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心內患者急救用呼吸器,包括氧氣罩和輸氧管,氧氣罩的兩端設置有固定綁帶,輸氧管上設置有輸氧閥,輸氧管與氧氣罩之間插合連接,其中,輸氧閥與氧氣罩之間的一段輸氧管上進一步設置有副管,副管呈L狀,副管與輸氧管在制造時一體成型,副管的末端的一側設置有手動氣囊,手動氣囊與副管之間插合連接、副管的末端設置有密封蓋,密封蓋與副管之間插合連接,副管上設置有副管閥,副管閥位于手動氣囊的下方。副管閥上方設置有過濾網,手動氣囊的末端設置有單向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功能多用,既可氧氣罩吸氧,又可人工呼吸或手動助呼吸,且能夠有效避免交叉感染。(*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醫療器械,特別涉及一種心內患者急救用呼吸器。技術背景:心內患者醫療急救中,對于一些出現呼吸困難或者呼吸暫停的情況危急者,常需要進行輔助通氣。而人工呼吸口對口換氣,操作影響因素多,通氣效果難以控制,并且人工呼吸存在醫患之間病原傳染的隱患。而目前在臨床實踐中,病重的心內科病人需要戴上氧氣罩進行吸氧,而患者一旦出現呼吸困難,醫護人員則需要將氧氣罩拆下,然后對病人進行人工呼吸,由于拆卸氧氣罩會浪費一定的時間,故此可能因此而耽誤搶救時間,給病人造成巨大的損失,甚至會導致病人死亡,為解決這種技術問題,出現了一些氧氣罩的改進,即在氧氣罩輸氧管上連接副管,副管用于人工呼吸,既可以不摘氧氣罩的前提下進行人工呼吸,雖然解決了一些問題,但是仍不可避免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鑒于上述技術問題,迫切需要出現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功能多用,既可氧氣罩吸氧,又可人工呼吸或手動助呼吸,且能夠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一種心內患者急救用呼吸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功能多用,既可氧氣罩吸氧,又可人口呼吸,且能夠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一種心內患者急救用呼吸器。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心內患者急救用呼吸器,包括氧氣罩和輸氧管,氧氣罩的兩端設置有固定綁帶,輸氧管上設置有輸氧閥,輸氧管與氧氣罩之間插合連接,其中,輸氧閥與氧氣罩之間的一段輸氧管上進一步設置有副管,副管呈L狀,副管與輸氧管在制造時一體成型,副管的末端的一側設置有手動氣囊,所述手動氣囊與所述副管之間插合連接、所述副管的末端設置有密封蓋,所述密封蓋與所述副管之間插合連接,所述副管上設置有副管閥,所述副管閥位于所述手動氣囊的下方。所述副管閥上方設置有過濾網,所述手動氣囊的末端設置有單向閥。所述副管閥與所述副管之間固定連接。副管閥用于控制副管是否形成通路。所述輸氧閥與所述輸氧管之間固定連接。輸氧閥用于控制輸氧管是否形成通路。過濾網安裝在副管上,具體位于手動氣囊和副管閥之間的一段副管上。所述單向閥在擠壓時關閉,在復位時開啟。輸氧管用于插合連接外部供氧設備。本技術突出優點為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功能多用,既可氧氣罩吸氧,又可人口呼吸,且能夠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具體為:本技術功能多用,使用時將氧氣罩利用固定綁帶固定在心內患者的口鼻處,將輸氧管插合連接外部供氧設備 。關閉副管閥開啟輸氧閥時,可通過外部供氧設備直接為患者吸氧,在患者出現紫紺等呼吸困難癥狀時,無需拆卸氧氣罩,只需關閉輸氧閥并開啟副管閥,可以通過拔掉密封蓋,由醫護人員對著副管末端進行人工呼吸的同時輔助按壓患者胸部進行急救。也可以封閉密封蓋,由醫護人員手動擠壓手動氣囊并按壓患者胸部進行急救。附圖說明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識I、氧氣罩2、輸氧閥3、輸氧管4、手動氣囊5、密封蓋6、副管閥7、副管8、固定綁帶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說明。如圖I所示,圖I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本技術包括氧氣罩I和輸氧管3,氧氣罩I的兩端設置有固定綁帶8,輸氧管3上設置有輸氧閥2,輸氧管3與氧氣罩I之間插合連接,其中,輸氧閥2與氧氣罩I之間的一段輸氧管3上進一步設置有副管7,副管7呈L狀,副管7與輸氧管3在制造時一體成型,副管7的末端的一側設置有手動氣囊4,手動氣囊4與副管7之間插合連接、副管7的末端設置有密封蓋5,密封蓋5與副管7之間插合連接,副管7上設置有副管閥6,副管閥6位于手動氣囊4的下方。副管閥6上方設置有過濾網,手動氣囊4的末端設置有單向閥。副管閥6與副管7之間固定連接。副管閥6用于控制副管7是否形成通路。輸氧閥2與輸氧管3之間固定連接。輸氧閥2用于控制輸氧管3是否形成通路。過濾網安裝在副管7上,具體位于手動氣囊4和副管閥6之間的一段副管7上。單向閥在擠壓時關閉,在復位時開啟。輸氧管3用于插合連接外部供氧設備。本技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功能多用,既可氧氣罩吸氧,又可人口呼吸,且能夠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本技術功能多用,使用時將氧氣罩利用固定綁帶固定在心內患者的口鼻處,將輸氧管插合連接外部供氧設備。關閉副管閥開啟輸氧閥時,可通過外部供氧設備直接為患者吸氧,在患者出現紫紺等呼吸困難癥狀時,無需拆卸氧氣罩,只需關閉輸氧閥并開啟副管閥,可以通過拔掉密封蓋,由醫護人員對著副管末端進行人工呼吸的同時輔助按壓患者胸部進行急救。也可以 封閉密封蓋,由醫護人員手動擠壓手動氣囊并按壓患者胸部進行急救。權利要求1.一種心內患者急救用呼吸器,包括氧氣罩和輸氧管,氧氣罩的兩端設置有固定綁帶,輸氧管上設置有輸氧閥,輸氧管與氧氣罩之間插合連接,其特征在于,輸氧閥與氧氣罩之間的一段輸氧管上進一步設置有副管,副管呈L狀,副管與輸氧管在制造時一體成型,副管的末端的一側設置有手動氣囊,所述手動氣囊與所述副管之間插合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心內患者急救用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管的末端設置有密封蓋,所述密封蓋與所述副管之間插合連接,所述副管上設置有副管閥,所述副管閥位于所述手動氣囊的下方。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心內患者急救用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管閥上方設置有過濾網, 所述手動氣囊的末端設置有單向閥。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心內患者急救用呼吸器,包括氧氣罩和輸氧管,氧氣罩的兩端設置有固定綁帶,輸氧管上設置有輸氧閥,輸氧管與氧氣罩之間插合連接,其中,輸氧閥與氧氣罩之間的一段輸氧管上進一步設置有副管,副管呈L狀,副管與輸氧管在制造時一體成型,副管的末端的一側設置有手動氣囊,手動氣囊與副管之間插合連接、副管的末端設置有密封蓋,密封蓋與副管之間插合連接,副管上設置有副管閥,副管閥位于手動氣囊的下方。副管閥上方設置有過濾網,手動氣囊的末端設置有單向閥。本技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功能多用,既可氧氣罩吸氧,又可人工呼吸或手動助呼吸,且能夠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文檔編號A61M16/00GK203090144SQ201320050120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7日專利技術者陳偉, 王展 申請人:陳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心內患者急救用呼吸器,包括氧氣罩和輸氧管,氧氣罩的兩端設置有固定綁帶,輸氧管上設置有輸氧閥,輸氧管與氧氣罩之間插合連接,其特征在于,輸氧閥與氧氣罩之間的一段輸氧管上進一步設置有副管,副管呈L狀,副管與輸氧管在制造時一體成型,副管的末端的一側設置有手動氣囊,所述手動氣囊與所述副管之間插合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偉,王展,
申請(專利權)人:陳偉,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