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行車踏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踏板軸; 一踏板主體,該踏板軸上樞設該踏板主體,使該踏板主體可在三百六十度范圍內自由擺動; 一或二扣片扣持結構,該踏板主體的一面或二面上組設有該扣片扣持結構,該踏板主體上的該扣片扣持結構后側設有一缺槽;以及 一或二樞轉踏板后撐,該踏板主體該缺槽處樞設具有一彈性體的該樞轉踏板后撐,使鞋的鞋底的扣片扣于該踏板主體該扣片扣持結構固定,鞋扣片后側底面則為該樞轉踏板后撐配合該彈性體頂推,而緊貼撐持于鞋扣片后側底面。(*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自行車踏板,系包含有:一踏板軸,該踏板軸上樞設一踏板主體,該踏板主體的一面或二面上設有一扣片扣持結構,該踏板主體的該扣片扣持結構后側設有一缺槽,該缺槽處樞設具有彈性體的一樞轉踏板后撐,據以鞋底的扣片扣于該踏板扣片扣持結構固定,鞋前端及鞋扣片兩側底面為該踏板主體穩固支撐,鞋扣片后側底面則為該樞轉踏板后撐配合彈性體頂推,而緊貼撐持于該鞋扣片后側底面,形成扣片周邊四方向穩固撐持鞋底,使其踩踏動力可確實傳遞至自行車。【專利說明】自行車踏板
本技術提供一種自行車踏板的
,尤指其技術上提供一種自行車踏板,其踏板主體的一面或二面設有一扣片扣持結構,該踏板主體的扣片扣持結構后側設有一缺槽,該缺槽處樞設具有彈性體的一樞轉踏板后撐,該樞轉踏板后撐緊貼撐持于鞋扣片后側鞋底,使踩踏動力可確實傳遞至自行車者。
技術介紹
按,現今的自行車有相當多種的型式可供選擇,如其是越野自行車、公路自行車、淑女車、折迭車等,而其中越野自行車與公路自行車,又有提供一種具有扣片扣持結構的踏板供車手選購,以搭配車手腳上穿著的具有扣片的鞋子,如此在車手騎乘該自行車時,扣片得扣住自行車踏板的扣片扣持結構,而得以確保其施力踩踏的正確位置,并得以鏈接鞋子與踏板,如此得以提供采踏力量的同時也可以提供拉動踏板的拉力。惟,習用的自行車踏板,其雖有提供相關的扣片扣持結構,得以騎乘時扣住腳上的鞋子的扣片,提供相關的踩踏力量輸出的正確性,及拉動踏板的拉力輸出,但是鞋子的扣片扣住踏板的扣片扣持結構僅為一點的支撐,如果再配合扣片前方鞋底的與踏板接觸支撐,或扣片兩側鞋底的凸塊與踏板表面接觸支撐,然而扣片后方鞋底則與踏板表面有一距離而呈現懸空,如此的懸空使得踩踏力量會在懸空處呈現損失,也會使的踩踏動作不確實及鞋子在踏板上晃動不穩定的情形,為其缺失者。是以,針對上述習知結構所存在的問題點,如何開發一種更具理想實用性的創新結構,實消費者所殷切企盼,亦系相關業者須努力研發突破的目標及方向。有鑒于此,創作人本于多年從事相關產品的制造開發與設計經驗,針對上述的目標,詳加設計與審慎評估后,終得一確具實用性的本創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行車踏板,其踏板主體的一面或二面設有一扣片扣持結構,該踏板主體的扣片扣持結構后側設宥一缺槽,該缺槽處樞設具有彈性體的一樞轉踏板后撐,該樞轉踏板后撐緊貼撐持于鞋扣片后側鞋底,使踩踏動力可確實傳遞至自行車者。為達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自行車踏板,系包含有:一踏板軸,該踏板軸上樞設一踏板主體,該踏板主體的一面或二面上設有一扣片扣持結構,該踏板主體的該扣片扣持結構后側設有一缺槽,該缺槽處樞設具有彈性體的一樞轉踏板后撐,據以鞋底的扣片扣于該踏板扣片扣持結構固定,鞋前端及鞋扣片兩側底面為該踏板主體穩固支撐,鞋扣片后側底面則為該樞轉踏板后撐配合彈性體頂推,而緊貼撐持于該鞋扣片后側底面,形成扣片周邊四方向穩固撐持鞋底,使其踩踏動力可確實傳遞至自行車者。有關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手段及其功效,茲舉一較佳實施例并配合圖式詳細說明于后,相信本技術上述的目的、構造及特征,當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體的了解。【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系本技術其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2系本技術其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3系本技術其一實施例的平面剖示圖。圖4系本技術另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5系本技術又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6系本技術又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7系本技術又一實施例的平面剖示圖。圖8系本技術再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9系本技術其一實施例的頂抵鞋底實施狀態平面剖示圖。其中:10、踏板軸;20、踏板主體;21、缺槽;211、凹孔;22、第一面;23、第二面;30、扣片扣持結構;40、樞轉踏板后撐;41、彈性體;41a、彈片;41b、彈簧;411、彎曲頂抵面;412、第一端;413、第二端;42、限位塊;50、鞋;51、鞋底;52、扣片。【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系提供一種自行車踏板的設計者。為使貴審查委員對本技術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夠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茲配合實施方式及圖式詳述如后:參閱圖1至圖3及圖9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自行車踏板,系包含有:一踏板軸 10 ;一踏板主體20,該踏板軸10上樞設該踏板主體20,使該踏板主體20可在三百六十度范圍內自由擺動;一或二扣片扣持結構30,該踏板主體20的一面或二面上組設有該扣片扣持結構30,該踏板主體20的該扣片扣持結構30后側設有一缺槽21 ;以及一或二樞轉踏板后撐40,該踏板主體20該缺槽21處樞設具有一彈性體41的該樞轉踏板后撐40,據以鞋50的鞋底51的扣片52扣于該踏板主體20該扣片扣持結構30固定,鞋50前端及鞋50扣片52兩側底面可為該踏板主體20穩固支撐,鞋50扣片52后側底面則為該樞轉踏板后撐40配合該彈性體41頂推,而緊貼撐持于鞋50扣片52后側底面,形成于扣片52周邊四方向穩固撐持鞋底51,使其鞋50的踩踏動力可確實傳遞至自行車者。所述的自行車踏板,其中該彈性體41為一或數彈簧41b,使該彈簧41b的一第一端412抵于該樞轉踏板后撐40自由端底面,該彈簧41b的一第二端413抵于該踏板主體20該缺槽21頂面。所述的自行車踏板,其中該樞轉踏板后撐40自由端底面突設一或數限位塊42,以該限位塊42插設于該彈簧41b第一端412,該缺槽21頂面凹設一或數凹孔211,以該凹孔211套設于該彈簧41b第二端413,使該彈簧41b不會任意移動。參閱圖4所示,該踏板主體20包含一第一面22及一第二面23,其中只有單面的第一面22設該扣片扣持結構30及該樞轉踏板后撐40,而另一面的第二面23則設成普通踏板。參閱圖5至圖7及圖9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自行車踏板,系包含有:一踏板軸 10 ;一踏板主體20,該踏板軸10上樞設該踏板主體20,使該踏板主體20可在三百六十度范圍內自由擺動;一或二扣片扣持結構30,該踏板主體20的一面或二面上組設有該扣片扣持結構30,該踏板主體20的該扣片扣持結構30后側設有一缺槽21 ;以及一或二樞轉踏板后撐40,該踏板主體20該缺槽21處樞設具有一彈性體41的該樞轉踏板后撐40,據以鞋50的鞋底51的扣片52扣于該踏板主體20該扣片扣持結構30固定,鞋50前端及鞋50扣片52兩側底面可為該踏板主體20穩固支撐,鞋50扣片52后側底面則為該樞轉踏板后撐40配合該彈性體41頂推,而緊貼撐持于鞋50扣片52后側底面,形成于扣片52周邊四方向穩固撐持鞋底51,使其鞋50的踩踏動力可確實傳遞至自行車者。所述的自行車踏板,其中該彈性體41為一彈片41a,該彈片41a—體成型于該樞轉踏板后撐40自由端底面,并該彈片41a往該踏板主體20該缺槽21方向形成一彎曲頂抵面411。參閱圖8所示,該踏板主體20包含一第一面22及一第二面23,其中只有單面的第一面22設該扣片扣持結構30及該樞轉踏板后撐40,而另一面的第二面23則設成普通踏板。由其上述可知,本技術的自行車踏板,確為業界首見而符合新型專利的新穎性要件者,而其全面性的創新設計,符合新型專利的進步性要件,而其樞轉踏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行車踏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踏板軸; 一踏板主體,該踏板軸上樞設該踏板主體,使該踏板主體可在三百六十度范圍內自由擺動; 一或二扣片扣持結構,該踏板主體的一面或二面上組設有該扣片扣持結構,該踏板主體上的該扣片扣持結構后側設有一缺槽;以及 一或二樞轉踏板后撐,該踏板主體該缺槽處樞設具有一彈性體的該樞轉踏板后撐,使鞋的鞋底的扣片扣于該踏板主體該扣片扣持結構固定,鞋扣片后側底面則為該樞轉踏板后撐配合該彈性體頂推,而緊貼撐持于鞋扣片后側底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金龍,
申請(專利權)人:謝金龍,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