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手動下料機。手動下料機的基本結構是作旋轉運動的手柄通過一對螺旋副和球鉸結構將旋轉運動轉變為運動受到滑道約束、下端裝有墊鐵的滑枕的直線運動,墊鐵則在置于物料之上的刀模上施壓并完成下料任務。這種手動下料機在開始施壓至完成下料這段時間內比較費勁。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比較省勁的手動下料機。本技術的解決方案是裝有手柄的旋轉體上設有重錘。手柄驅動旋轉體旋轉后,隨旋轉體運動的重錘即具有了運動慣性,當墊鐵開始施壓時,該運動慣性就發揮作用,這樣就能達到省勁的目的。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來闡明本技術的具體內容。附圖說明圖1本技術的結構圖;圖2A-A剖視圖。如圖所示,手動下料機具有上端同裝有手柄1的旋轉體2連接、中間同固定在機體3的導向螺母4螺紋配合、下端同嵌裝于機體3的滑道5中的滑枕6球鉸10連接的螺桿7,且滑枕6的下端裝有墊鐵8,本技術又在旋轉體2上設置了重錘9。旋轉體2的結構形狀根據需要設計,本實施例將旋轉體2設計成轉臂式,并將手柄1和重錘9設置在轉臂的兩端,顯然,重錘的運動慣性同重錘9的質量和旋轉半徑有關。滑道5同滑枕6是相配合的運動副,一般將其設計成燕尾形的結構。球鉸10的結構采用通用設計,由固定于滑枕6的球鉸座11、設置在螺桿7下端的球鉸頭12和將球鉸頭12同球鉸座11連接的球鉸蓋板13組成。螺桿7上一般還設置限定螺桿行程的限位塊14,本實施例的限位塊14采用切口螺母,將切口螺母松開,即可調整其同螺桿7的相對位置,并緊切口螺母,即隨螺桿7一起運動。墊鐵8同滑枕6的連接一般是采用止頭螺釘15。權利要求1.一種手動下料機,具有上端同裝有手柄的旋轉體連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手動下料機,具有上端同裝有手柄的旋轉體連接、中間同固定在機體的導向螺母螺紋配合、下端同嵌裝于機體的滑道中的滑枕球鉸連接的螺桿,且滑枕的下端裝有墊鐵,其特征是:旋轉體(2)上設有重錘(9)。
【技術特征摘要】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