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廢氣處理裝置,包括噴淋塔和吸收塔,吸收塔的塔壁下方設有加堿管路,吸收塔塔內的中部堆放有多面空心球,在噴淋塔上增設加堿系統,該加堿系統中的加堿管路與噴淋塔塔壁的底部貫通連接;吸收塔加堿管路上設置有pH控制系統,該pH控制系統將吸收塔的pH值控制在6-7之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噴淋塔上增設了加堿系統,使廢氣進入噴淋塔中首先進行一定程度的中和處理,此后通入吸收塔的廢氣再得到吸收塔內的進一步處理。由于吸收塔的工作量得到了分擔,所以只需加入相較于現有技術中較少的堿液,即可將吸收塔中的pH值控制在6-7的范圍內。由于廢氣不會再生成結晶附屬于吸收塔內的設施上,所以避免了設施的堵塞,進而延長了吸收塔的使用壽命。(*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光纖生產設備
,具體為一種廢氣處理裝置。
技術介紹
在光纖母棒的制作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廢氣和粉塵。其中,廢氣以HCl氣體為主,粉塵以SiO2為主,SiO2伴隨著廢氣向外排出。為了達到國家制定的排放標準必須對混有粉塵的廢氣進行處理。現有廢氣處理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噴淋塔和吸收塔。其中,噴淋塔的下方塔壁設有廢氣進入管,噴淋塔塔內的上方設有噴淋頭。噴淋塔的上方塔壁與吸收塔的下方塔壁之間由通氣管道進行連接。吸收塔塔內的中部堆放有多面空心球,多面空心球的作用在于分散氣流增大廢氣與堿液接觸面積。吸收塔塔內的上方設有噴淋頭。吸收塔塔壁的底部連接有加堿管路。噴淋塔與吸收塔塔壁的下方分別設有水泵,水泵通過管道與噴淋塔和吸收塔內的噴淋頭連接,以實現內循環噴淋。由圖1可以看出,當含有HCl氣體和SiO2粉塵的廢氣經過外部風機的吸抽進入噴淋塔時,噴淋塔內的噴淋頭通過水泵進行內循環噴淋。雖然HCl氣體極易溶于水,但是廢氣在噴淋塔內部受到噴淋的過程中,由于溶于水的HCl氣體有限,所以廢氣中仍會有部分高濃度HCl氣體進入到吸收塔內。為了使最終向外排出的廢氣符合國家標準,所以在吸收塔上設置了加堿系統,已達到中和HCl氣體的目的,進而使得廢氣得到充分處理。為了使HCl氣體得到充分中和,在現有廢氣處理裝置中,吸收塔的加堿管路中堿液的濃度需要達到PH值為14左右,進而保證吸收塔內的pH值在10-13。雖然達到了中和吸收HCl的目的,這樣所產生的問題是,由于廢氣中存在大量SiO2粉塵和HCl氣體。在pH值達到10以上時,上述物質容易在吸收塔的管道、流量計、多面空心塑料球等設施上產生晶體。這些結晶的晶體附屬在管道壁等設施,會造成設置在吸收塔上的噴淋水管、流量計及多面空心球上形成大量堿垢,進而堵塞吸收塔內的設施。特別是多面空心球堵塞后會造成廢氣管路負壓不達標,會造成生產工藝參數不達標而影響到整個生產過程。并且由于堿垢的大量堆積,會對吸收塔內設備的壽命造成極大的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提供一種廢氣處理裝置,能夠減輕吸收塔的工作負擔,有效地避免吸收塔內的各項設施受到堿垢堵塞情況的發生。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廢氣處理裝置,包括噴淋塔和吸收塔,吸收塔的塔壁下方設有加堿管路,吸收塔塔內的中部堆放有多面空心球,在噴淋塔上增設加堿系統,該加堿系統中的加堿管路與噴淋塔塔壁的底部貫通連接;所述吸收塔加堿管路上設置有PH控制系統,該pH控制系統將吸收塔的pH值控制在6-7之間。進一步,所述噴淋塔的加堿系統中的加堿管路上設有電磁閥,該電磁閥用于控制堿液的補充量。進一步,所述噴淋塔的加堿系統中設有pH控制系統,該pH控制系統將噴淋塔的pH值控制在7-9之間。進一步,所述pH控制系統包括電信號連接的pH計以及加減系統控制計量泵。進一步,所述吸收塔中的多面空心球的堆放體積為30±5m3。進一步,所述噴淋塔內噴淋頭的設置為至少三排,吸收塔內的噴淋頭設置為至少一排。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在噴淋塔上增設了加堿系統,使廢氣進入噴淋塔中首先進行一定程度的中和處理,此后通入吸收塔的廢氣再得到吸收塔內的進一步處理。由于吸收塔的工作量得到了分擔,所以只需加入相較于現有技術中較少的堿液,即可將吸收塔中的pH值控制在6-7的范圍內。因為吸收塔中pH值低于10,所以廢氣不會生成結晶附屬于吸收塔內的設施上,避免了設施的堵塞,進而延長了吸收塔的使用壽命。附圖說明圖1是現有廢氣處理裝置的結構不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流量計,2、廢氣進入管,3、噴淋頭,4、通氣管道,5、多面空心球,6、吸收塔加堿管路,7、噴淋塔加堿管路,8、噴淋塔,9、吸收塔。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核心思路是,在噴淋塔上設置加堿系統,使廢氣在進入吸收塔之前,預先得到加堿中和處理,以此減輕吸收塔的工作壓力。進而降低吸收塔內的PH值,使其pH值降低至10 —下,避免廢氣產生堿垢堵塞吸收塔內的設施。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參見圖2,本技術是一種廢氣處理裝置,包括噴淋塔和吸收塔。其中,噴淋塔的下方塔壁設有廢氣進入管,噴淋塔塔內的上方設有噴淋頭。噴淋塔的上方塔壁與吸收塔的下方塔壁之間由通氣管道進行連接。吸收塔塔內的中部堆放有多面空心球。本技術的重點在于,在噴淋塔上增設了加堿系統,該加堿系統中的加堿管路與噴淋塔塔壁的底部貫通連接。吸收塔的加堿管路上設置有PH控制系統,該pH控制系統將吸收塔的pH值控制在6-7之間。pH控制系統包括電信號連接的pH計以及加減系統控制計量泵。這樣就能夠保證廢氣不會產生結晶,吸收塔內的設施不會被堵塞。從圖2可以看出,當含有HCl和SiO2粉塵的廢氣經過外部風機的吸抽進入噴淋塔時,噴淋塔內的噴淋頭通過水泵進行內循環噴淋。廢氣在噴淋塔內部受到噴淋的過程中,已經首先進過了由噴淋塔提供的廢氣中和處理的工序。剩下得到處理的廢氣由于HCl的濃度已經降低,所以在進入吸收塔后,吸收塔只需施加較現有技術中少量的堿液即可完成廢氣處理的目的。為了便于噴淋塔中pH值達到預定值,所以在加堿系統與噴淋塔連接的加堿管路上設有電磁閥,該電磁閥用于控制堿液的補充量。電磁閥根據噴淋塔PH值進行開度調節,當噴淋塔pH值低于設定值時電磁閥自動打開進行補充堿液,當pH值達到設定值時,電磁閥自動關閉。為了向電磁閥提供啟閉依據,所以在加堿系統中設置有PH控制系統,該pH控制系統將噴淋塔的PH值控制在7-9之間。pH控制系統包括電信號連接的pH計以及加減系統控制計量泵。在本技術中,吸收塔中的多面空心球的堆放體積為30土5m3,一般可選用34m3,以此來保證分散氣流增大廢氣與堿液接觸面積。由于噴淋塔的主要任務仍然是在于使HCl氣體溶于水,所以在噴淋塔內噴淋頭的設置為至少三排,而相對的吸收塔內的噴淋頭設置為至少一排即可。綜上所述,本技術已達到了不會使得吸收塔內各項設施受到堿垢堵塞的目的,尤其是多面空心球能夠正常工作,保證了廢氣管路負壓能夠達標,進而使整個生產工藝能夠正常進行。以上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上述優選實施方式不應視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為準。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內,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廢氣處理裝置,包括噴淋塔和吸收塔,吸收塔的塔壁下方設有加堿管路,吸收塔塔內的中部堆放有多面空心球,其特征在于:在噴淋塔上增設加堿系統,該加堿系統中的加堿管路與噴淋塔塔壁的底部貫通連接;所述吸收塔加堿管路上設置有PH控制系統,該pH控制系統將吸收塔的PH值控制在6-7之間。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氣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淋塔的加堿系統中的加堿管路上設有電磁閥,該電磁閥用于控制堿液的補充量。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氣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淋塔的加堿系統中設有PH控制系統,該PH控制系統將噴淋塔的pH值控制在7-9之間。4.如權利要求1-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廢氣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廢氣處理裝置,包括噴淋塔和吸收塔,吸收塔的塔壁下方設有加堿管路,吸收塔塔內的中部堆放有多面空心球,其特征在于:在噴淋塔上增設加堿系統,該加堿系統中的加堿管路與噴淋塔塔壁的底部貫通連接;所述吸收塔加堿管路上設置有pH控制系統,該pH控制系統將吸收塔的pH值控制在6?7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華,何長明,何學榮,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富通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