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復合板修補用焊縫打磨車,包括一組由電機和皮帶驅動的砂帶及以焊縫旁側平整的復合板頂面為基準的焊縫余高校驗部分,通過焊縫余高校驗部分,可以根據焊縫的高度預先以焊縫旁側平整的復合板頂面為基準設定一高度余量,當磨盡預設的高度余量時,焊縫余高校驗部分便會對砂帶與焊縫的接觸形成阻礙,防止對焊縫的過度打磨,并保證焊縫打磨后平整度的一致性。(*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復合板焊縫打磨的
,具體涉及一種復合板修補用焊縫打磨車。
技術介紹
目前,在復合板焊縫打磨
,打磨作業一般使用角向磨光機對復合板焊縫區域進行打磨,而角向磨光機的使用屬于手工作業,因此打磨區域的平整度很難得以保證,影響產品的質量。另外,作業人員使用角向打磨機必須采用下蹲的方式,長時間作業,勞動強度大,作業人員易疲勞,生產效率低,并且產生的噪音粉塵危害身體健康。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復合板修補用焊縫打磨車,可以很好地保證焊縫打磨后平整的一致性,雖然也有噪音、粉塵,但是遠離操作人員,作業人員站立作業,使勞動強度減小,生產效率提高。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復合板修補用焊縫打磨車,包括一組由電機和皮帶驅動的砂帶及焊縫余高校驗部分,焊縫余高校驗部分通過螺桿二設定彈簧的伸長余量,從而控制連桿的向上的移動幅度,并在連桿底部設有滾動體。所述螺桿二以螺紋形式連接在車架上,所述螺桿二的下端部分套裝有彈簧,所述彈簧的上端頂在所述車架上,所述彈簧的下端面與所述連桿接觸,所述螺桿二的底端與連桿的上端面之間具有一容彈簧進行伸長的斷開空間,所述滾動體為一校驗輪。在砂帶的內側設置有工作輪一、工作輪二及張緊輪,所述張緊輪通過彈性張緊機構來實現張緊目的。本技術通過焊縫余高校驗部分可以根據焊縫的高度預先以焊縫旁側平整的復合板頂面為基準設定一高度余量,當打磨至預設高度時,焊縫余高校驗部分便會對砂帶與焊縫的接觸形成阻礙,防止對焊縫的過度打磨,并保證焊縫打磨后平整度的一致性。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后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對本技術的工作部分放大的結構示意圖;I車架;2電機;3砂帶;4從動輪;5工作輪一 ;6工作輪二 ;7校驗輪;11車架桿;12車架底板;13手柄;14車輪;21電機輪;22防護罩一 ;23防護罩二 ;24皮帶;41螺桿一;42張緊輪;43輪軸三;51輪軸一 ;61輪軸二 ;71螺桿二 ;72連桿;73彈簧。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1至圖3,對本實用 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一種復合板修補用焊縫打磨車,包括車架I,所述車架I包括安裝在車架底板12上的車架桿11和安裝在所述車架底板12底面上的車輪14,在所述車架桿11的端部安裝有手柄13,在所述手柄下部的車架桿11上設置控制面板;在所述車架底板12的兩端分別平行設置輪軸一 51和輪軸二 61,在所述輪軸一 51和輪軸二 61之間的車架底板上安裝電機2,所述電機2的電機軸上裝有電機輪21,在所述輪軸一 51與所述電機輪21對應的一端安裝從動輪4,所述輪軸一 51的另一端安裝工作輪一 5,所述輪軸二 61上與所述工作輪一 5對應得出一端安裝工作輪二 6,在所述工作輪一 5與工作輪二 6的中心連線的上方靠近工作輪二 6的中心的部分的機架I上安裝輪軸三43,所述輪軸三43上與所述工作輪一 5、所述工作輪二 6對應一端安裝張緊輪42,在所述工作輪一 5、工作輪二 6及張緊輪42的外圓周面配合有砂帶4。所述輪軸三43為曲軸,且在所述輪軸三43外端設置曲臂,曲臂和車架I在之間設有預緊彈簧,且曲臂外端套置在螺桿一 41上,螺桿一 41通過螺紋連接旋合在機架I上,通過擰緊所述螺桿一 41而使張緊輪42移動從而將砂帶3張緊,形成彈性張緊機構。在電機輪21和從動輪4的上側面設置有防護罩一 22,在工作輪一 5、工作輪二 6及張緊輪42的上側面設置有防護罩二 23。在車架I上安裝有焊縫余高校驗部分,焊縫余高校驗部分包括螺桿二 71、連桿72、彈簧73和校驗輪7,螺桿二 71以螺紋形式連接在車架I上,螺桿二 71的下端部分套裝有彈簧73,所述彈簧73的上端頂在所述車架I上,所述彈簧73的下端面與所述連桿72接觸,所述連桿72與所述彈簧73接觸的一端設有凸柱,所述彈簧73套接在該凸柱上,所述螺桿二71的底端與連桿72的上端面之間具有一斷開空間,形成連桿在豎直方向上的伸縮空間,從而控制連桿72的向上的移動幅度,連桿72的另一端安裝校驗輪7。使用時,先用工作輪一 5進行初步打磨,然后再用工作輪二 6進一步打磨,更具焊縫的高度旋轉螺桿二 71移動,設定彈簧的伸縮空間,理論上彈簧的伸縮空間等于焊縫的高度,開始時校驗輪7側面的底部低于所述工作輪二 6側面的底部,當打磨至所述校驗輪7側面的底部與所述工作輪二 6側面的底部持平時,由于螺桿二下端與連桿上端抵靠在一起,便會對所述砂帶3與焊縫的接觸形成阻礙,防止對焊縫的過度打磨,并保證焊縫打磨后平整的一致性。`權利要求1.一種復合板修補用焊縫打磨車,包括一組由電機(2)和皮帶(24)驅動的砂帶(3)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焊縫余高校驗部分,所述的焊縫余高校驗部分通過螺桿二(71)設定彈簧(73)的伸長余量,從而控制連桿(72)的向上的移動幅度,并在連桿(72)底部設有滾動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板修補用焊縫打磨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桿二(71)以螺紋形式連接在車架(I)上,所述螺桿二(71)的下端部分套裝有彈簧(73),所述彈簧(73)的上端頂在所述車架(I)上,所述彈簧(73)的下端面與所述連桿(72)接觸,所述螺桿二(71)的底端與連桿(72)的上端面之間具有一容彈簧(73)進行伸長的斷開空間,所述滾動體為一校驗輪(7)。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合板修補用焊縫打磨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砂帶(3)的內側設置有工作輪一(5)、工作輪二(6)及張緊輪(42),所述張緊輪(42)通過彈性張緊機構來調節。`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復合板修補用焊縫打磨車,包括一組由電機和皮帶驅動的砂帶及以焊縫旁側平整的復合板頂面為基準的焊縫余高校驗部分,通過焊縫余高校驗部分,可以根據焊縫的高度預先以焊縫旁側平整的復合板頂面為基準設定一高度余量,當磨盡預設的高度余量時,焊縫余高校驗部分便會對砂帶與焊縫的接觸形成阻礙,防止對焊縫的過度打磨,并保證焊縫打磨后平整度的一致性。文檔編號B24B21/04GK203092301SQ20132008411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5日專利技術者朱江濤 申請人:山東龍祥金屬復合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復合板修補用焊縫打磨車,包括一組由電機(2)和皮帶(24)驅動的砂帶(3)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焊縫余高校驗部分,所述的焊縫余高校驗部分通過螺桿二(71)設定彈簧(73)的伸長余量,從而控制連桿(72)的向上的移動幅度,并在連桿(72)底部設有滾動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江濤,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龍祥金屬復合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