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車窗刮水器裝置1,其具有刮水器驅動裝置10,支承元件5,曲柄傳動機構60和至少一個與刮水器驅動裝置10耦聯的刮水器軸20,其中,刮水器驅動裝置10從背側布置在支承元件5處,其中,刮水器軸20在支承元件5中在承座54中被引導,其特征在于,支承元件5包括第一支腿51,52和第二支腿50,其中,在第一支腿51,52處設置固定元件15并且在第二支腿50處設置刮水器軸20的承座54,其中,支腿50,51,52這樣地布置在支承元件5處,即支承元件5具有盆形的基本形狀,其中,在兩個支腿50,51,52之間的平的中間區段53中,刮水器驅動裝置10固定在支承元件5處,和其中,兩個支腿50,51,52各具有一個端部區域55,56,57,該端部區域與中間區段53大致平行地定向。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車窗刮水器裝置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車窗刮水器裝置,其具有刮水器驅動裝置,支承元件,曲柄傳動機構和至少一個與刮水器驅動裝置耦聯的刮水器軸,其中,刮水器驅動裝置在背側布置在支承元件處,和其中,刮水器軸在支承元件中在承座中被引導。由EP1219513A2已知一種具有兩個刮水臂的車窗刮水器裝置,其中,車窗刮水器裝置具有刮水器驅動裝置,曲柄傳動機構和支架,其中,刮水器軸經由曲柄傳動機構與刮水器驅動裝置耦聯和刮水器軸在支架中在承座中被引導。支架在此具有很多的部件,用于將車窗刮水器 裝置的各個部件相互耦聯起來和固定在機動車中。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的車窗刮水器裝置。該目的按照權利要求1來實現。有利的實施方式在從屬權利要求中給出。按照本專利技術認識到,可以由此提供一種改進的車窗刮水器裝置,即車窗刮水器裝置包括刮水器驅動裝置,支承元件,曲柄傳動機構和至少一個與刮水器驅動裝置耦聯的刮水器軸。在此情況下,刮水器驅動裝置布置在支承元件的背側處,其中,刮水器軸在支承元件中在承座中被引導。支承元件包括第一支腿和第二支腿,其中,在第一支腿處設置固定元件和在第二支腿處設置刮水器軸的承座。支腿這樣地布置在支承元件處,即支承元件具有盆形的基本形狀,其中,在兩個支腿支架的中間區段中,刮水器驅動裝置被固定在支承元件處。此外,兩個支腿各具有一個與中間區段平行地定向的端部區域。這樣可以提供一種特別簡單地構造成的車窗刮水器裝置,它可靠地支撐在刮水過程期間出現的力并且可以簡單地制造。此外該車窗刮水器裝置構造得特別緊湊。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二支腿在端部區域中具有用于固定刮水臂的固定軸。在此,固定軸布置在刮水器軸的承座和中間區段之間。該設計結構以簡單的方式實現將雙臂伸縮式刮水臂或者說平行四邊形刮水臂固定在車窗刮水器裝置處。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車窗刮水器裝置包括基本上與第一支腿平行地布置的第三支腿,其中,在其中至少一個支腿的端部區域布置用于將車窗刮水器裝置固定在機動車的車身處的固定元件。這樣,經由車窗刮水器裝置的支腿可以在機動車中提供特別剛性的(穩定的)并且對傳力作用有利的支撐。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支承元件一體地(整件地)并且材料統一地構造成。這種設計方案實現一種簡單的制造方式。在此特別有利的是,支承元件以壓鑄法或以鍛造法制造。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曲柄傳動機構包括與刮水器驅動裝置連接的第一曲柄和與刮水器軸連接的第二曲柄,其中,兩個曲柄借助于連接桿鉸接地相互連接,其中,第一曲柄的半徑小于第二曲柄的半徑。以這種方式可以保證,刮水器驅動裝置可以持續地以相同的轉速運轉并且同時刮水臂可以往復樞轉。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為了將連接桿與第一和第二曲柄相連接,各設置一個鉸接頭,其中,連接桿和/或曲柄傳動機構的兩個曲柄中的至少一個各在一個端部處具有用于固定鉸接頭的開孔,其中,在連接桿處和/或在兩個曲柄中的至少一個處設置另外的開孔,該開孔設計成用作將鉸接頭固定在連接桿處和/或兩個曲柄中的至少一個處的備用固定點。以這種方式可以以簡單的方式改變車窗刮水器裝置的刮水器角度,而不必更換這些部件和車窗刮水器裝置的另外的構件。這使得車窗刮水器裝置能夠靈活地適配于不同的機動車類型。在另一個實施方式中,曲柄傳動機構在其垂直延伸長度上構造得比支承元件較短,其中,曲柄傳動機構布置在與刮水器軸背離的一側上。以這種方式可以設計一種特別緊湊和扁平的車窗刮水器裝置。以下借助于附圖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附圖中所示: 附圖說明圖1是具有支承元件的車窗刮水器裝置的透視 圖2是在圖1中示出的車窗刮水器裝置的側視 圖3是在圖1和2中示出的車窗刮水器裝置的俯視圖;和 圖4是在圖1至3中示出的車窗刮水器裝置的支承元件的單獨部件的透視圖。圖1示出車窗刮水器裝置I的透視圖。圖2示出側視圖和圖3示出車窗刮水器裝置I的俯視圖。車窗刮水器裝置I包括刮水器驅動裝置10,它固定在支承元件5處。此外設置曲柄傳動機構60,用于將刮水器驅動裝置10與刮水器軸20連接,該刮水器軸用于驅動沒有示出的單臂式刮水臂。車窗刮水器驅動裝置10包括電動機13,它與沒有示出的傳動裝置連接。刮水器驅動裝置10的輸出軸12在此情況下通過支承元件5引導并且將刮水器驅動裝置10與曲柄傳動機構60相連接。刮水器驅動裝置10此外經由固定螺釘11從背側擰接在支承元件5處。 車窗刮水器裝置I的曲柄傳動機構60包括第一曲柄63和第二曲柄62,其中,第一曲柄63與刮水器驅動裝置10的輸出軸12連接。第二曲柄62與刮水器軸20連接。第一曲柄63和第二曲柄62經連接桿61相互耦聯。在此情況下,該耦聯經由兩個可圍繞軸轉動的鉸接頭64實現。在此情況下,曲柄傳動機構在其延伸長度上在刮水器驅動裝置10的輸出軸12的方向上,即在圖2中也沿著示出的y_軸的方向上,比支承元件5設計得較短。由此可以提供一種特別緊湊的和對傳力有利的車窗刮水器裝置I。為了提供特別緊湊的曲柄傳動機構60,兩個曲柄62,63是S形地設計的,其中,第一曲柄63的沿徑向位于外部的部分68布置在與第二曲柄62的沿徑向位于外部的部分69相同的x-z平面上。在曲柄62,63的沿徑向位于外部的部分處布置鉸接頭64。連接桿61在兩個鉸接頭64之間具有加固筋66,以避免折彎連接桿61。在加固筋66和鉸接頭64之間,各在連接桿61的一側處設置開孔65。開孔65可以用于將鉸接頭64固定在連接桿61的一個備選的點處,以便如此改變或適配曲柄傳動機構60的傳動比,即曲柄傳動機構60可以靈活地應用于不同的刮水角度或機動車類型。為了確定刮水角度,在第一曲柄63處的鉸接頭64比在第二曲柄62處的鉸接頭64沿徑向位于較內部地布置在曲柄63處。如果第一曲柄63通過輸出軸12的均勻的轉動運動被置于轉動中,那么第一曲柄63完全地圍繞驅動軸轉動。通過曲柄傳動機構60耦聯刮水臂的第二曲柄62設計得比第一曲柄63較長,因此第二曲柄62確定刮水角度并且僅僅在該區域中交替地往復擺動,依賴于傳動比確定刮水臂的刮水角度并且借助于刮水器軸20使刮水臂運動。支承元件5在該實施方式中一體件地(單部件地)和材料統一地構造成。作為用于支承元件5的材料,適用的尤其是鋁或鋁合金。支承元件在此處可以在壓鑄法中或在鍛造法中制造。支承元件5基本上設計成盆形并且包括三個支腿50,51,52。第一支腿50在圖中布置在輸出軸12右側。第二支腿51及第三支腿52布置在與第一支腿50基本相對置的位置上。支腿50,51,52限制以平面方式構造成的中間區段53,以便經由設置在中間區段53中的固定開孔58借助于固定螺釘11來固定刮水器驅動裝置10。輸出軸12在此情況下通過支承元件5的輸出軸通孔59突出,其中,在安裝狀態下,第一曲柄62被固定在輸出軸12處。支腿50,51,52各具有一個端部區域55,56,57,該端部區域大致平行于中間區段53定向。在支腿50,51,52的端部區域55,56,57的外端部處各設置一個具有減振元件16的固定元件15。借助于固定元件15,車窗刮水器裝置I可以被安裝在機動車中,其中,通過減振元件16,車窗刮水器裝置I的擺動,例如通過往復擺動的刮水臂,僅僅被減振地被傳遞到機動車的車身上。固定元件15或減振元件16分別被布置在支承元件5的固定開孔17中,其中,第三支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C約希亞塞,RM阿貝,A卡拉里菲爾霍,F波波蒂克加西亞,
申請(專利權)人: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