筋,可以很好的兼顧滑座的輕質和穩定,這樣的設計結構使得滑座結構合理,不易變形,質量較輕,運行穩定。作為優選的,所述X型內加強筋在方形柱狀空腔體前方為凸起式設置。這樣的設計可以進一步提聞滑座的穩定性。作為優選的,所述減重孔為圓孔,所述加強板上的減重孔均布于加強板的中部;所述方形柱狀空腔體上的減重孔設置在方形柱狀空腔體的上壁、左壁和右壁;所述減重孔之間的距離為2~5cm。這樣的設計可以很好的兼顧滑座的輕質和穩定。作為優選的,所述滑座延伸體為設置在滑座主體后部上端的梯形空腔體,所述滑座延伸體后端面與滑座主體后端面配合形成連接面,所述連接面上設有連接塊。這樣的設計便于滑座與其他部件的連接。作為優選的,所述滑座主體下端兩棱邊上設有滑軌,所述滑軌由兩棱邊相鄰的兩滑軌面配合組成,所述兩滑軌面夾角為90度;所述滑軌面上設有配合孔。這樣的設計調高滑軌的穩定性。作為優選的,所述滑座主體底部設有連接絲杠的絲杠孔,所述絲杠孔一側設有撞塊。這樣設計防止滑行出軌。作為優選的,所述方滑座主體左壁上設有光柵尺連接塊,所述光柵尺連接塊沿滑座主體軸向前后設有兩塊。這樣的設計便于采集和控制加工參數。一種加工中心滑座的制造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鑄造,它以生鐵為原料,經熔煉、球化退火、孕育處理制得低溫鑄態球鐵,再經鑄造一體成型所需型坯; 2)、酸洗,用溫度為55°C~56°C、濃度為8~12重量%的硫酸溶液對型坯進行清洗,去除氧化層; 3)、磷化處理,將型坯放入濃度為3~8重量%、溫度為55°C~56°C的磷化液中,進行磷化處理; 4)、皂化處理,將型坯放入濃度為礦12重量%、溫度為58°C~60°C的皂化液中,保持5分鐘,進行皂化處理; 5)、粗銑,將型坯需要加工的面在銑床上進行粗銑; 6)、細銑,將粗銑完的型坯進行精度較高的細銑; 7)、打孔,在細銑完的型坯加工面上進行打孔加工。8)、檢測,使用三坐標測量儀對滑軌配合面進行角度測量,若精度未達到所需精度,則需要通過銑床再次細銑。通過使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工藝可以提高滑座的剛性和耐用程度,同時通過使用三坐標測量儀的測量和修正可以大大的提高滑座的精度。作為優選的,所述熔煉溫度在14000°C -14500°C ;所述球化退火為:先將型坯投入溫度為780V ^7900C的返火爐中,均溫后再保溫61小時;之后緩慢降溫,將返火爐的溫度降至745°C ~76(TC,并在此溫度下繼續保持2小時;之后,緩慢降溫,將返火爐的溫度降至715°C ~720°C,并在此溫度下繼續保持1.5小時;再之后,緩慢降溫,將返火爐的溫度降至600°C飛10°C,之后常溫冷卻。這樣的設計是對方案的進一步優化。作為優選的,所述退火處理中緩慢降溫速度為12°C /小時;所述磷化處理時恒溫保持時間為30分鐘。這樣的設計是對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將滑座主體設置為方形柱狀空腔體和在腔體內設置X型內加強筋,可以很好的兼顧滑座的輕質和穩定,這樣的設計結構使得滑座結構合理,不易變形,質量較輕,運行穩定;通過使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工藝可以提高滑座的剛性和耐用程度,同時通過使用三坐標測量儀的測量和修正可以大大的提高滑座的精度。【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專利技術主視圖; 圖3為本專利技術右側鳥瞰示意圖; 圖4為本專利技術底部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專利技術后部結構示意圖。圖中:1、滑座 主體;3、滑座延伸體;4、X型內加強筋;5、加強板;7、減重孔;9、滑軌;10、上壁;11、左壁;12、右壁;13、連接面;14、連接塊;15、滑軌面;16、配合孔;17、絲杠孔;18、撞塊;19、光柵尺連接塊。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加工中心滑座,所述加工中心滑座包括滑座主體I和設置在滑座主體I 一端與滑座主體I 一體鑄造的滑座延伸體3,所述滑座主體I為方形柱狀空腔體,所述滑座主體I內設有X型內加強筋4 ;所述X型內加強筋4沿方形柱狀空腔體的軸向延伸,所述X型內加強筋4包括沿中心向四周輻射的四個加強板5,所述四個加強板5外端與方形柱狀空腔體內壁四角一體鑄造;所述方形柱狀空腔體和加強板5上設有減重孔7 ;所述方形柱狀空腔體沿前后方向設置,所述方形柱狀空腔體底部設有滑軌9。所述X型內加強筋4在方形柱狀空腔體前方為凸起式設置。所述減重孔7為圓孔,所述加強板5上的減重孔7均布于加強板5的中部;所述方形柱狀空腔體上的減重孔7設置在方形柱狀空腔體的上壁10、左壁11和右壁12 ;所述減重孔7之間的距離為2~5cm。所述滑座延伸體3為設置在滑座主體I后部上端的梯形空腔體,所述滑座延伸體3后端面與滑座主體I后端面配合形成連接面13,所述連接面13上設有連接塊14。所述滑座主體I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加工中心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中心滑座包括滑座主體和設置在滑座主體一端與滑座主體一體鑄造的滑座延伸體,所述滑座主體為方形柱狀空腔體,所述滑座主體內設有X型內加強筋;所述X型內加強筋沿方形柱狀空腔體的軸向延伸,所述X型內加強筋包括沿中心向四周輻射的四個加強板,所述四個加強板外端與方形柱狀空腔體內壁四角一體鑄造;所述方形柱狀空腔體和加強板上設有減重孔;所述方形柱狀空腔體沿前后方向設置,所述方形柱狀空腔體底部設有滑軌。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惠民,繆國清,
申請(專利權)人:江陰市惠爾信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