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是有關于一種具有濾光功能的可見光合光鏡組,包含:一第一鏡與一第二鏡。該第一鏡可供一第一色光通過并反射一第二色光,該第一鏡對于波長為380~420nm的光的平均穿透率為T1,且T1≤8%,或T1≥95%。該第二鏡用于反射該第一色光與該第二色光,并可供一第三色光通過,該第二鏡對于波長為380~420nm的光的平均穿透率為T2,且T2≤8%,或T2≥95%。所述三種色光在該第二鏡的一側混合,而波長為380~420nm的光射向該第二鏡后行進于該第二鏡的另一側,借此避免有害光影響一投影設備中的其它鏡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合光鏡組,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濾光功能的可見光合光鏡組。
技術介紹
一般使用高壓汞燈作為光源的大型投影機,其系統內會加上一片用于隔離紫外線的濾鏡(簡稱UV-cut),可用于降低有害光線(即紫外光)照射系統中的元件所造成的損傷,正確地使用UV-cut可以達到最佳的隔離效果,通常UV-cut必須垂直光軸而放置。但隨著投影機小型化與可攜性的市場需求,發光二極體(LED)或其它固態發光元件具有體積小、亮度高、壽命長等優點,因此目前的小型投影機的光源則以LED為主。色序式LED投影機通常使用紅、綠、藍或者紅、螢光綠、藍的LED光源,其中,螢光綠、綠光、藍光含有些許波長為380 420nm的有害光,這些有害光對于系統中的塑膠鏡片容易造成傷害。以輻射能來看,螢光綠在380 400nm波段的分量約為0.15%,在400 420nm波段大約為1.3% ;綠光在380 400nm約為0.01%,400 420nm約為0.03% ;藍光在 380 400nm 約為 0.14%,在 400 420nm 約為 0.46%。由于塑膠鏡片相較于玻璃容易塑型成特定形狀的鏡片,因此普遍應用于投影機的成像鏡頭中,為了修正像差,使用高折射率且低阿貝數(Abbe number)的塑膠材料可以提升影像品質與減少玻璃材料的使用,然而,高折射率且低阿貝數的光學塑膠材料應用于強光照射下的環境有其基本限制,在波長為420nm以下開始容易有光吸收,當強光能量累積過高時會造成鏡片黃化,進而縮短鏡頭使用壽命,因此在應用上必須考慮過濾或降低前述有害光線(在本案中針對380 420nm波段)的能量,才能維持投影機光學引擎的壽命,以符合市場的需求規格。當然,除了系統中的塑膠鏡片可能受到有害光的傷害,此波段的光亦可能造成DMD或LCoS等數位影像調制元件的傷害。而雖然前述的UV-cut可過濾紫外光,但具有以下缺點:一般使用UV-cut有其使用角度的限制,約在與光軸方向夾±25°角以內,以避免漏光。UV-cut上的鍍膜膜層可達20層以上,造成其成本高,而且因為使用UV-cut會造成光源能量損耗,使投影設備的效率變差。此外,投影設備中必須保留部分空間供UV-cut放置,造成設備體積變大、重量變重,不利于微型化的需求,所以使用UV-cut過濾有害光的方式,有待改良。由此可見,上述現有的濾光裝置在結構與使用上,顯然仍存在有不便與缺陷,而亟待加以進一步改進。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相關廠商莫不費盡心思來謀求解決之道,但長久以來一直未見適用的設計被發展完成,而一般產品又沒有適切結構能夠解決上述問題,此顯然是相關業者急欲解決的問題。因此如何能創設一種新型的濾光裝置,其可以改進現有的濾光裝置實屬當前重要研發課題之一,亦成為當前業界極需改進的目標。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減少投影設備的元件數量,從而可降低設備成本與元件使用空間的具有濾光功能的可見光合光鏡組。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專利技術具有濾光功能的可見光合光鏡組,包含:一第一鏡以及一設置在該第一鏡的一側的第二鏡。該第一鏡可供一第一色光通過以及反射一第二色光,該第一色光沿著一個第一方向前進。該第一鏡的延伸方向與該第一方向不垂直,該第一鏡對于波長為380 420nm的光的平均穿透率為Tl,且Tl ( 8%,或Tl彡95% ;該第二鏡的延伸方向與該第一方向不垂直,該第二鏡可用于反射自該第一鏡而來的該第一色光與該第二色光,并可供一第三色光通過而使該第三色光、該第一色光及該第二色光混合,該第二鏡對于波長為380 420nm的光的平均穿透率為T2,且T2 < 8%,或T2 > 95%;該第一色光、該第二色光及該第三色光在該第二鏡的一側混合,而波長為380 420nm的光射向該第二鏡后行進于該第二鏡的另一側。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采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具有濾光功能的可見光合光鏡組,該第一色光及該第二色光都含有波長為380 420nm的光,所述T2≥95%。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具有濾光功能的可見光合光鏡組,該第一色光為綠光,該第二色光為藍光,該第三色光為紅光,·該第一鏡為藍色反射鏡,該第二鏡為紅色穿透鏡。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具有濾光功能的可見光合光鏡組,該第一色光為藍光,該第二色光為綠光,該第三色光為紅光,該第一鏡為藍色穿透鏡或綠色反射鏡,該第二鏡為紅色穿透鏡。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具有濾光功能的可見光合光鏡組,該第一色光與該第二色光的其中一個含有波長為380 420nm的光,該第三色光含有波長為380 420nm的光,所述T2 ≤ 8%。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具有濾光功能的可見光合光鏡組,該第一色光為紅光,該第二色光為藍光,該第三色光為綠光,該第一鏡為藍色反射鏡或紅色穿透鏡,且Tl ^ 95%,該第二鏡為綠色穿透鏡。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具有濾光功能的可見光合光鏡組,該第一色光為藍光,該第二色光為紅光,該第三色光為綠光,該第一鏡為藍色穿透鏡或紅色反射鏡,且Tl ( 8%,該第二鏡為綠色穿透鏡。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具有濾光功能的可見光合光鏡組,該第一色光為綠光,該第二色光為紅光,該第三色光為藍光,該第一鏡為紅色反射鏡,該第二鏡為藍色穿透鏡。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具有濾光功能的可見光合光鏡組,該第一色光為紅光,該第二色光為綠光,該第三色光為藍光,該第一鏡為紅色穿透鏡或綠色反射鏡,該第二鏡為藍色穿透鏡。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具有濾光功能的可見光合光鏡組,該第一鏡為藍色反射鏡,該藍色反射鏡對于波長為500 570nm的光的平均穿透率小于95%。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具有濾光功能的可見光合光鏡組,該第一鏡為紅色穿透鏡,該紅色穿透鏡對于波長為500 570nm的光的平均穿透率大于5%。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具有濾光功能的可見光合光鏡組,該第一鏡為紅色反射鏡,該紅色反射鏡對于波長為500 570nm的光的平均穿透率小于95%。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具有濾光功能的可見光合光鏡組,該第一鏡為藍色穿透鏡,該藍色穿透鏡對于波長為500 570nm的光的平均穿透率大于5%。本專利技術還提供另一種具有濾光功能的可見光合光鏡組,包含:一第一鏡以及一與該第一鏡交叉設置的第二鏡,該第一鏡可將一第一色光朝一合光方向反射,該第二鏡可將一第二色光朝該合光方向反射,且一第三色光可通過該第二鏡與該第一鏡而朝著該合光方向行進,進而與該第一色光及該第二色光混合,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鏡對于波長為380 420nm的光的平均穿透率小于或等于8%;該第二鏡對于波長為380 420nm的光的平均穿透率小于或等于8%。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具有濾光功能的可見光合光鏡組,為一個十字鏡片組。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具有濾光功能的可見光合光鏡組,該第一色光為藍光,該第二色光為綠光,該第三色光為紅光,該第一鏡為藍色反射鏡,該第二鏡為綠色反射鏡。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具有濾光功能的可見光合光鏡組,該第一色光為藍光,該第二色光為紅光,該第三色光為綠光,該第一鏡為藍色反射鏡,該第二鏡為紅色反射鏡。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具有濾光功能的可見光合光鏡組,該第一色光為綠光,該第二色光為紅光,該第三色光為藍光,該第一鏡為綠色反射鏡,該第二鏡為紅色反射鏡。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該可見光合光鏡組包含混合三色光及過濾有害光的功能,可以避免有害光影響后端的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濾光功能的可見光合光鏡組,包含:一第一鏡以及一設置在該第一鏡的一側的第二鏡,該第一鏡可供一第一色光通過以及反射一第二色光,該第一色光沿著一第一方向前進,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鏡的延伸方向與該第一方向不垂直,該第一鏡對于波長為380~420nm的光的平均穿透率為T1,且T1≤8%,或T1≥95%;該第二鏡的延伸方向與該第一方向不垂直,該第二鏡可用于反射自該第一鏡而來的該第一色光與該第二色光,并可供一個第三色光通過而使該第三色光、該第一色光及該第二色光混合,該第二鏡對于波長為380~420nm的光的平均穿透率為T2,且T2≤8%,或T2≥95%;該第一色光、該第二色光及該第三色光在該第二鏡的一側混合,而波長為380~420nm的光射向該第二鏡后行進于該第二鏡的另一側。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介文,彭偉捷,李衛華,
申請(專利權)人:旭麗電子廣州有限公司,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