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叉車延長臂,包括用于與叉車臂活動連接的叉車臂連接部和一字型吊具,所述一字型吊具包括呈線性的吊具主體,所述吊具主體與叉車臂連接部連接并沿叉車臂的軸向方向延伸,所述吊具主體沿軸向方向設置有若干個吊鉤。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所述的叉車延長臂在延長臂主體上設置叉車臂連接部,可以將叉車延長臂固定在現有叉車臂上,大大延長了現有叉車臂的作用力范圍;在一字型叉車臂上設置若干個吊鉤,可以實現對線性貨物的吊裝并保證吊裝作業(yè)的安全性;使用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所述叉車延長臂的叉車特別適用于在沒有高空吊車的場合或因裝卸位置封頂而無法用高空吊車作業(yè)場合下對長細比較大的貨物進行裝卸。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叉車附件,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叉車延長臂。
技術介紹
作為一種現代搬運工具,叉車由于其良好的靈活性和卓越的負載能力在物流、倉儲領域的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不過在現有技術中,叉車搬運的貨物通常都是長寬高比例相當的物品,而對于一些長徑比較大的貨物(如電梯導軌),現有叉車由于其叉車臂較短有時無法滿足搬運要求,特別是在裝卸過程中要求裝卸貨物的長度方向和叉車延長臂方向同一的場合,如將導軌從貨柜箱后門裝入或卸出時,現有的叉車很難勝任。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就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叉車延長臂,該叉車延長臂特別適合在較小空間內對長徑比較大的貨物進行裝卸。為了達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叉車延長臂,包括用于與叉車臂活動連接的叉車臂連接部和一字型吊具,所述一字型吊具包括呈線性的吊具主體,所述吊具主體與叉車臂連接部連接并沿叉車臂的軸向方向延伸,所述吊具主體沿軸向方向設置有若干個吊鉤。進一步地,所述叉車臂連接部包括連接部主體和若干個用于與叉車臂套接的套環(huán),所述套環(huán)固定于連接部主體上,所述連接部主體和吊具主體沿軸向方向對接。更近一步地,所述吊具主體包括上板、下板和用于連接上板和下板的豎直板,所述上板、下板和豎直板形成工字梁。作為一種具體實施例,所述套環(huán)固定于吊具主體的水平板上,所述套環(huán)所在平面與吊具主體的軸向方向垂直,所述套環(huán)的橫截面呈矩形。作為一種具體實施例,所述套環(huán)成對出現,每個套環(huán)以豎直板所在平面為對稱面與另一個套環(huán)鏡面對稱。作為一種具體實施例,所述工字型結構的豎直板上開有安裝孔,所述吊鉤通過貫穿所述安裝孔的螺栓與吊具主體緊固連接。作為一種具體實施例,所述吊鉤焊接于吊具主體的豎直板上。作為一種具體實施例,所述吊具主體包括上板,下板和支撐墻,所述支撐墻與吊具主體的軸向方向垂直,并將上板和下板之間的空間分為若干個矩形空腔,所述吊鉤固定于所述支撐墻上。作為一種具體實施例,所述連接部主體橫截面呈中空棱柱狀結構,連接部主體的軸線方向與吊具主體的軸線方向重合。作為一種具體實施例,所述一字型吊具的端面位置設置有曲面接頭。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延長臂主體上設置叉車臂連接部,可以將本專利技術所述叉車延長臂固定在現有叉車臂上,大大延長了現有叉車臂的作用力范圍;在一字型叉車臂上設置若干個吊鉤,可以實現對線性貨物的吊裝并保證吊裝作業(yè)的安全性;使用本專利技術所述叉車延長臂的叉車特別適用于在沒有高空吊車的場合或因裝卸位置封頂而無法用高空吊車作業(yè)場合下對長細比較大的貨物進行裝卸。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所述叉車延長臂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2所述叉車延長臂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采用本專利技術所述叉車延長臂的叉車裝卸導軌示意圖。圖1、圖3:1、吊具主體;11-水平板;12-豎直板;13_吊鉤;2_叉車連接部;21_第一套筒;22_第二套筒;23_第三套筒;24_第四套筒;25_加強肋;3_第一固定板;4_第二固定板;5_曲面接頭;6_叉車臂;7_吊裝帶;8_導軌。圖2:1’ -吊具主體;10_上板;14_支撐墻;20_下板。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見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參見圖1,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叉車延長臂,包括用于與叉車臂6活動連接的叉車臂連接部和一字型吊具,所述一字型吊具包括呈線性的吊具主體1,所述吊具主體I與叉車臂連接部2連接并沿叉車臂6的軸向方向延伸,所述吊具主體I沿軸向方向設置有若干個吊鉤13。本實施例中,所述吊具主體I和叉車臂連接部2之間還通過加強肋3進行加固,所述叉車臂連接部包括連接部主體2和若干個用于與叉車臂6套接的套環(huán)21 24,所述套環(huán)21 24數量優(yōu)選為4并通過第一固定板3和第二固定板4與吊具主體I加固,每組套環(huán)之間通過加強肋25進行加固。連接部主體2和吊具主體I沿軸向方向對接,所述吊具主體I包括兩塊水平板11和一塊豎直板12,所述水平板11和豎直板12形成工字梁結構,所述套環(huán)固定于吊具主體I的水平板11上,所述套環(huán)所在平面與吊具主體I的軸向方向垂直,所述套環(huán)的橫截面呈矩形,為了減輕連接部主體2的重量,所述連接部主體2橫截面優(yōu)選為中空棱柱狀結構,如圖1所示的矩形框,連接部主體2的軸線方向與吊具主體I的軸線方向重合,為了對叉車延長臂的端面進行保護,在所述吊具主體I在端面位置設置有曲面接頭5。此外,為了與兩條叉車臂相對應,所述套環(huán)21-24成對出現,每個套環(huán)以吊具主體的豎直板12所在平面為對稱面與另一個套環(huán)鏡面對稱,如第一套環(huán)21與第二套環(huán)22相對于豎直板12對稱,第三套環(huán)23相對于豎直板12對稱。為了讓吊鉤13與吊具主體I連接,可以在所述工字型結構的豎直板12上開設安裝孔,并將所述吊鉤13通過貫穿所述安裝孔的螺栓與吊具主體I緊固連接,也可以將吊鉤13焊接在吊具主體I上,本專利技術優(yōu)選為將吊鉤13焊接在豎直板12上。參見圖3,基于上述結構,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一字型吊具在裝卸如導軌8等長徑比較大的線性貨物時,分別將設置于吊鉤13上的吊裝帶7套設于導軌8的兩端,控制叉車使叉車臂6帶動叉車延長臂向上運動,此后導軌8由于重力作用繃緊吊裝帶7,從而在吊具主體1、導軌8和吊裝帶7之間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梯形體面域結構,由于該面域結構的重心位置在吊裝過程中基本保持固定,因此避免了現有技術中線性貨物重心在收到擾動時極易發(fā)生變化導致滑落的現象,大大提高了吊裝作業(yè)的安全性。同時,在一些無高空吊車的場合,如在野外裝卸導軌8時要求導軌8的長度方向與叉車臂6的方向同一的情況下,采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叉車延長臂可圓滿完成裝卸作業(yè),大大改善了現有技術在該情況下采用人力進行裝卸的現狀。實施例2參見圖2,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不同在于:實施例1的吊具主體I形成工字梁結構,而本實施例中的吊具主體I’包括上板10、下板20和支撐墻14,所述支撐墻14與吊具主體I’的軸向方向垂直,并將上板10與下板20之間的空間分為若干個矩形空腔,所述吊鉤13焊接于所述支撐墻14上。應該理解,除吊具主體的結構外,本實施例的叉車延長臂的工作原理與實施例1相同,此處不在贅述,同時,本專利技術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凡是對本專利技術的各種改動或變型不脫離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范圍,倘若這些改動和變型屬于本專利技術的權利要求和等同技術范圍之內,則本專利技術也意味著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權利要求1.一種叉車延長臂,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與叉車臂活動連接的叉車臂連接部和一字型吊具,所述一字型吊具包括呈線性的吊具主體,所述吊具主體與叉車臂連接部連接并沿叉車臂的軸向方向延伸,所述吊具主體沿軸向方向設置有若干個吊鉤。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叉車延長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車臂連接部包括連接部主體和若干個用于與叉車臂套接的套環(huán),所述套環(huán)固定于連接部主體上,所述連接部主體和吊具主體沿軸向方向對接。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叉車延長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主體包括上板、下板和用于連接上板和下板的豎直板,所述上板、下板和豎直板形成工字梁。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叉車延長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環(huán)固定于吊具主體的水平板上,所述套環(huán)所在平面與吊具主體的軸向方向垂直,所述套環(huán)的橫截面呈矩形。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叉車延長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環(huán)成對出現,每個套環(huán)以豎直板所在平面為對稱面與另一個套環(huán)鏡面對稱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叉車延長臂,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與叉車臂活動連接的叉車臂連接部和一字型吊具,所述一字型吊具包括呈線性的吊具主體,所述吊具主體與叉車臂連接部連接并沿叉車臂的軸向方向延伸,所述吊具主體沿軸向方向設置有若干個吊鉤。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余榮輝,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廣日物流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