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油水井壓井液制用的裝置,是一種壓井液混配裝置。
技術介紹
在油水井作業過程中,對于靜液面高于300m的井要采取壓井措施,防止作業時發生井噴。壓井就是將密度高于井液密度的入井液灌入井筒,使其在井筒的液柱壓力高于地層壓力,使地層內的高壓流體不能依自身能量噴到井口以上。為了防止地層受壓井液的污染,要對入井液進行配制,在入井液里加入防止地層過敏的藥劑并混合均勻,目前使加入藥劑混合均勻的辦法是用攪辦機,需要在配制罐上安裝設備,并架設電纜,使其井場設備多,安裝工作量大,井場澡音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設計一種壓井液混配裝置,減少井場設備,減少安裝工作量。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包括入井液輸入管、前閥門、加料筒、負壓發生器、混合液儲存罐、混合管、后閥門,負壓發生器上安裝加料筒,負壓發生器左端連接入井液輸入管,入井液輸入管上有前閥門,負壓發生器右端連接混合管,混合管上安裝后閥門,混合管的尾端插入混合液儲存罐里。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入井液輸入管進入的高壓入井液經過負壓發生器時,流速加快,壓力下降,在負壓發生器里形成低壓區,加料筒里的藥劑進入負壓發生器與其混合后形成的防污染壓井液流至混合液儲存罐內,負壓發生器沒有運動部件,不需要安裝電力設施,可以減少設備,減少設備安裝工作,井場無澡音。附圖說明·附圖是本技術的裝配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例進行說明。由圖可知,本技術的實施例包括入井液輸入管1、前閥門2、加料筒3、負壓發生器4、混合液儲存罐5、混合管6、后閥門7,負壓發生器4上安裝加料筒3,負壓發生器4左端連接入井液輸入管1,入井液輸入管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壓井液混配裝置,包括入井液輸入管(1)、前閥門(2)、加料筒(3)、負壓發生器(4)、混合液儲存罐(5)、混合管(6)、后閥門(7),其特征是:負壓發生器(4)上安裝加料筒(3),負壓發生器(4)左端連接入井液輸入管(1),入井液輸入管(1)上有前閥門(2),負壓發生器(4)右端連接混合管(6),混合管(6)上安裝后閥門(7),混合管(6)的尾端插入混合液儲存罐(5)里。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洪強,胥寶棟,胡攀峰,徐長峰,廉海榮,楊堃,
申請(專利權)人:陳洪強,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