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載荷程控風險識別與處理系統及方法,該方法包括:星務管理計算機接收遙控注入的載荷作業,載荷管理模塊判斷載荷作業的合理性,自動放棄執行單個超時載荷程控作業;超時處理單元根據計時器記錄的載荷程控作業運行時長判斷該載荷累計連續工作時間是否超時,若超時,向該載荷發送關機指令;衛星能源狀態判斷單元采集進行衛星能源狀態判斷,在衛星能源告急情況下,發送指令關閉所有正在工作的載荷;當程控作業結束時,載荷開關機狀態判斷單元利用采集的載荷遙測數據,進行載荷開關機狀態判斷,若載荷未按指令關機,多次重復發送關機指令。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規避載荷錯誤程控和超時工作,達到完成衛星任務保證整星能源安全的目的。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衛星載荷程控風險識別與處理技術,具體地,涉及一種。
技術介紹
衛星載荷是衛星實現特定功能的必備要素。由于衛星能源受限制,載荷本身工作條件有特殊要求,同時衛星測控只能在有限條件進行,因此相當部分載荷的開、關機控制及具體工作模式選擇和設置由星務管理計算機通過程控方式完成。載荷展開工作,其開、關機過程和工作模式設置,必須嚴格遵循各載荷自身的控制要求,不允許出現漏發指令的狀態,也不允許出現因為載荷作業安排不合理導致載荷程控過程出現錯亂的現象。部分載荷開機時功耗較大,為保證衛星能源安全,對載荷開機的工作時段要進行限制;在衛星能源告急情況下,須關閉正在工作的載荷。為了使衛星載荷嚴格按預定程序順利展開工作,星務管理系統軟件必須進行載荷程控風險識別與處理,在保證載荷安全工作的同時保證整星能源安全。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充分利用星務管理計算機信息資源和控制能力,通過對載荷在程控方式下工作的風險進行識別與處理,規避可能出現的載荷錯誤程控和載荷超時工作,達到順利完成衛星任務并保證整星能源安全的目的。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載荷程控風險識別與處理系統,包括:通過總線連接的星務管理計算機和若干載荷,星務管理計算機用以接收載荷作業遙控注數,采集載荷遙測數據,發送載荷控制指令,其包括輸入模塊和輸出模塊,其特征在于,星務管理計算機還包括載荷管理模塊,載荷管理模塊分別與輸入模塊和輸出模塊連接,用以處理遙控注數和載荷遙測數據,判斷載荷工作狀態,并根據判斷結果發送載荷控制指令,載荷管理模塊進一步包括:載荷程控作業表:用以存儲各載荷程控作業對應的運行時段;計時器:與各載荷連接,用以對各載荷的開機時長以及運行時長進行計時;載荷運行管理單元:分別與載荷程控作業表和計時器連接,用以在接收到遙控注數后檢測該載荷程控流程是否運行,若無該載荷程控流程運行,進行載荷查表,遍歷載荷程控作業表,查找到該載荷程控作業后根據計時器計時判斷開機時斷是否超時,若超時,放棄執行該作業,若不超時,開始執行該作業;衛星能源狀態判斷單元:用以采集衛星電源系統遙測參數,進行衛星能源狀態判斷,在衛星能源告急情況下,發送指令關閉所有正在工作的載荷;超時處理單元:與計時器連接,用以根據計時器記錄的載荷程控作業運行時長判斷該載荷累計連續工作時間是否超時,若超時,向該載荷發送關機指令;載荷開關機狀態判斷單元:當程控作業結束時,利用采集的載荷遙測數據,進行載荷開關機狀態判斷,若載荷未按指令關機,多次重復發送關機指令。優選地,載荷運行管理單元若檢測到載荷程控流程正在運行,則不再進行載荷查表,從而鎖定該單一程控流程。優選地,為避免經總線發送的兩條控制指令間隔過短而造成指令無法正常執行的漏指令現象,載荷運行管理單元對多個載荷程控作業進行分節拍控制。優選地,載荷運行管理單元通過對不同載荷之間的指令設置指令發送間隔進行控制。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一種載荷程控風險識別與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星務管理計算機接收遙控注入的載荷作業,載荷管理模塊判斷載荷作業的合理性,自動放棄執行單個超時載荷程控作業;步驟2:超時處理單元根據計時器記錄的載荷程控作業運行時長判斷該載荷累計連續工作時間是否超時,若超時,向該載荷發送關機指令;步驟3:衛星能源狀態判斷單元采集衛星電源系統遙測參數,進行衛星能源狀態判斷,在衛星能源告急情況下,發送指令關閉所有正在工作的載荷;步驟4:當程控作業結束時,載荷開關機狀態判斷單元利用采集的載荷遙測數據,進行載荷開關機狀態判斷,若載荷未按指令關機,多次重復發送關機指令。優選地,步驟I具體包括:載荷運行管理單元在接收到遙控注數后檢測該載荷程控流程是否運行,若無該載荷程控流程運行,進行載荷查表,遍歷載荷程控作業表,查找到該載荷程控作業后根據計時器計時判斷開機時斷是否超時,若超時,放棄執行該作業,若不超時,開始執行該作業;否貝1J,若檢測到載荷程控流程正在運行,則不再進行載荷查表,鎖定該單一程控流程運行。優選地,步驟一還包括:當有多個載荷時,為避免經總線發送的兩條控制指令間隔過短而造成指令無法正常執行的漏指令現象,載荷運行管理單元對多個載荷進行分節拍控制,設置指令發送間隔對不同載荷之間的指令進行控制。優選地,步驟4具體包括以下步驟:步驟4.1:發送關載荷命令;步驟4.2:采集載荷開、關機遙測參數,判斷載荷關機是否正常,若關機正常則結束,否則重復發送關載荷命令并重復執行遙測參數采集判斷過程;步驟4.3:若多次重復發送關機指令后,載荷仍未關機,則星務管理計算機切換控制權,由備機發送關機指令。優選地,步驟43具體為:若連續4次關機不成功,則切換計算機控制權,由備機繼續發送載荷關機指令。本專利技術采用載荷工作超時判斷、載荷工作流程鎖定、多載荷分節拍控制、載荷開關機狀態判斷、衛星能源告急時關閉正在工作的載荷等方法,降低衛星載荷由星務計算機自主程控展開工作時的風險。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充分利用星務管理計算機信息資源和控制能力,通過星務管理系統軟件對載荷在程控方式下工作的風險進行識別與處理,規避可能出現的載荷錯誤程控和載荷超時工作,達到順利完成衛星任務并保證整星能源安全的目的。附圖說明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圖1為本專利技術載荷程控風險識別與處理系統的結構原理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載荷程控風險識別與處理方法的載荷超時、能源應急判斷及程控流程鎖定邏輯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載荷程控風險識別與處理方法的多載荷分時控制過程邏輯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載荷程控風險識別與處理方法的關載荷過程故障識別與處理過程邏輯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將有助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一步理解本專利技術,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專利技術。應當指出的是,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請參閱圖1,一種載荷程控風險識別與處理系統,包括:通過總線連接的星務管理計算機和N個載荷,星務管理計算機用以接收載荷作業遙控注數,采集載荷遙測數據,發送載荷控制指令,其包括輸入模塊和輸出模塊,其特征在于,星務管理計算機還包括載荷管理模塊,載荷管理模塊分別與輸入模塊和輸出模塊連接,用以處理遙控注數和載荷遙測數據,判斷載荷工作狀態,并根據判斷結果發送載荷控制指令,載荷管理模塊進一步包括:載荷程控作業表:用以存儲各載荷程控作業對應的運行時段。計時器:與各載荷連接,用以對各載荷的開機時長以及運行時長進行計時。載荷運行管理單元:分別與載荷程控作業表和計時器連接,用以在接收到遙控注數后檢測該載荷程控流程是否運行,若無該載荷程控流程運行,進行載荷查表,遍歷載荷程控作業表,查找到該載荷程控作業后根據計時器計時判斷開機時斷是否超時,若超時,放棄執行該作業,若不超時,開始執行該作業;若檢測到載荷程控流程正在運行,則不再進行載荷查表,從而鎖定該單一程控流程。進一步地,為避免經總線發送的兩條控制指令間隔過短而造成指令無法正常執行的漏指令現象,載荷運行管理單元對多個載荷程控作業進行分節拍控制。更進一步地,載荷運行管理單元通過對不同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載荷程控風險識別與處理系統,包括:通過總線連接的星務管理計算機和若干載荷,所述星務管理計算機用以接收載荷作業遙控注數,采集載荷遙測數據,發送載荷控制指令,其包括輸入模塊和輸出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星務管理計算機還包括載荷管理模塊,所述載荷管理模塊分別與所述輸入模塊和輸出模塊連接,用以處理遙控注數和載荷遙測數據,判斷載荷工作狀態,并根據判斷結果發送載荷控制指令,所述載荷管理模塊進一步包括:載荷程控作業表:用以存儲各載荷程控作業對應的運行時段;計時器:與所述各載荷連接,用以對各載荷的開機時長以及運行時長進行計時;載荷運行管理單元:分別與所述載荷程控作業表和計時器連接,用以在接收到遙控注數后檢測該載荷程控流程是否運行,若無該載荷程控流程運行,進行載荷查表,遍歷所述載荷程控作業表,查找到該載荷程控作業后根據計時器計時判斷開機時斷是否超時,若超時,放棄執行該作業,若不超時,開始執行該作業;衛星能源狀態判斷單元:用以采集衛星電源系統遙測參數,進行衛星能源狀態判斷,在衛星能源告急情況下,發送指令關閉所有正在工作的載荷;超時處理單元:與所述計時器連接,用以根據所述計時器記錄的載荷程控作業運行時長判斷該載荷累計連續工作時間是否超時,若超時,向該載荷發送關機指令;載荷開關機狀態判斷單元:當程控作業結束時,利用采集的載荷遙測數據,進行載荷開關機狀態判斷,若載荷未按指令關機,多次重復發送關機指令。...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兆云,李美光,李巍,陳占勝,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衛星工程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