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凈化濾油機,包括加熱器(2)、初濾器(3)、分水器(4)、真空分離器(5)、冷卻裝置(20)、油泵(6)、第一電機(13)、二級過濾器(7)、精濾器(8)和第一及第二油管。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述過濾凈化機,采用純物理的凈化過濾方法,因而不改變油液的組份及性能,能夠有效延長用油設備使用壽命。所述凈化濾油機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單,運行安全可靠。(*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一種凈化濾油機,包括加熱器(2)、初濾器(3)、分水器(4)、真空分離器(5)、冷卻裝置(20)、油泵(6)、第一電機(13)、二級過濾器(7)、精濾器(8)和第一及第二油管。本技術所述過濾凈化機,采用純物理的凈化過濾方法,因而不改變油液的組份及性能,能夠有效延長用油設備使用壽命。所述凈化濾油機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單,運行安全可靠。【專利說明】凈化濾油機
本技術涉及一種濾油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凈化濾油機。
技術介紹
汽輪機、水輪機等機組設備在工作時,高壓水蒸汽會不斷混入機組的透平油中,使油液含水乳化,降低油液的潤滑性及冷卻性能,同時還會增加油液酸值,從而加快對機組的磨損及腐蝕,縮短機組的維護周期及使用壽命。如何在不影響油液組份及性能的前提下快速對乳化的透平油進行破乳處理,脫除透平油液中所含的水分(包含溶解水及游離水等)、雜質(顆粒雜質及機械礦物雜質)及氣體(乙炔、氫氣、甲烷等)等有害成份,從而降低油液酸值,提高油液潤滑及冷卻性能,延長用油設備使用壽命,一直是行業的技術難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不影響油液組份及性能的前提下快速對乳化的透平油進行破乳處理,脫除透平油液中所含的水分、雜質及氣體等有害成份、延長用油設備使用壽命的凈化濾油機。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為:所述凈化濾油機包括加熱器(2)、初濾器(3)、分水器、真空分離器(5)、冷卻裝置(20)、油泵(6)、第一電機(13)、二級過濾器(7)、精濾器(8)和第一及第二油管,所述加熱器(2)、初濾器(3)、分水器(4)、真空分離器(5)、油泵(6)、二級過濾器(7)和精濾器(8)通過第一及第二油管依次相連,所述凈化濾油機通過與所述加熱器(2)進油端連接的第一油管(21)進油以及通過與所述精濾器(8)的出油端連接的第二油管(22)出油,所述冷卻裝置(20)與所述真空分離器(5)連接以排除所述真空分離器(5)所分離的水,所述第一電機(13)與所述油泵(6)電連接以使得所述油泵(6)運轉。進一步的,所述凈化濾油機還包括恒溫控制器11,所述恒溫控制器11與所述加熱器2相匹配。進一步的,所述冷卻裝置20包括冷凝器14、強風冷卻器15、冷卻器16、儲水器17、真空泵19、第二電機18與若干連接管,所述連接管分別依次將冷凝器14、強風冷卻器15、冷卻器16、儲水器17連接,所述真空泵19與所述冷卻器16相連,所述第二電機18與所述真空泵19電連接以帶動所述真空泵19運轉。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油管21上設置有進油閥I。進一步的,所述第二油管22上設置有出油閥10。進一步的,所述第三油管22上設置有取樣閥9。進一步的,作為本技術的改進,本改進技術的目的為提供一種能循環過濾油液的凈化濾油機,本技術的改進技術方案為:所述第二油管22與所述第一油管21通過第三油管23連接,所述第三油管23上設置有循環閥12。本技術所述過濾凈化機,采用純物理的凈化過濾方法,因而不改變油液的組份及性能,通過對油液進行加熱、過濾、水蒸氣分離等一系列技術處理,實現了快速對乳化的透平油進行破乳處理,脫除透平油液中所含的水分、雜質及氣體等有害成份,有效延長了用油設備使用壽命。所述凈化濾油機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單,運行安全可靠。【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凈化濾油機的原理示意圖。【專利附圖】【附圖說明】:進油閥1、加熱器2、初濾器3、分水器4、真空分離器5、油泵6、二級過濾器7、精濾器8、取樣閥9、出油閥10、恒溫控制器11、循環閥12、第一電機13、冷凝器14、強風冷卻器15、冷卻器16、儲水器17、第二電機18、真空泵19、冷卻裝置20、第一油管21、第二油管22與第三油管23。【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說明。請參考圖1,圖1是本技術凈化濾油機的原理示意圖。所述凈化濾油機包括加熱器2、初濾器3、分水器4、真空分離器5、冷卻裝置20、油泵6、第一電機13、二級過濾器7、精濾器8和第一至第三油管。所述第一至第三油管分別依次將所述加熱器2、初濾器3、分水器4、真空分離器5、油泵6、二級過濾器7和精濾器8相連,組成所述凈化濾油機的油路。所述凈化濾油機通過與所述加熱器2的進油端相接的第一油管21進油,通過與所述精濾器8的出油端連接的第二油管22出油。所述冷卻裝置20與所述真空分離器5連接,用于排除所述真空分離器5所分離的水蒸汽,所述第一電機13與所述油泵6電連接以保證所述油泵6運轉。作為本實施例的一優選結構,所述凈化過濾機還包括恒溫控制器11,所述恒溫控制器11與所述加熱器2相匹配,目的是確保油液在加熱時無“死油區”,避免了因加熱不均導致油液局部溫度過高使油液快速老化的危害。同時所述恒溫控制器11能夠控制所述加熱器2的自動運行及關閉,并能實現超溫停機報警的功能。作為本實施例的又一優選結構,所述凈化濾油機的第一油管21上設置有進油閥1,所述第二油管22上設置有出油閥10,以控制所述凈化濾油進油和出油。本使用新型所述冷卻裝置20的作用是冷卻所述真空分離器5所產生的高溫氣體,并將其排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技術方案為:所述冷卻裝置20包括冷凝器14、強風冷卻器15、冷卻器16、儲水器17、真空泵19、第二電機18與若干連接管,所述連接管分別依次將冷凝器14、強風冷卻器15、冷卻器16、儲水器17連接,所述真空泵19與所述冷卻器16相連,所述第二電機18與所述真空泵19電連接以帶動所述真空泵19運轉。本實施例所提供的冷卻裝置20的原理是:所述真空分離器5所排出的高溫水蒸汽,首先經所述冷凝器14降溫除濕冷卻,然后再經過所述強風冷卻器15與冷卻器16兩次冷卻之后,氣體被真空泵19排出。所述儲水器17與所述冷卻器16相連,用于儲存水蒸氣遇冷后形成的水滴。所述凈化濾油機工作時,油液首先通過所述第一油管21進入所述加熱器2進行熱交換加熱,經過加熱后的油液再通過初濾器3,以濾除油液的大顆粒雜質,經所述初濾器3過濾后的油液在壓力差作用下繼續進入分水器4,油液在經過所述分水器4破乳脫除大量水分后再進入真空分離器5,所述真空分離器5利用分子分離技術原理對油液進行變壓解析、真空滯留、內急立體蒸發、消除分子間的結合力,使油液中所含的溶解水、溶解氣體、游離水、游離氣體等析出。油液中所含的水分在高熱、高真空度、大表面、高抽速的條件下得到快速汽化并由冷卻裝置20排出。經脫水、脫氣后的油液再通過油泵6入二級過濾器7,油液中的細微顆粒雜質被進一步濾除。之后,油液在壓力作用下進入精濾器8,其濾除油液中的超微顆粒雜質;最后經出油口流出的油液即為潔凈油,從而完成整個油液的凈化過程。作為本實施例的一改進結構,所述凈化濾油機的第二油管22上還可設置取樣閥9,所述第二油管22與所述第一油管21通過第三油管23連接,所述第三油管23上設置有循環閥12。采用所述改進結構,使用者可以通過所述取樣閥9取樣,分析油液在經過凈化過濾后的質量情況,如油液質量不符合要求,可關閉所述出油閥10,打開循環閥12,使油液經第三油管23進入第一油管21重新循環過濾。本技術所述過濾凈化機,采用純物理的凈化過濾方法,因而不改變油液的組份及性能,通過對油液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凈化濾油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凈化濾油機包括加熱器(2)、初濾器(3)、分水器(4)、真空分離器(5)、冷卻裝置(20)、油泵(6)、第一電機(13)、二級過濾器(7)、精濾器(8)和第一及第二油管,所述加熱器(2)、初濾器(3)、分水器(4)、真空分離器(5)、油泵(6)、二級過濾器(7)和精濾器(8)通過第一及第二油管依次相連,所述凈化濾油機通過與所述加熱器(2)進油端連接的第一油管(21)進油以及通過與所述精濾器(8)的出油端連接的第二油管(22)出油,所述冷卻裝置(20)與所述真空分離器(5)連接以排除所述真空分離器(5)所分離的水,所述第一電機(13)與所述油泵(6)電連接以使得所述油泵(6)運轉。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庭華,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駿然機電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