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工具握柄,其主要是將工具本體的握柄部形成球棒狀,使握柄部在相對應于手部握持時虎口處形成一最大半徑環,該最大半徑環令使用者能夠用拇指、虎口、食指將其緊扣握持,并在扳轉螺固件時可施力于最大半徑環上,而該最大半徑環即為力臂最大處,故借由最大半徑環設置的位置,令使用者在握持時以最有力的方式施力于力臂最大處,以產生最大的力矩,如此便可輕易扳轉較為緊固的螺固件,故可有較提升使用者的工作效率。(*該技術在201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手動動工具,尤其涉及一種可輕易扳轉較為緊固的螺固件,故可有較提升使用者工作效率的工具握柄。
技術介紹
當前人們親自動手布置家中的DIY風氣日盛,再加上國內手工具發展已相當成熟穩定,其中不論是產品種類或是結構質量,更榮獲國內外一致肯定,手工具生產業界這幾年來為了使一般消費大眾在使用時更容易上手,于是各種易于操作或附帶人性化功能的手工具亦陸續問市。請參閱圖4所示,現有的起子工具握柄包括一握柄部及一驅動頭,該驅動頭可螺轉螺固件,而該握柄部是供使用者握持施力用,因其握柄部的半徑較大于驅動頭的半徑,故可運用杠桿原理而將使用者的旋轉力量放大,借由放大后的力量轉動螺固件,以便將螺固件鎖緊或螺松。此種設計因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且具有反覆拆卸組裝的功效,因此普遍使用于各種大小不同的結合處,并使起子工具成為十分常見的手工具。然而,此種現有的起子工具雖具有運用杠桿原理以螺設螺固件的功效,但當遇到需要更大力量方能鎖緊或螺松的螺固件時,則現有的握柄結構便無法充分發揮效用。因現有的起子工具握柄在其上端,即相對應用于使用者手部的虎口處是采用凹陷式的弧形設計,其半徑較小于握柄部的其余部分,而姆指卻是手部五個手指中最有力的一指,故現有的握柄部結構設計并未能有效的讓使用者的姆指、虎口、食指緊扣住,而無法以最易于施力的握持方式扳轉螺固件,故不能有效的扳轉較為緊固的螺固件,因此就整體而言,其實用性較差,實有加以改進的必要。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工具握柄存在的上述缺點,本技術提供一種改進的工具握柄,本技術可輕易扳轉較為緊固的螺固件,故可有較提升使用者的工作效率,確實具有相當的實用性及進步性。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工具握柄,工具本體具有一握柄部,握柄部前段具有扳動部,其特征是握柄部前段對應于手握持時虎口處具有一最大半徑環。前述的工具握柄,其中最大半徑環距離握柄部前端長度為握柄部總長的1/4至1/10。前述的工具握柄,其中握柄部底端設有一防脫部。本技術可輕易扳轉較為緊固的螺固件,故可有較提升使用者的工作效率,確實具有相當的實用性及進步性。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工具握柄的外觀立體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工具握柄的外觀平面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工具握柄的使用狀態圖。圖4是現有的起子工具使用狀態圖。圖中標號說明1——工具本體10——握柄部11——防脫部 12——最大半徑環20——扳動部 21——扳動頭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1及圖2所示,本技術工具握柄包括一工具本體1,該工具本體1可實施為一起子工具,該工具本體1具有一供使用者握持的握柄部10,由握柄部10向前延伸出扳動部20,該扳動部20的最前端設有一扳動頭21,該扳動頭21供扳轉螺固件用。上述握柄部10整體是概呈一球棒狀,握柄部10底端具有一較大徑的防脫部11,該防脫部11可防止使用者手部握持握柄部10時因不慎而脫落,且該握柄部10是由下往上漸寬,并在握柄部10的前段,相對應于人體手部握持時的虎口處形成最大半徑環12。該最大半徑環12距離握柄部10前端的長度約為握柄部10總長的1/4至1/10,該最大半徑環12是較大于握柄部10的其它部分。借由該最大半徑環12配合手部的形狀,令使用者能夠用姆指、虎口、食指將工具本體1的握柄部10緊緊握住,以利于施力。本技術在使用時,請參閱圖3所示,當使用者用手部握持該工具本體1的握柄部10時,因握柄部10上配合手部虎口之處而形成有一最大半徑環12,借由該最大半徑環12可利于使用者以姆指、虎口、食指將其握持,且在施力扳轉螺固件時,因最大半徑環12的力臂遠大于扳動部20扳動頭21的力臂,故可產生較大的力矩以扳轉螺固件。本技術將握柄部10的最大半徑環12設置于握柄部10的前端,使其能夠配合手部的虎口,令使用者在握持時能夠以最有力的方式施力于力臂最大處,以產生最強的力矩,如此便可輕易扳轉較為緊固的螺固件,達到提高使用者工作效率的目的。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技術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技術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技術技術方案的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工具握柄,工具本體具有一握柄部,握柄部前段具有扳動部,其特征是握柄部前段對應于手握持時虎口處具有一最大半徑環。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握柄,其特征是,最大半徑環距離握柄部前端長度為握柄部總長的1/4至1/10。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握柄,其特征是,握柄部底端設有一防脫部。專利摘要一種工具握柄,其主要是將工具本體的握柄部形成球棒狀,使握柄部在相對應于手部握持時虎口處形成一最大半徑環,該最大半徑環令使用者能夠用拇指、虎口、食指將其緊扣握持,并在扳轉螺固件時可施力于最大半徑環上,而該最大半徑環即為力臂最大處,故借由最大半徑環設置的位置,令使用者在握持時以最有力的方式施力于力臂最大處,以產生最大的力矩,如此便可輕易扳轉較為緊固的螺固件,故可有較提升使用者的工作效率。文檔編號B25B23/00GK2751977SQ200420029978公開日2006年1月18日 申請日期2004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04年10月21日專利技術者謝智慶 申請人:謝智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工具握柄,工具本體具有一握柄部,握柄部前段具有扳動部,其特征是:握柄部前段對應于手握持時虎口處具有一最大半徑環。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智慶,
申請(專利權)人:謝智慶,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71[中國|臺灣]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