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的機械重力式油水分離器,包括有筒體和封頭,所述筒體水平設置,還包括有氣體分布器,所述氣體分布器由通氣盲管、弧型擋板、支撐板和固定筋板構成,所述通氣盲管經支撐板水平設置在筒體內,通氣盲管的通氣端與氣體入口相連通,所述通氣盲管的上半弧弧面上均勻設置有導氣孔,所述弧型擋板經固定在通氣盲管上的固定筋板設置在通氣盲管上半弧的弧面上方,通過本技術方案,分離器筒體內氣體流動阻力小,水平設置消除了重力影響,從而降低了整個系統內的動力消耗,從而大大降低了運行成本,氣體分布器與機械和重力分離相結合,大大提高了氣液的分離效果,更有效地保護了后工序的觸媒,提高了裝置的穩定性,延長了運行周期。(*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油水分離器,特別是涉及一種機械重力式油水分離器。
技術介紹
在現有技術的化工領域中,有許多氣固化學反應中合成率較低,有些反應的合成率甚至低于10%,因此大多是在系統內設有循環機以補給循環氣的動力,而循環機的軸承等部件均需要機油來進行潤滑,循環機出口氣體總會夾帶少量的油水,而油水的存在會對后序的催化劑造成積碳、中毒等影響,從而嚴重影響了催化劑的催化效果,大大降低了催化劑的使用性能。為了除去循環氣中的油水,以提高催化劑的催化效果,一般都會在循環機出口設置油水分離器,但是現有的油水分離器多是采用豎直設置,氣體流道受空氣重力影響阻力較大,氣體容易產生偏流而嚴重影響油水分離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涉及的機械重力式油水分離器,通過本技術方案,在氣體分布器的作用下,氣體流道短,氣體分離時無偏流現象,分別通道阻力小,從而彌補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機械重力式油水分離器,包括有筒體和封頭,所述筒體水平設置,所述封頭固定設置在筒體的兩側上,在一端的封頭上設置有氣體入口,在筒體的上部設置有氣體出口,在筒體的下部設置有排污口,還包括有氣體分布器,所述 氣體分布器由通氣盲管、弧型擋板、支撐板和固定筋板構成,所述通氣盲管經支撐板水平設置在筒體內,通氣盲管的通氣端與氣體入口相連通,所述通氣盲管的上半弧弧面上均勻設置有導氣孔,所述弧型擋板經固定在通氣盲管上的固定筋板設置在通氣盲管上半弧的弧面上方。所述筒體內位于氣體出口下方的筒體和封頭的兩端上固定設置有絲網除霧器。所述氣體分布器中導氣孔的直徑為9mm-12mm。所述氣體分布器中的通氣盲管與弧型擋板之間的距離為10mm-50mm。所述排污口上設置有集液器。所述通氣盲管的盲端所對應的封頭上設置有人孔,在筒體底部外側設置有支座,在筒體上設置有液位計接口。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一種機械重力式油水分離器,通過本技術方案,分離器筒體內氣體流動阻力小,水平設置消除了重力影響,從而降低了整個系統內的動力消耗,從而大大降低了運行成本,氣體分布器與機械和重力分離相結合,大大提高了氣液的分離效果,更有效地保護了后工序的觸媒,提高了裝置的穩定性,延長了運行周期,降低了運行成本,油水集中收集可以減少油水中氣體的夾帶量。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截面剖視圖。圖中,I筒體、2封頭、3氣體分布器、4弧型擋板、5絲網除霧器、6支撐板、7固定筋板、8支座、9集液器、10人孔、11氣體入口、12氣體出口 13液位計接口、14排污口、15通氣盲管、16導氣孔。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方案作詳細說明。本技術涉及的機械重力式油水分離器,包括有筒體I和封頭2,所述筒體I水平設置,所述封頭2固定設置在筒體I的兩側上,在一端的封頭2上設置有氣體入口 11,在筒體I的上部設置有氣體出口 12,在筒體I的下部設置有排污口 14,還包括有氣體分布器3,所述氣體分布器3由通氣盲管15、弧型擋板4、支撐板6和固定筋板7構成,所述通氣盲管15經支撐板6水平設置在筒體I內,通氣盲管15的通氣端與氣體入口 11相連通,所述通氣盲管15的上半弧弧面上均勻設置有導氣孔16,所述弧型擋板4經固定在通氣盲管15上的固定筋板7設置在通氣盲管15上半弧的弧面上方。所述筒體I內位于氣體出口 12下方的筒體I和封頭2的兩端上固定設置有絲網除霧器5。所述氣體分布器中導氣孔的直徑為9mm-12mm。所述氣體分布器3中的通氣盲管15與弧型擋板4之間的距離為10mm-50mm。所述排污口 14上設置有集液器9。所述通氣盲管15的盲端所對應的封頭2上設置有人孔10,在筒體I底部外側設置有支座8,在筒體I上設置有液位計接口 13。本技術在工作時,含油水的氣體經氣體入口 11進入到氣體分布器3內,氣體經過帶有導氣孔16的通氣盲管15,氣體從導氣孔16中噴出后與弧型擋板4發生碰撞,使氣體中夾帶的較大液滴沿弧型擋板4內側流至筒體I內底部,氣體經弧型擋板4后發生折流,向上流動再經過重力分離和絲網除霧器5后,氣體中所夾帶的細小液滴被分離下來,液滴在筒體I內底部匯集至集液器9后一并排出,從而節約了能源,減少了驅動設備,節省了投資。本技術涉及的機械重力式油水分離器,流動阻力小,油水分離效率高,處理效果好,運行成本低,應用前景廣泛。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技術的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機械重力式油水分離器,包括有筒體和封頭,所述筒體水平設置,所述封頭固定設置在筒體的兩側上,在一端的封頭上設置有氣體入口,在筒體的上部設置有氣體出口,在筒體的下部設置有排污口,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氣體分布器,所述氣體分布器由通氣盲管、弧型擋板、支撐板和固定筋板構成,所述通氣盲管經支撐板水平設置在筒體內,通氣盲管的通氣端與氣體入口相連通,所述通氣盲管的上半弧弧面上均勻設置有導氣孔,所述弧型擋板經固定在通氣盲管上的固定筋板設置在通氣盲管上半弧的弧面上方。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重力式油水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內位于氣體出口下方的筒體和封頭的兩端上固定設置有絲網除霧器。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重力式油水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體分布器中導氣孔的直徑為9mm-12mm。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重力式油水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體分布器中的通氣盲管與弧型擋板之間的距離為10mm-50mm。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重力式油水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口上設置有集液器。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械重力式油水分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氣盲管的盲端所對應的封頭上設置有人孔,在筒`體底部外側設置有支座,在筒體上設置有液位計接口。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的機械重力式油水分離器,包括有筒體和封頭,所述筒體水平設置,還包括有氣體分布器,所述氣體分布器由通氣盲管、弧型擋板、支撐板和固定筋板構成,所述通氣盲管經支撐板水平設置在筒體內,通氣盲管的通氣端與氣體入口相連通,所述通氣盲管的上半弧弧面上均勻設置有導氣孔,所述弧型擋板經固定在通氣盲管上的固定筋板設置在通氣盲管上半弧的弧面上方,通過本技術方案,分離器筒體內氣體流動阻力小,水平設置消除了重力影響,從而降低了整個系統內的動力消耗,從而大大降低了運行成本,氣體分布器與機械和重力分離相結合,大大提高了氣液的分離效果,更有效地保護了后工序的觸媒,提高了裝置的穩定性,延長了運行周期。文檔編號B01D50/00GK203090696SQ20132002452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7日專利技術者左玉靜, 張叢志, 田文平, 熊啟海, 高傳奎, 臧安華 申請人:山東華魯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機械重力式油水分離器,包括有筒體和封頭,所述筒體水平設置,所述封頭固定設置在筒體的兩側上,在一端的封頭上設置有氣體入口,在筒體的上部設置有氣體出口,在筒體的下部設置有排污口,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氣體分布器,所述氣體分布器由通氣盲管、弧型擋板、支撐板和固定筋板構成,所述通氣盲管經支撐板水平設置在筒體內,通氣盲管的通氣端與氣體入口相連通,所述通氣盲管的上半弧弧面上均勻設置有導氣孔,所述弧型擋板經固定在通氣盲管上的固定筋板設置在通氣盲管上半弧的弧面上方。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左玉靜,張叢志,田文平,熊啟海,高傳奎,臧安華,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華魯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