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所述的玉米植種設備,通過至少兩個盛種部和兩個開溝部的設置,使得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所述玉米植種設備可以一次實現多行雜交玉米的播種。同時,發明專利技術的所述盛種部可以按照預定時間間隔分別打開所述母本玉米容納部和所述父本玉米容納部,使得所述母本玉米和所述父本玉米間隔順序被播種,可以在同一行上通過一次機器播種即可實現所述母本玉米和所述父本玉米的按比例播種,無需人工手動播種,省事省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到玉米種植
,具體是一種玉米植種設備。
技術介紹
雜交玉米可獲得多種玉米的優勢,因此,具有種植范圍廣和市場前景好的優點。雜交玉米大面積種植的第一步是雜家玉米的制種,在這個過程中,不同品性玉米需要根據父本和母本的比例要求間隔種植,通常需要在一行中同時間隔播種父本和母本玉米種子,現有的播種機無法實現間隔播種,因此,間隔播種需要人工進行,占用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提高了制種企業的播種成本,進而提高其制種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為此,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是現有間隔播種占用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可實現間隔播種的玉米植種設備。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玉米植種設備,至少兩個用于盛放待播種玉米的盛種部,設置在每個所述盛種部下部并與所述盛種部貫通連接的開溝部,以及控制每個所述盛種部中的種子進入其下的所述開溝部并被播種的控制部;相鄰所述開溝部之間的間隔為雜交玉米的行距;每個所述盛種部進一步包括母本玉米種子容納部和父本玉米種子容納部;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母本玉米容納部和所述父本玉米容納部中的玉米間隔順序進入所述開溝部并被播種。 所述控制部包括微處理器、設置在所述母本玉米種子容納部出口處的第一控制板和設置在所述父本玉米種子容納部出口處的第二控制板,所述第一控制板和所述第二控制板在所述微處理器的控制下間隔順序打開和關閉。所述控制部包括轉盤和驅動所述轉盤轉動的驅動裝置,其中,所述轉盤設置在所述母本玉米種子容納部出口和父本玉米種子容納部出口和所述開溝部的種子進口之間。所述開溝部的兩側各設置有一個輪子。相鄰所述盛種部之間可拆卸連接。本專利技術的上述技術方案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玉米植種設備,包括至少兩個用于盛放待播種玉米的盛種部,設置在每個所述盛種部下部并與所述盛種部貫通連接的開溝部,以及控制每個所述盛種部中的種子進入其下的所述開溝部并被播種的控制部;相鄰所述開溝部之間的間隔為雜交玉米的行距;每個所述盛種部進一步包括母本玉米種子容納部和父本玉米種子容納部;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母本玉米容納部和所述父本玉米容納部中的玉米間隔順序進入所述開溝部并被播種。通過至少兩個盛種部和兩個開溝部的設置,使得本專利技術的所述玉米植種設備可以一次實現多行雜交玉米的播種。同時,專利技術的所述盛種部可以按照預定時間間隔分別打開所述母本玉米容納部和所述父本玉米容納部,使得所述母本玉米和所述父本玉米間隔順序被播種,可以在同一行上通過一次機器播種即可實現所述母本玉米和所述父本玉米的按比例播種,無需人工手動播種,省事省力。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多功能功能播種機,每個所述盛種部與其連接的所述開溝部固定連接成一個播種單元,相鄰所述播種單元之間可拆卸連接。可根據雜交玉米制種地的大小隨時調整播種機的寬度,通過多個播種功能單元串聯實現在大制種地的寬幅播種;通過較小數量的播種單元串聯實現小制種地的窄幅播種。提高本專利技術所述玉米植種設備的使用范圍,具有更好的市場推廣前景。附圖說明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玉米植種設備的播種單元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所述播種單元中的所述盛種部的結構示意圖。圖中附圖標 記表示為:1-盛種部,11-母本玉米種子容納部,12-父本玉米種子容納部,2-開溝部,3-控制部。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玉米植種設備,包括至少兩個用于盛放待播種玉米的盛種部,設置在每個所述盛種部下部并與所述盛種部貫通連接的開溝部,以及控制每個所述盛種部中的種子進入其下的所述開溝部并被播種的控制部;每個所述盛種部進一步包括母本玉米種子容納部和父本玉米種子容納部;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母本玉米容納部和所述父本玉米容納部中的玉米間隔順序進入所述開溝部并被播種。 為本專利技術一個實施例的一種雜交玉米播種機,包括兩個掛接的播種單元,相鄰所述播種單元的所述開溝部之間的距離為雜家玉米的行距。具體參見圖1和圖2所示,每個所述播種單元進一步包括兩個用于盛放待播種玉米的盛種部I和設置在每個所述盛種部I下部并與所述盛種部I貫通連接的開溝部2,每個所述盛放部與其上連接的所述開溝部2之前還設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盛種部I中的玉米按預定順序進入所述開溝部2并被播種的控制部3 ;所述盛種部I進一步包括母本玉米種子容納部11和父本玉米種子容納部12 ;所述控制部3控制所述母本玉米容納部11和所述父本玉米容納部12中的玉米間隔順序進入所述開溝部并被播種。所述開溝部2的兩側各設置有一個輪子,保證本專利技術的雜交玉米播種機順利前行,實際使用中可根據需要調整所述開溝部2與所述輪子在豎直方向的相對高度,控制所述開溝部2開溝的深度。當然作為本專利技術的其他實施例,可不設置輪子,也可根據實際需要將輪子設置在所述開溝部2的前方或者后方。所述控制部3包括微處理器、設置在所述母本玉米種子容納部出口處的第一開合板和設置在所述父本玉米種子容納部出口處的第二開合板,所述第一開合板和所述第二開合板在所述微處理器的控制下間隔順序打開和關閉。具體是,通常情況下,所述微處理器控制所述第一開合板和所述第二開合板處于關閉狀態,當所述播種機行走預定距離需要播種時,所述微處理器控制所述第一開合板或所述第二開合板打開,比如第一開合板打開一次后所述第二開合板打開兩次,然后所述第一開合板再打開一次后所述第二開合板再打開兩次,如此循環直到播種完成。并在播種完成時控制所述第一開合板或所述第二開合板快速閉合,保證一個播種點僅播種一粒或者兩粒父本玉米或者母本玉米。本實施例中,兩個所述播種單元掛接連接,作為其他實施例,所述播種單元的數量可根據制動地的寬度增加,比如為八個、十個或者更多;多個播種單元之間可通過現有的其他可拆卸連接的方式連接,比如螺接等,均能實現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屬于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可根據雜交玉米制種地的大小隨時調整播種機的寬度,通過多個播種功能單元串聯實現在大制種地的寬幅播種;通過較小數量的播種單元串聯實現小制種地的窄幅播種。提高本專利技術所述玉米植種設備的使用范圍,具有更好的市場推廣前景。為本專利技術其他實施例的雜交玉米播種機,上述實施例中的所述控制部3為本實施例中的控制部代替,本實施例中的所述控制部包括轉盤和驅動所述轉盤轉動的驅動裝置,其中,所述轉盤水平設置在所述母本玉米種子容納部出口和父本玉米種子容納部出口和所述開溝部的種子進口之間,并且所述轉盤上設置有一個貫通的種子通道,所述種子通道具有隨著所述轉盤旋轉到預定角度適于連通所述母本玉米種子容納部的出口或所述父本玉米種子容納部的出口與所述開溝部。其他同上述實施例,同樣能實現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屬于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作為本專利技術上述實施例的變形,所述多個所述盛種部之間固定連接,多個所述開溝部之間固定連接,其他同上述實施例,雖然不能根據制種地的寬度適當調整一次播種的行數,但同能能實現本專利技術間隔播種的目的,屬于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本專利技術所述 的雜交玉米播種機,包括盛種部和開溝部,所述盛種部進一步包括母本玉米種子容納部和父本玉米種子容納部;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母本玉米容納部和所述父本玉米容納部中的玉米間隔順序進入所述開溝部并被播種。使用時,本專利技術的所述播種機可以按照預定時間間隔分別打開所述母本玉米容納部和所述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玉米植種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兩個用于盛放待播種玉米的盛種部,設置在每個所述盛種部下部并與所述盛種部貫通連接的開溝部,以及控制每個所述盛種部中的種子進入其下的所述開溝部并被播種的控制部;相鄰所述開溝部之間的間隔為雜交玉米的行距;每個所述盛種部進一步包括母本玉米種子容納部和父本玉米種子容納部;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母本玉米容納部和所述父本玉米容納部中的玉米間隔順序進入所述開溝部并被播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玉米植種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兩個用于盛放待播種玉米的盛種部,設置在每個所述盛種部下部并與所述盛種部貫通連接的開溝部,以及控制每個所述盛種部中的種子進入其下的所述開溝部并被播種的控制部;相鄰所述開溝部之間的間隔為雜交玉米的行距;每個所述盛種部進一步包括母本玉米種子容納部和父本玉米種子容納部;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母本玉米容納部和所述父本玉米容納部中的玉米間隔順序進入所述開溝部并被播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玉米植種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包括微處理器、設置在所述母本玉米種子容納部出口處的第一控制板和設置在所述父本玉米...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志恒,
申請(專利權)人:張志恒,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