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要公開的一種公文包,包括包體和設置于包體上端的提手,所述包體的前后面上端向上延伸為一體形成承力區域,所述提手與該成承力區域連接;包體的前后面均設有拉鏈裝置,包體內部設置功能層。所述拉鏈裝置兩端的包體位置設置拉鏈頭保護片。所述承力區域設置有連接背帶用的扣環。所述包體包括有左右側面,左右側面的上端、與前后面的上端向上延伸為一體形成承力區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積極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設計能夠實現一個提手滿足要求,使得外觀更加簡約,拉鏈頭保護片設計能夠避免外力對拉鏈頭的傷害,提高拉鏈裝置的使用壽命。(*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箱包技術,具體為改進結構的一種公文包。技術背景:通常的公文包包括包體和提手,包體內部設置功能層,通常包體的前后門為加強厚度,上端各自連接各個提手,兩個提手共同承擔包載重力,使用主要是上開口的方式,這樣的公文包結構復雜,使用也不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提供一種新結構的公文包,該公文包改變了傳統的公文包承力方式,使得外觀能夠做得更加簡潔。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公文包,包括包體(I)和設置于包體(I)上端的提手(2),所述包體(I)的前后面上端向上延伸為一體形成承力區域(11),所述提手(2)與該承力區域(11)連接;包體(I)的前后面均設有拉鏈裝置(3),包體內部設置功能層。所述拉鏈裝置(3)兩端的包體(I)位置設置拉鏈頭保護片(4)。所述承力區域(11)設置有連接背帶用的扣環(5)。所述 包體(I)包括有左右側面,左右側面的上端、與前后面的上端向上延伸為一體形成承力區域(U)。本技術的積極效果在于:本技術的設計能夠實現一個提手滿足要求,使得外觀更加簡約,拉鏈頭保護片設計能夠避免外力對拉鏈頭的傷害,提高拉鏈裝置的使用壽命。附圖說明:圖1:本技術一種公文包外形結構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意,本技術一種公文包,包括包體I和設置于包體I上端的提手2,所述包體I的前后面上端向上延伸為一體形成承力區域11,所述提手2與該承力區域11連接;包體I的前后面均設有拉鏈裝置3,包體內部設置功能層。所述拉鏈裝置3兩端的包體I位置設置拉鏈頭保護片4。所述承力區域11設置有連接背帶用的扣環5。本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包體I包括有左右側面,左右側面的上端、與前后面的上端向上延伸為一體形成承力區域11。本技術不僅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術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技術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在其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公文包,包括包體(I)和設置于包體(I)上端的提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包體(I)的前后面上端向上延伸為一體形成承力區域(11),所述提手(2)與該承力區域(11)連接;包體(I)的前后面均設有拉鏈裝置(3),包體內部設置功能層。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公文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鏈裝置(3)兩端的包體(I)位置設置拉鏈頭保護片(4)。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公文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區域(11)設置有連接背帶用的扣環(5)。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公文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體(I)包括有左右側面,左右側面的上端、與前后面的·上端向上延伸為一體形成承力區域(11)。專利摘要本技術要公開的一種公文包,包括包體和設置于包體上端的提手,所述包體的前后面上端向上延伸為一體形成承力區域,所述提手與該成承力區域連接;包體的前后面均設有拉鏈裝置,包體內部設置功能層。所述拉鏈裝置兩端的包體位置設置拉鏈頭保護片。所述承力區域設置有連接背帶用的扣環。所述包體包括有左右側面,左右側面的上端、與前后面的上端向上延伸為一體形成承力區域。本技術的積極效果在于本技術的設計能夠實現一個提手滿足要求,使得外觀更加簡約,拉鏈頭保護片設計能夠避免外力對拉鏈頭的傷害,提高拉鏈裝置的使用壽命。文檔編號A45C3/02GK203087851SQ20132004582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9日專利技術者葉建曉 申請人:葉建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公文包,包括包體(1)和設置于包體(1)上端的提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包體(1)的前后面上端向上延伸為一體形成承力區域(11),所述提手(2)與該承力區域(11)連接;包體(1)的前后面均設有拉鏈裝置(3),包體內部設置功能層。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葉建曉,
申請(專利權)人:葉建曉,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