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增氧助燃裝置,屬于回轉爐窯加熱裝置的配置技術領域。包括氧氣制備與儲存裝置、分氣管和噴槍,氧氣制備與儲存裝置通過閘閥與分氣管連接,分氣管的末端安裝有噴槍,其中,分氣管通過壓力調節器與噴槍連接;噴槍包括進氣管,進氣管末端安裝有噴頭,進氣管內設置有內管,內管與進氣管之間設置有漩流環,漩流環位于靠近噴頭的一端;噴頭為半球形,噴頭上設置有若干個錐形噴嘴;進氣管外壁安裝有定位裝置和手輪。采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增氧助燃裝置,不僅使燃煤充分燃燒,還能提高水泥熟料的綜合性能,降低煤耗,達到節能減排和提高熟料品質的目的,可應用于水泥回轉窯、煤粉爐、隧道窯等其他工業爐窯的增氧助燃。(*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增氧助燃裝置,屬于回轉爐窯加熱裝置的配置
技術介紹
水泥生產過程中,其工藝流程主要為:原料如石灰石、鐵粉、粘土等經均化、預熱,進分解爐和回轉窯后出窯,再經粉磨即可得到水泥。其中,分解爐和回轉窯是煅燒水泥熟料的主要設備,石灰石等碳酸鹽在分解爐和回轉窯中進一步分解并發生固相反應;如不能充分煅燒,不僅會造成終產物水泥品質差,產量低、還會帶來資源的浪費和增加污染物排放,不利于聞效生廣和節能減排。有基于此,做出本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燃煤工業爐窯用、可促進燃料燃燒的增氧助燃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增氧助燃裝置,包括氧氣制備與儲存裝置、分氣管和噴槍,氧氣制備與儲存裝置通過閘閥與分氣管連接,分氣管的末端安裝有噴槍。為實現更好的使用效果,進一步的設置如下:所述的分氣管為V形分氣管。所述的分氣管通過壓力調節器與噴槍連接。所述的噴槍包括進氣管,進氣管末端安裝有噴頭,所述的進氣管內設置有內管,內管與進氣管之間設置有漩流環,漩流環位于靠近噴頭的一端;噴頭為半球形,噴頭上設置有若干個錐形噴嘴。 所述的進氣管外壁活動安裝有定位裝置。所述的進氣管外壁設置有手輪,手輪位于遠離噴頭的一端。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本技術增氧助燃裝置可應用于水泥回轉窯、煤粉爐、隧道窯等其他工業爐窯的增氧助燃。將本技術增氧助燃裝置通過噴槍分別安裝到分解爐、窯頭等爐窯處,氧氣制備與儲存裝置中,氧氣制備是采用變壓吸附富氧技術,儲壓后(壓力0.6 1.0MPa)經V形分氣管分成兩路,由噴槍的進氣管進入,經位于進氣管與內管之間的漩流環到半球狀錐形多孔噴嘴,在一定的壓力(0.4 IMPa)作用下,氣體被分割成若干股細小的富氧氣體,并漩流射入燃燒區,與燃燒區中的燃煤(煤粉)和高溫煙氣強烈混合,提高燃燒區的溫度,使低發熱值燃煤(4000kJ/kg以下)得以充分燃燒,降低排煙黑度,不僅節省燃料、減少煙塵排放,降低污染,還能明顯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產量,達到優質高產和節能減排目的。其中,氧氣制備與儲存裝置采用變壓吸附富氧技術進行氧氣的制備,變壓吸附富氧技術是一種利用高分子物質(也稱分子篩),對空氣進行氮氧分離的制氧技術,將空氣進行除濕除雜質、經壓縮、加壓、強行通過分子篩(一個裝滿高分子物質細顆粒的壓力罐),空氣中的氮氣被分子篩吸附(不時向環境排出氮氣),輸出的就是富氧氣體。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增氧助燃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噴槍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1、氧氣制備與儲存裝置;2、閘閥;3、總壓力表;4、分氣管;5、壓力調節器;6、噴槍;61、噴頭,611、噴嘴;62、漩流環,63、進氣管,64、內管,65、定位裝置,66、手輪,67、分壓力表;7、分解爐;8、回轉窯;9、風管;10、噴煤管。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增氧助燃裝置,結合圖1,包括氧氣制備與儲存裝置1、分氣管4和噴槍6,分氣管4 一端通過閘閥2與氧氣制備與儲存裝置I連接,另一端開叉為V字形,并通過壓力調節器5與噴槍6相連。其中,噴槍6包括進氣管63,進氣管63 —端安裝有噴頭61,另一端通壓力調節器5與分氣管4接通,噴頭61為半球狀結構,噴頭61上均勻分布有若干個錐形噴嘴611 ;進氣管63內設置有內管64,進氣管63與內管64之間設置有漩流環62,漩流環62位于靠近噴頭61的一端;進氣管63的外壁活動安裝有定位裝置65和手輪66,手輪66位于遠離噴頭61的一端。以水泥回轉窯增氧助燃為例,通過噴槍6的定位裝置65和手輪66,將本技術增氧阻燃裝置安裝到分解爐7和回轉窯8上,其中分解爐7的安裝是噴槍6安裝到分解爐7的頂部蓋板處,回轉窯8的安裝是通過定位裝置65將噴槍6安裝到回轉窯窯頭的噴煤架上,其中噴煤架可沿回轉窯軸向滑動;啟動氧氣制備與儲存裝置1,并開啟閘閥2,待氧氣制備與儲存裝置I的富氧氣體儲壓壓力0.6 1.0MPa時,開啟壓力調節器5,則儲壓后(總壓力表3顯示壓力為0.6 1.0MPa)的氣體經V形分氣管4分成兩路,一路通過噴槍6進入分解爐7,另一路則經由噴槍6進入回轉窯8,其中,氣體經壓力調節器5進入噴槍6的進氣管63,由進氣管63進入后,經位于進氣管63與內管64之間的漩流環62到半球狀噴頭61,富氧氣體中單位體積氧密度為30-90%,在一定的壓力(分壓力表67顯示為0.4 IMPa)作用下,氣體被錐形多孔噴嘴611分割成若干股細小的富氧氣體,富氧氣體漩流射入燃燒區,并與噴煤管10輸送過來的燃煤(煤粉)和風管9輸送的高溫煙氣強烈混合,提高燃燒區的溫度,使低發熱值燃煤(4000kJ/kg以下)得以充分燃燒,不僅使燃煤充分燃燒,還能提高水泥熟料的綜合性能,降低單位熟料煤耗,達到節能減排和提高熟料品質的目的。權利要求1.增氧助燃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氧氣制備與儲存裝置、分氣管和噴槍,氧氣制備與儲存裝置通過閘閥與分氣管連接,分氣管的末端安裝有噴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氧助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氣管為V形分氣管。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氧助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噴槍與分氣管通過壓力調節器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增氧助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噴槍包括進氣管,進氣管末端安裝有噴頭,所述的進氣管內設置有內管,內管與進氣管之間設置有漩流環,漩流環位于靠近噴頭的一端;噴頭上設置有若干個噴嘴。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增氧助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噴頭為半球形。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增氧助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氣管外壁活動安裝有定位裝置。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增氧助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氣管外壁設置有手輪,手輪位于遠離噴頭的一端。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增氧助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噴嘴為錐形。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增氧助燃裝置,屬于回轉爐窯加熱裝置的配置
包括氧氣制備與儲存裝置、分氣管和噴槍,氧氣制備與儲存裝置通過閘閥與分氣管連接,分氣管的末端安裝有噴槍,其中,分氣管通過壓力調節器與噴槍連接;噴槍包括進氣管,進氣管末端安裝有噴頭,進氣管內設置有內管,內管與進氣管之間設置有漩流環,漩流環位于靠近噴頭的一端;噴頭為半球形,噴頭上設置有若干個錐形噴嘴;進氣管外壁安裝有定位裝置和手輪。采用本技術增氧助燃裝置,不僅使燃煤充分燃燒,還能提高水泥熟料的綜合性能,降低煤耗,達到節能減排和提高熟料品質的目的,可應用于水泥回轉窯、煤粉爐、隧道窯等其他工業爐窯的增氧助燃。文檔編號F23L7/00GK203036667SQ20122067720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6日專利技術者周冬英, 陳天寶, 宣勇, 陳飛龍, 趙克勤, 周燕芳, 王少明 申請人:浙江凱諾節能服務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增氧助燃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氧氣制備與儲存裝置、分氣管和噴槍,氧氣制備與儲存裝置通過閘閥與分氣管連接,分氣管的末端安裝有噴槍。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冬英,陳天寶,宣勇,陳飛龍,趙克勤,周燕芳,王少明,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凱諾節能服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