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門碰裝置,包括設于門體上的門鎖轉軸和設于墻體上的連接環,所述門鎖轉軸上套設有一套環;所述門體后側面設置有與連接環相配合且做上下轉動的連桿,該連桿前端部貼近門體后側面,所述連桿后端部設置有與連接環相卡接的卡勾;所述套環與連桿前端部間聯接有緊貼門體后側面的控制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線上設置有用于防止控制線被鎖體轉軸拉斷或拉松的保護裝置,該保護裝置使用中,在連接環和卡勾卡死的時候轉動門鎖轉軸,可以保護控制線不會被鎖體轉軸拉斷,保證了該裝置門碰可長期正常使用。(*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門碰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的門吸和門碰,靠的是磁鐵和彈性來固定開啟狀態下的門體不被風吹動,避免門體發生碰撞。但是磁鐵的吸力和彈性的彈力都有限,而且使用時間長了,磁鐵的氧化,彈簧的變形使的磁力和彈力會越來越小,一旦室內吹來大一點的風,門吸或門碰經常會產生脫扣,固定不住門體發生門體碰撞,特別在一些沿海地區室內常常吹來大風,導致門吸或門碰脫扣發生門體碰撞,門體經常碰撞會損壞門體,門鎖,門框,墻體表面,影響了美觀也縮短了門體使用壽命,而且碰撞產生的聲音極易嚇人,非常容易刺激到人們的神經,特別對小孩驚嚇很大。而在中國專利號為:201210145551.8公開的一種鎖控門碰裝置中,在關門時由于手握住鎖把時帶動了門體晃動,由于門體的晃動使的V形套環與墻面觸壓,因觸壓所產生的阻力會使的V形套環卡在墻面上,在V形套環卡在墻面時轉動鎖把,會造成控制線被鎖體拉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門碰裝置,該裝置在控制線上設置有保護裝置,使用中,在該門碰裝置上的卡鉤卡在連接環上的時候轉動門體鎖把時,控制線上的保護裝置可以保護控制線不會被鎖體轉軸拉斷或拉松,控制線上的保護裝置保證了該裝置可以長期正常使用。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在于:一種門碰裝置,包括設于門體上的門鎖轉軸和設于墻體上的連接環,所述門鎖轉軸上套設有一套環;所述門體后側面設置有與連接環相配合且做上下轉動的連桿,該連桿前端部貼近門體后側面,所述連桿后端部設置有與連接環相卡接的卡勾;所述套環與連桿前端部間聯接有緊貼門體后側面的控制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線上設置有用于防止控制線被鎖體轉軸拉斷或拉松的保護裝置。本技術一實施例中,所述保護裝置包括設置在套環上半部的一穿線孔,所述控制線一端由套環的一旁側穿過穿線孔繞到套環另一旁側,在另一旁側的控制線端聯接有一重塊,且位于穿線孔入口處的控制線上設置有一擋塊。本技術一實施例中,所述保護裝置為松緊繩或彈簧。本技術一實施例中,所述保護裝置一端與連桿相聯接,另一端與控制線相聯接。本技術一實施例中,所述保護裝置一端與套環相聯接,另一端與控制線相聯接。本技術一實施例中,所述保護裝置設置在控制線中部。本技術一實施例中,所述連桿鉸接在設置門體后側面上的兩側板之間,所述兩側板的長度長于連桿的長度以使連桿不與墻面上連接環碰撞而產生損壞。本技術一實施例中,所述套環兩旁設有凸緣。本技術的優點在于:使用中,在連接環和卡勾卡死的時候轉動鎖體轉軸,可以保證控制線不會被鎖體轉軸拉斷,從而保證該裝置可以長期正常使用,而且使用簡易的拉伸原理使該門碰具體制造的成本低,體積小巧,有利于產業化生產。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的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二的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三的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四中保護裝置為松緊繩的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四中保護裝置為彈簧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讓本技術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但本技術并不限于此。參考圖例,一種門碰裝置,包括設于門體I上的門鎖轉軸2和設于墻體3上的連接環4,所述門鎖轉軸上套設有一套環5 ;所述門體后側面設置有與連接環相配合且做上下轉動的連桿6,該連桿前端部貼近門體后側面,所述連桿后端部設置有與連接環相卡接的卡勾7 ;所述套環與連桿前端部間聯接有緊貼門體后側面的控制線8,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線上設置有用于防止控制線被鎖體轉軸拉斷或拉松的保護裝置。本技術實施例一中,所述保護裝置包括設置在套環上半部的一穿線孔,所述控制線一端由套環的一旁側穿過穿線孔繞到另一旁側,在另一旁側的控制線端聯接有一重塊9,重塊9的重量大于連桿6前端部重量,保證在控制線拉起連桿6的時候不會將重塊9 一端的控制線拉到套環另一端,避免控制線拉不起連桿造成連桿后端的卡勾脫不出連接環,而在連桿卡在連接環上轉動門鎖轉軸時,由于連桿與連接環卡住時的阻力大于重塊的重力,所以重塊端的控制線被拉到套環上穿線孔的另一端,從而保護了控制線不會被門鎖轉軸拉斷或拉松,而在連桿與連接環解除卡勾后,由于重塊的重量大于連桿前端部的重量,所以控制線在重塊的重力作用下又復位到可控制連桿的狀態下,在位于穿線孔入口處的控制線上設置有一擋塊10,擋塊10可以保證在連桿與連接環不卡鉤的情況下,對控制線起到定位作用。該實施例中,擋塊可以就由控制線本身打一個結即可,由于重塊的重量大于連桿前端部的重量,擋塊可以防止重塊將控制線拉動到套環的另一旁側。下面的實施例中,所述的保護裝置為松緊繩11或彈簧12。本技術實施例二中,所述保護裝置一端與連桿相聯接,另一端與控制線相聯接,具體的說:當保護裝置為松緊繩時,松緊繩一端固定在連桿上另一端與控制線相聯接。而當保護裝置為彈簧時,彈簧的一端固定在連桿上,另一端與控制線相聯接,在表示該實施例的附圖中,并未繪制出保護裝置為彈簧的示意圖,但保護裝置為彈簧仍為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內,本實施例中,在連桿后端部的卡勾卡在連接環上時轉動門鎖轉軸,連桿上的松緊繩或彈簧就會被拉長從而避免控制線被鎖體轉軸拉斷或拉松。本技術實施例三中,所述保護裝置一端固定在套環上,另一端與控制線相聯接,在該實施例中,松緊繩或彈簧一端固定在套環上并繞著套環與控制線相聯接,本實施例中,在連桿卡在連接環上時轉動門鎖轉軸,套環上的松緊繩或彈簧就會被拉長從而避免控制線被鎖體轉軸拉斷或拉松。本技術實施例四中,所述保護裝置設置在控制線中部,該實施例中設置在鎖體鎖把16的內腔,具體的就是將控制線中部截斷,然后將保護裝置分別與控制線被截斷后的兩端相聯接;當保護裝置為松緊繩時,松緊繩穿設于細管內并將其兩端固定在細管兩端口端,可通過打結的方式,然后兩端頭分別與控制線相聯接,當保護裝置為彈簧時,彈簧位于鎖體鎖把16的內腔,彈簧兩端分別與控制線相聯接,在表示該實施例的附圖中,并未繪制出保護裝置為彈簧的示意圖,但保護裝置為彈簧仍為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內,本實施例中,在連桿卡在連接環上時轉動門鎖轉軸,控制線中部的松緊繩或彈簧就會被拉長從而避免控制線被鎖體轉軸拉斷或拉松。所述連桿鉸接在設置門體后側面上的兩側板13之間,所述兩側板的長度長于連桿的長度以使連桿不與墻面上連接環碰撞而產生損壞。所述套環兩旁設有凸緣14。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技術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門碰裝置,包括設于門體上的門鎖轉軸和設于墻體上的連接環,所述門鎖轉軸上套設有一套環;所述門體后側面設置有與連接環相配合且做上下轉動的連桿,該連桿前端部貼近門體后側面,所述連桿后端部設置有與連接環相卡接的卡勾;所述套環與連桿前端部間聯接有緊貼門體后側面的控制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線上設置有用于防止控制線被鎖體轉軸拉斷或拉松的保護裝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門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裝置包括設置在套環上半部的一穿線孔,所述控制線一端由套環的一旁側穿過穿線孔繞到另一旁側,且另一旁側的控制線端聯接有一重塊,所述重塊的重量大于連桿前端部重量,所述位于穿線孔入口處的控制線上設置有一擋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門碰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裝置為松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門碰裝置,包括設于門體上的門鎖轉軸和設于墻體上的連接環,所述門鎖轉軸上套設有一套環;所述門體后側面設置有與連接環相配合且做上下轉動的連桿,該連桿前端部貼近門體后側面,所述連桿后端部設置有與連接環相卡接的卡勾;所述套環與連桿前端部間聯接有緊貼門體后側面的控制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線上設置有用于防止控制線被鎖體轉軸拉斷或拉松的保護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龍鳳,
申請(專利權)人:鄭龍鳳,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