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高爐煤氣旋轉脈沖袋式除塵器。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上筒體上設放散管接口和凈煤氣出口;中筒體上設荒煤氣進口;下筒體上設氮氣清堵裝置、取袋裝置、充氮管、卸灰口和加熱裝置。上筒體內設花板,花板上密布濾袋孔,濾袋孔下安裝濾袋,在花板的上部安裝一套噴吹裝置。在上筒體的頂部依次安裝脈沖氣包支架和脈沖氣包,脈沖氣包內設雙扭線脈沖氣流輸出管,雙扭線脈沖氣流輸出管一端與脈沖閥連接,另一端穿過脈沖氣包和脈沖氣包支架,伸入上筒體內,與定位裝置Ⅰ固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只設一個脈沖閥即可完成清灰工作,提高了除塵效率,同時減少了相同工藝下除塵器筒體的數量。(*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創造屬于脈沖袋式除塵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適用于冶金、化工及其他領域的常溫及高溫含塵氣體的凈化及粉塵物料回收的管式排噴脈沖袋式除塵器,結構非常復雜,脈沖閥與噴吹管以一對一的形式設計,脈沖閥數量多,易損件多,設備的制造和維修都存在著諸多問題。另外,還有兩種較為新型的袋式除塵器,一種由電機帶動轉軸旋轉,對濾袋進行回轉噴吹清灰。另一種由氣缸帶動旋轉裝置,對濾袋進行回轉噴吹清灰。以上兩種除塵器噴吹管以一對一排濾袋的形式設計,相同的工藝條件下旋轉的次數校多,單位面積上的濾袋布置數量少。因此說,目前所用的除塵器結構仍然有待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創造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帶有噴吹定位裝置的脈沖袋式除塵器,以改進現有設備的不足之處。本專利技術創造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高爐煤氣旋轉脈沖袋式除塵器,上筒體、中筒體和下筒體構成一體結構,上筒體上設有放散管接口和凈煤氣出口 ;中筒體上設有荒煤氣進口 ;下筒體上設有氮氣清堵裝置、取袋裝置、充氮管、卸灰口和加熱裝置。在上筒體內設有花板,花板上密布濾袋孔,每個濾袋孔下安裝一條濾袋,在花板的上部安裝一套噴吹裝置,定位裝置I固定在花板的中心;上筒體外部對應花板處設有差壓變送器。在上筒體的頂部依次安裝脈沖氣包支架和脈沖氣包,脈沖氣包上設有脈沖閥和壓力變送器,脈沖氣包內設有雙扭線脈沖氣流輸出管,雙扭線脈沖氣流輸出管一端與脈沖閥連接,另一端穿過脈沖氣包和脈沖氣包支架,伸入上筒體內,與定位裝置I固定,在上筒體和脈沖氣包之間的雙扭線脈沖氣流輸出管上設有氣動球閥、密封裝置1、定位裝置II和密封裝置II,定位裝置I與氣動旋轉裝置連接。斜拉架的兩端連接噴吹裝置與雙扭線脈沖氣流輸出管,分流裝置將噴吹裝置和扭線脈沖氣流輸出管連通。上述的高爐煤氣旋轉脈沖袋式除塵器,所述的噴吹裝置由若干噴吹管構成,噴吹管的噴吹口與花板上的濾袋孔相對應,噴吹管與分流裝置連通。上述的高爐煤氣旋轉脈沖袋式除塵器,荒煤氣進口的入口處設有荒煤氣分布裝置。上述的高爐煤氣旋轉脈沖袋式除塵器,花板上的濾袋孔為橢圓形。上述的高爐煤氣旋轉脈沖袋式除塵器,上筒體和中筒體上各設有一套泄爆閥及人孔。上述的高爐煤氣旋轉脈沖袋式除塵器,筒體外部設有濾袋室溫度變送器,下筒體上設有灰斗溫度變送器。本專利技術創造的有益效果是:1、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只設置一個脈沖閥即可完成清灰工作。濾袋的排布不受脈沖閥外形尺寸的限制,相同面積下,扇形噴吹管旋轉脈沖比普通旋轉袋式除塵器過濾面積增大10%。比脈沖管式排噴脈沖袋式除塵器過濾面積增大30%。一次性投資少,運行費用低,維護方便,且可對脈沖閥工作狀態進行遠程監控。2、單根噴吹管為扇形,相互排布為星形結構,單根噴吹管可以覆蓋多排濾袋,大大節省了占地面積。3、除塵器濾袋孔采用橢圓形結構,安裝方便,克服了圓袋對噴吹口相對位置精度高的要求及濾袋與花板間的泄漏問題,不僅提高了除塵效率,同時減少了相同工藝下除塵器筒體的數量。4、本專利技術創造中的脈沖氣包用于儲存清灰時所用的氮氣。氣動球閥是用于檢修時切斷氮氣與煤氣連接,以保證在除塵器正常工作情況下進行檢修。定位裝置I是用以保證各旋轉部件垂直方向同心。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創造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花板和噴吹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和圖2所示,高爐煤氣旋轉脈沖袋式除塵器:上筒體(10)、中筒體(20)和下筒體(21)相互焊接構成一體結構。上筒體(10)上設有放散管接口(25)和凈煤氣出口(26);中筒體(20)上設有荒煤氣進口( 29 ),荒煤氣進口( 29 )的入口處設有荒煤氣分布裝置(28 );下筒體(21)上設有氮氣清堵裝置(22)、取袋裝置(23)、充氮管(24)、卸灰口(32)和加熱裝置(31)。在上筒體(10)內,花板(16)為圓形,直接焊接于上筒體內壁上,花板(16)上密布濾袋孔(16-1),濾袋孔(16-1)為橢圓形,每個濾袋孔下安裝一條濾袋(17),在花板(16)的上部安裝一套噴吹裝置(14)。噴吹裝置(14)由3根噴吹管(14-1)組成,單根噴吹管為扇形,相互排布為星形結構,噴吹管(14-1)的噴吹口與花板(16)上的濾袋孔相對應,噴吹管(14-1)與分流裝置(12)連通。定位裝置I (13)固定在花板(16)的中心;上筒體(10)外部對應花板(16)處設有差壓變送器(15)。在上筒體(10)的頂部依次安裝脈沖氣包支架(5)和脈沖氣包(2),脈沖氣包(2)上設有脈沖閥(I)和壓力變送器(3),脈沖氣包(2)內設有雙扭線脈沖氣流輸出管(4),雙扭線脈沖氣流輸出管(4)一端與脈沖閥(1),另一端穿過脈沖氣包(2)和脈沖氣包支架(5),伸入上筒體(10)內,與定位裝置I (13)固定,在上筒體(10)和脈沖氣包(2)之間的雙扭線脈沖氣流輸出管(4)上設有氣動球閥(6)、密封裝置I (7)、定位裝置II (33)和密封裝置II (9),定位裝置I (33)與氣動旋轉裝置(8)連接。斜拉架(11)的兩端通過支耳與活節螺栓連接噴吹裝置(14)與雙扭線脈沖氣流輸出管(4 ),分流裝置(12)將噴吹裝置(14 )和扭線脈沖氣流輸出管(4 )連通。上述的高爐煤氣旋轉脈沖袋式除塵器,上筒體(10)和中筒體(20)上各設有一套泄爆閥(27)及人孔(19)。上述的高爐煤氣旋轉脈沖袋式除塵器,中筒體(20)外部設有濾袋室溫度變送器(18 ),下筒體(21)上設有灰斗溫度變送器(30 )。本專利技術創造的工作原理是:在實際作業中,由荒煤氣主管送來的荒煤氣,經荒煤氣進口(29)進入到除塵器內,經機械分離后,荒煤氣向上運行,經濾袋過濾,荒煤氣中的微細粉塵附著在濾袋外表面,凈煤氣通過濾袋匯集到上筒體,然后通過凈煤氣出口輸出使用。當運行一段時間后,濾袋表面粉塵越積越多,除塵器阻力上升,當阻力上升到一定值時,差壓變送器(15)發出清灰信號,脈沖噴吹系統開始工作。首先關閉出口蝶閥,氣動旋轉裝置(8)帶動定位裝置II (33)和雙扭線脈沖氣流輸出管(4)旋轉,從而帶動噴吹裝置旋轉,噴吹管旋轉,到達指定位置后,定位裝置II (33)進行準確定位,保證噴吹管在靜止狀態下,噴吹管上的噴吹口與濾袋孔(16-1)中心對正,脈沖閥開啟。氮氣從脈沖氣包輸出,經過脈沖閥進入雙扭線脈沖氣流輸出管,再經分流裝置通過噴吹管的噴吹口向濾袋內噴射氮氣。靠氮氣的噴射壓力,將濾袋外表面的粉塵沖擊掉。當完成濾袋清灰后,氣動旋轉裝置(8 )繼續推動噴吹裝置旋轉,到達下一指定位置后,定位裝置II (33)又進行準確定位,然后又對這一范圍內的濾袋進行清灰。反復進行,直到將全部濾袋清灰完畢。被清掉的粉塵落入下筒體,再從卸灰口排出。當清灰完畢后,旋轉脈沖噴吹裝置停止工作,出口支管蝶閥開啟。除塵器進入正常過濾狀態。本技術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由于采用旋轉脈沖噴吹裝置,使整個除塵器只須設置一個脈沖閥即可完成清灰作業。另外,由于噴吹管為扇形結構,一根噴吹管可以覆蓋多排濾袋,在相同外形的除塵器本體內濾袋的數量比現有的結構形式增加8-10%,不僅減少了旋轉噴吹的次數,同時減少了占地面積是一種十分理想的袋式除塵器。權利要求1.高爐煤氣旋轉脈沖袋式除塵器,其特征在于:上筒體(10)、中筒體(20)和下筒體(21)構成一體結構,上筒體(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高爐煤氣旋轉脈沖袋式除塵器,其特征在于:上筒體(10)、中筒體(20)和下筒體(21)構成一體結構,上筒體(10)上設有放散管接口(25)和凈煤氣出口(26);中筒體(20)上設有荒煤氣進口(29);下筒體(21)上設有氮氣清堵裝置(22)、取袋裝置(23)、充氮管(24)、卸灰口(32)和加熱裝置(31);在上筒體(10)內設有花板(16),花板(16)上密布濾袋孔(16?1),每個濾袋孔下安裝一條濾袋(17),在花板(16)的上部安裝一套噴吹裝置(14),定位裝置Ⅰ(13)固定在花板(16)的中心;上筒體(10)外部對應花板(16)處設有差壓變送器(15);在上筒體(10)的頂部依次安裝脈沖氣包支架(5)和脈沖氣包(2),脈沖氣包(2)上設有脈沖閥(1)和壓力變送器(3),脈沖氣包(2)內設有雙扭線脈沖氣流輸出管(4),雙扭線脈沖氣流輸出管(4)一端與脈沖閥(1),另一端穿過脈沖氣包(2)和脈沖氣包支架(5),伸入上筒體(10)內,與定位裝置Ⅰ(13)固定,在上筒體(10)和脈沖氣包(2)之間的雙扭線脈沖氣流輸出管(4)上設有氣動球閥(6)、密封裝置Ⅰ(7)、定位裝置Ⅱ(33)和密封裝置Ⅱ(9),定位裝置Ⅰ(33)與氣動旋轉裝置(8)連接;斜拉架(11)的兩端連接噴吹裝置(14)與雙扭線脈沖氣流輸出管(4),分流裝置(12)將噴吹裝置(14)和扭線脈沖氣流輸出管(4)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段夢凡,王宇,楊柏松,王鵬程,潘家綮,景亞楠,王天宇,叢麗麗,李煜善,崔玉瑩,焦廷夫,劉維健,
申請(專利權)人:遼寧環宇環保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