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膜生物反應器,所述膜生物反應器包括:氧化溝、真空裝置、透過液池和透過液管路,其中,所述氧化溝內設置有多個膜箱,每一個膜箱內設置有多個膜組件,所述膜組件為超濾膜組件或微濾膜組件,各個膜組件的出水管與所述透過液管路連通;所述真空裝置設置于透過液管路上并與透過液池連通;污水在氧化溝內凈化后通過膜組件進行泥水分離,分離后的水經(jīng)出水管進入透過液管路經(jīng)真空裝置流入透過液池。由于采用超濾膜組件或者微濾膜組件進行泥水分離,因此泥水分離效果較好,真空裝置抽真空使膜組件內的出水通過透過液管路流入透過液池,透過液池內的水達到了回用水的要求,提高了水的循環(huán)利用能力,節(jié)約了水資源。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污水處理
,特別是涉及一種膜生物反應器。
技術介紹
隨著現(xiàn)代工業(yè)的發(fā)展,污水處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氧化溝作為活性污泥池的一種變形,它是一種循環(huán)式混合曝氣溝渠,在污水處理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普通的一體式氧化溝集曝氣、沉淀、泥水分離和污泥回流功能為一體,不需要另外設置初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和污泥回流設備,使污水處理設施大大簡化,氧化溝工藝已成為中小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首選工藝。氧化溝具有脫氮除磷效果好,運行穩(wěn)定和經(jīng)濟合理等優(yōu)點,但氧化溝中船式分離器的泥水分離效果不理想。為克服此缺點,有些研究者把包裹有多層無紡布的框架作為泥水分離器平行地設置在氧化溝的出水口處,實現(xiàn)泥水分離,具有污水處理能力強,工藝流程短,能耗少,管理方便等優(yōu)點。但是無紡布作為分離介質,泥水的分離效果也不是很好,出水難以達到回用水的要求。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在于,在氧化溝內進行污水處理,泥水分離效果差,出水難以達到回用水水質。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膜生物反應器,用以提高泥水分離效果,進而提高出水水質。本專利技術膜生物反應器,包括:氧化溝、真空裝置、透過液池和透過液管路,其中,所述氧化溝內設置有多個膜箱、每一個膜箱內設置有多個膜組件,所述膜組件為超濾膜組件或微濾膜組件,各個膜組件的出水管與所述透過液管路連通;所述真空裝置設置于透過液管路上并與透過液池連通;污水在氧化溝內凈化后通過膜組件進行泥水分離,分離后的水進入透過液管路經(jīng)真空裝置流入透過液池。所述的膜生物反應器,還包括:位于氧化溝內的中隔板,所述多個膜箱分布于中隔板的兩側。所述的膜生物反應器,還包括:分布于中隔板兩側并與中隔板固定連接的多個浮筒,每一個膜箱位于相鄰的兩個浮筒之間并與相鄰的兩個浮筒連接,通過浮筒浸沒并懸浮在氧化溝的污水中;對應每一個浮筒所設置的樁子,位于氧化溝外側,并與對應的浮筒固定連接。優(yōu)選的,所述膜箱與相鄰的兩個浮筒之間通過卡鉤和卡環(huán)結構連接。優(yōu)選的,所述浮筒為不銹鋼浮筒、聚氯乙烯浮筒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浮筒。所述的膜生物反應器,還包括:位于氧化溝外側至少一組化學清洗池和物理清洗池。優(yōu)選的,所述化學清洗池內裝有次氯酸鈉和堿溶液,所述物理清洗池的內部設置有鼓氣裝置。優(yōu)選的,所述化學清洗池和物理清洗池的組數(shù)為兩組,分別位于氧化溝相對的兩個外側。所述的膜生物反應器,還包括:位于氧化溝上方、用于吊起并移動膜箱的天車。所述超濾膜組件或微濾膜組件為平板膜組件、中空纖維簾式膜組件或中空纖維下端封口的下垂式膜組件。在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中,由于采用超濾膜組件或者微濾膜組件進行泥水分離,因此泥水分離效果好,真空裝置抽真空使膜組件內的出水通過透過液管路流入透過液池,透過液池內的水達到了回用水的要求,提高了水的循環(huán)利用能力,進而節(jié)約了水資源。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膜生物反應器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中空纖維下端封口的下垂式膜組件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氧化溝 2-中隔板 3-化學清洗池4-物理清洗池 7-樁子8-膜箱 9-浮筒 11-端頭12-出水管13-中空纖維膜16-透過液 管路 17-真空泵18-透過液池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提高氧化溝的泥水分離效果,使出水達到回用水水質,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膜生物反應器。在該技術方案中,采用超濾膜組件或者微濾膜組件對氧化溝內的污水進行泥水分離,提高了泥水分離效果,通過真空裝置使膜組件內的出水流入透過液池,透過液池內的水達到了回用水的要求。為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以下舉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膜生物反應器的一實施例,包括:氧化溝1、真空裝置17、透過液池18和透過液管路16,其中,所述氧化溝I內設置有多個膜箱8,每一個膜箱8內設置有多個膜組件,所述膜組件為超濾膜組件或微濾膜組件,各個膜組件的出水管12與所述透過液管路16連通;所述真空裝置17設置于透過液管路16上并與透過液池18連通;污水在氧化溝I內凈化后通過膜組件進行泥水分離,分離后的水經(jīng)出水管12進入透過液管路16經(jīng)真空裝置17流入透過液池18。在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中,氧化溝內的污水經(jīng)過活性污泥的凈化,在真空裝置的抽吸作用下,凈化后的污水在膜組件外進行泥水分離,活性污泥等一些固體顆粒被阻擋在膜組件外,水進入膜組件的出水管,再經(jīng)過透過液管路流入透過液池中,由于膜組件采用的超濾膜組件或微濾膜組件,泥水分離效果好,出水達到了回用水的要求。本專利技術的膜生物反應器可以為間歇反應器,也可以為連續(xù)反應器,即污水可以一次注入再經(jīng)過該膜生物反應器處理得到出水,或者污水連續(xù)注入,該膜生物反應器對污水處理后也連續(xù)出水;裝有膜組件的膜箱可以為一個,也可以為多個,多個裝有膜組件的膜箱對污水的處理量增大,處理效果也有提高,圖1所示為一個氧化溝內裝有十個膜箱,每個膜箱內裝有六個膜組件;氧化溝內的污水循環(huán)方向也不限于圖1所示的逆時針方向,現(xiàn)有技術氧化溝內的液體泵驅動污水在氧化溝內形成循環(huán)。請繼續(xù)參照圖1所示,優(yōu)選的,本專利技術膜生物反應器,還包括:位于氧化溝I內的中隔板2,多個膜箱8分布于中隔板2的兩側。在氧化溝內設置有中隔板,中隔板的存在有利于引導氧化溝內的污水循環(huán),多個膜箱分布于中隔板的兩側,使膜箱排布整齊,節(jié)省了氧化溝內的空間。請繼續(xù)參照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膜生物反應器的另一實施例,還包括:分布于中隔板2兩側并與中隔板2固定連接的多個浮筒9,每一個膜箱8位于相鄰的兩個浮筒9之間并與相鄰的兩個浮筒9連接,通過浮筒9浸沒并懸浮在氧化溝I的污水中;對應每一個浮筒9所設置的樁子7,位于氧化溝I外側,并與對應的浮筒9固定連接。增加的浮筒9,主要目的是讓膜箱8浸沒并懸浮在氧化溝I的污水中,可以在膜箱8的兩側分別設置兩個浮筒9,圖1所示為浮筒9與膜箱8間隔設置,由于氧化溝底部污泥濃度高,主要為厭氧區(qū),氧化溝上部污泥濃度低,主要為好氧區(qū),好氧區(qū)的水質較好并且污泥等固體顆粒較少,浮筒9使膜箱8懸浮在污水的上部,使膜箱8內的膜組件不易發(fā)生臟堵,也提高膜組件的使用壽命。優(yōu)選的,膜箱8與相鄰的兩個浮筒9之間通過卡鉤和卡環(huán)結構連接。浮筒9與膜箱8為活連接,即浮筒9和膜箱8可以隨時連接上,也可以隨時打開,這種活連接方便隨時拆卸與浮筒9連接的膜箱8。在這樣的活連接中,選用卡鉤與卡環(huán)的結構,這種結構較為便捷,也較容易制作。優(yōu)選的,浮筒9為不銹鋼浮筒、聚氯乙烯浮筒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浮筒。浮筒的作用主要是讓重量很大的膜箱能懸浮在污水的上部,因此優(yōu)選密度小、強度高并且耐化學性良好的材料來制作浮筒,由于不銹鋼、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olymer,簡稱為 PVC)和丙烯臆-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簡稱為ABS)塑料具有上述優(yōu)點,因此可以優(yōu)選來制作浮筒。請繼續(xù)參照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膜生物反應器的又一實施例,還包括:位于氧化溝I外側至少一組化學清洗池3和物理清洗池4。氧化溝的污水在氧化溝內循環(huán)流動,這種水流沖刷膜組件表面,會減少膜組件的污染。由于膜組件在污水中放置,時間長了就容易在膜組件表面積累一些污染物,影響膜的通透量,因此設置的清洗池可以隔一段時間來清洗膜組件,清洗池設置在氧化溝外側,減少了裝有膜組件的膜箱搬運成本,并且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膜生物反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氧化溝(1)、真空裝置(17)、透過液池(18)和透過液管路(16),其中,所述氧化溝(1)內設置有多個膜箱(8),每一個膜箱(8)內設置有多個膜組件,所述膜組件為超濾膜組件或微濾膜組件,各個膜組件的出水管(12)與所述透過液管路(16)連通;所述真空裝置(17)設置于透過液管路(16)上并與透過液池(18)連通;污水在氧化溝(1)內凈化后通過膜組件進行泥水分離,分離后的水經(jīng)出水管(12)進入透過液管路(16)經(jīng)真空裝置(17)流入透過液池(18)。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膜生物反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氧化溝(I)、真空裝置(17)、透過液池(18)和透過液管路(16),其中, 所述氧化溝(I)內設置有多個膜箱(8),每一個膜箱(8)內設置有多個膜組件,所述膜組件為超濾膜組件或微濾膜組件,各個膜組件的出水管(12)與所述透過液管路(16)連通; 所述真空裝置(17)設置于透過液管路(16)上并與透過液池(18)連通; 污水在氧化溝(I)內凈化后通過膜組件進行泥水分離,分離后的水經(jīng)出水管(12)進入透過液管路(16)經(jīng)真空裝置(17)流入透過液池(18)。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膜生物反應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位于氧化溝(I)內的中隔板(2 ),所述多個膜箱(8 )分布于中隔板(2 )的兩側。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膜生物反應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分布于中隔板(2)兩側并與中隔板(2)固定連接的多個浮筒(9),每一個膜箱(8)位于相鄰的兩個浮筒(9)之間并與相鄰的兩個浮筒(9)連接,通過浮筒(9)浸沒并懸浮在氧化溝(O的污水中; 對應每一個浮筒(9)所設置的樁子(7)...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申穎潔,王曉紅,吳光夏,王立,趙玉娟,劉立超,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