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智能公文包,其包括:包體,用于置放文件;充電電源,設置在所述包體的內側底部;接口部,在所述接口部上分別設置有與所述充電電源連接的供電接口以及與用電設備連接的充電接口。(*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包裝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公文包。
技術介紹
目前行業內公文包大部分為功能單一的攜帶工具,雖然今年來出現了一些解決方案,但均只是針對便攜式電子設備便于攜帶的擴展功能,以及設置了相應的充電裝置。隨著人們需求越來越廣泛,形形色色的商務設備層出不窮,這種被動式的擴展手提包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迫切需求。手機、電腦、數碼相機等電子產品是當今人們使用頻率較高的商務工具,給人們帶來很多方便,而人們的活動很頻繁,范圍很廣,但手機、電腦、數碼相機等產品種類繁多,大小規格不一,攜帶不方便,且電池電量有限,往往人們在外地時,不便攜帶過多設備以及相應的充電器,使工作受到很大的影響。若隨身攜帶的公文包具有諸多電子設備及充電功能,則會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智能公文包,其更方便用戶的應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智能公文包,包括:包體,用于置放文件;充電電源,設置在所述包體的內側底部;接口部,在所述接口部上分別設置有與所述充電電源連接的供電接口以及與用電設備連接的充電接口。可選地,所述接口部的一側設置在所述包體內側底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包體外。可選地,還包括:平板電腦,設置在所述包體的正面。可選地,所述供電接口設置在所述包體的背面下方位置。可選地,在所述包體的背面的中部位置還設置有用于固定各充電接口的定位部。可選地,還包括:第一附袋,設置在所述包體的背面,能用于放置用電設備。可選地,所述充電接口為至少兩個。可選地,所述充電電源與各所述充電接口通過通信集成線108連接,所述通信集成線108能從所述包體側面的孔部伸出,使各所述充電接口位于所述包體外。可選地,在所述包體的側面還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二附袋。可選地,還包括GPS定位模塊,用于定位當前所述智能公文包的位置。可選地,所述充電電源為:WiFi移動電源,其內置有天線、移動無線網卡轉換Wifi模塊。可選地,所述充電電源安裝在所述包體的底部。可選地,所述包體底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包體頂部的厚度。可選地,所述包體呈左右對稱狀。由上可見,采用本實施例技術方案,該公文包除了可以當做傳統的公文包外,還可以為用戶隨身攜帶的手機、電腦隨時充電,方便用戶的使用。【附圖說明】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不當限定。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中的多功能智能公文包的主視透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圖1的立體圖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中圖1的另一立體圖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中圖1的底部透視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中圖1的公文包的使用狀態參考圖。附圖標記:101:包體;102:充電電源;103:供電接口;104:充電接口; 105:GPS定位模塊; 106:天線;107:移動無線網卡轉換Wifi模塊;108:通信集成線;109:通信集成線定位部;110:第一附袋;111:平板電腦;112:第二附袋。【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在此本專利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以及說明用來解釋本專利技術,但并不作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定。參見圖1-5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智能公文包主要包括:包體101、充電電源102、以及接口部。其中包體101的形狀與現有技術中的公文包一樣,亦延續了現有技術用于置放文件以及其他物品的功能。充電電源102,設置在包體101內,具體可以但不限于如圖所示將其平放設置在包體101的底部。接口部包括供電接口 103以及充電接口 104,其中供電接口103通過電源接入線與充電電源102連接,充電接口 104通過數據線與充電接口 104連接。作為本實施例的示意,本實施智能公文包還包括用于定位當前所述智能公文包的位置的GPS定位模塊105。另外,在本實施例中,選用WiFi移動電源作為本實施例的充電電源102,在充電電源102中內置有3G/4G天線106、移動無線網卡轉換Wif i模塊107,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要。作為本實施例的示意,該充電電源102置放安裝在包體101的底部。參見圖1-5所示,該充電接口 104可以為一個也可以為多個。該充電接口 104可以與手機、電腦或者其他的用電設備的接口相匹配,可為其供電。由上可見,采用本實施例技術方案,該公文包除了可以當做傳統的公文包外,還可以為用戶隨身攜帶的手機、電腦隨時充電,方便用戶的使用。作為本實施例的示意,還可以在包體101的頂部設置鎖具,以提高其防盜功能。作為本實施例的示意,接口部的主體以及主要導線設置在包體101內,其設有充電接口 104、供電接口 103的端部分別由包體101內延伸至包體101外,在使用時,用戶只需要將用電設備的通信數據線插入已與充電電源102連接的充電接口 104即可,從而使充電電源102向手機或電腦等當前的用電設備充電。作為本實施例的示意,充電接口 104可以為多個,這樣可以同時給多個智能終端充電。這樣可以采用進一步優選采用一對多的通信集成線108將充電電源102與多個充電接口 104連接,以便于線路走線,利于用戶的線路整理。為了便于用戶使用,還可以使通信集成線108能從所述包體101側面的孔部伸出,使各所述充電接口 104位于所述包體101外。作為本實施例的示意,還可以在包體101背面中部設置有用戶固定各充電接口104的定位部109,在定位部109下方設置有第一附袋110,這樣,用戶在充電時可以將用電終端放在設置在第一附袋110內,方便用戶充電,特別是隨時取用。參見圖5所示,作為本實施例的設置,各充電接口 104也不一定固定在定位部109上,使用戶可以隨時移動或者使用充電設備另外,當充電電源102的電量不足時,還可以通過供電接口 103對該充電電源102進行充電。作為本實施例的示意,該供電接口 103優選但不限于設置在包體101的背面,下方的角落處,以便于應用以及美觀。作為本實施例的示意,該公文包還進一步安裝有一智能平板電腦111,該平板電腦111可通過易于安裝以及拆卸的卡扣裝置安裝在在包體101的正面。這樣,人們在外地或路途中就可隨時連接無線網絡進行收發郵件、視頻聊天、攝像、錄音、連接數據電視等操作。該平板電腦1114的設置增加了多功能智能公文包的實用性,將常用電子設備及其充電裝置集成于公文包上。從而有效解決了攜帶多種電子設備的不便、操作上的繁瑣,給人們從事商務活動帶來極大的便利。另外,還可以在包體101的側面設置用于置放小物件,便于用戶隨時取放的第二附袋112。參見圖1-5所示,本實施例包體101采用下寬下窄,下厚上薄的設計,以使公文包更易于攜帶,且更便于空間的有效利用。還可以將包體101設計為左右對稱梯形狀。另外,在包體101頂部還設置有提手113和/或肩帶,便于用戶攜帶。以上所述的實施方式,并不構成對該技術方案保護范圍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實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該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主權項】1.一種智能公文包,其特征是,包括: 包體,用于置放文件; 充電電源,設置在所述包體的內側底部; 接口部,在所述接口部上分別設置有與所述充電電源連接的供電接口以及與用電設備連接的充電接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公文包,其特征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智能公文包,其特征是,包括:包體,用于置放文件;充電電源,設置在所述包體的內側底部;接口部,在所述接口部上分別設置有與所述充電電源連接的供電接口以及與用電設備連接的充電接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道友,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市景茂皮具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