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樓逃生系統,由逃生艙、逃生層、總控中心三部分組成。逃生艙為中空圓柱體,由內艙、外艙、活動門、控制系統、氧氣瓶、防毒面罩、救生包、防火劑瓶等組成。逃生層指在大樓內相隔一定的層數設置一層專門用于逃生的樓層,該樓層中布置數量眾多的逃生艙。上述總控中心用于控制樓內逃生層、逃生艙的緊急啟動。總控中心通過網絡線路與所有逃生艙相連,發生災難時總控中心發出緊急指令,開啟逃生層大門,啟動所有逃生艙活動門。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改變以往以逃離高樓為目的做法,發生災難,高樓的人們無法逃離時,可迅速啟動該系統,進入逃生艙臨時避難。本系統使用方便、簡單,適宜于各類群體,可應對火災、地震等災難中逃生。(*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的是逃生
,尤其涉及一種高樓上發生災害時逃生的系統。
技術介紹
發生火災或自然災害時,現行的逃生技術,均從如何逃離高樓的角度出發設計相應的器械,一旦使用逃生器械的條件不滿足就無法順利逃生。專利號為200610013386.5的中國專利公開一種高樓逃生救生系統,樓上設逃生間、逃生門,外墻上裝有逃生鋼纜,發生災難時,人們從逃生門中通過鋼纜、滑輪及制動裝置使人降落到地面,實現逃生的目的。該系統存在的缺點有:1、在外墻上布置鋼纜,不利于防盜;2、高樓發生火災時,人們通過該系統逃生時要通過火勢猛烈、濃煙迷漫的區域,一旦吸入煙霧就有可能失控墜地;3、發生地震等損壞樓房的災害時,預先布置的逃生設施容易被損壞從而失去作用;4、該逃生系統不適宜用于老幼群體及身體虛弱者。專利號為200510062314.5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便攜高樓逃生器,由繩索轉輪和定滑輪、安全帶、彈力板等組成,依靠兩種不同結構的調速裝置改變轉輪轉動速度,調節繩索釋放。該逃生器存在上述第2、3、4條缺點。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將提供一種高樓逃生系統,改變以往以逃離高樓為目的的做法,在高樓內設置多用途的逃生艙、逃生層,發生災難,高樓的人們無法逃離時,可迅速啟動該系統,進入逃生艙臨時避難。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高樓逃生系統由逃生層、逃生艙、總控中心三部分組成。其特征是:所述逃生層是在大樓上相隔一定的層數設置一層專門用于逃生的樓層,該樓層用于布置數量眾多的逃生艙;所述逃生艙安裝于高樓逃生層及其他各樓層的房間內,用于發生災難時供人避難;所述總控中心用于控制高樓內逃生層、逃生艙的緊急啟動,總控中心通過網絡線路與逃生層及大樓內其他逃生艙相連,發生災難時總控中心發出緊急指令,開啟逃生層大門和所有逃生艙。上述逃生艙由內艙、外艙、活動門、驅動電機、控制系統、控制按鈕、氧氣瓶、防毒面罩、救生包、防火劑瓶組成,其特征是:所述內艙嵌套安裝于外艙內,內艙為半圓形,外艙與內艙嵌套部分也為半圓形,上、下部分為圓柱體,內艙與外艙之間為中空結構;所述內艙、外艙的外殼制作材料耐高溫、高壓,密封性好。所述活動門為大于半圓的弧形,為真空夾層結構,殼體耐高溫、高壓。所述活動門在逃生艙未啟動時置于內艙與外艙之間,逃生艙啟動后,驅動電機在控制系統的控制下帶動活動門自內艙與外艙夾層中轉動移出,與半圓形殼體形成一個密封的圓柱體;所述逃生艙的上部和下部為中空的封閉圓柱體,無活動門。所述控制系統、驅動電機、氧氣瓶、防毒面罩、救生包、防火劑瓶安置在逃生艙的上部或下部的圓柱體內;所述控制系統包括通訊模塊和控制模塊,所述通訊模塊用于接收網絡或控制按鈕的指令,所述控制模塊用于控制驅動電機轉動,關閉或開啟活動門;還用于控制防毒面罩的彈出和氧氣的輸送;還用于控制開啟救生包;還用于在活動門關閉后啟動防火劑瓶,控制防火劑注入內艙與外艙之間的夾層;所述控制按鈕分為外控制按鈕和內控制按鈕兩組,外控制按鈕安裝在外艙外表面,用于在逃生艙外直接打開或關閉逃生艙;內控制按鈕安裝在內艙內表面,用于逃生者進入逃生艙后關閉逃生艙,還用于發送以下命令:防毒面罩的彈出和氧氣的輸送、開啟救生包、在活動門關閉后啟動防火劑瓶、將防火劑注入內艙與外艙之間的夾層;所述驅動電機用于帶動活動門打開或關閉;所述氧氣瓶用于儲存氧氣,在空氣不足時給逃生者提供氧氣。所述防毒面罩用于給逃生者隔離有毒氣體,當逃生艙在關閉之前已充滿有毒氣體,逃生者進入逃生艙后可迅速戴上,防止吸入毒氣。防毒面罩中有氣管與氧氣瓶相連,逃生者需要時可及時吸氧;所述救生包中包括急救醫療材料與救生物品,用于逃生者緊急救護;所述防火劑瓶用于儲存防火劑,活動門關閉后,在控制系統的控制下,將防火劑注入內艙與外艙的夾層內,進一步加強逃生艙的防火能力。上述逃生層指在新建大樓時,相隔一定的層數設計一層專門用于逃生的樓層,該樓層中布置數量眾多的逃生艙。所述逃生層中包括通訊模塊、控制模塊和逃生艙。所述通訊模塊通過網絡與總控中心相連,接收總控中心的指令,向總控中心發送狀態信息。所述控制模塊用于控制逃生 層大門的開啟,還用于控制逃生層內所有逃生艙的開啟。逃生層的特點是層高略高于逃生艙 ,外墻、地面及天花板均采用耐高溫、耐高壓的材料制成,當大樓發生嚴重災難時,可有效保證樓層內的逃生艙的安全。上述總控中心用于控制樓內逃生層、逃生艙的緊急啟動。總控中心通過網絡線路與逃生層及其他逃生艙相連,發生災難時總控中心發出緊急指令,所述逃生層的控制模塊控制逃生層大門的開啟,還用于控制逃生層內所有逃生艙的開啟。同時總控中心向其他樓層中的逃生艙發出指令,開啟逃生艙。所述總控中心連接逃生層、逃生艙的網絡線路耐高溫、耐高壓。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系統控制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逃生艙正視透視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逃生艙俯視透視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具體實施時,逃生艙分布于高樓內逃生層及其他各樓層的房間內,逃生層及其中的逃生艙平時閑置不用。發生災難時,在總控中心的控制下,迅速開啟逃生層大門,啟動所有逃生艙,大樓內有引導標志指示人們進入逃生層或其他樓層的逃生艙內。人們進入逃生艙后可在安全情況下度過最危險的一段時間,待逃生艙外的安全后再逃離大樓。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在高樓發生災難,人們無法及時逃離時,可啟動該系統,進入逃生層或其他樓層的逃生艙內避難,在逃生艙內度過最危險的一段時間,從而避免盲目逃生,造成不必要的犧牲。本系統使用方便、簡單,適宜于各類群體,可應對火災、地震等災難中逃生。圖1示出高樓逃生系統(101)的控制結構,高樓逃生系統(101)由總控中心(102)控制整個系統,總控中心(102)通過網絡線路與逃生層(103)及其他逃生艙(104)相連,發生災難時總控中心(102)向逃生層(103)控制器及其他樓層的逃生艙(104)發出緊急指令,所述逃生層(103)的控制模塊控制逃生層(103)大門的開啟,還用于控制逃生層(103)內所有逃生艙(104)的開啟。同時總控中心(102)向其他樓層中的逃生艙(104)發出指令,開啟逃生艙(104)。圖2示出逃生艙透視圖,逃生艙由內艙(206)、外艙(210)、活動門(205)、驅動電機(203)、控制系統(208)、氧氣瓶(202)、防毒面罩(201)、救生包(209)、內控制按鈕(207)、防火劑瓶(204)組成。如圖所示,此時,外艙(210)艙殼處于透視狀態,圖中可見活動門(205)大部分位于內艙(206)與外艙(210)之間,驅動電機(203)可通過傳動軸帶動活動門(205)轉動,當它自內艙(206)和外艙(210)之間移出時,與原艙體構成一個封閉的中空圓柱體,保護內艙(206)內的逃生者。所述驅動電機(203)、氧氣瓶(202)、防毒面罩(201)、防火劑瓶(204)安裝在逃生艙的上部封閉圓柱體內,控制系統(208)、救生包(209)安置在逃生艙的下部圓柱體內。所述控制系統(208)包括通訊模塊和控制模塊,所述通訊模塊用于接收網絡或控制按鈕的指令,所述控制模塊用于控制驅動電機(203)轉動,關閉或開啟活動門;還用于控制防毒面罩(201)的彈出和氧氣的輸送;還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樓逃生系統,由逃生層、逃生艙、總控中心三部分組成,其特征是:所述逃生層是在大樓上相隔一定的層數設置一層專門用于逃生的樓層,該樓層用于布置數量眾多的逃生艙;所述逃生艙安裝于高樓逃生層及其他各樓層的房間內,用于發生災難時供人避難;所述總控中心用于控制高樓內逃生層、逃生艙的緊急啟動,總控中心通過網絡線路與逃生層及大樓內其他逃生艙相連,發生災難時總控中心發出緊急指令,開啟逃生層大門和所有逃生艙。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曉東,
申請(專利權)人:周曉東,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