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治療結石的中草藥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下列原料按重量比配伍而成:熊膽粉0.5-1.5g、郁金5-20g、茵陳10-50g、海金沙藤10-30g、石韋5-15g、大黃3-10g,各原料利用粉碎機粉碎至100目的細粉,混合后裝入膠囊,制成膠囊劑。本發明專利技術的中草藥組合物具有清熱解郁、利濕通淋、疏肝利膽、化石排石等功效,適用于腎結石、膀胱結石、膽結石、肝內膽管結石和膽囊炎的治療,特別是對于腎結石患者有更好的療效,并且該藥物安全、高效,療程短,見效快,不復發。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治療結石的中草藥組合物。
技術介紹
結石病是一種多發病,根據結石受累于不同的組織器官,其顯示出不同的成分、形狀、質地等,對機體的影響及治療方法均不同。比較常見的結石有腎結石、膀胱結石、輸尿管結石、膽結石、肝內膽管結石、胰導管結石等。結石病被認為是一種頑固性疾病,病因比較復雜,并發癥多,且患病率逐年有上升趨勢。目前,在治療結石的眾多方法中,中醫中藥治療是大家公認的比較理想方法,盡管現有采用中藥治療結石的報道比較多,治療上也各有特色,然而大多一種中草藥組合物只適用于對某一種結石的治療且治愈后容易復發,即使一種中草藥組合物能夠同時適用于幾種不同結石的治療 ,但是還未見本專利技術所使用的中草藥組合物的公開報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已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治療結石的中草藥組合物。本專利技術是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治療結石的中草藥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下列原料按重量比配伍而成:熊膽粉0.5-1.5g、郁金 5-20g、茵陳 10-50g、海金沙藤 10_30g、石韋 5_15g、大黃 3_10g。所述的治療結石的中草藥組合物,各原料按最佳重量比配伍為:熊膽粉lg、郁金15g、茵陳30g、海金沙藤20g、石韋10g、大黃5g。所述組合物中不添加有任何藥物制劑常用的藥用輔料制成藥學上可接受的口服制劑,該口服制劑為膠囊劑。本專利技術所述藥物的服用方法:每天服用的膠囊劑相當于原料藥的80 -1lOg重量的藥物,分早、晚各服一次,在飯前或飯后服用,以飯后半小時服用為佳,一個月為一個療程,通常患者服用I 一 3個療程即可治愈,結石消失后鞏固I個療程,不易復發。本專利技術中所使用原料組分及功效:熊膽粉清熱解毒,溶石;郁金行氣解郁;茵陳清熱利濕;大黃清熱瀉火,能增加郁金、茵陳的利膽排石作用;石韋利水通淋;海金沙藤清熱通淋,能增加石韋的化石排石作用。本專利技術的純中草藥組合物具有清熱解郁、利濕通淋、疏肝利膽、化石排石等功效,適用于腎結石、膀胱結石、膽結石、肝內膽管結石和膽囊炎的治療,特別是對于腎結石患者有更好的療效,且該藥物安全、高效,療程短,見效快,不復發。本專利技術中草藥組合物動物試驗效果: 選取SD大鼠30只,雌雄各半,體重120 - 180g,按給藥方式,隨機將SD大鼠分成大、中、小三個劑量組。大劑量組每天每只的給藥量為180mg,中劑量組每天每只的給藥量為135mg,小劑量組每天每只的給藥量為90mg,每天兩次給藥,連續用藥30天后,觀察發現無一例中毒死亡,且每天的觀察記錄也顯示SD大鼠的活動、飲食規律均比較正常,由此證明本專利技術的中草藥組合物制成的膠囊劑對人體不會產生毒副作用。本專利技術中草藥組合物臨床試驗效果: 1.一般資料: 收治200例患者,結石類型都在該藥物的治療范圍內,年齡在30 — 65歲,以男性居多,患者輕重不一,較輕者無任何感覺或偶爾出現腰痛,較重者是肝內膽管結石引起的急性膽囊炎。患者多數都有久治不愈的經歷,部分是術后或超聲波碎石后的再生結石。2.治療方法: 服用本專利技術的中草藥組合物,按實施例1所述的膠囊劑及其服用方法,患者在治療期間多飲水,多運動,每天的飲水量在IOOOml以上。3.療效評定標準 痊愈:結石伴有的癥狀體征消失,B超檢查正常。好轉:結石伴有的癥狀體征消失,B超檢查結石變小。無效:結石伴有的癥狀體征和B超檢查都無明顯變化。4.治療效果: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治療結石的中草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組合物包含下列原料按重量比配伍而成:熊膽粉0.5-1.5g、郁金5-20g、茵陳10-50g、海金沙藤10_30g、石韋5_15g、大黃3-10go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結石的中草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按最佳重量比配伍為:熊膽粉lg、郁金15g、茵陳30g、海金沙藤20g、石韋10g、大黃5g。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療結石的中草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合物中不添加任何藥物制劑常用的藥用輔料制成藥學上可接受的口服制劑。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治療結石的中草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學上可接受的口服制劑為膠 囊劑。全文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治療結石的中草藥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下列原料按重量比配伍而成熊膽粉0.5-1.5g、郁金5-20g、茵陳10-50g、海金沙藤10-30g、石韋5-15g、大黃3-10g,各原料利用粉碎機粉碎至100目的細粉,混合后裝入膠囊,制成膠囊劑。本專利技術的中草藥組合物具有清熱解郁、利濕通淋、疏肝利膽、化石排石等功效,適用于腎結石、膀胱結石、膽結石、肝內膽管結石和膽囊炎的治療,特別是對于腎結石患者有更好的療效,并且該藥物安全、高效,療程短,見效快,不復發。文檔編號A61K35/413GK103230570SQ20131017139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5月11日專利技術者李濤 申請人:亳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治療結石的中草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該組合物包含下列原料按重量比配伍而成:熊膽粉0.5?1.5g、郁金5?20g、茵陳10?50g、海金沙藤10?30g、石韋5?15g、大黃3?10g。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濤,
申請(專利權)人:亳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