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窯式垃圾氣化燃燒發電裝置,該裝置的上層進料間(2)置在地上,特置空氣室送料機或平行結構送料機(1)及下層負壓進料間(3)置于上層進料間的地下,粉碎機(4)、拋空式分料器(5)、夾在下層負壓進料間與地窯式垃圾氣化爐(6)之間,地窯式垃圾氣化爐靠著預熱爐(15)、全置在地下、該地面上置著水洗塔一(12)、水洗塔二(13)、水洗塔三(14),極限余熱回收裝置(10)連著煙囪(17)、環保系統(16)夾在水洗塔一與發電機房(18)之間,紅外線燃燒爐(7)、蒸氣鍋(8)置在發電機房的地下,輸氣管一(9)連接紅外線燃燒爐至極限余熱回收裝置,輸氣管二(11)連接極限余熱回收裝置、紅外線燃燒爐、預熱爐。該裝置能夠高效益將垃圾轉化成為再生能源,解除“垃圾發電造成二噁英類污染環境”的問題。(*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地窯式垃圾氣化燃燒發電裝置的技術,屬清潔發電型的清潔環境再生能源
技術介紹
控制二噁英類排放的問題,受到了世界性的關心。“pops的控制任重而道遠,在與pops污染的斗爭中,我們既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為了我們的子孫后代生活在一個不受pops污染的時代,我們每個公民都應為削減pops而盡力”(《人民日報》(2007-05-31第16版))。目前在我國及至全世界的垃圾燃燒發電,實質上都是用垃圾直接燃燒進行發電,由于垃圾直接燃燒難以高標準控制二噁英類的產生,從而造成環境污染的威脅嚴重。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的垃圾焚燒發電、存在著二噁英類排放污染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一個地窯式垃圾氣化燃燒發電裝置。該裝置可以防止二噁英類的產生,從而克服二噁英類排放污染的問題。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采用一個地窯式垃圾氣化燃燒發電裝置,該裝置包括特置空氣室送料機或平行結構送料機(I)、上層進料間(2)、下層負壓進料間(3)、粉碎機(4)、拋空式分料器(5)、地窯式垃圾氣化爐(6)、紅外線燃燒爐(7)、蒸氣鍋(8)、輸氣管一(9)、極限余熱回收裝置(10)、輸氣管二(11)、水洗塔一(12)、水洗塔二(13)、水洗塔三(14)、預熱爐(15)、環保系統(16)、煙囪(17)、發電機房(18),其特征是,上層進料間(2)置在地面上,下層負壓進料間(3)置于上層進料間(2)的地下、特置空氣室送料機或平行結構送料機(I)置于下層負壓進料間(3)中,粉碎機(4)連著拋空式分料器、在地下夾在下層負壓進料間(3)與地窯式垃圾氣化爐(6)之間,地窯式垃圾氣化爐(6)連著預熱爐(15)、共同置在地下中、該地面上置著水洗塔一(12)、水洗塔二(13)、水洗塔三(14),極限余熱回收裝置(10)、連著煙囪(17)、環保系統(16)在地面上夾在水洗塔一(12)與發電機房(18)之間,紅外線燃燒爐(7)、蒸氣鍋(8)置在發電機房(18)的地下,輸氣管一(9)連接紅外線燃燒爐(7)至極限余熱回收裝置(10),輸氣管二(11)連接極限余熱回收裝置(10)、紅外線燃燒爐(7)、預熱爐(15)。形成一個低耗損的結構將垃圾氣化為煤氣,使煤氣的燃燒區沒有低溫處,讓廢氣從高溫區瞬間進入二噁英類不能產生的環境,從而控制二噁英類的產生,達到清潔發電的效果。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能夠高效益將垃圾轉化成為再生能源,解除“垃圾發電造成二噁英類污染環境”的問題。附圖說明附圖是地窯式垃圾氣化燃燒發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特置空氣室送料機;2.上層進料間;3.下層負壓進料間;4.粉碎機;5.拋空式分料器;6.地窯式垃圾氣化爐;7.紅外線燃燒爐;8.蒸氣鍋;9.輸氣管一 ;10.極限余熱回收裝置;11.輸氣管二 ;12.水洗塔一 ;13.水洗塔二 ;14.水洗塔三;15.預熱爐;16.環保系統;17.煙囪;18.發電機房。具體實施方式在附圖中,垃圾倒進上層進料間(2)后,封閉上層進料間的進料門,阻止外面空氣進入,然后打開下層進料間的進料門,讓垃圾進入下層負壓進料間(3),小量新鮮空氣經過特置空氣室送料機(I)等,滯入下層負壓進料間(3),經吸壓機導入預熱爐(15)。進入下層負壓進料間(3)的垃圾,由特置空氣室送料機或平行結構送料機(I)送入粉碎機(4),經粉碎分料后再經拋空式分料器(5)進一步分類,進入地窯式垃圾氣化爐¢),經水洗塔二(13)、水洗塔三(14) 二次水洗及在系統自動調控下產生合格煤氣,煤氣進入紅外線燃燒爐(7)燃燒,加熱蒸氣鍋(8)制造蒸汽發電。紅外線燃燒爐高溫的廢氣、經輸氣管一(9)導入極限余熱回收裝置(10),迅速降溫后再經水洗塔一(12)、降溫及經過環保系統(16)處理,通過煙囪(17)排除廢氣。常溫空氣經輸氣管二(11),傳入極限余熱回收裝置(10),轉換成高溫氣分別送至紅外線燃燒爐(7)、預熱爐(15)、進行循環應用。經過水洗塔一(12)的水,分別注入水洗塔二(13)、水洗塔三(14)經水洗煤氣后經過預熱爐(15),進入地窯式垃圾氣化爐(6)參加反應。權利要求1.一個地窯式垃圾氣化燃燒發電裝置,該裝置包括特置空氣室送料機或平行結構送料機(I)、上層進料間(2)、下層負壓進料間(3)、粉碎機(4)、拋空式分料器(5)、地窯式垃圾氣化爐(6)、紅外線燃燒爐(7)、蒸氣鍋(8)、輸氣管一(9)、極限余熱回收裝置(10)、輸氣管二(11)、水洗塔一(12)、水洗塔二(13)、水洗塔三(14)、預熱爐(15)、環保系統(16)、煙囪(17)、發電機房(18),其特征是,上層進料間(2)置在地面上,下層負壓進料間(3)置于上層進料間(2)的地下、特置空氣室送料機或平行結構送料機(I)置于下層負壓進料間(3)中,粉碎機(4)連著拋空式分料器(5)、在地下夾在下層負壓進料間(3)與地窯式垃圾氣化爐(6)之間,地窯式垃圾氣化爐(6)連著預熱爐(15)、共同置在地下中、該地面上置著水洗塔一(12)、水洗塔二(13)、水洗塔三(14),極限余熱回收裝置(10)連著煙囪(17)、環保系統(16)、在地面上夾在水洗塔一(12)與發電機房(18)之間,紅外線燃燒爐(7)、蒸氣鍋(8)置在發電機房(18)的地下,輸氣管一(9)連接紅外線燃燒爐(7)至極限余熱回收裝置(10),輸氣管二(11)連接極限余熱回收裝置(10)、紅外線燃燒爐(7)、預熱爐(15)。專利摘要地窯式垃圾氣化燃燒發電裝置,該裝置的上層進料間(2)置在地上,特置空氣室送料機或平行結構送料機(1)及下層負壓進料間(3)置于上層進料間的地下,粉碎機(4)、拋空式分料器(5)、夾在下層負壓進料間與地窯式垃圾氣化爐(6)之間,地窯式垃圾氣化爐靠著預熱爐(15)、全置在地下、該地面上置著水洗塔一(12)、水洗塔二(13)、水洗塔三(14),極限余熱回收裝置(10)連著煙囪(17)、環保系統(16)夾在水洗塔一與發電機房(18)之間,紅外線燃燒爐(7)、蒸氣鍋(8)置在發電機房的地下,輸氣管一(9)連接紅外線燃燒爐至極限余熱回收裝置,輸氣管二(11)連接極限余熱回收裝置、紅外線燃燒爐、預熱爐。該裝置能夠高效益將垃圾轉化成為再生能源,解除“垃圾發電造成二噁英類污染環境”的問題。文檔編號C10J3/84GK203030615SQ20122016824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5日專利技術者陳錄宇 申請人:陳錄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個地窯式垃圾氣化燃燒發電裝置,該裝置包括特置空氣室送料機或平行結構送料機(1)、上層進料間(2)、下層負壓進料間(3)、粉碎機(4)、拋空式分料器(5)、地窯式垃圾氣化爐(6)、紅外線燃燒爐(7)、蒸氣鍋(8)、輸氣管一(9)、極限余熱回收裝置(10)、輸氣管二(11)、水洗塔一(12)、水洗塔二(13)、水洗塔三(14)、預熱爐(15)、環保系統(16)、煙囪(17)、發電機房(18),其特征是,上層進料間(2)置在地面上,下層負壓進料間(3)置于上層進料間(2)的地下、特置空氣室送料機或平行結構送料機(1)置于下層負壓進料間(3)中,粉碎機(4)連著拋空式分料器(5)、在地下夾在下層負壓進料間(3)與地窯式垃圾氣化爐(6)之間,地窯式垃圾氣化爐(6)連著預熱爐(15)、共同置在地下中、該地面上置著水洗塔一(12)、水洗塔二(13)、水洗塔三(14),極限余熱回收裝置(10)連著煙囪(17)、環保系統(16)、在地面上夾在水洗塔一(12)與發電機房(18)之間,紅外線燃燒爐(7)、蒸氣鍋(8)置在發電機房(18)的地下,輸氣管一(9)連接紅外線燃燒爐(7)至極限余熱回收裝置(10),輸氣管二(11)連接極限余熱回收裝置(10)、紅外線燃燒爐(7)、預熱爐(1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錄宇,
申請(專利權)人:陳錄宇,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